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和林夕這些現代作詞者的水平可以趕超蘇軾、李清照嗎?你怎麼看?

歐珀困了


趕緊別吹了,別說趕超蘇軾、李清照,就是給他們提鞋都不配。有一件事大家一定要分清楚,雖然他們寫的都是歌詞(古代詩詞也是拿來唱的),但是古典詩歌和當代詩歌最大的區別就是,古典詩歌有文學性,而當代歌詞(不是詩歌)基本類似打油詩一樣,只需要講究和諧。

在這方面我認為林夕是勝過方文山很多的,而方文山的詞作水平,基本是大陸高中生的語文水平,這沒辦法,臺灣的語文頂天也就這樣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他們的詞和蘇李的詞到底差到哪兒了。

最重要的就是邏輯性和文學性。

蘇軾,李清照的詞的文學性就不用說了,比如蘇軾的“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李清照的“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這裡“秋鴻”和“春夢”,“晚風”和“淡月”,不僅是意向詞,而且整句話前後對仗工整,呼應。有著很強的可讀性,結構美,韻律,意象對照,表達清晰。

但是我們知道,林夕的詞都是大白話,比如《紅豆》中的:“可能在我左右,你才追求,孤獨的自由”,《流年》中的“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懂事之前情動以後長不過一天,留不住算不出流年”。

這裡林夕使用的技巧無非就是每句最後一個字的對韻,甚至是強行對韻而打亂歌詞本身的結構性和文學性。不要再說漢語不講邏輯,不講結構好嘛,去看看古人的詩詞,哪怕是倒裝也是符合結構的,林夕的詞你細讀一下簡直就是亂搭了。這點在方文山的詞上更加突出。比如方文山在《煙花易冷》中的“

千年後,累世情深,還有誰在等,而青史,豈能不真,魏書洛陽城”。在《青花瓷》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你把這詞放在歌曲中演唱或許覺察不出問題,可一旦單獨拎出來會發現不僅沒有邏輯性,沒有文學性,沒有結構性,除了最後一個字對下韻簡直一無是處。甚至多處常識錯誤,還突然扯一下魏書洛陽是什麼鬼?

實際上你用現在的什麼寫歌軟件,寫詞軟件都能寫出比肩方文山和林夕的詞。很多人應該玩過網頁上姓名詩生成,所使用的技巧不過是一堆"風月","夕陽","白雪","落梅"進行結構性組合,結尾使用"韻字"。

這個大家試下就知道了,真的非常簡單,你只要有足夠的詞組就行。加上好聽的曲子,你就能覺得這詞非常棒,但是單獨拿出來是不能細看的。

但是蘇、李的詞呢?不管怎麼擺放都是美的。單獨拿出來更令人回味似老酒。

這裡打個比方,林,方的詞像可樂,你去除糖,去除二氧化碳,不比白水高到哪兒。而蘇李似酒,那種香味是全方位的。

順帶再說一句,不管是林夕還是方文山,所有歌詞不過都是情情愛愛,這點要是放在古代是被鄙視的,特別看不起的,唐人稱之“俗媚”。而蘇李真正的成就,是家國情懷,是對人世社會的看法,是對歷史的比喻,這才是真正的大家,不侷限於個人。

詞這東西,真的有高下之分的。

雲泥之別。


三觀粉碎機


這個問題貌似有點隨意!期盼是好的,但也是不可能的。

先說我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們,尤其以唐詩宋詞為主題的文學鼎盛時代,他(她)們把個人.小家.大家.國家乃至於天地宇宙都囊括其中,愛國的情懷尤為甚烈,語言精煉,往往一句詩一句詞就包含著多重含義,讓後人們受益匪淺。拿現在很時髦的話說:全部都是乾貨!

回頭再說現在的詩和詞,語言羅列的比較多,語氣堆積頻繁,平鋪敘述太過於嚴重,以至於有點拖泥帶水的感覺,再一次拿現在的話說就是水分太多矣!

語言需要幹練,需要精闢!




手機用戶早知道了


乍一看,這題有毛病。讓相隔千年、專業不同的人來pk,這不是關公戰秦瓊嗎?再想一層,他們都是文化人,都是有影響的公眾人物,有結合點,就可以比較。

林夕是當代著名的流行歌曲填詞手,甚至可以說是華語流待樂壇歌詞作者圈的教父級人物。林夕是典型的文化人,年方弱冠已是香港中文學會的幹事,與人合創過詩刊,在香港大學中文系任過助理教授,是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歌詞代表作有《左右手》、《至少還有你》、《紅豆》、《側面》等。

林夕的歌詞頗有書卷氣,薪續了傳統文學的詩意與典雅,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他內在的文學修為,因此,他的歌詞歌曲深深打動了一個時代的許多人。



與林夕相比,方文山算是晚輩。我始終認為,方文山是一個極具古典文學天賦和潛質的人,如果生在唐宋,他可能會在千家詩林中有立足之地。他的起點不高,畢業於臺灣島私立的成功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在大陸至多也就是三本院校,但他在流行歌曲作詞圈中可以說是一匹年輕的黑馬。

當然,論文學成就,方文山的詞與宋人之詞沒法相比,更毋提比肩東坡、易安了,我也相信他或許無法完成一闋依曲牌、按詞譜、不出律的古典文學詞。但他只是一個流行歌曲填詞手,他的專業在歌詞,像《七里香》《菊花臺》《千里之外》等作品,就文學造詣來講,也是十分驚豔的。最該被點讚的,就是在他的影響推動下,為中國流行樂壇開啟了“中國風”。



林夕也好,方文山也罷,他們都是當代優秀的音樂作詞人,他們的作品能為我們這一代人帶來歡樂,這就是最現實的貢獻。也許再過個三五十年,他們便不為人知,這就是歷史大浪淘沙的規律。

即便是有所成,與蘇東坡、李清照這些千古才子佳人相比,他們也只是一片浮雲、滄海一粟。


抱庸詩書


我們且不論古典詞音律是否優美,因為曲譜散失知今也無法考證。我們今天在這裡要說的只是單純的就詞而言。

我們先不說古人詞彙如何,用典煉字的角度。恐怕黃霑,林夕,方文山連民國時的邊邊都沒捱到。

第二古法填詞嚴格的來講,分輕重緩急,清濁,又分唇齒舌喉等音。從意境來說,東坡詞囊括古今,雖然聲律不協,但是無論是意境還是還是胸襟這三位都無法比擬。李清照詞可謂完美,清麗至極。而把這三位的詞作去掉音樂,只按朗讀來說,即使目不識丁者一眼也能辨別高下。

最後說一句,提問者能問出這樣的問題來,無非是想提高一下三個人的名氣而已。不用拿幾位大家比了,即使當下網絡上寫的比較好的詞,這三位也趕超不了。


和風小築主人一諾


一個荒唐的提問!不否認方文山林夕歌詞功底,但歌詞和詩詞仍有巨大差別。且將方丶林與蘇軾李清照相比較,實在是無知到極點,蘇、李是那個時期文學的高峰,且經過多少年大浪淘沙,蘇丶李的詩詞依然光采奪目,成為後人傳誦不已的文學經典。

將不同年代不同領域的人相提並論,莫非酒喝高,要不對方、林已祟拜得五體投地不能言表,只能扯出這無厘頭的設問。這塊不是對方丶林的溢美,而是另一種黑。蘇丶李是高山,方丶林是否高山,三百年後由後人再去評說!

可以肯定說,方丶林看到此提問,也會驚出一身冷汗!


興如15105019


個人看法

不用比了,

搞清什麼是歌詞,

再看看什麼是詩詞,

雖然都有個(詞)字,可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最後一個詞,是毛澤東那個(沁園春.雪)。

還有別人寫出過嗎?那是詞。

詩,今人寫的都是打醬油的詩,有夠資格傳世留名的名,找出個追上,李白,杜甫的,大家可以尊他為詩神嗎?李白才詩仙,要嫌詩仙沒氣派,小。沒關係,詩聖如何,不行就叫(溼溼)也可以的。

弄出兩個寫歌詞和寫詩詞的比,沒搞錯吧,已為古人也閉著眼睛對月長嚎玩那,


夜雨隨緣1


這個問題很有趣,就像問自行車能不能跑得過動車,星星的光芒能不能超過太陽。方文山和林夕雖然在作詞方面有貢獻,但是與李清照、蘇軾等文學大家無法相提並論。

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們經過歲月的積澱,仍然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將我國的文學藝術推向了高峰。

就宋詞而言,它是區別於古體詩的一種全新詩歌形式,是宋代對文學做出的最高成就,宋詞最大的特徵就是具有長短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適合以歌唱的形式表現出來,但這並不是說宋詞就是歌詞,這其中有著本質的區別。

1、宋詞都有特定的詞牌,不同的詞牌中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具有固定的格式,不可以變動。

2、宋詞一般都分為上下闋,內容都不相同。這與現代歌詞的重複性區別最大。

3、宋詞中音韻的規定特別嚴格,詞調的平仄有固定的格式,各不相同,這也是區別於現代的隨意性的一個標誌。

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豪放派的寫作手法視野廣闊,氣勢恢宏,代表人有蘇軾、辛棄疾、陸游等;婉約派側重於兒女情長,詩詞中有一種婉約的美,代表人眾多,主要有柳永、李清照、李煜、晏殊等等。

相比而言,現代歌詞的寫法就隨性很多了,作詞人大都有一些詩詞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也可以寫出廣為傳唱的好作品,這樣的作詞人有很多,方文山和林夕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其藝術價值與宋詞相比相距甚遠,這隻能作為歌詞傳唱一時,卻不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

因此說方文山和林夕等作詞人的文學水平不能與李清照蘇軾等文學大家相提並論。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同時希望藉此機會結交更多的朋友,謝謝!


三腳貓學功夫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腦殘。提出這種不流不入門的問題。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臺級別的。蘇軾,李清照。是所謂的大神級詩人。他們的私人既有個人也有國家,還有民族情懷。這種事流傳到千年以後,依舊會流傳。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國家最寶貴的財產。是世界文化裡面,一顆璀璨的明星。方文山,林夕。是一個跳樑小醜。特別是林夕,他不光是一個跳樑小醜。而且還是一個反對國家,反對民族的漢奸分子。方文山頂多就寫了幾首打油詩。林夕,他連打油詩的級別都沒到。只是寫了幾首詞而已。兩者不能同日而語。頂多也就是,80後,90後。這兩代人還記得他們的酸腐的詩詞。都是一些親愛的小腔小調。拿不到檯面,上來把玩。更別說去憑什麼,去仔細去研究他們的這些東西。連研究裡面都是些糟粕中的糟粕。沒有任何可研究的東西。蘇軾,李清照的作品。既有家國的大的胸懷。又有個人的榮辱。從個人的榮辱的詞裡忽現了那個大時代的歷史。那個大時代的歷史。際在蘇軾和李清照的筆中又娓娓道來。他們是那個時代文人的楷模。他們更是那個時代的,文人中的英雄。既有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的精神。表達了一個文人該有的家國情懷。矢志不渝的踐行一個儒家文人的重任。用詩詞,用筆桿子去改造人的思想和那個國家。雖然在當時沒有改變任何東西。但是他們的那些詩詞。在當時的文人當中有很大的反響。也激勵了後代,在他們的詩詞中踐行的中國文人,最偉大的,改造的這個時代的重任。方文山跟林夕。小腔小調。情情愛愛!你儂我儂。一點用處都沒有。以前的隨便一首詩詞寫愛情的,都能把他PK到幾百條街以外。不要拿兩個跳樑小醜。去跟我心目中的英雄去比。你這樣是對英雄都不進。我只能說,你提這個問題。是腦子瓦塌掉了。


春日的華爾茲


題中的幾個人首先要pass掉方文山,不好意思,比文學水平的話,這位拼接型詞人真的排不上號;其次pass掉蘇軾,豪放派詩詞和林夕的風格沒有可比性。那麼稱得上“歌壇詞神”的當代婉約派林夕,和“千古才女”李清照比起來,究竟有多少差距呢?

李清照:渾然天成的酒神與詞神

如果宋代有QQ,點擊李清照的頭像,一定會看到“大才女”“酒量厲害”這樣的好友印象。李清照為什麼能在歷朝歷代文人墨客中脫穎而出,不僅沒被遺忘,反而歷久彌新,成為千古第一才女呢?歷史上沒有偶然,一切看似的偶然實則都是必然。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結束後,在宋朝統治下,國泰民安,現世安穩,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尤其在文化方面,更是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李清照恰好就生在這個尚文的好時代,但出身書香門第的她,也逃不出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笑不露齒、全體裹腳的大環境,只能在壓制和憋屈中成長。


“此花不與群花比”,皇帝不是規定女人要這樣,不要那樣嗎?老孃偏不!於是她的一輩子,達成了好酒、愛賭、鬥賊、離婚、坐牢等等成就。這些詞彙用在她身上,一點也不違和,正是她愛以酒入詞,才做到了“詞壓江南”“文蓋塞北”。


10多歲的時候,她是青梅少女,生活中滿是樂趣和生機:

《如夢令》(成名作)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0多歲,她與親密愛人趙明誠一起喝,那時的她芳心已許,秀的是最高級的恩愛: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恩愛小屋:歸來堂)

40歲以後,是中年後獨自喝,那時她面對的是國破家亡,再嫁被騙,時光陳舊,生活裡只留下孤獨和哀愁: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還有54歲寫就的那首最著名的詞作,我們在高中都讀過: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很多俗人喝了酒,上個廁所,什麼都沒剩下;而在李清照的筆下,酒後的世界,溫婉、隱秘、神奇,千姿百態,精緻動人……

林夕:泥濘中掙扎出來的心靈大師

有一句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實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而這話便來自於林夕。


(林夕:內心住著一位細膩女子的男人)

大多數孩子都是在父母的輕言細語和認真呵護下長大的,而林夕的父親卻有著嚴重的狂躁症和躁鬱症,脾氣非常不好。據林夕本人回憶,有時候他洗澡時間稍微長了點,都會受到父親各種髒話的嚴詞苛責。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像其他孩子那樣生長?


終日惶惶不安的生活,讓林夕選擇了將書中的世界作為支撐自己精神的淨土,他儘可能地去思考,去體會別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狀態,這也讓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詞痴”。


關於得不到: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本來沒因果,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百年孤寂》)
——既是百年後都要化為塵土,又何必執著?

關於抑鬱:

“黑暗下磊落光明中演你,心能隨心揀戲,這時期演傷心戲,戲爛人未死 。”(《黑擇明》)
——現實人生也總有瓶頸,既然認清這些,不如迎頭面對,磊落中自己演好自己。

關於自愛:

“做什麼也好,別為著得到讚賞,你要強壯到底,再去替對方設想。”(《給自己的情書》) ——學會愛自己,感情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不要為它死去活來,讓人看低。

有人說,林夕的詞多是情情愛愛,格局狹小,不配跟千古大詞人相提並論。可是看樓上提來提去,無非都是《十年》、《紅豆》、《流年》這些爛大街的國語歌。你真的瞭解林夕?能從他的詞中看到那份身處泥濘,卻發自內心的豁達麼?


(與李清照同為婉約派詞人的林夕,幾乎和國內所有大牌歌星合作過)

沒有最好的詞,只有最適合當下的詞。論文學造詣,林夕或許無法和李清照、蘇軾這等千古文豪比擬,但是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空談文藝又有什麼用?能戳中你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引起共鳴,看清自己的人,才是大師。

Allhistory:基於AI知識圖譜,展現不同角度的歷史世界。歡迎關注!


全歷史


宋代的詞當時也是唱出來的,現在不唱了,但是現在把宋詞讀出來,依然朗朗上口。宋朝能寫詞的人很多,但大家、作品能夠流傳下來的可不多,而題主選擇的兩個人,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直接就找了兩個詞派的領頭大家出來,說真的,想要超過這兩個人太難。

蘇軾和李清照的詞,得益於當時文言文的語言凝練,用字很少,但表達的意境卻很高、很廣,所以傳下來的都是精華。

比如“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就是一幅畫,你讀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看到這幅畫了,一個男人站在牆外,聽著牆內佳人清脆的笑聲,看不到、摸不著,自己動了情,可裡面的女子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一個多情,一個無情。

而方文山的詞,因為要作為流行歌曲唱出來,有時間長度的要求,字數非常多,這樣的詞想讓人記住是很難的,比如“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字數太多,鋪墊太多,多少年以後,人們恐怕早就忘記了。如果說現代誰的詞可以和蘇軾、李清照比較一下的話,我覺得也只有毛主席了,毛主席的詞真的很厲害的。

林夕這個港獨分子,鄙視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