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康熙一米五,滿臉麻子還沒愛心,你怎麼看?

紅雨說歷史


因為受到一些清宮劇的影響,所以很多人下意識就會覺得康熙皇帝長得非常英俊,但現實歷史中的康熙皇帝跟我們想象中的並不一樣,現實中康熙皇帝長得並不是特別英俊,在臉上眾多天花疤痕的映襯下,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醜。




康熙臉上麻子的由來

在清初的時候,國內曾經爆發過非常恐怖的天花傳染病,在天花的席捲下,無論是尊貴的皇親國戚,還是平凡的行夫走卒,生命都遭到了巨大威脅。

當時就連順治皇帝這樣整天居住在紫禁城中、有著最好醫療服務的大人物都死在了天花之下,更不用說是其他生活在人口混雜地區、沒有醫療保障的普通百姓們了,他們的死亡幾率絕對要遠遠超過我們能從史書上看到的數據。

而康熙皇帝當時也沒有避免得了天花的恐怖纏繞,僅在兩歲的時候,就感染上了天花、身上長了許多天花痘。


為了避免被傳染,那時候還沒有感染上天花的順治皇帝就讓康熙皇帝的奶媽把還只有兩歲的康熙皇帝抱出了紫禁城,讓其和奶媽過上了一段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

兒童時期的康熙皇帝非常幸運,扛過了天花帶來的索命之劫、沒有被天花奪去自己的性命。

因為他已經感染過天花、不會再復發,所以在順治皇帝即將死亡的時候,他就被順治皇帝指定為了自己的皇帝繼承人、擁有了後來那般輝煌的命運。

當然,天花給他帶來的並不都是好的結果,在那些天花痘的破裂下,他的臉上也自此留下了許多不可消退的疤痕。

這就是人們之所以會說康熙皇帝臉上有著許多麻子的原因,不過,康熙皇帝臉上的疤痕倒不至於達到滿臉麻子的程度。


康熙皇帝的身高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康熙皇帝的身高,在這個提問中有說到康熙皇帝的身高只有1米5,這個說法其實非常錯誤。

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康熙皇帝曾經接見過不少外國使節和外國傳教士,在這些外國人留下來的記載中,對康熙皇帝身高的描述都是魁梧高大之類的詞語。

從這些方面的記載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康熙皇帝的身高絕對不止1米5。

雖然說那個時期的外國人普遍沒有現在這麼高大,但是也不至於矮到哪裡去,要是康熙皇帝當時真的只有1米5的話,那麼他們對康熙皇帝的評價就是矮小而不是魁梧了。


我覺得當時也就當時普遍身高只有1米4、1米5的日本,才會有可能把1米5的身高稱之為魁梧。

因此,康熙皇帝的身高絕對不止1米5,根據他所穿過的龍袍推測,他的真實身高起碼在1米65以上。

愛心不重要

康熙皇帝沒有愛心的說法倒也無可厚非,因為從他在位年間所做出的一些事情來看,他確實不是提問中所說那樣“有愛心”的人。

我們通過康熙年間盛行的文字獄就可以看出這點,當時有一個名字叫做戴名世的人僅僅在自己的書中引用了南明的年號就經歷到了處斬而死、家人被流放的結局,可見康熙皇帝並不是什麼“有愛心”的人。


另外,在剷除吳三桂反叛的過程中,他也做出了一些非常殘暴的決定。

面對當時“賊民難分”的狀況,他不顧那些無辜百姓們的生命安危、直接下達了全部剷除的命令,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他的“沒有愛心”。

不過在成年人的世界愛不愛心並不重要,但凡能坐到康熙皇帝這樣位置上的人,看重的往往是自身的權益。


孤客生


康熙得過天花,臉上確實有麻子,但說他只有一米五,那就有點兒瞎扯了。

公元1688年,法國傳教士白晉見到了康熙,他回國以後,向路易十四如此描述康熙的長相:

“他威武雄壯,身體勻稱,比普通人略高,五官端正,兩眼也比其他中國人的要大和有神,鼻尖略帶鷹鉤狀。雖然臉上有天花留下的痕跡,但並不影響他英俊的外表。”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的發小,在他筆下,康熙“天表奇偉,神采煥發,雙瞳日懸,隆準嶽立,耳大聲洪,徇齊天縱”,翻成大白話就是說,康熙個子很高,鼻子很大(隆準),耳朵也很大,聲音很洪亮。

公元1682年,朝鮮使臣李佖見到了康熙,他眼中的康熙“碩大而美”,意思是大個子、長得帥。

綜上,說康熙一米五,純屬信口雌黃。 至於康熙有沒有愛心,那看針對誰。對他的二十幾個兒子,對他的近臣親貴,對大多數老百姓,他還是比較有愛心的。

但是對於他眼中的“逆民”,殺起來毫不手軟。

康熙親政後,為了對付臺灣,嚴搞禁海政策,在廣東、福建、江蘇等地搞強拆,害死了幾十萬老百姓(詳見屈大均《廣東新語》),他還親自下詔,讓清軍屠殺一整個村子,只因為那個村子的老百姓不肯搬家。

這樁屠村慘案發生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農曆二月十七,被屠殺的是福建省泉州市一個名叫“烏嶼橋”的村子,執行屠殺命令的兇手是福建提督楊捷。不到半天時間,全村百姓無一存留,包括不滿月的嬰兒都被殘忍地一一摔死,然後這些萬惡的滿清雜種又放了一把火,把整個村子燒成了白地。

福建提督楊捷在泉州烏嶼橋村實施過大屠殺之後,被御史參了一本,說他“殘害生民”,而康熙卻批示道:“此皆愚民故違功令,嚴設刑辟,可俾其畏而知儆也!”意思是殺得好,殺了這幫釘子戶,其他釘子戶就知道厲害了。

記得電視劇《康熙王朝》主題曲裡有句“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編劇吹捧康熙到了無恥地步,讀史至此,讓人忍不住想把那句歌詞改成“我真的還想再拆五百年”。


開周說宋


所謂康熙身高只有1米5,這完全是謠言。

網上關於康熙、雍正和乾隆身高很矮的說法,大多都不真實,而且毫無根據。康熙其實是很高大的。

康熙的身高到底要如何驗證呢?

方法之一:測量屍體的高度。但鑑於康熙陵寢沒有打開,所以這種方法肯定不可行。

方法之二:通過康熙留下的衣服,去估算康熙的身高。


那麼,問題就來了——要如何估算呢?

清朝皇帝的衣服,主要都是袍子、外罩,並不是從頭罩到腳的,並不能完全反應身高。

所謂康熙身高1米5,是因為有一件朝服身長153cm。但是這件衣服的兩袖臂展是189cm,袖口寬16cm。

如果康熙真的只有1米5,那麼這件衣服根本穿不起來。

原因無他,袖子臂展太長了。

請看上面的照片,圖中是乾隆的朝服。這件朝服的長度差不多也是1m5左右,但是臂展極長。

照片中的男子有1米8的身高,把雙臂展開,也是穿不下這件衣服的。

由此可見,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的身高,基本都高於1米8。

至於康熙有沒有麻子,作為天花的患者,肯定是留下了麻子。

但是不是滿臉麻子則未可知,我們也沒見到真人,當然不好判斷。


HuiNanHistory


不可否認,康熙是一位偉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平定蒙古各部,開拓了疆土,而且收復臺灣,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

至於康熙的長相問題,據說他身高一米五,而且滿臉麻子,平時喜歡捉弄宮中的妃子和宮女,沒有愛心,這些差不多都是真的,可能身高問題有些出入。

康熙的身高大約在一米七左右

在現在的一些清朝歷史文獻中,並沒有多少關於康熙的記載,因此我們也就無法對康熙的長相進行推測。

但在國外的一些傳記中,有關於康熙長相的描述。法國的傳教士李明曾說康熙的身材比一般人要高,而且身材很勻稱,稍微有些胖。

在清朝時期,百姓因為營養不足的緣故,大部分人的身高都在一米五左右,如果比一般人要高的話,也就是在一米六以上。

在故宮中,還保留了一件康熙的龍袍,這件龍袍長一米五,龍袍的長度並不包括四肢,如果再加上頭部和腿腳的長度,康熙的身高應該在一米七以上。

康熙身高時一米五是假的。


康熙不是滿臉麻子

在一些民間傳聞中,康熙滿臉麻子,其實並不然,康熙臉上的只是一些痘坑,而不是麻子。

康熙在幼年時,曾經得過天花,當時的醫療條件不到位,而且也沒有專門剋制天花的對策,康熙能活下來,可以說他的運氣很好。

不過,在他的身體痊癒後,康熙的臉上卻留下了一些痘坑,但還算不上滿臉麻子。

或許正是因為得過天花的緣故,康熙才有機會登上皇位,畢竟這種疾病只會得一次。

康熙喜歡捉弄宮中的妃子和宮女,而且沒有愛心

這一點很可能是真的,在一些野史中,曾記載康熙很喜歡捉弄那些漢族宮女和妃子,因為那個時候女子有裹腳的風俗,這也導致她們走路很不方便。

康熙在小時候經常拿一些假蛇、鞭炮等物品,去嚇唬那些宮女和妃子,這些女子經常會被嚇得四處逃竄,但她們卻因為裹腳的緣故,跑的很慢,而且還很容易就會摔倒。

康熙最喜歡看這些人落荒而逃的樣子。

至於說康熙沒有愛心,這一點是肯定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大興文字獄,他雖然算不上殘暴,但也和有愛心沒有關係。


東方大史


說康熙身高1米5,要麼是純黑,要麼是沒有長大腦。

歷史就是歷史,容不得半點扯淡,尤其是關於一些實錘的數據,比如一個人的長相,一個人的身高,一個人的功績,康熙皇帝是清代入關後的第二任皇帝,確實很多人對滿清沒有什麼好感,說他們奴役漢族人們,在建國初期殺害了很多漢人,還施行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策,這些都是不爭事實,同時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但康熙1米5這事兒真的需要掰扯掰扯了。以前記得有個問題,說是溥儀是不是康熙的直系子孫,答案是溥儀就是康熙的正兒八經的後代,他的身高是174cm,這是進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時候,體檢測量的,有詳細的檔案記錄,這也符合一個東北人的平均身高。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康熙的身高不可能是150cm。


其二從外國人的歷史記載看,很多見過康熙本人的洋人都留下了回憶錄,他們曾經寫到“年近五十歲,身材魁偉。”法國傳教士白晉也說“他威武雄壯,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來華傳教士也記載過“他比普通人要高”,所以這麼看來康熙的身高應該最起碼170左右。但是他確實是個麻子臉,因為在傳教士的記錄中也詳細記錄過,因為康熙小時候出過水痘,而留下了麻坑,這些是不爭的事實。


其三,從留存下的故宮文物推測,在故宮博物館中,有不少康熙帝穿過的龍袍及常服,這些服飾故宮官網都有詳細的數據,取個平均值,大概他的衣服長度都是150左右,所以粗略測量一下150+20釐米頭長+腳下面3cm=173cm,也就是說正好符合170左右的身高。而且這是非常保守的數值了。

所以。歷史這個東西不是你編排就能糊弄過去的,很多東西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證明,同時也奉勸那些歷史發明家們,多研究點正事兒,別整天搞那些吸引眼球的東西吸引流量了,沒什麼意思,真的,早晚會被拉清單的。


老豬的碎碎念


這就是話裡話外的人身攻擊了吧。

先說一米五這事,首先一個疑問是,康熙到底是不是隻有一米五?不少當時來華的西方傳教士都記錄過康熙的身材。



比如法國傳教士白晉就記錄道:

他威武雄壯,身體勻稱,比普通人略高。

當然這裡肯定是有溢美之詞,但基本上能確定康熙“比普通人略高”的身高。

清朝到了中後期,飽經貧窮戰亂的,平均身高也接近一米六了。清前期的普通成人,再怎麼著也不會比清後期還矮,估計也就是一米六左右。

那麼,康熙的身高怎麼著也得超過一米六,何來一米五之說?



即便康熙真是一米五,那又如何?難道評價一個人要靠身高,而不是看他做了些什麼?

再說滿臉麻子,康熙臉上確實有麻子,那是早年得天花治好後落下的。這是疾病導致的,沒什麼可歧視的。再者說,滿臉麻子,也照樣是天子啊,有些人長得是好看,不也照樣一事無成嗎?

最後說沒有愛心。康熙是一個皇帝,換言之就是搞政治的,太有愛心的人是搞不了政治,當不好皇帝的。為了權力,必須要殺伐果斷,甚至心狠手辣才行。



不過康熙對老百姓還是不錯的,弄了個盛世滋丁,永不加賦。雖說這項政策的政治意義大於民生意義,但百姓的負擔確實有所減輕,也被後世的雍正所繼承,進而推行了攤丁入畝。


達摩說


上帝是公平的,給了你江山,自然毀了你容顏!

少年康熙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落下麻子臉!

康熙皇帝本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是順治皇帝的第三子,原本其母妃佟佳氏僅為順治皇帝的庶妃。按理說非嫡非長的小玄燁對於皇位本應該沒有太強競爭力,卻因為年少時生了一場大病成為了順治心中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這便是天花,天花作為一種歷史上長期威脅著人類的可怕疾病,因其傳染性強、致死率高、難以治療,曾經另全世界的人們都聞之色變。而順治皇帝的愛妃便死於天花。相傳順治皇帝也是死於天花(另一種說法順治皇帝選擇了出家)。但是小玄燁卻在得上天花之後,神奇的康復了,活了下來!


於是,在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突然駕崩(出家),指定了曾經得過天花但大難不死的玄燁繼承皇位。正應了那句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當然,順治皇帝的這一決定,不僅僅改變了玄燁的一生,更改變了大清王朝的歷史進程,以及中國的歷史進程。

因此,康熙皇帝年少時得過天花,熟悉天花的人應該知道,天花發病時留下的痘印一般很難去掉,因此康熙皇帝臉上一定留有痘印,是一個“麻子臉”確實不假。


康熙皇帝身材清瘦,身高165!

根據康熙皇帝生前留下的畫像來看,康熙皇帝臉型是標準的瓜子臉,看起來十分的清瘦,再加上當時的一些記載,以及康熙皇帝生前使用過的服飾,如盔甲和龍袍等,推測康熙皇帝的身高應該在165左右,在當時應該不算高也不算矮,只不過康熙皇帝清瘦的身材,應該看起來更加的矮小點。

但是康熙皇帝作為天下之主,自然沒有人能夠直立在他面前,因此也不影響康熙皇帝的在臣子心中偉岸的帝王形象。

至於康熙皇帝的真實身高多少,恐怕只能等到康熙皇帝的景陵被開啟,棺槨被打開,才能通過現代的技術精確地計算出他的身高!


珞珈山的貓


哈哈,你這麼說康熙他答應嗎?

查了一下度娘,網上傳康熙只有一米六的文章還不少。

忍不住擼袖子要寫一篇文以正試聽。

其實肯定會有人說,埋葬康熙的景陵不是被盜了嗎,拿出陵墓裡的遺骸,一量身高最科學,還吵什麼吵?



不過自從郭沫若挖了萬曆皇帝的定陵,導致大量的文物因得不到有效保護,遭到毀滅性破壞,之後帝王陵發掘被明令禁止。康熙的景陵雖然被盜,也被封上墓門予以保護。

因此動康熙老人家骨頭的事,暫時是辦不到了。

康熙到底長多高,有沒有麻子,真人我們是看不到了。康熙倒是留下很多畫像,但從畫像上看,也看不出子醜寅卯,現在人拍個照還要美顏一下,何況畫師畫皇帝,還不得潤視潤視。

康熙到底長啥樣,看看記載都怎麼說。

《清史稿》對康熙外形的描述只有八個字:”天表英俊,嶽立聲洪。”

什麼是“嶽立”,是聳立,屹立,引申為卓爾不群。可見康熙氣度不凡。

有人要說,哪有史書不溢美皇帝的,也是,那看看外國人怎麼描繪康熙,總會中肯一點吧。

法國傳教士白晉:“他威武雄壯,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圓而稍顯鷹鉤狀。雖然臉上有一點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美好形象。”

荷蘭使節:“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穩重、舉止端莊的人,他那威嚴的外表,無論從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與眾不同,能夠立即分辨出來,這是由於他想使自己的容態和舉止,讓人—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

法國耶穌會士李明《中國現狀》:“據我所見皇帝身材比普通人稍高,堪稱恣態優美,比我們稍胖些,但還達不到中國人所謂的‘富態’的程度。臉也稍寬,有痘痕,前額寬大,鼻子和眼睛比中國普通人小些。嘴美,頤和靄,動作溫柔,一切容態舉止,都像是位君主,一見便引人注目。”

朝鮮使節金昌業《老稼齋燕行日記》:“廣顙,頤稍殺,疏髯犯頰而斑白,雌雄眼,神氣清明。”

以上幾位親自見過康熙的外國使者對康熙都是讚不絕口。康熙早年得過天花,臉上有痘痕,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再說,即便現在幾個男生沒在青春期過後,留下印痕的。

因此下面這副康熙四十歲畫像,是畫師為皇帝開了十級美顏後的效果。



至於康熙的身高不敢說魁梧雄壯,至少不會是一米六的矮個子,要推測康熙的具體身高,其實不難。

故宮裡存了很多康熙穿過的龍袍,看衣服長度,也能大體估算出他的真實身高。

下面是康熙穿過的三件衣服,故宮對外公佈時都標明瞭尺寸。三件衣服衣長有151cm、 149 cm 、150cm三個尺寸,平均按150來算。

藍緞妝花彩雲金龍紋天馬皮男朝袍,清康熙,身長150cm,兩袖通長208cm,袖口寬18cm,下襬寬153cm,左裾長54cm。清宮舊藏。


黃色金龍妝花紗男朝袍,清康熙,身長151cm,兩袖通長163cm,袖口15cm,下襬142cm,開裾長50cm。清宮舊藏。


藍緞織金團龍紋袷朝袍,清康熙,身長149cm,兩袖通長190cm,袖口寬15cm,下襬寬150cm,左裾長52cm。清宮舊藏。

人的脖子和腦袋一般是身高的七分之一左右,按25cm算,長袍不能穿著拖地吧,至少離腳底有點距離,就按貼著腳面算,也得有2cm吧, 身高=衣長150cm+脖子和腦袋25cm+腳底2cm=177cm 因此康熙絕對在175以上,雖然沒有身長八尺的魁梧之姿,但是絕逼不是一米六,不矮了!




至於康熙有沒有愛心,更不用說,為了大清王朝統治,他打過很多戰,殺過很多人,娶過很多老婆,生過很多孩子。但是依然是一個仁孝的皇帝,不管是對嬪妃,還是大臣,都很好。

《康熙全傳》記載,康熙帝后妃中貴人以上者有49人,冊封在冊的后妃有67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答應、常在等據說共有200餘人。有兒子35個,女兒20個。

對祖母孝莊太后更是至純至孝。

康熙十歲,他的生母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

孝莊年老生病,康熙下詔刑部赦免犯人,來為祖母祈福,他甚至親臨天壇祭天祈求“願減臣玄燁齡,以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

減自己的壽,為祖母添壽,這樣的孝行,可以感天動地了。太皇太后孝莊活了75歲,也算高壽了。

《清史稿》記載了很多康熙善行,他回滿清龍興之地,賜百官宴,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召來賜酒,還大肆賞賜奉天、寧古塔的甲士及傷廢老病,民間高年之人。

康熙經常在詔書裡對臣下噓寒問暖。

當然作為一名有作為的君王,康熙也從不不缺殺伐決斷。對懲治危險統治的重臣也從不手軟,鰲拜、索額圖、明珠等都沒有好下場。


開涮歷史


答:康熙幼時出過天花,臉上的確是有麻子。

曾在清朝中央服官的西方傳教士湯若望描述過清廷統治者對天花的恐懼,還言之鑿鑿地說就因為康熙已經出過天花,“不會再受到這種病症的傷害”,因此被推舉為儲君。

出過天花,臉上雖然有麻子,但查中國史料,是查不到任何結果的。

因為康熙是一國之主,至高無上的皇帝,誰敢揭他的短?

不過,當時有很多西方傳教士來華,他們回國後,是可以肆無忌憚地談論中國的一切的。

從他們回國後留下的文字可以查知康熙臉上有麻。

法國傳教士白晉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來中國,擔任了康熙的侍講,給康熙講授天文曆法、醫學、化學、藥學等西洋科學知識,和康熙近距離接觸過,對康熙非常熟悉,他回國後著有《康熙帝傳》(Portrait historiqu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一書,裡面直言不諱,說康熙臉上有“天花留下的痘痕”。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來華後也很得康熙待見,他後來也寫有《韃靼履行記》,也同樣提到康熙“臉上有天花後的痘痕”。

所以,康熙臉上有麻子,那是鐵板釘釘的事。

不過,這是患病所留下的痕跡,沒有什麼可恥笑的。

至於說康熙身高一米五,白晉的《康熙帝傳》卻說康熙“身材高大”;南懷仁的《韃靼履行記》則說得保守一點,說他是“魁梧的中等身材”。

法國傳教士李明(Louis Le Comte) 寫給德內穆爾公爵夫人的信,後來發表在法文版《中國近事報道》上,信中的描繪,在白晉與南懷仁二得之間,說康熙“身材比普通人稍高”。

不管是“身材高大”,還是“魁梧的中等身材”,抑或是“身材比普通人稍高”,都可以證明一點:康熙的身高絕不止一米五。

另外,現在故宮還收藏有康熙帝的衣物:一件深藍色雲龍妝花紗袷朝袍、一件黃色金龍妝花紗袷朝袍、一件石青色緞繡彩雲藍龍綿甲、還有一件明黃緞繡平金龍雲紋大閱甲。這幾件衣服的長度,包括袖長,都比較一致,應該都是康熙的合身之物。專家通過測量和找人試穿,這些朝袍和戰甲,必須是175 cm左右身高的人才合身。

那麼,最後的答案出來了:康熙的真實身高,應該就是175 cm左右!

這是一個比較令人信服的結論。

最後一個問題:康熙有沒有愛心呢?

這是一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問題了。

比如,對待政敵,對待敵人,對待威脅到他統治地位的人,那是翻臉無情的。

又比如,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舉辦“千叟宴”的人,那些嘴裡吃過他、手裡拿過他的老人家,肯定會稱讚他有愛心。


覃仕勇說史


這純粹就是汙衊。康熙乃是滿族人,而清朝之時雖然反清復明的聲音逐漸被鎮壓,但是對於清朝皇族不滿的大有所在。所以有人借康熙幼時來惡意揣摩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帝王家不能都說是玉樹臨風,但起碼儀表堂堂也是有的。而且康熙作為帝王,這是最為基本的要求。


若是有人說,康熙臉上有麻子,這倒是有可能,畢竟這事並非是空穴來風。康熙還是一個稚兒之時便能夠被選為帝王,這和他得天花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後人之所以猜測康熙滿臉麻子,這也是情有可原。得天花一部分的印記必然會留在臉上,而後人認為康熙臉上不淨也是正常。

但是要是說康熙是滿臉麻子,那就不能同意了。康熙得天花之時,只是一個五六歲的孩童。雖然說天花會在臉上留下印記,但是五六歲的孩童皮膚狀況非成年人所能比的,新陳代謝足夠將麻子留下的印記消退。就算清朝水平不發達,但是太醫院也會傾盡全力改善。康熙畢竟是一代帝王,本人形象便是代表著朝廷的模樣,一個滿是麻子的帝王恐怕難以擔當帝王的大任。

再說這康熙的身高,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康熙臉上是否有麻子,確實是無從考證,只能通過康熙幼年的天花以及後期的歷史文獻的美化來推測。但是有人說康熙只有一米五,這就是完全在摸黑康熙,因為康熙的身高,是可以根據衣袍的長短來考證的,而康熙的衣袍是如今的博物館是可以找到的。

故宮保存有康熙曾經穿著過的衣服,這兩套衣服上衣長75.5cm、兩袖全長158cm、下裳長71cm。根據這個尺寸簡單換算下康熙的身高應該在175左右,這就是對認為康熙帝是一米五的人啪啪打臉。除了衣袍,在外國人的文獻記載中,康熙帝也是高大威猛之人,絕非是一米五的低個子。

至於說康熙帝的愛心,這個得分兩方面來看。

康熙帝對於太子胤礽,可是從小帶在身邊傳授帝王之術。但是太子胤礽仍然是被兩立兩廢,最終康熙帝下旨被幽禁而死。十三皇子胤祥,當年隻身能打虎,但是因為替雍正背鍋,被康熙帝幽禁養蜂夾道十年之久。

從康熙對待皇子們的角度來看,實在不算是一個好父親,更別提有愛心。但是反過來想,皇家本來就是刀光血影的地方,康熙帝如此做倒是情有可原。

但是若說是康熙帝對待老百姓上,絕對是有愛心的。康熙在世之時,被稱為是康熙盛世。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是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而且康熙寸土必爭,無論是準噶爾還是收復臺灣,都提現出一個硬漢帝王該有的當擔。從這點來看,康熙帝對待百姓與領土都是極有愛心的。


確實任何事情都不能十全十美,康熙晚年國庫空虛,太子未立造成皇子們鬥爭,確實是個敗筆。但是就單單其他方面來講,康熙帝作為一個帝王愛心已經綽綽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