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達等人發表Nature,在琥珀中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恐龍,有哪些意義?

DALONG1111


很簡單,就現象而言,一切存在,都是一個條件適配的存在,並沒有一個絕對性的消失。人類“眼見”的存在,只不過是因為適配條件合適了,所以眼見,身觸,耳聽,鼻嗅才有了“存在”的感知。那麼,條件不適配了,難道就不存在了嗎?答:當然不是。

至於在琥珀中發現最小的恐龍,這其實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人,有出生態,嬰兒態,少年態,青壯年態乃止老人態,恐龍當然也有了,一切生物自身都有不同的生理狀態。那麼,問題來了,龐大無比的恐龍,怎麼可能會縮小在琥珀裡面呢?起碼恐龍生出來也是體量非常大的呀,不可能那麼小的體量呀,原因是什麼呢?很簡單:去追溯一下這個琥珀的成型歷程吧,你現在所看到的是一個琥珀,很有可能它是一個歷久經年的大湖泊或沼澤地,恐龍深陷其中,其體態與這個地方同步縮小,所以就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唄,條件因素加上環境因素共同成就了萬物的形態。這是常識,沒什麼特殊的意義,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所有的生物都有這種可能。


北京得明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中國地質大學的邢立達、中科院Jingmai O’Connor、美國洛杉磯縣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Luis Chiappe等人在緬甸北部一塊琥珀(9900萬曆史)中,發現一塊微笑的像鳥頭一樣的顱骨,鑑定為鳥類,是全新物種(命名為眼齒鳥)。

因為鳥類是恐龍的一個支系演化過來的,即該眼齒鳥也是迄今為止最校的中生代恐龍。

不過,圈內關於這篇論文的爭議不小。

不少古生物學研究者認為這個顱骨可能是蜥蜴,證據不夠硬,尤其是論文推斷類內容過多,或者說部分證據反而指向與蜥蜴類的特徵。


這篇論文能發在Nature的前提就是化石是鳥(廣義的恐龍)。一旦質疑成功,不是鳥類頭骨的話,論文就只能是個普通發現,發表在Nature就不合適啦。

目前,質疑尚未有結果,也沒見到論文的評審意見等,更沒有看到作者公開回應。


因此,作為個人的我們不好下定論,畢竟涉及的專業度非常高,堪稱“神仙打架”。但是,一篇論文公開發表後有質疑,是合理的,畢竟學術允許質疑方能學術共鳴。

最後,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檢索下,有不少學者質疑的文章描述極為詳細,也提供了不少證據。

⚪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