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鄉或老家有多少田種了糧食?我想了解糧食生產實情?

用戶101215685806


我的家鄉是魚米之鄉:湖南邵陽!每家每人基本上都有幾分田幾分山,田裡都可以種2季水稻。現在由於年青人都外出打工,家裡只有孤寡老人和小孩,所以的田基本上由種植大戶承包了。現在都是機械化操作了:犁田機!插英機!收割機!每年3月底育英苗:把買回來的雜交谷種用袋子裝好,放在魚塘裡水浸一天一夜後,拿上來涼著,等發芽,其中多查查看,防發燙燒壞芽坯!等發芽了就播在準備好的英田裡,蓋上防凍棚!在4至7葉後就去了防凍棚,讓吸太陽光後自然成長!一邊耕好所有田,4月底就可以插英了。〈早不過5月1號,晚不過8月1號〉。施肥,除草!剎蟲!直至7月中就收割早稻,搶時間再耕田,插英!





湘靈茶籽油


你們家鄉或者老家有多少田種了糧食?我想了解糧食生產事情?

我說一下我們家鄉種糧食的情況吧,我們家鄉屬於山區,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小梯田,沒有大面積的田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地裡全部種的是莊稼。

但現在我們這一個縣幾十萬畝土地,沒有種莊稼的,地裡種的都是核桃樹和花椒樹。還有些地培育的是樹苗。

我們這裡屬於山區,可以耕種的土地不多,但是在實行家庭土地承包制以後,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很高,周圍山上只要有土的地方,基本上都開墾出了田地。前些年由於種糧不掙錢,農民開始看什麼掙錢就種什麼。2010年以後我們全縣開發核桃產業,縣裡成立了核桃公司,地裡栽核桃樹國家免費給樹苗,而且還有補助。基本上全縣的地裡都種上了核桃樹。核桃成了我們這裡最基本的農田創收項目,前些年核桃的效益還是相當不錯的,比種糧食收入要好得多。

近三年核桃價格下跌,但從收入上面還是比種糧食強,因為我們這裡是山區地帶,水澆地很少,田地的土層很薄很不抗旱,農作物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飯。糧食作物根系淺不耐旱,核桃樹一般根系扎得很深,比較耐旱一些。我們家有六畝山坡地全都栽上了核桃樹,這幾年樹也長大了,19年雖然說核桃價格大跌,但我家6畝地還是收入了7000多塊錢,若是種莊稼,可能1000塊錢收入都達不到。

田地種糧食或種其他作物,這要根據各地情況而定。比如平原地帶地塊大,可以澆水,能用大型機械操作適宜種糧食作物,山區丘陵地帶要根據各地的實際選擇適合種植的作物。以確保農民有較好的收入。

我們家裡這裡現在全部都是核桃樹,沒有人種糧食。這也是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指導農民規模化種植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做法。

[我是農人潘哥,一名熱愛三農的退伍軍人,喜歡我的觀點或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哈!]


農人潘哥


大興安嶺農墾有耕地 125.2萬畝。我們農場的種植戶有種植上萬畝土地的家庭,但畢竟是少數。我身邊的農戶大多數都會種500-2000畝地,基本都是種植的大豆和玉米。由於現在種糧食的利潤特別低,只能多承包土地,提高面積來提高收入。但是種植業的投資和風險都很高,而且2000畝這個種植面積基本就是當地個體農民能管理的極限了。即便是全程機械化,也是需要人來操作機械的。這個就是我們家鄉的實際情況,希望能幫助你瞭解一下。



農夫有話說


我的老家是吉林南部的山區城市,從上大學開始到現在已經離開20年了。今年過年也在家裡瞭解了一下家裡親屬的農業種植情況。總的來說,農業生產的形勢不是很樂觀,特別是在耕地資源稀缺的山區農村。有限的耕地用來種糧食滿足不了消費需求,大多是以種植經濟作物、栽樹以及其他的方式比如打工來獲得更高的收入。

老家的農村是山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1.5畝左右。特別是近些年招商引資的影響,也有一部分耕地被佔用。雖然說有一定的補償資金,但是對於有限的耕地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比如我的表弟,家裡只有不到5畝地。2019年種了不到3畝地的玉米,其餘的耕地早已經在十幾年前就全部種上樹了。可以說,現在的耕地除了徵佔以及建廠、建房的用途之外,還有一部分是被種樹了。這對於國內有限的耕地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損失。

1、常規大田作物。因為耕地面積小,收穫的糧食獲利也比較少,一畝地賺個幾百塊錢,忙碌一年也就能賺個2000或者3000元左右。說實話,這點錢真不夠一個月的花銷。所以,在我的老家種地都是比較粗放的。到了時節空出1-2天來種地,種完就不管了。打工、搞養殖、或者出去做點小買賣,耕地就無人照看了。以我表弟的幾畝耕地為例,不到3畝地的玉米也就打了不到2000斤的產量。如果是種植水稻的話,產量可能更低。

2、種植經濟作物。耕地有限,就得種點利潤高的經濟作物。瓜、中藥以及蔬菜等。但是在我們那邊有一個不利的條件就是山區,四周環山,雖說緯度相對低點,但是有小氣候的影響。並且這幾年的氣候也不是很穩定,種植經濟作物的風險也比較大。種瓜、中藥的有被洪澇災害淹沒的,也有被冰雹打死的。還有一些在山上開荒種植人參等中藥材的,風險大、投入高、獲利慢。可以說,一個地區的耕地數量往往就會影響到當地的農業生產標準和積極性,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始終有一些耕地處於撂荒狀態的原因。

3、合作社。老家當地也有幾個有一定種植規模的蔬菜合作社,在老家也比較有名氣。種植的蔬菜都是銷售到市區,銷路還是有保證的。比如說過年的時候吃的新鮮韭菜,就是我們當地的合作社生產的。說實話,聽吃驚的。畢竟東北地區2月份的溫度很低,晚上經常零下20度左右,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能夠種植出新鮮的蔬菜,這在取暖方面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而且,在市區周邊的鄉鎮,基本上每個鄉鎮都會有1-2個這樣的蔬菜種植合作社,在耕地上建設蔬菜種植大棚。雖然說對耕地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與撂荒、種樹相比還是更有發展前景。

總的來說,老家的農業生產前景不是很樂觀。耕地種樹、建廠、徵佔等因素的存在,造成了耕地的減少。而人均耕地數量的減少也打擊了農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長此以往,可能這類相似的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平、規模、技術等難以持續的發展。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我的家鄉在江漢平原北部的丘陵地帶,全組水稻田五百多畝,旱地近二百畝,種地最年輕的是七O後,種田勞力不足二十人,本人種水稻約六十畝只插一季中稻去年收穫七萬多斤,旱地近十畝收小麥近七千斤,玉米收二千多斤,花生一百多斤,黃豆幾十斤,芝麻紅薯幾百斤,全組只拋荒近十畝,賣給外組近四十畝。主產一季中稻,只是水利長期失修施設老化,水源嚴重不足,近幾年嚴重缺水。謝謝!


富水河畔一小玉米142


我種稻花香2號水稻有十多年了,每年都種200多畝地綠色種植,我申請自己家庭農場到秋天很多客戶提前預定我大米現磨發貨,吃我家大米都說好吃,我從選種,田間管理,秋收,磨米都發個照片視頻叫他們吃著放心大米。






五常誠信稻農


你的問題我來回答下。

我是湖南一個很偏遠的鄉村的,祖祖輩輩都種田,也有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我們那裡屬於山區,地勢不平,且人多地少,每家也就2到3畝地,即使年輕人外出了,但田地從沒荒過,都一直種著水稻。因屬於山區,氣候較寒冷,只能種一季,且水稻生育期不能種太長了的。產量一般都在每畝1200斤左右,基本上可以供一家5口人吃。




一路有你1525363


最近這些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外出打工。因為在外面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可以抵得上在家幹幾個月活的收入。正常情況下,一個青壯年勞動力在外面打工,一年至少可以收穫六七萬塊錢。如果一個壯勞力力在家裡從事農業生產種植活動,一年下來最多也就在兩三萬塊錢。除非在農村老家發展特色種養殖業,才有可能掙錢,如果光靠種田的話,真的容易出現種的多虧的多的現象。

你們農村老家還有多少人在種田?止茶就來說說自己老家的情況。

根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現在全國有接近3億的農民工。在我們村子裡面,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青少年都在外面打工,留在家裡的很少。現在農村老家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沒有辦法在外面打工的老人,還有一些留在家裡照顧小孩的婦女以外,幾乎看不到其他人。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

我父親已經60多歲了,想要出來打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能留在農村老家。他身體還可以,又不願意整天閒著,所以就在家裡繼續種田。原本我們家田地並不多,現在一個人在家裡,又將叔叔家的田地要過來,種上了玉米和水稻。因為叔叔一家人常年在外打工,田地已經多年都沒有種過了。

在我們當地,現在仍然從事農業生產種植的農民大多是像父親這樣,50多歲60多歲甚至70多歲的老人,年輕人還在繼續種地的很少。除非那些仍然留在農村老家,平時主要做點小生意或者開個超市飯店什麼的,等到農忙的時候回老家幫助父母收割。平時他們都不在農村老家裡住,要麼是在鎮上住,要麼是在縣城裡。

所以我們老家當地的大部分土地都處於拋荒狀態,水田基本無人耕種,裡面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草,成為了很多野生動物的樂園。而旱地由於多種植茶樹和桑樹,這些都是多年經濟性作物,原本每年都要進行修剪施肥除草管理,但是現在也沒人管了,任其自由生長。

現在到了春茶即將上市的季節,家裡的茶樹多到沒人採摘。那麼正常情況下,一個家庭的查處採摘可以收穫四五千塊錢,甚至更多一點能夠達到七八千。但是茶樹採摘有季節性要求,很多人不可能臨時請假一個月回來採茶。所以現在農村很多種植茶樹的人家,也基本上將茶樹處於荒廢狀態,家裡有老人,能採多少是多少,根本也不進行修剪和施肥管理,完全靠天收。

以上就是我們當地農村的一些真實現狀。現在農村種田種水稻的人越來越少,哪怕是種植也僅僅是種植一點點,夠一家人吃就可以了。因為現在種多了,也賣不上價格,遠遠不如出去打工。而留在家裡的老人想掙多一點,也沒有那個精力和能力。所以現在農村很多田地都處於荒廢狀態,長滿野草無人問津。再加上我們當地處於山區,大多是以梯田形式存在,不利於機械化作業,所以也沒有辦法從事規模化的農業生產。

在這種情況下,田地荒廢的可能性就更大,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就更小。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


止茶


你好!我是廣西老雄哥,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在我的家鄉種的是水稻,一年可以種兩季,但是根本沒有多少人種第二季,因為種一季就夠吃一年了沒必要種第二季,第二季的水稻產量不高,而且秋天容易乾旱,水源不是很好的話就必須想辦法抽水灌溉,好不容易有點收成了,賣了又不值幾個錢,所以大部分人不願種第二季,甚至第一季也不會種太多,種個一兩畝夠一家人吃到來年就行了。畢竟種植水稻的利潤很低,除開肥料農藥跟種子和請收割機的費用以後,一畝也就賺個幾百塊錢,這就是農戶不願種植水稻的原因。

我們廣西這邊有好多人都拿稻田種植水果或者是甘蔗,差不多每個縣城都有自己的糖,甘蔗多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前幾年沙糖桔在市場上成為明星產品,搞得很多農戶把種植水稻的良田都種上了沙糖桔,所以水稻面積越來越少。

如果你是想大面積種植水稻的話也是可以的,但必須要規模化,而且要保證能達到一定的產量。規模大了,產量高了就算利潤薄點也還是有搞頭的。呵呵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為您帶來一些幫助,謝謝




廣西老雄哥


你們家鄉或老家有多少田種了糧食?我想了解糧食生產實情?

根據糧小咖多年實地走訪的瞭解,應該說除了退耕還林的,土地流轉種植經濟作物的,靠近城市郊區等以種植蔬菜為主的,等等,農村的土地基本上還是種植糧食為主的,當然也有撂荒的現象,但相比來看並不多,特別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基本上農民還是不願意讓土地荒著呢。

在糧小咖的家鄉,屬於夏秋兩季作物的商品糧產區,一季小麥,一季秋糧。往年裡,秋糧主要是玉米,但也有很多的花生、高粱、大豆、紅薯等等,現如今,除了少量的花生、紅薯等,幾乎都是玉米了。當然,基本上是不存在撂荒的情況的。

畢竟,那裡是一片平原,雖然近些年來地下水灌溉越來越難,打井的深度也越來越深,但畢竟還是糧食的高產區;而且農民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雖然以外出打工為主,但在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的當下,也都是種上糧食之後再外出,夏收、秋收的時候,家裡有老人的就幫著找收割機收穫,其中小麥多是在田間地頭就出售了。

糧食生產的實情,和種植面積是息息相關,從全國範圍來看,確實糧食麵積是逐漸下降的,但在糧小咖的家鄉除了一些工廠佔地、縣城擴張之外,總體上面積變化不大。至於收成,主要就是看氣象條件了,自然災害比較重的年份,收成會比較差,比如前兩年小麥受到倒春寒的影響單產下降明顯,玉米因為高溫乾旱影響授粉也是減產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