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生命灯塔


崇祯皇帝其实是很想把明朝挽救回来的。想实现明王朝的中兴,所以他非常勤勉,在位17年没有一天不上朝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罕见的勤政之君。

崇祯皇帝虽然勤勉,但是在执政的时候却没有找对方向。崇祯帝无治国之谋,无用人之术。崇祯帝在位期间做了以下几个错误,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用人太过于多疑

在治理农民起义的时候,先用杨鹤为主抚,后来又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又用洪承畴。到后来杨嗣昌,然后变来变去,最后又用回了杨嗣昌。在应对治理国家方面的人才时,崇祯执政的十七年一共换了50个内阁大学士和17个尚书。

后来还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把袁崇焕处死了。

清算阉党用力过猛

魏忠贤被除去以后,崇祯以为黑暗的势力被除去了。其实不然,东林党此时没有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制约,导致东林党权力过大,混乱朝纲。崇祯以为东林党就是绝对的正义。殊不知正义是没有绝对的。


内忧外患的主次分不清

其实在当时最重要的还是内部的农民起义的问题,女真族的后金在当时还不会入主中原。而崇祯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后金,把起义问题平定的差不多了,就去处理后金的问题。最终两头都没有处理好。应该注重先把国内的问题先解决完全然后在权力对付后金。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与太监王承恩自缢于煤山。
死前留下遗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官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舟舟说历史


说起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明君,一类是昏君,而崇祯皇帝属于独一档,是具有明君表现的昏君,他属于好心办坏事,把一手好牌给打烂的人。说起崇祯皇帝为什么会亡国,这得从他自身说起。

首先这个人非常的急躁

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够立竿见影,马上能够看到效果。可是治理一个大国,必须循序渐进,打仗作战更是如此,这样急躁的个性如果不受控制,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灾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孙传庭的第二次启用。孙传庭作为大明朝最后的栋梁,他所训练的部队,已经成为明朝在北方最后的军事支柱,这支部队的使用上应该谨慎,应该多听听领兵将领的意见。

而崇祯根本不顾这些,他无视孙传庭的军队训练不足,战斗力还不能够达到与李自成决战的要求,贸然出兵于李自成大战,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只要孙传庭的军队守住陕西,就能够有效吓足阻李自成的军队,有他们在后面虎视眈眈,李自成就不敢贸然进攻北京。

再比如洪承畴出关,在松锦之战中,洪承畴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不同意与清军立即决战,可是,急躁的崇祯皇帝却下令洪承畴必须克期进兵,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崇祯皇帝特别爱惜羽毛,重视自己的名声

为了缓解明朝两线作战的压力,崇祯皇帝和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商议,打算和满清政府达成协议,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只要协议能够达成,明朝就可以抽调山海关的关宁铁骑,入关勤王攻打李自成。

可是事情败露之后,崇祯皇帝却不敢承担责任,为了自己千古明君的名声,为了自己通过杀死魏忠贤取得的声望,他竟然将陈新甲推出来当替死鬼,一刀了事。这一刀可好,彻底断送了明朝和满清政府达成协议的可能,使得明朝在财政及其困难的情况之下,必须两面开战,最终拖垮了明朝。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崇祯为了军费向北京城中的勋贵们借钱,结果这些国家蛀虫,来个一毛不拔,反而向皇帝哭穷,崇祯皇帝拿他们也没有办法。可是当刘宗敏拿着皮鞭和大刀,向他们借钱的时候,这些人可是拿出了上千万的家产,这足以说明这些人是坏,而不是没钱。

崇祯皇帝很清楚这些人有钱,可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说什么也不敢采取果断措施,其实国家都这样了,还在乎什么名声?

要知道如果没有钱给前线军队发饷,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成为起义军的一份子,掉过头来打你大明朝政府,只可惜崇祯想不到这一点,他太爱惜羽毛了。

第三,这个人非常的严苛

他非但对于政治和军事没有一点点的耐心,而且对于属下的大臣容错率几乎为零,所谓崇祯50相,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位爷在位17年,竟然换了50多个内阁大学士,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对于边疆大吏,更是严苛异常,在崇祯手中死掉的总督达到了七人,被他干掉的巡抚有11个人,其中固然有些人该死,但是我相信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必死之罪。

正是因为有这些毛病,一个勤政的好皇帝,却没有能够挽回帝国的灭亡,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加入了周幽王,汉献帝,隋炀帝,元顺帝等人的亡国之君俱乐部。


历史评说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是一个悲情人物,尤其是他在上煤山的时候还能回望京城大火,说一句苦吾民耳,更是让后人唏嘘不已。加上清朝初期许多倒行逆施的政策,各地的反清复明活动也一直持续不断,但大多数都要和崇祯扯上一点关系。可以说,在清初的一段时间,崇祯的声誉反而越来越高了。

崇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勤政。在明朝的皇帝里,除了太祖和孝宗之外,可以说就没有比崇祯更勤政的皇帝了。而且,因为孝宗时期对阁臣还是比较尊重的,也比较倚重大臣的辅佐,但崇祯不同,崇祯时期虽然在制度上也还是沿用了之前的内阁制,但是因为他很勤政,而且对阁臣动辄斧钺相加,所以内阁实际上形同虚设。在这个意义上,崇祯时期的制度也是最接近朱元璋时期的。

官僚制发展到明朝,已经非常成熟了。甚至在有些时期几乎处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但它也还是能够自己正常运行,并且应对一些危机。最典型的就是武宗时期,武宗天性活泼好动,比较爱玩儿,不怎么理朝政,甚至内阁大臣也见不了几次面。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官僚体系还是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转,平定了当时波及整个中原腹心地带的叛乱。

官僚制差不多就是在两种极端状态之间来回摇摆。一种极端状态就是武宗时期甚至万历这种情况下,皇帝几乎不管,但是官僚体系仍然能够正常运转,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可以再无人驾驶的状态下正常运转。另一种状态则是被驯服之后的状态,也就是完全按照上级的命令行事,无论什么情况,哪怕是天塌下来,它也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运转,完全不理会现实的危机。


朱元璋时期,通过胡惟庸案就差不多让官僚体系成了第二种状态,但是因为他杀伐果断,精力充沛,所以他实际上兼任了宰相的功能,每天从天不亮刘开始批阅文件,到夜里很晚才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加上他手下还有大量参加了创业过程的开国功臣,所以能力还是足够的,运转起来也没有问题。他下发给各级官僚的任务,也都能够完成。

崇祯面临的就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了。明朝的官僚体系经过万历末期和天启时期的混乱,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很不正常的状态,正是需要恢复和培育元气,并且逐步消除党争,让整个官僚体系重新回到比较正常的状态。但是崇祯登台之后缺没有这个耐心,因为边疆危机始终无法解决,儿内部又很快出现了叛乱,所以崇祯始终处在比较焦虑的状态,没有耐心来缓解危机,总是急于求成,最后一事无成。

也正是因为他在心理上的过分焦虑,让他在对待大臣的态度上处在两个极端之间,很容易一见钟情,但是如果出现一点失误,又会完全失去信任,甚而直接诛杀。所以,崇祯一朝阁臣变换非常频繁,被杀的被杀,被贬的被贬,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些只能顺着他说的人,或者干脆不说话的人,以不犯错误为自己固宠保禄的主要手段,也没有人敢于任事了。

而且,在这种非常时期,尤其是在战争状态下,一个独当方面的大臣,在战争中不敢出错误,只能赢不能输,就算是赢得再多,只要输一次,就要被杀,最后能干事的大臣差不多就被他杀完了,留下的都是不说话,不做事,皇帝说什么他就怎么做的那种听话的人。所以,他最后还说诸臣误朕,其实是执迷不悟,始终没有理解,是他耽误了大臣,也耽误了明朝的江山。


如果在承平时期,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是不太容易暴露出来的,但是这种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唯恐出错的状态,一旦遭遇突发危机,应对能力的短板就会特别明显。因为其他人都怕承担责任,所以并不独立判断,也不自己决策,而是逐级上报,等待上级指示,上级没有指示,他就坚决不动,因为这样做对他是最安全的。而这种逐级请示报告就会导致决策效率很低,在应对危机的时候反应非常慢,什么事情都慢一拍。

而这种过度的权力集中导致的另一个很明显的结果就是,其他人都对整个体制失去了忠诚和认同,而只是把自己当成皇帝的打工仔。反正江山是你的,好了是你的,坏了也是你的,那么兴亡就和我没有关系了,一旦被危机摧毁,也是你的失败,整个官僚体系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也不会觉得对自己是多大的损失,大不了敌人来了投降就是了。

这其实也是每个王朝末期官僚体系的普遍状态,对朝廷没有什么认同,对皇帝也无所谓忠诚不忠诚,只是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只做上级交代的任务,上级没有指示,哪怕是再大的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也不会去做。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如果谁这样做,反而显得别有用心,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其他人逆向淘汰。这也就是说,王朝中期由盛转衰的时候,大臣的心态都是坐等出事,而在王朝末期,官僚的普遍心态都是天下兴亡,关我屁事。


萧武


感谢提问。

崇祯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但从他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在位这个帝国的重新振兴而努力,奈何回天乏术,虽殚精竭虑仍于是无补,明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崇祯无时无刻不想中兴明朝,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错误一:没有分清楚两大威胁的主次

明朝末年,威胁明朝统治的一共有两大因素,一是从西北地区进而蔓延到全国的农民起义,二是关外女真族的重新崛起并不断冲击明朝的正统地位。

明朝末年的财政收入是很感人的,且大头都扔到了关外的关锦防线上,根本无力同时应对两大威胁,偏偏崇祯还想一次性全部消灭。

从实力上来看,李自成等乱匪相比较清军来说是比较容易扑灭的,若是“攘外必先安内”,将关外的精锐部队调入关内,先平掉国内乱匪,再去应对清军,应该相对会容易的多。


错误二:对待阉党太过粗暴

崇祯还是亲王时受到过东林党人的熏陶,也认为东林党人是正义的化身,而忽略了政治斗争本身就没有对错之分。

崇祯认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的根源在于魏忠贤领衔的阉党乱政,杀了魏忠贤就可以结束黑暗的吏治。然而真正的根源在于文官集团本身,人性贪婪,文官们无休止的贪污受贿才是腐败的根本。

除去魏忠贤后,东林党重新执政。东林党虽死里逃生,但是依旧跳不出党争这个局限。在东林党人看来,只有他们的观点才是正确的,“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不是东林党的人,就一定是奸佞。加之文官排斥武将,使得太多的人对东林党不满,造成了政局不稳。


错误三:对文官和士大夫集团宽容

因为应对清军的入侵使得军费支出占到了财政收入的大头,且居高不下;西北灾荒又无力赈灾使得流民四起。

明朝不得不增加财政收入来应对没钱的局面,其中之一就是裁撤驿站,而另一个措施就是增加税收,将压力转到百姓身上。

江南地区本就富庶,因此增加税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而西北地区土地贫瘠,且又遇到灾荒,百姓无力承担,就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也给了造反充足的理由,导致西北地区民变四起。

而与此同时,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和文官集团依旧我行我素,吃喝玩乐,迎来送往。李自成攻下北京后,麾下刘宗敏从北京王公大臣家中搜刮出了金银珠宝无数。而崇祯自始至终从没有向这些阶层要过钱或收过税。


错误四:行事激进,对臣子缺乏信任

崇祯从不轻信大臣,如果说明朝什么时候的首辅最难当,一定是崇祯年间。崇祯在位期间的首辅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人能坐稳位置超过两年。而每个人的执政理念又是不尽相同,这也导致政令朝出夕改,政令混乱。

在袁崇焕这个镇守关锦防线的大将身上,他缺乏应有的信任,请人回来的是他,杀人的还是他。仅仅一次北京被围,他就中了皇太极的离间之计。虽说袁崇焕骄傲自大,有取死之道,但对自己亲自请回来的大臣没有应有的信任,实在是不该。

明末乱匪横行之时,崇祯曾任命多位武将剿匪,每一个都有平定乱匪的能力,他却换了一个又一个,导致最后每个人都以乱匪不在境内为第一要务,从而也丧失了很多彻底剿灭乱匪的时机。


小结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内心中渴望中兴明朝,然而年少登基也使得他血气方刚,而且行事激进,在魏忠贤、袁崇焕等人的事情上都没有尽善尽美,使得朝政不稳,自毁北方长城。


盛夏一抹清凉


引言: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服用“仙丹”病逝,遗诏弟弟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在位十七年,甲申之变以身殉国,统一的明朝就此灭亡。

按照历史记载的崇祯帝,在位期间不但大刀阔斧铲除阉党,还励精图治大力改革,本人也勤俭自律,找道理来说这样一位在整个明朝历史上,都可称得上为“明君”的一位皇帝,怎么样都不至于让明朝在他的手上灭亡,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结来说,大致可以用“内忧外患,沉疴难起,积弊难返,无力回天。”这四个方面来形容,其实此时的明朝本就千疮百孔,有摇摇欲坠之势。

崇祯帝接过来的本就是个“烂摊子”,若说犯错,大致只能归功于他高看了自己的治国能力,也小看了明朝的颓势,更别提本人还有这“天子”最基本的品质猜疑之心,以及本身性格的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软绵手段,更是在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后,终于让明朝陷入不可挽回的危机。


内忧外患

明朝后期,吏治败坏,朝廷腐败,边境不宁。

此时明初时,实行的卫所制度早已败坏,军队主要靠兵饷维持,但朝廷拨发边军的饷银时,总是被层层剥削、贪污,最后真正落入边军手中的,竟不到一半,甚至削减到三层。

随着边境战事越发紧张,军费的开支也越来越大,所以朝廷的赤字也越来越大。

到崇祯年间,为了应付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又加征“剿饷、练饷”,和之前的“辽饷”合并征收达“三饷”之巨,竟然比国家正赋税还多二百多万两。

与此同时,各级征服腐败无能,各地水利长久失修,灾荒频繁,百姓不堪负重,叫苦不迭,无以为生之下,只好:“相聚为盗”,加上边军长期被严重克扣军饷,士兵们的日常生活也难以维持,以至于当时农民起义往往还混杂了“力量强大”的边军。

其中出名的如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等,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有组织,强化了力量,还赢得民心,攻打各处更加得心应手,势如破竹。

与此同时,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开始大举向明朝进攻。

内忧外患之下,由于国库空虚,只能选择其一,然而,正是崇祯帝本身猜疑、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的心性,使得当时先对内?还是先对外?的政策,始终难以下决断。

一下子启用杨嗣昌“必先安内然后才能攘外”的治军方略,制定“四正、六禺、十面网”的围剿计划,但是只在初见成效之后。

又立刻,诸如把卢象升这种“书生”从中原调往宣任大总督,把熟悉西北的地方官员调往他们不熟悉的北方边境大战,以至于计划最终功亏一篑。

而使原本计划打持久战的山海关大战,也在忽然的调令中,只能采用速战速决之法,自然全线惨败。

如此,两难之下崇祯帝的犹豫不决,客观上使得后续的清兵入关,成为必然。

沉疴难起

更重要的是,明朝历经万历、天启时期的挥霍,到崇祯帝接手时,朝廷国库空虚,军队腐败,外有后金窥视,内有农民起义,内忧外患还不够,朝廷内部几十年的党争影响之下,朝廷各处官员不免帮派林立,明争暗斗,做事推诿,贪污成风。

而面对此情况的崇祯帝,是在太高看自己的治国能力,也太小看此时明朝面对的危机,居然一继位,就想一夜之间改变此危局,急躁之下,在处理很多问题上,就不可避免地开始急功近利。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越搞越糟,甚至逐渐难以听取大臣的建议,刚愎自用地对很多政事想当然。

如此,问题越来越多,焦虑失望之余,更加迁怒百官,甚至于开始“重典绳下”,臣子一出错,就开始换人,或者诛杀,频繁更迭的朝臣,使得大臣们开始奉行多说多错,不做不错的原则,但就这样,还是难以避免凄惨的下场。

据史料记载崇祯一朝十七年,仅兵部尚书就换了十四人,刑部尚书换了十七人,内阁大学士前后任用五十人,更别提还有多达七名总督被杀。

如此一来,可想而知,本就风雨飘摇,沉疴难起的明朝,有这么一位喜怒无常,轻易“杀伐”的君王,如何不臣子离心,后期从侧面被拖后腿,也可预见。


积弊难返

对崇祯帝来说“生于末世运偏消”可能是对他命运最恰当的形容,他为人清高自负,继位后虽勤勉,一心想挽救明朝的颓势,但无奈这个“烂摊子”是在太过千疮百孔,不仅有阉党作祟,还有前朝留下的颓靡政局。

但长期的官场弊病,朋党之争,士族之“战”,已成为一种既定的风气,绝不是明察苛求所能奏效的,但崇祯帝偏偏不信邪,偏要急功近利地苛求臣下,所谓:

“求治之心操之过急,不免酿为功利,功利之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之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之不已积为雍蔽。”

困局之下,如温体仁攻邗钱谦益事件、袁崇焕之狱引发的钱龙锡案,再到温体仁和周延儒的相互倾轧,这一桩桩一件件,乌烟瘴气的朋党之争,不但内耗了仅有的朝廷之力,更是搅乱了整个朝廷的日常运作,本就内郊外困的社会危机之下,自乱阵脚,崇祯帝即使有心改变,也力不从心。

更可况,以袁崇焕事件为例,虽然其中有皇太极的反间计影响,但归到根本,还是崇祯帝巨大的猜疑之心,以及当时朋党之争的推波助澜,多方利益集团的相互倾轧之下,最终袁崇焕冤死,明朝的局面落得个:

“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的地步。


无力回天

可以说,明朝灭亡,在明末时种种传统制度下,加上内忧外患的现实,朋党之争的乌烟瘴气,更重要的摊上了这么一位自视甚高,刚愎自用,却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崇祯帝,在各种危局中,一面铁面无私苛责臣子,一面却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更添浓厚的猜疑之心。

综合犯下以上种种错误,崇祯帝加速明朝的灭亡,成为必然。


长了鹿角的兔子


崇祯帝犯得最大错误是他能力不行,却非要瞎折腾,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一、崇祯继位时的明朝现状

崇祯继位时,明朝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当时风气不好,万历、泰昌、天启连续三任皇帝都不上朝(泰昌是突然暴毙,来不及上朝。万历和天启是压根不上朝),再加上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打压士大夫,使得文官集团对维护朱明王朝缺乏积极性。

二是朝廷运转不畅,各地上报的灾祸或兵事得不到妥善处理。比如天启七年,福建发生严重的旱灾,朝廷知道却不管;朝鲜和察哈尔蒙古被皇太极暴揍,使得蓟州、宣府和大同直接暴露在后金的兵峰之下,朝廷也是不管不问;西南奢安之乱整整七年,朝廷始终未能平定;西北长达十余年的灾荒,朝廷也是知道却不管。

另外朝廷运转不畅还引发了一个后果,就是朝廷收不上税,天启七年,国家财政收入的白银仅三百余万两,而这些银子连京营军的军饷和朝廷官员的官俸都支付不起。魏忠贤不是没想过搞钱,但他凭本事搞钱,一部分流入了他自己的口袋,朝廷仍然缺钱。

这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接手的大明江山,其实已经是在风雨中飘摇欲堕。偌大的帝国版图铺在桌面,找不到一块没有问题净土能放得下一个巴掌。所以崇祯继位后,他本人非常想大干一场,士大夫对他也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做有为之君,带领大家拨云见日,使朝廷能正常运转起来。



二、崇祯初期的错政、乱政

崇祯皇帝不负众望,登基之后十分勤政,从他的初衷来看,他很想做有为之君,但是他的能力不行,缺乏高明手腕,这使得他所谓的勤政都是在帮倒忙,朝廷在他的主持下反而搞得一团糟,还不如天启皇帝的懒政。

举几个例子。

①:清算阉党用力过猛,矫枉过正。

魏忠贤这个人有一点本事,其实崇祯没必要清算他。当然清算他也没毛病,毕竟他名声太丑了,留着他不杀,崇祯无法与文官集团达成合作关系。但是魏忠贤死后,崇祯为了彰显自己的圣明,扩大清算名单,造成冤案频发,使得政局动荡,这就很不可取了。

比如天启时期的内阁,魏广微、顾秉谦、张瑞图、施凤来、黄立极等人,有的跟魏忠贤有勾结,有的没勾结。崇祯把有问题的魏广微等人处理掉就完事了,可他非要搞一刀切政策,把人全部都换掉,讨好东林党,结果搞得朝内缺乏基本的制衡,崇祯最后反被东林党挟持了。

这还只是内阁,六部和地方官更夸张。天启时期的六部尚书,崇祯不满意,登基之后就换了五个,其后一年时间,他对新人也不满意,又先后换了两遍。至于地方官员,凡是给魏忠贤建过生祠的,崇祯都换掉。这几板斧下来,明朝的上层建筑,从内阁、六部尚书到各省督抚来了一次,全面大换血。

崇祯登基时,明朝就好比一个久饿之人,吃饭补充营养没问题,但不能吃撑了啊!经常饿肚子的人猛然暴饮暴食,肯定会被撑死。



②:疑心太重,导致关宁军蜕变。

崇祯登基没多久,就碰上了己巳之变,也就是清军第一次进关。当时清军孤军深入,离京城还有数百里,崇祯本不必要惊慌,但他没见过这架势,慌忙下旨京师戒严,没有及时安定民心,导致京城惶恐不已。

戒严就戒严吧,戒严之后,崇祯又干了什么蠢事呢?他下旨诏四方勤王,把老首辅孙承宗请了回来,结果孙承宗刚进京没多久,他听说袁崇焕带兵勤王,觉得孙承宗不如袁崇焕,又临阵换帅,把孙承宗罢免,换上了还没赶回京的袁崇焕。孙承宗从任命到罢免还不到四个小时时间。

袁崇焕到京后,跟皇太极打了两仗,但仅半个月后,崇祯听了一些谣言,脑子抽疯,把袁崇焕又逮了,最后又换上了孙承宗。

纵观已巳之变,崇祯皇帝做事之草率,让人瞠目结舌。不少人就是因为这件事,对崇祯丧失了效忠信心。比如袁崇焕死后,他带入关的关宁军就直接逃回了山海关。崇祯一听这事,老毛病又犯了,开始削弱关宁军,结果关宁军上下心态大崩,忠君、爱国、保家的理想通通都没了,沦落成了一帮拿钱打仗的兵油子。

可以说,从崇祯四年开始,关宁军就不再向明朝效忠,蜕变成了一个独立,甚至是对明朝有敌意的藩镇。而更可怕的是,这个藩镇还拿着明朝税银。(吴三桂这类人投降清朝并非是偶然)



③:用人不当,对内、对外政策举棋不定。

从崇祯四年开始,崇祯跟他老哥一样,对文官集团产生了怀疑,为了遏制文官集团,他先是启用宦官,紧接着他又启用马匹精,比如周延儒、温体仁这种大奸之臣当政。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崇祯朝的政局性质变了。原来的老持稳重之臣纷纷去位,小丑们粉墨登场,朝局之混乱,连天启时期都不如。

虽然当时也出现了诸如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才,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不如之前。

除了用人失败之外,崇祯最大的错误是他的政策几乎没有一个是对的。比如在镇压农民军这方面,崇祯一直就是摇摆不定。他又想剿,又想安抚,还经常派不知兵的人去镇压义军,结果就是起义军规模越来越大,崇祯在剿匪和抗清问题上摇摆不定,明朝最后也是亡在了他的摇摆不定上。

对外方面更是如此,松锦大败后,崇祯想跟满清议和,但他又要脸,怕别人骂他,缺乏起码的担当。

另外,崇祯对军官也缺乏信任,死于崇祯猜忌的军官数不胜数,最冤枉就是卢象升。不得好死不说,死了也要踩上几脚,让忠臣义士寒心不已。除了卢象升外,陈新甲、孙传庭等也都是崇祯错误政策的牺牲品。网上曾经有人戏称崇祯朝最大的人才库,是刑部的大牢。朝堂上全是奸臣,大牢里全是诸如刘宗周、姜埰、郑鄤、文震孟、熊开元等真正的忠诚义士。

到明朝灭亡之前,刑部大牢居然关着三百多位官员,皇帝对忠臣如此薄情寡义,军队和士大夫哗变,投入起义军或是清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崇祯究竟应该如何破局?

其实从王朝发展轨迹来看,崇祯继位之初的明朝已经无可救药了,不管崇祯做什么,注定都只是重病之下的苟延残喘。

明朝必亡,这是无解的。

不过,明朝必亡不等于就一定要在崇祯时期灭亡。我觉得只要崇祯不折腾,明朝未必不能再苟延残喘几十年(30~50年)。因为对比清朝后期的局势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咸丰手上的清朝比崇祯手上的明朝更悲催。当时清朝不仅丢了江南半壁,就连京城也被英法联军端了。

然而咸丰皇帝很有魄力,表示只要能平定太平天国,他就封王,不管是不是满人,这极大了的刺激了士绅阶级的积极性。至于后来的慈禧更有魄力,她的政策对列强是“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对汉人军阀是一方面高官厚禄,另一方面分化瓦解,同时进行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改革。以此稳定住了局面。

当然不得不说,慈禧很无耻,毫无做人底限可言,可谓是极其卑劣下流。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慈禧给摇摇欲坠的清朝又续了50年的命。对比起来,崇祯的政治水平简直差远了。


Mer86


为何明朝会在崇祯皇帝手里灭亡呢?有十七年的时间可以让明朝起死回生,但是他却没有,反而成了最后一位明朝君主,有些人归结于上天的灾难以及人祸。不然明明是一手好牌,怎么到最后却打得无比烂?

其实,在刚当上皇上的那会儿,崇祯皇帝还是一个励精图治,想要好好治理国家的好皇帝,不过他却做错了,一件事儿,也是这件事儿给明灭亡埋下了伏笔。少年皇帝,年轻气盛,看不惯当时的大宦官,魏忠贤,一心想把他给杀了,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上,但是却操之过急,草率的杀掉了魏忠贤,端了宦官的老巢,引起了朝堂的震动。

要知道当时的,西厂东厂锦衣卫,可以是一个监督百官的监察机构,是皇帝的耳目,帮助皇帝更好的掌握大臣们的动向,而崇祯的举动是彻底断了自己的耳目,表面看是把权利集中到了自己的手里,其实暗地里失去了更多的权利,真的是糊涂。

再之后又爆发了战争,内部农民起义,李自成也趁势发展了起来,再加上满洲的侵扰,最终导致明朝亡了。

而之所以爆发农民起义,是因为恰好处于小冰河时期,百姓们没有住所,吃不上饭,没有地方可以去,朝廷又没有及时的去赈灾,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员,贪污克扣,过度的压榨百姓,才导致的农民起义。

这里,也就能看出,崇祯皇帝不会任用官员,致使东林党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而底下的官员构成又比较的冗杂,所以在赈灾以及镇压农民起义这些事情上,毫无用处,甚至起到了恶化的作用。

同时崇祯还因为用人不当,造成了很多奸臣联合坑害忠臣,像著名的将领卢象升,就被诬陷导致阵前逃走了,还有当孙传庭在潼关战死之后,因为内心怀疑,孙是不是没有真的死,所以什么恩赐都没有给他的家人。导致了很多的忠臣,心寒,也导致了更多的人追随李自成。

这样看来,虽然上天给了崇祯十七年的时间,但是由于自己不懂如何治理朝政,不懂收拢人心,不会任人唯贤,再加上天灾人祸,所以导致明朝的最终灭亡,我们可以换个想法,假如说,崇祯杀了魏忠贤以后,能够把握机会,把厂卫系统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完善他的监督机构,不任用昏官,在天灾发生后能及时赈灾,那可能又是另一个结果了,来自小李侃历史


长白山公爵


崇祯皇帝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个很尽职的皇帝,只不过他改变前任皇帝遗留下来不合理的措施进行的太快也太早了,因为当时的局势以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

明朝的两大势力[阉党及东林党]控制着明朝的政治体制,而阉党一直就掌控着实际权力,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集团是最有代表性的,魏忠贤在权力巅峰时期哪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号称九千岁,可见魏忠贤的权力有多大,阉党的势力有多大。

崇祯皇帝在没有登基以前,就耳闻目睹了阉党集团的所做所为,再加上他一直就和东林党人接触比较亲密,东林党对哪时的崇祯皇帝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他一登基上台就开始了他制定的政治改革,当然了改革的对象就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改革获得了圆满成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彻底的走下了大明的政治舞台,可是从此明朝的恶梦也就开始了。

东林党主要是以文臣为主的,他们的权力比武将可要大的多,以前有阉党在的时候对东林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东林党独大时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对守边将土的打击压窄也就没了章法,也正因此使得各地总兵心中都存有很大的不满,最后导制局势进一步的恶化,最终亡了大明的江山,最后一个留在崇祯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叹气说到…要是忠贤在事情也不至于此,这时的崇祯皇帝也许想到了他的皇兄临终时,叮嘱他的事,大事要靠魏忠贤。

所以崇祯皇帝也许很后悔杀了魏忠贤,因此也只能叹气失望的登上了煤山(景山)走向了哪棵亡明之树,强胜几百年的大明亡了。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与风互语


崇祯帝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亲手将天启帝苦心孤诣打造朝局给拆毁:

即杀魏忠贤、废阉党

这里不讨论魏忠贤是否有能力、个人品行如何,但魏忠贤以阉党把控明朝朝政,让明朝朝廷达到令行禁止,则是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把控明朝朝政后行政效率最高时刻。

张居正改革为什么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改革,原因就在于张居正的一言堂,上控制万历皇帝,下控制文武百官。

魏忠贤在天启5年后的把持朝政也是如此——政令是令行禁止,没有拖延推卸。

表面上是魏忠贤把持明朝朝局,但魏忠贤的背后站着的是天启帝。魏忠贤不过是天启帝的傀儡,是执行天启帝命令的。

天启帝指示——魏忠贤发令——阉党执行,这就是天启朝后期的政治关系本质。

明英宗、明武宗亲征被文官阻止,嘉靖帝因为大礼议和文官争执,万历帝因为立太子和文官长期对峙,但因为口吃而不见大臣的明宪宗成绩斐然,以木工为理由躲避大臣的天启帝,不过是效仿明宪宗。明宪宗有汪直,天启帝有魏忠贤,这二人都是明宪宗、天启帝对付文官们的工具。

天启帝给了崇祯帝一个听话顺从、执行力高的朝廷,崇祯帝却亲手让文官重新掌控朝廷,重回国本之争后的朝廷文官对抗局面。

崇祯帝即便不信任魏忠贤,可以废除魏忠贤,让自己信任的太监去取代魏忠贤以控制阉党即可。如此一来,既能让东林党出一口气,建立崇祯帝的形象,又能保住天启帝留下的良好朝局。

朱元璋设置的三级防御体系

崇祯帝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没有在即位之初果决解决明朝问题。当时明朝的问题是:

1、努尔哈赤的后金崛起威胁。对付后金很简单,只需要学习隆庆帝册封俺答实现明朝和蒙古的和平,册封皇太极,承认皇太极可汗,即可实现明朝和后金以辽河为界的两国和平。

2、舒缓民困,废除嘉靖帝以来的附加税,去除内部叛乱的社会基础。天启7年时,明朝就开始出现民变,崇祯帝即位后陕西就爆发大规模民变。民变的原因就是各地无力承担明朝的正税和附加税。

明末合计加征的附加税:嘉靖年间加征9厘;崇祯年间加征2分7里9丝,合计3分6厘9丝。

“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

这就是明朝的财政危机:每年需要2000万两白银的军费,还不算京城百官和守军的俸禄。


历史哨声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我是国师,我来回答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时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崇祯非常勤政,但还是改变不了王朝覆灭的结局。

表面上明亡于李自成,实际亡于朱由检自己,从他开设清除魏忠贤,重用东林党,就注定了做个亡国之君,帝王之术在于制衡权力集团,一边独大,注定会政体崩坏。

崇祯在登基以前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皇宫内的教育和管理 。缺乏对治国理念的学习,而且也没有过人的天赋。只能靠勤奋弥补,寻找经验,摸索一条救国之路。

崇祯上台之后,废除了工商税,国家税收少了,就要在军备上做克扣,导致战争失利。同时加征,于是开始不断加征三饷,即辽饷、剿饷、练饷。当时的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隐瞒田地数量,只交很少的田赋。加上天灾,西北农民的收成并不好。在这种情况加附征税,农民不想造反也会被逼的造反。在这一点上,崇祯不如天启。

当时皇太极不时进犯,农民起义也愈演愈烈,可谓内忧外患。这是崇祯刚愎自用。不以能力和才干作为用人标准,单纯靠个人喜好,作为一国之主却不选贤任能,王朝覆灭也在所难免。

崇祯上台后任用阎鸣泰为兵部尚书,与后金作战中立下战功。但因为阎明泰与魏忠贤有关,就被流放边疆。崇祯很喜欢王在晋,皇太极不想碰袁崇焕这个硬钉子,关宁锦防线。从蒙古喜峰口入关寻找突破。王在晋得知消息后却迟迟未动,导致金兵入关,即使如此,王在晋只落得“削籍归”的惩罚。而前去救援的袁崇焕却被凌迟处死。

崇祯后来任用梁廷栋为兵部尚书,也是他建议崇祯辽饷之外再征收“剿饷”。农民起义也越闹越大,后来辞去兵部尚书。又当了宣大总督,后金破关后,和张凤翼一起自杀。后来崇祯又任用熊明遇 ,因为熊明遇为判了死刑的沈棨辩护了几句,结果就被崇祯革职。


崇祯是个勤政节俭的皇帝,但他更是一个好面子、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的皇帝。他在国家管理方面的问题很严重。缺乏对人才的识别力和判断力。明史评论崇祯帝的性格缺陷。说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总结一下就是,崇祯真不算个合格的领导,他是很勤奋,可惜努力错了方向,再怎么用力也是无用功,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