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統一時在文化方面所採取了那些舉措?

導語: 一提起關於秦朝文化的問題,

大多數人都是說在秦統治期間秦的文化政策是很粗暴的,痛斥始皇帝的焚書坑儒,輕視文化,還提出了秦人是虎狼之師近似蠻夷,是沒有什麼道德可言的。說了半天,我所聽的都是秦文化政策都是壞的方面居多(難道我所問的人對秦有什麼偏見),凡事有利就有弊,我直言秦的一些文化政策還是有好處的,對待秦的歷史我們是後來之見,要客觀的看待秦的文化政策還得帶入到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中去。

秦王朝統一時在文化方面所採取了那些舉措?

秦國疆域圖

現代人所說的秦朝是自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即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這一時期內的所推行的文化政策,雖然這一時期比較短,但卻對中國文化方面上產生了相當深遠的歷史影響。秦王朝在思想文化政策上的風格正如他政治及軍事方面的特色是一致的,高度的集權,高度的專制。

一、在文字統一方面"書同文"

文字統一,首先說的就是書同文,書是同文的影響有多大呢?它是中國文字演變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由於統一前各國文書異體,不便於思想傳達與交流,始皇帝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議,他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小篆,去掉繁瑣的部首,並寫成範本,在全國推行。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

秦王朝統一時在文化方面所採取了那些舉措?

"馬"字的小篆形式

以秦國的小篆為全國通用的文字從此廣泛流傳,這就意味著全國的文化將要在形式上成為統一,各個地區將更方便進行文化交流與傳播,同時也為後世文化一統奠定基礎。後來根據歷史事實證明這個政策是非常英明的,它並沒有因秦朝的滅亡而夭折,而是在新的繼承者那得到傳承不斷髮揚光大,漢字也逐漸成為中華文化發展之根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之命脈。

二、實行依法治國

其次文化上重要的是秦的法律政策即依法治國,自秦還沒有統一之前,其內部都是綱法規整,獎罰分明,帝王有著極大的野心,依法治國可以說是秦的基本國策了,自商鞅變法來秦就一直奉行用法來治國。秦要求他的官吏必須要學習和了解一定的法令,要那些合格的官吏去承擔思想文化方面的老師,這一舉措可以說是有好也有錯,好的是用法條來規範社會上人的行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會不良風氣,有利於維護當時社會上的穩定;但太過於重法容易用刑過重造成嚴酷刑罰,使人民不堪重負。

秦王朝統一時在文化方面所採取了那些舉措?

秦刑法

其次重法使人們不敢自由發表言論,一方面來說禁錮了思想自由,從而容易忽視其它文化類型的發展。我們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張儀是地地道道的魏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偉大報復和人生理想來到秦國,隨著秦國的強大,魏國的衰弱,雖張儀為外國謀事,卻對母國的境遇產生莫名的悲傷。他來到魏人開的酒館,點了一曲魏國曲子,卻被秦惠文王的兒子意外發現,以此汙衊其對秦的衷心,當即下令不準魏人傳播與秦無關的文化,從這方面來看秦的依法治國又成了壓抑文化。其實我認為這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一樣的目的,都是為了政治服務,文化成為維護政治的工具、文化道德上的一些規範都是由當時當局者政治利益所制定的。

秦王朝統一時在文化方面所採取了那些舉措?

秦頒佈的律法

秦始皇長子扶蘇曾諫言"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秦始皇再三思量,於是有了"焚詩書,坑術士"。在推行焚書坑儒的十年間,就已經坑殺四百六十餘人。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秦始皇焚書並未焚燒醫學、農牧,占卜、秦史等技術實用書籍。

秦王朝統一時在文化方面所採取了那些舉措?

焚書坑儒

不管從以往或者現在社會來看,秦的焚書坑儒還是很粗暴荒謬的,這是對先秦乃至歷史文化的一種冷酷的否定和粗暴的摧殘,這種手段過於殘暴,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對郡縣制的辯論而引起的,那些儒者請求始皇帝行分封回到周朝那時的政治體制。而李斯認為行古法是一種倒退,要根據時勢而變,他批判那些儒生太過於迂腐墨守陳規,因此他向皇帝建議焚書。

後來始皇帝又以坑儒用以警告天下對政治有不同見解的人

秦由於為了要維護自己的統治,極力限制威脅到自己的思想文化的行為,對於焚書坑儒手段是否或許兇殘,對於當時複雜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也是不能一下就把它簡單否定的,畢竟維護統一的勝利果實不是那麼容易的,必定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只有思想文化形成統一,整個國家才會安定。

正如這行為背後的緣由,我們現在都知道郡縣制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制度創造,它深刻影響了後來幾千年來中國地域制度發展,有時我就在單純的想如果不是郡縣制可能中國會像歐洲小國那樣發展。由此可見秦的一些思想還是很超前和進步的,只是實行起來與現實衝突太大了,在普通人嚴重手段太過於極端。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焚書坑儒只是迫於無奈的一種權宜之計罷了。

三、統一民俗文化

秦在文化上還包括對民俗方面的統一,要求各地推行大體類似的風俗,

這不僅帶動了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也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人們的思想更加統一。

秦王朝統一時在文化方面所採取了那些舉措?

秦兵馬俑

結語:明代的李贄在《史綱評要》卷四說過:"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秦統一六國,也使得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了統一。對於嬴政執政的評論,雖然有著好壞不一的評論,但是

秦的統一在推進中國歷史進步,特別是在一些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措施是不容忽視的。畢竟前事之鑑,後事之師。雖然有。"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當時人對於秦始皇有"貪於權勢"的批評。皇帝專權,使得丞相等諸大臣都只能順皇帝心意辦事。朝廷大臣只敢去執行皇帝的意志,而自己卻不敢發表有悖於帝旨的意見,使得皇帝日益驕縱,更加專制,加速了國家的滅亡。

參考文獻:

《史記·卷121·儒林列傳》司馬遷

《史記·秦始皇本紀》司馬遷

《秦史》王蘧常

《史綱評要》李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