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从文坛彗星,到人人口诛笔伐的大毒草;从论战英雄,到十四年牢狱之灾,被查禁的书有六十九种之多。”

这不是世人的批判,而是李敖,这个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为自传亲写的广告语。其实也是他八十三岁光焰万丈的一生真实的写照。

2018年,李敖于台北不幸过世。

有人戏称:上帝想找骂了,所以带走了李敖

谈李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放眼李敖的一生,以狂为名,横睨一世,言行和文笔批判色彩都极其浓厚。

他曾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2009年,七十四岁的李敖在摄影记者给他拍照的时候说:哦,你是给我拍遗照。

李敖批判钱钟书太缺乏想象力,批判陈映真太懒,每天只写五个字。

李敖认为自己白话文水平不亚于鲁迅,终其一生他都对鲁迅持批判态度。他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认为自己写的白话文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位于鲁迅之上。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李敖、胡适与鲁迅

李敖一生狂傲,骂人无数,杨澜曾评价到李敖有着满腹的经纶,却在许多无聊的人和无聊的事上耗损大量的光阴。

谈李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然而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李敖从始至终都对胡适“另眼相待”,没有过人身攻击就算了,很长一段时间,李敖甚至以胡适门徒自居,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胡适能够被李敖这么看重呢?有人说是因为李敖的北大高材生父亲李鼎彝,是胡适的门徒弟子。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原因。

胡适是中国最早的自由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引领了新文化运动。

初中时,李敖就拜读过《胡适文存》,他着迷于胡适渊博的学识,崇拜胡适散发出的自由主义气息,从那时开始,小小的李敖就把胡适奉为偶像。

1952年,年仅17岁,没有金钱也没有地位的李敖曾经给胡适寄过一封长达两千字的信寄托自己的崇拜之情。胡适一生温柔,给了这个迷茫的孩子鼓励与支持,他看重李敖的才华,甚至附寄了一千元钱给李敖。

1954年,李敖曾写了一篇评论胡适的文章并发表。

谈李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胡适

1958年,两人会面长谈,李敖对胡适的了解和出众的才识赢得胡适的赞赏:

“你简直比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

从此两人成为忘年交,令人瞩目。

胡适和鲁迅是结怨的,胡适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他在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争论中将自己深受英美传统所熏陶的思想体系暴露于世人面前。用科学民主理性思维来代替传统思想,传播欧美民主经验到中国,改变青年的思维,改造中国。但是他生性温良谦恭,没有直接拿出文学革命的大旗。

鲁迅是质疑一切完美社会的,而且他刚烈激愤,犀利苛责,容不得沙子。两人一个主张改良,一个主张激进。分歧与矛盾越来越大。

李敖作为胡适的崇拜者,自然对鲁迅没有什么好印象。

鲁迅的地位名气都是文坛顶尖,李敖自然不服,他可是认为自己是写白话文的前三名。

谈李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鲁迅

相比于李敖的看法,他的老师胡适就比较客观了,胡适曾写信给苏雪林劝她不要有旧文字的腔调,认为鲁迅自有他的长处。胡适还给鲁迅的弟弟写过信说自己对鲁迅虽然已经生疏,但是敬爱不减分毫。


李敖批判鲁迅的三个方面

李敖曾找到鲁迅的三个缺点,第一他认为作为文学家,鲁迅却没有长篇小说作品,这是不合理的,鲁迅一生的精力都消磨在和各类对手笔战,纠缠于世俗的纷扰中。其二,他认为鲁迅的杂文没有干货,胡适注重将道理说清楚,而鲁迅却情绪化的论战。最后,李敖认为鲁迅作为一个文言文出身的人,并不能真正写好白话文。

这三点真的值得推敲吗?不见得。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独自在冰冷的窑洞里孤独的创作了六年

,写完这本小说后身体也被摧毁。

一个长篇小说创作家是要呕心沥血,这是毋庸置疑的,路遥穷尽一生的创作观念是有他的光芒的。但是鲁迅并没有什么“闲工夫”去赏玩什么“琥珀扇坠”。他拿着杂文和短评这两把刀,针砭时弊,振奋人心。不愿意敷衍一部没有意义的长篇小说。

谈李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李敖即使白话文的数量是鲁迅的三倍,又有几篇文章拿的出来可以和鲁迅相比呢?鲁迅仅凭一部出道作品《狂人日记》就引领白话文小说世界,而以《老年人和棒子》出道的李敖无论是文笔还是思想都在鲁迅之下。鲁迅拥有一个独特的看待社会的角度,他反对一切对人的精神进行的奴役。他高举“诚与爱”,正视社会的不足,正视人民的不足。这又怎么能是李敖能够相提并论的呢。

即使时代风云变幻,世事更迭,鲁迅的思想却一直站在顶端,闪耀耀眼的光芒

鲁迅身处文言文和白话文交替的时代,作为提倡白话文的先驱,他没有后退过,也一直用笔代枪,试图唤醒沉睡的世人。

所以其实,李敖后半生在娱乐世界里风流的时候,就已经败了,彻底的败了。


“狂”字贯穿的一生

李敖一生狂妄自大,一个人就活成了一支队伍。在中国现代史上,他是独一无二的可以对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给予拥抱的作家,即使他周旋于世俗,却保留着老牌知识分子的顽固。嬉笑怒骂走天涯,想爱便爱想骂便骂,极度的理想主义灌溉他的李氏花园。

谈李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政治,感情,文学。李敖在每一个方面都无孔不入自己的“狂”,更多人觉得李敖只是个媒体家,而不算得上是一名学问家。或许他的思想在尖度上可以和鲁迅相提并论,但是鲁迅的思想深度,他却永远无法匹及。

这样一位所谓知识分子,流氓,江湖豪客的结合。如果听到世人给他的盖棺定论,会不会只是轻蔑的笑一笑。

八十三年以“狂”字战斗一生的李敖,骂过名人,也骂过普普通通的市民。有人说李敖有自己狂妄的资本,有人说李敖有才却无德。这一切的争议可能都会随着他的逝世埋葬在历史中,他离开了这个他谩骂嘲讽过的世界,去和上帝争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