民建会员、华西医院新冠肺炎治疗中心护士长薛秒战“疫”侧记

薛秒,成都民建华西支部会员、副主任护师、结核病房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20年。临危受命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冠肺炎治疗中心69护理单元护士长。

  2020年春节,一场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迅速蔓延,来势凶猛,让很多人始料未及。正当大家手足无措、惊慌不已的时候,薛秒已带领护理团队在防疫的最前线战斗了无数个日夜。

民建会员、华西医院新冠肺炎治疗中心护士长薛秒战“疫”侧记

放弃休假 坚守岗位

  大年三十,正是人们举家团圆的大好日子,可薛秒没有这样的好心情,凭着多年呼吸专科护理的经验,她“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初期,她时刻关注着各大媒体对新冠肺炎的最新报道,时刻关注着医院关于防疫工作的最新动态。大年初二一早,她便取消了成都飞往昆明的机票,主动放弃春节外出休假的安排,回到科室,一面关心着住院结核患者的康复情况,一面主动与科室领导联系,了解医院关于防疫工作的具体安排,同时还她立即确认了团队成员的身体情况及行程安排,为迎接可能到来的“大战”提前进行着各方面的准备。

临危受命 无惧风险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隔离与筛查,2月4日,接到上级领导指示,将紧急征用结核病房收治新冠疑似患者,原结核住院患者转至疼痛病房继续治疗。接到任务后,在医院医务部、院感科及护理部的指导下,薛秒立即带领团队成员,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科内原有22名结核患者的快速转移,并选派出科内2名护理骨干对接收结核患者的疼痛科进行专业护理指导。在确保全部患者安全后,她又立即带领团队成员对病区进行了快速改造,按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收治要求,对病房三区两通道进行了严格划分。由于团队成员非传染专业出身,唯有一遍遍走流程,夯实每一处细节,确保不留任何交叉感染的机会。紧接着,领取口罩、防护服、消毒设备等物资储备工作也在她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月5日下午17:30,病房顺利收治第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为医院及时开放隔离病房,第一时间收治患者争取了时间。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目前仍无特效药物。对所有工作人员来说,进入病房承担着极大的风险。为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薛秒亲自对科内每一位医、护、工开展防护服穿脱操作培训及考核,经考核,科室25名成员全部“通关”,获得第一线抗击病毒的“上岗证”。

民建会员、华西医院新冠肺炎治疗中心护士长薛秒战“疫”侧记

  新冠疑似病房成立以来,薛秒和同事们一起战斗着,脱下防护服时衣服早已打湿,脱下护目镜和口罩时鼻梁早已压伤。她说:“没有想过要当英雄,因为,这是责任,是作为医务人员的担当。”

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

  薛秒并非传染病专业出身,为打好新冠肺炎阻击战,面对未知领域,她一边利用医院资源,加班加点地参加有关传染病的各种线上专题培训,一边利用休息时间,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强化自身业务技能,为更好地胜任工作,科学地救治患者默默地努力前行。在进入病房有了实战经验后,她还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并将相关经验撰写成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大型综合医院新冠疑似病房的构建与管理》的论文撰写,文章已被《护士进修杂志》录用,拟于近期发表。

舍小家 为大家

  穿上防护服,带上口罩是战士,脱下防护服是妈妈和妻子。自春节放弃休假以来,薛秒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对家照顾少,她的女儿今年10岁,也曾一度抱怨说:“妈妈,我多想你不是一名护士,而只是一个普通人,这样就可以陪伴在我身边了。”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心正式运转以后,按照医院规定,工作人员下班只能到指定酒店隔离休息。得知妈妈可能有段时间不能陪伴时,女儿眼泪夺眶而出,提笔给妈妈写下了一封信,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爱和牵挂。收到女儿信时,薛秒说:“感觉很窝心,她想告诉女儿她是妈妈战斗的动力,妈妈只是暂时借给了患者,借给了一线,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她,为了保护更多的人,妈妈会带着她的护身符,保护好自己,早日回家。”

  今年的春天显得格外寒冷,但有了像薛秒一样无惧病毒,勇于付出,敢在危难时刻勇挑重担的众多华西人,相信亲切的眼光,灿烂的笑脸一定离我们不远了。

供稿:民建成都市委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