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無恙,請相信我用一千個日夜來折磨你其實就是我愛你。

《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

從小讀這些名著長大的我認為炙熱的愛情最後都是悽婉慘烈的。

為什麼名著裡的愛情大多最終都是以悲劇結尾的呢?而只有悽婉的愛情故事才能引發人們的共鳴呢?

別來無恙,請相信我用一千個日夜來折磨你其實就是我愛你。

因為人們大腦裡對消極、負面的情緒影響記憶要比積極的情緒深刻。比如,我們能清晰地記得父母在我們少年時期打我們最狠的一次經歷,而很難記到父母平時關愛我們的點點滴滴。

悲傷可以使人無法忘卻,抹平一段悲傷的記憶需要的時間比忘記快樂更長久。

生活中有些小年輕人,他們在談戀愛時喜歡用分手來自謔,那種強烈的悲傷感覺會讓自己快樂,在另一半的眼裡看到悲傷,這會有強烈的刺激大腦皮層興奮的作用。因此,戀愛中的男女一方突然在另一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提出分手,其實不是真的想分開,是提出分手的人想用悲情來獲得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最深刻的印象。

別來無恙,請相信我用一千個日夜來折磨你其實就是我愛你。

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聽得太多了。

芳芳的媽媽是個中學教師‍,媽媽並不愛爸爸,爸爸是工人,沒多少文化,很多人都認為爸爸配不上媽媽。在芳芳的記憶中爸爸總是喝酒,而且是喝高度白酒,媽媽總是哭,常常是夜裡驚醒夢中的芳芳。

小小年紀的芳芳覺得一定是爸爸惹媽媽生氣了。

別來無恙,請相信我用一千個日夜來折磨你其實就是我愛你。

媽媽的愛好是琴棋書畫、吟詩作對,媽媽性格柔和、說話做事輕言細語,芳芳喜歡媽媽,但是,芳芳覺得媽媽身上有種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

爸爸經常陪芳芳去跟小朋友玩,比較起來芳芳更愛爸爸。

爸爸是個粗糙的人,長期從事鐵路工程建設的他被歲月打磨得比實際年齡看起來更老,爸爸不善言辭,唯一的愛好就是喝酒,而且一喝就是醉,醉得一塌糊塗,醉後就開始罵媽媽,第二天清醒後,爸爸眼角全是淚,他會更沉默。

芳芳的姑姑勸爸爸媽媽離婚,可是即使這樣的狀況,芳芳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分開過。

那個年代的通訊遠沒有現代發達。爸爸工作在外一走就影訊全無,媽媽也不會多打聽。

芳芳爸爸的工作是流動性的,芳芳爸爸漸漸從每個月回來一次變成三個月回來一次,最後是三年都沒有回家。

三年的時間是1000多天,芳芳也從初中畢業到了高中,媽媽的心情平靜了很多,但是,芳芳看見有些失落掛在媽媽的臉上,芳芳開始聽見半夜裡媽媽的嚶嚶哭泣聲。

芳芳不知道爸爸媽媽的婚姻狀態是什麼?

高考前夕爸爸回來了,爸爸比三年前胖了,媽媽很高興,她張羅著做了一桌子菜,晚上媽媽打算陪爸爸喝一杯。

那天爸爸破天荒沒喝醉,他拿出一個存摺給媽媽,告訴媽媽這是三年來為芳芳存的錢讀大學用。比以前多了話語,她開始叮囑爸爸注意身體。

媽媽看爸爸的眼神明顯多了熱烈。

那一夜,芳芳爸爸和媽媽住在一間屋子裡。

多年後,芳芳大學畢業了才知道,爸爸媽媽在她初中的時候就離婚了,爸爸不是芳芳的親爸,芳芳媽媽跟大學同學未婚先孕,芳芳的親爸當初遠走國外而拋棄了她和媽媽,就在媽媽自殺的那天晚上,爸爸從冰冷的河水裡救回了媽媽。

從此,媽媽有了家,芳芳有了爸爸。

可是,媽媽從骨子深處看不起工人爸爸,他們是無性婚姻二十年,一切為了芳芳的健康成長。

那一刻,芳芳明白了爸爸的壓抑之情和媽媽的不甘平庸之心是多麼地殘酷,這一切在芳芳看來是多麼具有諷刺意義啊!

再後來,爸爸在家忙碌了幾天幾夜,他修理好家裡的一切後從家裡徹底走了。爸爸走後媽媽哭了,她哭得撕心裂肺的。

聽姑姑說,爸爸有了新家,有了一個愛他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

媽媽還是孤苦伶仃一個人,芳芳問媽媽:“為什麼不留下爸爸?”

媽媽說:“當我在三年的時間裡愛上他時,他已經不屬於我了,我祝他幸福。”

不知道這個故事算不算悲劇?但是,這個愛情故事一直在我心中抹不去。

芳芳知道那個用一千個日夜來折磨自己的媽媽是愛著爸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