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疫情加劇,好吃的我也不能出門了,只好混跡網上覓一堆老字號過過眼癮。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你懂的


沒曾想,卻髒了我的眼。

沒曾想,這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蘇幫菜名店竟然是沽名釣譽的“贗品”。

沒錯,我說的是如雷灌耳的蘇州得月樓。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得月樓官網介紹

且看得月樓官網是如何介紹她的出身的:

““得月樓”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蘇州虎丘半塘野芳浜口,為盛蘋州太守所築,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得月樓”恢復於1982年4月25日,移址蘇州繁華中心太監弄。2003年經深化改制創立為蘇州市得月樓餐飲有限公司。”

好一個“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好一個“恢復於1982年”!撒謊撒得如此恬不知恥,也算是天下獨一份。

好吧,讓我鑽鑽故紙堆,一步一步的揭開得月樓的畫皮。

首先,我們來看看地方誌。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蘇州市志封面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蘇州市志扉頁


下圖是1995年出版的《蘇州市志》第二冊838頁中民國16年(1927年)《旅蘇必讀》中記載的蘇州菜館名錄,大家瞧瞧有沒有《得月樓》三個字?沒有。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蘇州市志》中關於1927年酒樓的介紹

再看看840頁,嗯,熟悉的“得月樓”仨字出現了。但請注意,此時,時光已跨入1982年年。還記得得月樓官網的記載嗎?““得月樓”恢復於1982年4月25日”。嗯吶,至此,我們可以確認,根據權威地方誌《蘇州市志》的記載,至少在1927年,蘇州不存在“得月樓”這家菜館。55年後,得月樓才橫空出世!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蘇州市志》中關於1982年蘇州酒樓的介紹

問題又來了,得月樓官網記錄,1982年的得月樓是“恢復”而非“創立”。

按照沽名釣譽黨的調性,得月樓之所以如此囂張,歷史上蘇州一定有一家酒樓叫做“得月樓”。哪怕是野史記載。

我還真找到了。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明清蘇州山塘街河》封面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這是2003年出版的《明清蘇州山塘街河》,這本書的第207頁記載了明代中晚期,在山塘街野芳浜有一家酒樓名叫得月樓。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明清蘇州山塘街河》中關於得月樓的介紹


2000年左右,蘇州決定改造山塘街,為了挖掘史料、傳承歷史,政府牽頭編纂了包括《明清蘇州山塘街河》在內的四卷本《山塘歷史文化叢書》。應該是,這本書的權威性還是有一點的。

那麼,這就能證明此得月樓就是彼得月樓的前身嗎?

我的手機裡儲存著一個手機號碼,機主名叫“劉德華”,我就可以意淫我有個朋友是天王巨星?

同樣道理,只是因為歷史上有過一家得月樓,這門親戚就攀成了?

事實如何呢?再回到《蘇州市志》。第二冊864頁赫然寫到,以蘇州菜館原址新建,1982年4月正式開業。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蘇州市志》中關於得月樓的介紹


沒辦法,權威地方誌狠狠的抽了得月樓一記耳光。得月樓壓根不是百年老店,而是1982年正式開業的37歲油膩中年店。

這段文字還揭示了得月樓鮮為人知的歷史。

其實,得月樓的歷史還是比較輝煌的。她是中國唯一一家因戲得名,因戲出名的著名餐館。

1957年,蘇州滑稽劇團排演了一出滑稽戲《滿意勿滿意》,導演張幻爾借採風基地松鶴樓之名將戲中主要場景取名為松月樓酒家。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翻拍《滿意不滿意》,導演嚴恭先生借家鄉南京一茶館之名,將松月樓改為得月樓。電影一經推出,風靡大江南北(現在您百度一下,仍有不少人在求此片種子)。很多觀眾到了蘇州,都在尋找得月樓菜館。藉此東風,1982年蘇州市飲食服務公司將蘇州菜館更名為得月樓酒家,隨後,蘇州滑稽劇團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作,又推出一部喜劇電影《小小得月樓》,自此,奠定了蘇州得月樓在蘇幫菜中的江湖地位。進入21世紀,《舌尖上的中國》再次把得月樓推到了網紅位置。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滿意勿滿意》劇照


一看嚇一跳,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竟然是個西貝貨

《滿意勿滿意》劇照


問題又來了。營銷講究的是獨特性和唯一性。

舉目全國,甭說老字號,就連百年老字號,四百年老字號都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而因戲得名、因戲出名的老字號有幾家呢?

批評不是謾罵,批評不是黑你。

衷心希望得月樓摒棄慣有思維,自我捨棄名不副實的營銷定位。

紮紮實實的以“戲”、“影視”為營銷重點,打造出中國唯一一傢俱有獨特賣點的偉大的蘇幫菜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