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鲁迅这篇文章用词不当?李敖:的确是用词不当


鲁迅这篇文章用词不当?李敖:的确是用词不当

李敖先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是三国曹丕的感慨,他将其写进《典论》,成为惊世之语。倘若用这句话来形容作家李敖的心理,尤其是他针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再合适不过了。

在中国人心中,鲁迅就是民族的文化脊梁,他的诗词文章被人树为标杆,当成楷模。但是,李敖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止一次公开评论鲁迅,他认为,鲁迅的文章满纸牢骚,行文用词多有不妥,文化价值有限,还达不到“文豪”的水平,后世不应该过度崇拜。

鲁迅这篇文章用词不当?李敖:的确是用词不当

鲁迅先生

一九二五年,鲁迅写过一篇短文,名叫《战士和苍蝇》,文中用“营营”来形容苍蝇的叫声(原文: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两千年初,李敖公开指出该文用词不当,称:“苍蝇只会嗡嗡地叫,就连《红楼梦》等名著里也是这种写法,谁都不会用营营来形容苍蝇。”

李敖这么一说还真是,在我们印象中的确是这样的——嗡嗡叫的苍蝇。那问题来了:鲁迅为何要用“营营”,难道他不知道苍蝇是嗡嗡叫?

在《诗经》中有一首写苍蝇的诗:“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用营营来形容苍蝇了,而非鲁迅杜撰,故意卖弄。

《诗经》中这首诗,用“营营”来形容苍蝇的叫声,是劝解君子不要听从小人谗言,说它们(苍蝇)不停地在搞破坏,还在兄弟间挑拨离间,影响兄弟情谊。之所以鲁迅要借用“营营”而不用“嗡嗡”,是有一定原因的。

鲁迅这篇文章用词不当?李敖:的确是用词不当

周作人先生

一九二四年,鲁迅胞弟周作人写了一篇赞美苍蝇的短文,名字就叫《苍蝇》。文章中,周作人将人们讨厌的苍蝇写得意趣十足,当时受到许多好评。鲁迅一直就不喜欢这位弟弟的为人处事,便借此机会写了《战士和苍蝇》来劝解他,现在来说就是“怼他”。虽说是怼,但毕竟是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与《诗经》“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是一样的,故而借用“营营”就没啥问题了。

其实,在鲁迅很多作品中都有提及苍蝇,大多都是用“嗡嗡”,在此处用“营营”,应是他故意为之,“弟弟,你不要听信小人挑拨,我们才是一家人”,并非用词不当。

鲁迅这篇文章用词不当?李敖:的确是用词不当

李敖先生

那么李敖为何要这么评价呢?对此,笔者翻阅了词典,专门查找了对“营营”的解释。词典解释说,该词可作形容,亦可作象声。若单纯从修辞角度上考虑,将“营营”作为形容词来说苍蝇,是不妥的。但是,《战士和苍蝇》一文很明显是作象声词处理的,因而李敖的说法不对。

我们提倡文学批评,但李敖对鲁迅的评价似乎矫枉过正,鸡蛋里挑骨头,在不知其意的情况下,就强搬硬套,不免让人对其评价的初衷产生怀疑——抨击他人,抬高自己。

因此,对于李敖,笔者认为用鲁迅《战士和苍蝇》来形容他最贴切: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鲁迅这篇文章用词不当?李敖:的确是用词不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