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肯和bj40有可比性吗?

大山里的小宝宝


卢比肯与BJ40Plus在越野能力方面可以放在同一标准分析,在性能方面没有可比性。

越野车的标配应该有强大的四驱系统和充沛的动力,卢比肯同时实现了这两点,而BJ40Plus也满足了这两点但性能充沛的等级有差异,首先看发动机的对比。

  • 卢比肯搭载的2.0T缸内直喷增压机最大功率195.4kw,峰值扭矩达到400N·m高水平,峰值扭矩会在3000转爆发但介入转速还是比较早的。公路加速测试能达到6.95秒的最好成绩,这点也足以说明动力的充沛。而在越野车卢比肯可以用“狂暴”形容,因为该车四驱系统的分动箱有4倍扭矩放大齿轮比,也就是说在4L模式中该车可以爆发最高1600N·m的超大扭矩,只要四驱系统能支持通过的路面,卢比肯如履平地。

  • BJ40Plus新款搭载的2.3T发动机是多点电喷技术,热效率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最大功率170kw还算不错,但峰值扭矩自动版只有345N·m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最大扭矩1900-4000转可以接受。然而这台车的公路加速性能只是勉强破10,越野时的4L模式分动箱放大2.5倍扭矩最高也只是862.5N·m,与卢比肯相比几乎差了一倍哦。

这就是性能方面的差异,越野时能做到四驱性能可支持通过时,不会因为动力不足而无法爬上去。所以两车在极限越野方面肯定是有一定差异的,这就像名头很大的途达越野系统真不错,但是在特殊的路面别住车轮而它那2.5L只是200多牛米的破发动机也可能无法脱困,因为真的爬不动。不过客观评价BJ40Plus的动力储备也算够用了,推重比与牵引力(马力)可支持BJ40的理想通行,区别无非是40属于正常水平需要拉高转提升输出马力,而卢比肯可以轻松自如的通过不用折腾,这是体验上的差异而不是极限能力上的差异,普通越野爱好者人的极限怕是突破40都很难,卢比肯肯定是过剩的。

四驱系统的差异

卢比肯与BJ40均为标准分时四驱系统,挂入4H/4L模式后齿轮链条刚性连接,前后桥都能始终获得相同的动力分配,越野时的可靠性都会很高,这种状态等于“中差锁锁止”。在前后桥获得相同动力后,越野时需要实现的下一步则是让前后桥的两侧车轮始终获得相同的动力,这就需要差速锁了。

在没有差速锁或差速锁没有锁止之前,动力的分配依靠的是差速器的正常运行,依靠两侧车轮的滚动阻力通过差速器为两侧车轮输出不同的扭矩。简而言之是车轮的阻力越大获得的扭矩越小,而阻力非常小甚至小到打滑时,这个车轮肯定能获得所有的动力,于是打滑后会持续打滑、车辆无法脱困。

那么想要在不考虑滚阻的前提下让两侧车轮不打滑,唯一的办法是不让差速器工作,实现的办法是用差速锁的机械结构锁止差速器的差速功能。卢比肯前后桥都有牙嵌式差速锁,手动锁止后前后桥的差速器失去差速功能,两侧车轮都能获得50:50的动力分配,此时配合充沛的动力哪怕只有一个车轮抓住了地面车辆则能够脱困。

而BJ40Plus除了环塔冠军版以外都没有差速锁,中低配只能依靠电子限滑实现越野,也就是在一侧车轮打滑后利用ESP激活ABS为打滑车轮刹车,此时动力会全部传递向另一侧实现100:0。仅看参数似乎比卢比肯更理想,但是电子限滑的可靠性差的多,真正越野很难有效制动分动,所以这些版本没有很强的越野能力。环塔版也至于后桥使用了伊顿式差速锁,锁止后的分动状态与卢比肯后桥相同,不过激活锁止需要在后轮打滑后自动实现,所以越野能力不差但是实现锁止的瞬间会有些突兀。且这套系统比牧马人少了前锁,脱困能力肯定是要差一些的。

总结:BJ40Plus只适合越野爱好者使用,卢比肯是可以胜任专业越野运动的;但两车属于同类型,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爱好者而言都能满足需求,使用用车环节并不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说白了就是人的极限连40都突破不了。但专业越野人如认为40不能满足了,再去寻找极限的话就是卢比肯了。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天和Auto


应该说BJ40和卢比肯完全没有可比性,相比卢比肯,40完全就是一个山寨货;牧马人在全球都是公认的越野好车,而40到现在国人都还不认可呀


笑眉戏晚风


没有


六公里一诗一景


没有,不在一个起跑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