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一己安危 守一方平安: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战疫”侧记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疫情变得格外寒冷,寒风中,寥寥无几的行人用口罩掩盖着脸庞。省城太原有处这样的地方——丝毫没有春节的喜庆,有的只是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这就是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自1月23日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在省、市卫健委的领导下,第一时间对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迅速成立发热门诊,要求做到对患者“不拒诊、不漏诊、不误诊”,同时保证医护人员安全。从通知到收入病人仅仅耗时六个小时,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该院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临危受命,从接到医院通知,一小时内集结到医院,等候安排。新楼启用,护理部、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院感科、宣传部、信息科等连夜筹备消杀、调节网络设备、安置病房、转运病人......这一切在寒冬的深夜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作为护士长,我感谢每一位护士,她们都很辛苦。”刘巧林护士长说到这儿,眼眶泛了红。“厚厚的防护服至少要穿4至6个小时;口罩戴久了鼻梁和颧骨会有深红色压痕;汗水蒸发、雾气蒸腾,护目镜会被蒙上一层层水雾,操作比平时困难多几倍;24小时轮流在岗打扫卫生,楼道和病房要清洁消毒,衣服都湿透了,也从不抱怨。”

温旭华是当日第一个穿上隔离服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迎接患者,随大家一起忙碌至凌晨三时,温旭华提出“为了节省隔离服继续坚守”。

腊月二十九下午五时,郭慧秀接到通知,要求立即返回医院, “护士长,爸爸去世了,我能不能在家陪妈妈过个年……”虽然内心有再多的不舍,放下电话后的她想到,这一刻医院最需要人手。于是,半年多没过家的她放弃休假,踏上了除夕日早晨返回太原的火车。

2月3日上午,是董智慧在留观病房最忙碌的一天。为11位出院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后,她开始对一个接一个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工作。但是这期间,她又接到了四位患者要采集咽拭子和采集血标本的工作。“刺鼻的消毒液充斥整个鼻腔,加上被褥需要臭氧杀菌,味道就像是喝了一口臭鱼腥味的水。汗顺着我的脸颊流下,脸、嘴巴、鼻子感觉越来越辣。”当时的董智慧已经汗流浃背,但听到一位患者说“你们真辛苦时”,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凌晨接诊一名疑似患者,是个孩子!”温旭华得到消息后,马上返回医院,路上偶遇刚下夜班的杨秀利,得知情况后,返回医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为了守护生命,他们逆行不停……

本报记者 陈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