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疫情加剧,好吃的我也不能出门了,只好混迹网上觅一堆老字号过过眼瘾。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你懂的


没曾想,却脏了我的眼。

没曾想,这家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苏帮菜名店竟然是沽名钓誉的“赝品”。

没错,我说的是如雷灌耳的苏州得月楼。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得月楼官网介绍

且看得月楼官网是如何介绍她的出身的:

““得月楼”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苏州虎丘半塘野芳浜口,为盛苹州太守所筑,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得月楼”恢复于1982年4月25日,移址苏州繁华中心太监弄。2003年经深化改制创立为苏州市得月楼餐饮有限公司。”

好一个“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好一个“恢复于1982年”!撒谎撒得如此恬不知耻,也算是天下独一份。

好吧,让我钻钻故纸堆,一步一步的揭开得月楼的画皮。

首先,我们来看看地方志。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苏州市志封面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苏州市志扉页


下图是1995年出版的《苏州市志》第二册838页中民国16年(1927年)《旅苏必读》中记载的苏州菜馆名录,大家瞧瞧有没有《得月楼》三个字?没有。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苏州市志》中关于1927年酒楼的介绍

再看看840页,嗯,熟悉的“得月楼”仨字出现了。但请注意,此时,时光已跨入1982年年。还记得得月楼官网的记载吗?““得月楼”恢复于1982年4月25日”。嗯呐,至此,我们可以确认,根据权威地方志《苏州市志》的记载,至少在1927年,苏州不存在“得月楼”这家菜馆。55年后,得月楼才横空出世!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苏州市志》中关于1982年苏州酒楼的介绍

问题又来了,得月楼官网记录,1982年的得月楼是“恢复”而非“创立”。

按照沽名钓誉党的调性,得月楼之所以如此嚣张,历史上苏州一定有一家酒楼叫做“得月楼”。哪怕是野史记载。

我还真找到了。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明清苏州山塘街河》封面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这是2003年出版的《明清苏州山塘街河》,这本书的第207页记载了明代中晚期,在山塘街野芳浜有一家酒楼名叫得月楼。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明清苏州山塘街河》中关于得月楼的介绍


2000年左右,苏州决定改造山塘街,为了挖掘史料、传承历史,政府牵头编纂了包括《明清苏州山塘街河》在内的四卷本《山塘历史文化丛书》。应该是,这本书的权威性还是有一点的。

那么,这就能证明此得月楼就是彼得月楼的前身吗?

我的手机里储存着一个手机号码,机主名叫“刘德华”,我就可以意淫我有个朋友是天王巨星?

同样道理,只是因为历史上有过一家得月楼,这门亲戚就攀成了?

事实如何呢?再回到《苏州市志》。第二册864页赫然写到,以苏州菜馆原址新建,1982年4月正式开业。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苏州市志》中关于得月楼的介绍


没办法,权威地方志狠狠的抽了得月楼一记耳光。得月楼压根不是百年老店,而是1982年正式开业的37岁油腻中年店。

这段文字还揭示了得月楼鲜为人知的历史。

其实,得月楼的历史还是比较辉煌的。她是中国唯一一家因戏得名,因戏出名的著名餐馆。

1957年,苏州滑稽剧团排演了一出滑稽戏《满意勿满意》,导演张幻尔借采风基地松鹤楼之名将戏中主要场景取名为松月楼酒家。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翻拍《满意不满意》,导演严恭先生借家乡南京一茶馆之名,将松月楼改为得月楼。电影一经推出,风靡大江南北(现在您百度一下,仍有不少人在求此片种子)。很多观众到了苏州,都在寻找得月楼菜馆。借此东风,1982年苏州市饮食服务公司将苏州菜馆更名为得月楼酒家,随后,苏州滑稽剧团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作,又推出一部喜剧电影《小小得月楼》,自此,奠定了苏州得月楼在苏帮菜中的江湖地位。进入21世纪,《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把得月楼推到了网红位置。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满意勿满意》剧照


一看吓一跳,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个西贝货

《满意勿满意》剧照


问题又来了。营销讲究的是独特性和唯一性。

举目全国,甭说老字号,就连百年老字号,四百年老字号都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而因戏得名、因戏出名的老字号有几家呢?

批评不是谩骂,批评不是黑你。

衷心希望得月楼摒弃惯有思维,自我舍弃名不副实的营销定位。

扎扎实实的以“戏”、“影视”为营销重点,打造出中国唯一一家具有独特卖点的伟大的苏帮菜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