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人肉搜索」這個詞我們已經不陌生了。


最近,《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


終於有了明確規定向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說不。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人肉搜索的力量是強大的。


一點點痕跡,一條條線索,順藤摸瓜拼湊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你”。


2018年,高鐵霸座男事件沸沸揚揚。


該男子以“我站不起來”為由,強行霸佔了同車一位女子的座位,態度傲慢,語氣輕浮。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一系列迷惑的騷操作,點燃了網友的情緒,

隨後個人信息被扒到連底褲都不剩。


連參加相親大會這種小活動網友都知道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經濟學博士身邊被質疑,論文涉嫌抄襲並撤稿。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不交房租玩人間蒸發,

進了派出所才捨得把錢吐出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講真,這種素質的人有這些“過去”,其實並不意外。

讓人意外的是網友的神通廣大和無所不能。


最終,霸座男道歉了。

一場全民聲討的背後,也讓我們看到了網絡世界真的沒有隱私可言。


只要你上網,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王寶強前妻馬蓉出軌經紀人宋喆,也曾經鬧得人盡皆知。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事情發生後,網友們對寶強的心疼化作了憤怒的火苗,瞬間點燃。


宋喆遭到了瘋狂的人肉和網爆。


家庭住址、手機號、郵箱、身份證、社交賬號、密碼……

全部曝光,一點不剩。


就連開房記錄,也明晃晃出現在網絡上。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破壞別人家庭可恥可恨。


所以,人肉搜索這種方式就成了網友們內心宣洩正義的一種最直接的手段。


犯錯的人被踩在腳下,信息被隨意傳播。

網友滿足了好奇心,得到了窺探隱私的快感。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人肉搜索難道不是在以暴制暴嗎?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它的界限在哪裡?什麼時候可以用?如何控制它不觸碰底線?

沒有人知道。


因為沒有界限,所以這種行為隨時有可能失控。


我們本來只是想伸張正義,最後卻變成了“殺人”的鍵盤俠。


兩種結果,只有一步之遙。


這天,四川德陽的兒科醫生安某和丈夫在游泳館游泳。


泳道狹窄,一名13歲的男童“碰撞”了女醫生安某,拒不道歉。

安某的丈夫有點生氣,教訓了一下男孩。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看似是一件日常的摩擦,卻沒想到這件事在互聯網上發酵,成了一場悲劇。


男童的家人把這件事爆料給了媒體,並“美化”了部分事實。

自己的孩子是辜負的受害者,安醫生的丈夫是欺強凌弱暴打未成年的惡人。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打未成年”

“猛撲上去”

“怒扇耳光”

這些字眼成功煽動了網友的情緒,“正義”再次上線。

安醫生一家人被人肉了……


工作單位、手機號、家庭住址全網曝光。

一打開手機全是惡毒的詛咒和不間斷的謾罵。


幾天後,安醫生不堪重負,自殺了。

她吞下了500片藥,向網絡暴力投降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這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

沒有。


安醫生自殺後,事情的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


男童的“碰撞”是疑似摸臀猥褻,

被發現後拒不道歉甚至對安醫生吐口水,

當晚男童媽媽帶人去打了安醫生,

並且在第二天鬧到醫院,要求安醫生領導開除她。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而最初對安醫生網絡暴力的那群人也調轉矛頭,朝向了男童一家。


真相可以反轉,安醫生活生生的一條生命可以嗎?


更讓人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為安醫生的死付出代價。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男童一家繼續生活,最初那群“人肉”安醫生的人至今也沒有看到相關處理結果。


深愛她的丈夫只能跪在她病床前泣不成聲,她的孩子也再也沒有了媽媽。


網絡暴力面前,真的沒有感同身受


南京江寧一家飯店的老闆童偉也經歷過這噩夢一樣的日子。


那天,2歲的小兒子被對面鴨脖店養的泰迪咬破了手。


兒子哇哇大哭,童偉心疼了,加上喝了不少酒,藉著酒勁把狗摔在了地上。


看到狗狗死了,他也感到後悔,與狗的主人進行了一番商量,雙方達成了和解。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可事情遠遠沒有結束,有目擊者將當天的事情發到了網上。


網友迅速對童偉一家進行了“人肉”。


電話號碼被四處擴散,全國各地的騷擾電話、威脅短信淹沒了他的手機。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你兒子活該咬死”

“快點死吧”

“全家不得好死”

……


謾罵無休不止,童偉沒有迴避,聯繫了當地的電視節目,公開表示自己知道錯了,向所有愛狗人士道歉。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但網絡暴力依舊沒有放過這一家人。


童偉大兒子的學校班級信息被爆了出來,網友威脅要搞他。


店鋪被攻擊到關門,孩子沒法上學,

巨大的恐懼感,讓一家人喘不過氣。


4天后,童偉的妻子選擇割腕自殺了。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互聯網時代,信息更透明瞭,言論更自由了。

但生命好像也更脆弱了。


他一句,我一言,這些謾罵攻擊織成了一道網,壓得人喘不過氣。


造謠成本低,講話不需要負責,言論的底線被踐踏的寸草不生。


是啊,刀沒紮在自己身上,你永遠都不知道有多疼。

人肉搜索+網絡暴力事件,近年來真的發生太多太多了……


江歌被殺案發生後,青島一名阿姨無辜被網爆,

全家收到了幾千條騷擾電話和辱罵短信。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受害女司機被謠傳是兇手。

在事件沒有調查清楚前,個人信息傳遍全網,被罵上熱搜。


查明真相後,卻沒有一個人向她道歉。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2018年,一位老師發表了對網絡小說《魔道祖師》的相關言論。

造成學生不滿,隨後被“人肉”,不堪騷擾的老師選擇自殺。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故事太多,委屈太多。

但至今,都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對這些悲劇負責。


受害人被逼到死,而施暴者在網線的另一端換一個陣營還可以繼續搖旗吶喊。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素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常年處在輿論漩渦中的明星了。


穿好看的衣服就是博眼球,罵。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戲沒演好發揮不理想,罵。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人肉搜索、網絡暴力的道德界限在哪裡?


答案是:根本沒有。


每個人都可能是這場風暴的活靶子,包括我們。


正義感不需要靠“網爆”來發揮,行俠仗義不需要靠“人肉”來完成。


傷害一旦造成了,就再也沒辦法彌補。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通過人肉搜索大家也已經發現了,我們已經沒有隱私了。


一張快遞單,一個電話號碼,一張房卡都可能出賣你的信息。


只要你上網,隱私的洩漏就是防不勝防的事情。

互聯網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在“裸泳”。


即便如此,有幾條建議還是想給你:


1、關掉app中你不需要用到的功能,如定位、通訊錄、照片、語音;

2、多年不用的社交賬號,記得刪帖、註銷、關閉權限;

3、網上交易需謹慎,少透露自己真實情況,儘量用化名;

4、社交平臺避免上傳太多暴露隱私的照片和信息。


保護隱私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去做,但我們自己也不能馬虎。


每一個生命都不容易,網上衝浪請保持理智。


好在,已經有了政策去規範“人肉搜索”的繼續發生。


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做人之前請記得底線。

我們與惡的距離,

可能就僅僅是一句不負責任的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