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前是否真的存在“斗将”这种现象?

迷彩小兵哥


大家好,我是渔公子,我来回答!

01

关于古代打仗时,武将阵前单挑决胜负的现象,相信不少朋友是通过一些古代战争影视作品或者《三国演义》中了解。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武将阵前决斗在罗贯中的浓墨重彩之下,让观众看的如痴如醉,正如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关羽于万军中取颜良文丑首级、张飞与马超大战二百回合等等。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完全是作者为了使作品内容引人入胜而故意添加的。因为古代一场战争所投入的兵力一般是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不可能仅仅靠将领单挑取胜就取得战役的胜利,这不符合战争的基本规律,只不过武将单挑也并非没有存在过。

02

在春秋时期,武将单挑的现象就曾出现过。当时用来战争的战车,是由四匹马拉着,车上一般载有三个人,而主将收持长戈居左,副将持长戈或辅助性武器居右,在中间的则是负责驾车的驾驶员。三个人和四匹马都会裹上皮革,罩上铠甲,全副武装,这样在冲锋陷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而将领们所持戈的长度大概是人体的三倍,戈头既像矛、又像镰刀,可以刺、可以割、可以勾。在作战时无论对方召集多少人,战车驾驶员都会朝敌军中人最多、最密集的区域猛烈地冲击,而战车上两名将领则挥舞着长戈就如同在割稻草般,敌军如同草芥,瞬间大批的翻到在地,而战车后面紧紧跟随着大批自家军队。

只不过当敌军也有战车时,比的就是谁的驾驶技术高,谁的将领武艺更加高强,于是战争就演变为战车与战车之间的较量,将领与将领之间的过招了。在古老的战车时代,如果某方乘着战车的将领战死,那么其兵众便会作鸟兽散,两军胜负自然也就知晓了,这就是最古老的武将单挑模式。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越来越先进之时,将整场战争系于主将一人之身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指挥官的位置开始越来越往后移,充分发挥其指挥的作用,因此武将单挑的现象也就逐渐退出了舞台。


渔公子读史


古代打仗怎么打?是千军万马一拥而上,还是靠英雄人物单枪匹马闯入敌阵直取敌将首级?还是像小说中那样,两军将领纵马决战,以此二人的胜负来决定整个战局?

传闻,明朝永历年间,入侵朝鲜的日本人丰臣秀吉,正面遭遇了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当时日军有一个痴迷于《三国演义》的将领,竟只身一人走出阵列,大喊“谁和我'一骑打’?”所谓“一骑打”,就是单挑决斗的意思,明军只当他是个神经病,一顿子弹招呼过去,该将领瞬间被打成了筛子。

充满演义色彩的单挑

只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必定对“武将单挑”这一概念印象深刻。但逢两军交战之际,双方人马列队相峙,一方的将领持长刀长枪,纵马出阵,高声喝问对方是否有人敢与其交战,而对方此时不可对其下手,反而同样有一名应战将领冲出阵列,与其交战于两军之间的空地。最终,二人过招或几合,或十数合,或数十合,终有一方将领被挑下马来,此时该方士兵也不作反抗,而是立刻拱手认输,或直接作鸟兽散。

如此作战方式如今看来让人忍俊不禁,古人注重礼仪、形式竟到了如此地步,仿佛整个战争中,关键获胜因素仅仅是那几位将领,谁的武艺高超,则谁带的部队从一开始就赢了,而那几万、几十万大军却只是摆设,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然而真是这样吗?既然如此,古代各国为何还要花巨资养士兵?

对此,早已有人提出怀疑,普遍的观点是:从古至今根本就没有武将单挑这一现象存在过,因为它并不符合战争的基本规律,完全是演绎小说作者为了使作品内容引人入胜而一厢情愿添加的。

真的有武将单挑现象吗?

事实上,这一说法也是片面的,因为不管你信不信,历史上的战争中,武将单挑的情况确实存在过,只是它并非像小说中那样频繁地出现,且其出现的条件一般都具有特殊性,而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早在宋朝之前,武将单挑颇为寻常,因为唐朝及更早时期的“军人”很多并非真正被训练过的军人,而是被抓来充军的壮丁。这些壮丁中,武装牧民尚有骑马射箭这样的战斗能力,但农民却根本不会使用武器,只会打扫战场。大敌当前,他们能老老实实站着别转头就跑已经很不错了,战斗拼杀怎能指望他们?既然士兵并没有什么用,那么一场仗打下来,效率最高的方式便是双方主将单挑决斗定胜负。而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著名武将单挑案例也数不胜数,譬如吕布大战郭汜、孙策单挑太史慈。

而且武将单挑不仅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发生过,日本古代也有过逢战必先单挑的传统。两军相会之时,先是队前出一武力超群之部将,和对方的先锋单挑,一般武士都以在主公马前一战为荣。

事关胜败的“战车”

武将单挑这一现象既然真实存在过,那么它又是何时出现的呢?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武将单挑的雏形便出现了。在大规模集团军作战中,主将是不能够亲临第一线杀敌作战的。所以但凡出现主将亲自冲锋杀敌的战争,往往都是小规模战争,而当时有些国家的战斗人员并不多,所以为了在战争中获得优势,便发明了“战车”。

春秋时期出现的战车,由四匹马拉着,车上一般载三个人。主将持长戈居左,副将持长戈或其他辅助武器居右,而中间则是负责驾车的驾驶员。三个人和四匹马,都要裹上皮革,罩上铠甲,一应护具到位,全副武装,这样在冲锋陷阵时,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将领所持的长戈有多长呢?一般是人体的三倍,大概至少是五米开外,戈头既像矛、又像镰刀,可以刺、可以割、可以勾,这样的兵器横扫敌阵,敌人根本难以近身。

作战时,无论对方召集了多少人,单见战车驾驶员熟练地赶着马专往敌阵中人最多、最密集的区域猛烈地冲击。而战车上的两名身材壮硕、臂力过人的将领,一左一右,同时挥舞着超长的戈,狂刺乱扫,就像在乱茅草堆里割草一样,敌方士兵如同草芥,瞬间大批被搠翻在地。而在战车后方,紧紧跟随着众多的自家士兵,他们手持刀枪剑戟,快速地赶上前来,将那些被搠翻在地的受伤敌兵,一个个就地处决。

如此强大的作战威力,完全取决于战车及两个操戈的将领。而紧跟战车的士兵们,只能起到配合作用。战车胜,士兵们杀敌立功;战车败,他们就作鸟兽散。因此,在古老的车战时代,作战的主力是将,而不是兵。当双方都有战车的时候,比的就是谁的驾驶技术更高,谁的将领武艺更强,于是整个战争就变成了战车与战车的较量,将领与将领的过招。如果某方的战车被搠翻了,或将领战死,那么,胜败立见,战局立定,这大概就是武将单挑的雏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越来越先逬的时候,将整个战争的胜负系于主将一人之身的做法,就变得危险而愚蠢。因此,武将单挑现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指挥官们的作战位置也开始逐渐后移,从最前线移到最后方,口号也从热血澎湃的“跟我上!”,变成了冷酷的“给我上!”。


王先生侃古今


古代战场打仗,若只是主将先上场单挑,胜的一方就获得最终胜利,那么带这么多兵有什么意义,难道是要比那一边的加油声大吗?

当然,军队中主将的作用非常大,因为他是整个军队的指挥中枢,他一旦被击杀,整个军队就会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比如说昆阳一战,刘秀击杀了新朝军的主将,导致新朝43万精锐瞬间崩塌。所以主将的位置非常重要,怎么可以随便出来跟对方单挑,要是自方兵力占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自己单挑被杀,那不是犯傻吗?



所以,古代“斗将”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其实我们是被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给误导了,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等等都是假的,是为了故事的精彩性编出来的。



其实主将单挑这种事情还是有的,比如说吕布单挑郭汜、孙策单挑太史慈。但这些单挑得看特定的情形,基本上单挑的结果对整个战局造成不了什么影响,而且也是要保证主将的生命安全的。一般主将出来单挑的是出于某些僵局,主将出来象征性的比试一下,主要是激励一下士气,很多也是被对方言语激出来的。但是主将还是比较少出来,偶尔会叫副将什么的出去比试一下。



当年项羽与刘邦对峙的时候,提出来一场单挑直接定输赢,也省得双方战士再打来打去的了,刘邦自然是不答应的。后来项羽又要煮刘邦的父亲,刘邦说:“煮吧!分我一口肉哦!”提出单挑是比较符合项羽的性格,但是刘邦就不是这么好激将的了,如果换个性格惨烈一点的,说不定还真的打一场。


博古论今天


当然存在,三国志就记载过吕布与董卓部将郭汜阵前单挑的事。《三国志》注引英雄记曰: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斗将能够鼓舞士气,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对胜负很有影响。但如果双方实力相差较大,就没有太大作用了,就像吕布能单挑打败郭汜,但他的人马远不及西凉军,所以最后还是被李傕郭汜赶出长安,惶惶然做丧家之犬去了。



真正鳄鱼不哭


在古代实战中的确是有斗将的打法,古代打仗都是先列好阵势,然后各自派出一名将军进行单挑,这是真正的比试武功,没有什么花架子都是直取要害,招招夺命,没有那种打得难解难分,十几个甚至是几百个回合都不分胜负的,那是不真实的。

实际上都是一两个回合就决出胜负了,基本上没有超过三个回合的,这说明古代的武将的确是有很高的武功造诣的。我国古代的斗将从春秋时期就有了,公子友对莒挐的战斗就是一场斗将,双方有仇,于是在阵前公子友说咱俩的仇咱俩了结,与士卒没有关系,于是有了第一次斗将。

此后历代都有,斗将除了短平快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箭法好的胜算大,古代是冷兵器战斗的时代,大家都用长矛大刀,需要到较近的距离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有一个神箭手来斗将,那就比较容易获胜了。

古代的铠甲只是保护将士的身体和头部,面部不受保护,所以只要射得准,面部这个要害就很容易遭到攻击,《三国演义》里的孙策就是被射中面部,才导致最后箭疮迸裂而死的。

古代实战中用箭射死对手的比例比较高,《三国志》记载樊城之战中,关羽被庞德一箭射中面额,这是很危险的,大挫关羽威风。

南北朝时期的斗将最为频繁和激烈,衡阳内史王应之起兵攻打长沙,长沙守将何慧文与之展开搏斗,何慧文八处负伤,但是还是砍掉了王应之的一只脚,最后将王应之杀死,何慧文也奄奄一息了,可见战斗的惨烈。

隋唐时期国家还有很强的尚武精神,隋朝大将窦荣定出征突厥可汗双方约定派猛将决斗,隋将史万岁出战,旗开得胜斩将而回。

李唐王朝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南征北战,和各路好汉都交过手,单雄信和尉迟敬德大战的故事是真实的,后来被评书艺人给演绎的神乎其神,不过当时单雄信和尉迟敬德的战斗也是很激烈的。

到了五代十国斗将依然很流行,后周大将周德威和后梁大将绰号夜叉的陈章决斗的故事很精彩,陈章给别人说要生擒周德威,这件事影响很大,连后周皇帝都听说了,嘱咐周德威小心,周德威不以为然,双方交战,周德威穿的很一般,这是个计策,让对方产生骄傲心里,然后又假装不敌,逃跑,陈章纵马追赶,不料周德威回身一铁杵将陈章打落马下生擒。

宋代开国皇帝是个军汉,所以宋朝的历史上也有斗将的做法,宋朝有个叫王君万的将军在两军阵前,只见敌军中一人突然跃起持长矛直刺王君万,就在长矛即将刺中之时,王君万微微躲闪手起刀落砍死对手,大家一看这个偷袭者是羌军首领药厮逋,王君万临危不乱,巧妙应对,杀敌立功,的确厉害。

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也有过斗将的经历,和一个叫元震的猛将对敌,结果双方那个打成平手,这在古代斗将的历史上还不多见。

在斗将的过程中,像周德威那样生擒对手的也不少,古代的斗将的确可以振奋士气,培养军队的战斗精神,这是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小说家凭空捏造的故事。


小小嬴政


古代确实有在两军阵前让武将进行单挑这种现象存在。当然这种单挑很少像演义那样会对战斗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主要还是为了鼓舞一下士气。


在《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里,经常有两军对垒时主将出马进行单挑,单挑胜利的一方就取得胜利,追杀战败的一方。在历史上两军对战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的进行,但是单挑也是有悠久历史的。

在春秋时期,那时候打仗前交战双方常常会派出地位相当的人进行单挑,而且双方会约定单挑的方式,比如说比箭术还是比驾车,偶尔无厘头一些的还有人会要求比肉搏。比较鲁国和莒国之战。双方主将季友和公子拿就进行了一次徒手格斗。

在春秋以后,战争日益残酷化,单挑的次数就少的多了。不过为了鼓舞士气,或者说是活跃气氛,有时候两军主帅也会派出手下猛将进行单挑。

像安史之乱的河阳之战,史思明就派出了手下的猛将刘龙仙向唐军挑战。仆固怀恩向李光弼请战,李光弼认为这不是大将要做的事,最后众将都推选裨将白孝德出战。白孝德不负众望,果然杀死了刘龙仙。唐军趁势发起进攻,史思明败了一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将此时已经不轻易上阵单挑了,都是派出手下出马。而单挑虽然不具备决定意义,但是一旦单挑战败,士气受挫,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不沉的经远


在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双方对垒排兵布阵完毕以后,通常会出来一名大将向对方阵营进行挑战,这时对方阵营也会相应的派出一名大将迎战,如果一方赢了,另一方会再次派将继续迎战,就这样几轮下来后,最终赢的一方会挥动自己的兵器示意自己一方的士兵向对方阵营冲杀,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斗将”!


耳熟能详的“斗将”!

其实最耳熟能详的“斗将”现象都出自小说演义里,比如《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段,董卓派出大将华雄前去挑战众诸侯,这时袁术部下骁将俞涉前去应战,结果三个回合便被华雄斩杀,而韩馥的上将潘凤更是不足一合也被华雄斩杀。这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斗杀华雄,上演了一出“温酒斩华雄”,结果这一场“斗将”让关羽扬名天下。

当然《三国演义》里还有很多有名的“斗将”场面,像“三英战吕布”,“许诸裸衣战马超”,“战长沙关公对战老黄忠”!



那么,古代历史上双方打仗前真的有“斗将”现象吗?

答应肯定是有的,只不过历史上的“斗将”场面没有小说演义里精彩而已!

就拿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说吧!李傕和郭汜率兵力董卓报仇,当他们攻到长安的时候,守在城中的吕布出城与郭汜单挑决胜负,吕布用矛刺中了郭汜,郭汜被手下所救,双方遂各自罢兵。

《三国志•太史慈传》载:“(刘繇)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孙策率兵攻打刘繇时,刘繇命太史慈去侦察孙策军队的情况,结果与孙策等人在路上相遇,太史慈大战孙策,两人最终打成了平手!

在古代,打仗是要消耗大量钱粮的,所以对战双方都想尽快结束战争,“斗将”既浪费时时间,对战争的胜败又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斗将”这种现象在战场上很少存在!


唐古看今


在封建社会军队之间打仗是存在这种所谓的"斗将"现象的,但是数量是非常少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高级将领之间,单打独斗的现象主要存在于春秋时期,这是当时的一种"优良风俗",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就很少出现了。

春秋时期如何行军打仗都有一整套非常严格的制度,而且战争双方都会遵守这套制度来行事,比如说在打仗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双方的损失,就会各自派出一位高等级的将领,只要哪一边的降临,打赢了那么之后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听从胜利的一方指挥,可是这种情况又存在一个相当大的弊端,那就是如果说战争的哪一方拥有了一个武力非常强悍的将领,那么他是不是可以一人灭国呢?只要在单打独斗的过程中赢了,那么他甚至可以做到一统天下,可是这可能吗?哪位统治者能愿意呢?

从战国以后这种所谓的高级将领之间单打独斗的情况就非常少见了,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只不过这种例子非常的罕见,也比较特殊。

毕竟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或者是高层统帅,他不可能一个人上阵去单打独斗可能说在某些局部的小规模冲突中,由于人数限制,那么主将可能也要亲自下场上阵杀敌,但是越是大规模的集团军作战,主将越是不可能会亲临第1线冲锋陷阵,一旦出现这种将领亲自下场作战,那么对方是不是只要干掉这位统帅,就可能赢下整场战争的胜利?所以说只要哪位统帅不是脑袋抽风,他就绝对不会亲自下场作战


小芊芊爱历史


最早的斗将,应该是产生与春秋时期。那时候的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战争,平民没有资格参战的,斗将在那个时候是“贵族礼仪”中的一部分。他们会约定单挑方式,大约有:射箭、驾车、肉搏这几种,比如当时鲁国和莒国之战,季友和公子拿就进行了一次徒手格斗。

在春秋之后,战争的规模扩大,大量的平民参战,这种战争礼仪发生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

安史判乱河阳之战的时候,史思明曾经派出手下第一猛将刘龙仙向大唐军队挑战。仆固怀恩向李光弼请战,李光弼认为这不是大将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做法也不足以真正战胜敌人,最后让裨将白孝德出战,两人在阵前单挑,刘龙仙被唐军的军阵惊吓,不足以完全发挥武力,被白孝德斩落马下,唐军趁着士气高昂,迅速向史思明军队发起进攻,最终大胜。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在春秋之后大将上阵单挑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都只是会派出手下出战。另外,单挑确实不足以影响战争的大局,最多是在士气上会有所影响。

不过这样的话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真实战争中的将领其实也是普通人,就如刘龙仙被吹嘘的如何勇猛也无用,他在阵前看到唐军的士气,首先自己就矮了一截被裨将斩杀。

在《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里面,通过一个武将单挑决定一方胜败的事情,在真实历史上绝不可能发生。我在之前一篇关于《孙子兵法》的文章里讲过,孙武认为的“计”其实是统计与数学的计算,能够统筹完备的一方能够胜,另外一方则不能胜,其实在真实战争中,两军还未动胜负就已经分出来了,人为因素能够干预的也很小。

您的问题回答完毕,“王庶文讲坛”致力于文化领域的创作,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愿意去了解、学习和阐述,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关注。


王庶文讲坛


在古代,两军阵前,双方武将“斗将”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当然肯定没有演义中那样夸张和普及,在正史中有一些“斗将”的记载,也是非常的精彩。

一、关羽万军中斩杀颜良

历史上关羽斩杀颜良这个事情是存在的,《三国志》记载:“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这个事情发生在曹操与袁绍的白马之战,关羽一马当先,表现神勇,所以曹魏集团对关羽的评价一直很高,认为刘备集团“名将唯羽”。

二、张辽合肥斩杀两员吴将

著名的合肥之战,曹操大将张辽亲率八百敢死队突袭孙权大营,史载张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连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张辽带兵突击,两军交战的时候,张辽亲自对决斩杀两员吴将,很是威猛。

三、吕布单挑郭汜

《三国志》注解中引《英雄记》称,郭汜攻长安,吕布对郭汜说:“且退兵,你我决一胜负。”于是二人对战,吕布以矛刺中郭汜。

可见吕布远没有演义中那样无敌,对战郭汜也只是刺伤对方。

四、公子友单挑莒

《左传》记载:鲁国公子友帅军在郦击败了莒国军队,当时公子友对莒 说:“我们两人之间有仇隙,士卒何罪?”于是屏退左右而相互搏杀,莒被击败而活捉。

这个公子友也很有气魄,胜利后依然和仇人对决单挑。

五、喜欢单挑的周德威

五代十国时期,梁和晋屡屡血战,晋国李存勖手下大将周德威等人屡屡采用“挑战”的方式先于对方大将进行对决,周德威也在十几年的作战时间里,屡次在斗阵中取得胜利。但是梁国将帅自知武勇不如敌方,多采用持重策略,刻意回避。

六、白孝德阵斩刘龙仙

安史之乱的河阳之战,唐朝大将白孝德挟着两支短矛,策马横过河流而进。

白孝德单人单骑杀向叛军大将刘龙仙,刘龙仙勒马奔逃,白孝德紧追上去,将他刺下马来,取腰刀砍下其首级而回。史思明大吃一惊,唐军趁机冲杀,仓惶败逃而去。

白孝德因此功升任镇西、北庭行营都知兵马使,后成为唐朝名将。

但是整体而言武将阵前“斗将”非常罕见,整个二十四史翻遍也不多,毕竟武将单挑的作用远远没有演义中那样大,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军队的战斗力和统率的指挥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