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書生對出下聯讓才女紅了臉

傳說在清代,江南民間有一個才女叫嬌娘。有一年,她的家鄉遇了水災,她便與母親一起,返回老家避難。途經一座寺廟時,因為盤纏用盡,只能滯留在廟中,再修書等祖母派來接人。那時,寺廟附近住著一名窮書生。書生日夕往返於大廟之中,幫和尚抄寫《金剛經》維生。嬌娘看過經由他謄抄的經書,筆走龍蛇,感覺絕非凡品,因此產生了好感。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書生對出下聯讓才女紅了臉

剛好此時,城中的惡少聽聞嬌娘的美貌,打上廟來逼婚。嬌娘就出了一個上聯,告訴惡少,如果對得上來,就嫁他為妻。惡少老早就在鎮上僱了一位,給知府大人當過幕僚的師爺,所以就等著嬌娘說這句話呢!誰知道,嬌娘的對子一出,頓時就把師爺給難倒了。

嬌娘出的上聯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這個對子,只有時間與動作,並沒有說明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幹了什麼,也沒有表達任何一種情緒,這要如何作答呢?師爺想了想,實在不知道怎麼能工整地對出下聯,就不敢出聲了。惡少一看就急了,打算不管對不對得上,都要搶走嬌娘。事情一鬧大,往來廟中抄經的秀才聽說了,就前來查看。最後在寺中小沙彌的鼓動下,對出了下聯:日日夜夜,來來往往。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書生對出下聯讓才女紅了臉

圍觀眾人聽到這個下聯,頓時絕倒!紛紛表示,這一個對聯,雖然談不上多麼絕妙,但是的確只有這樣對,才最為工整。原來,當初嬌娘出上聯的時候,正是想到了秀才朝朝暮暮抱經往返的模樣。而秀才迫於生計,日日夜夜,來往於寺廟與小鎮之間,單調重複著抄經的工作。足跡把寺廟中的青石板路都磨平了。所以,一聽到嬌娘的上聯,他自然就答出了下聯。

嬌娘聽到書生的答案,羞澀地扭頭躲進了廟門裡。別人都以為是這書生才思非常敏捷,因此才抱得美人歸,卻不知道嬌娘心計,她是有意把自己嫁給了意中人呢!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書生對出下聯讓才女紅了臉

以上只是一個典型的民間故事門類,叫作“名聯佳話”。在先秦時代,巫祝之風盛行時。逢年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喝“屠蘇酒”,再在大門上貼一張“符咒”,用以驅鬼避兇。到了戰國末期,人們漸漸意識到神鬼並不能庇佑自己,於是巫祝文化開始沒落。百姓們把過年張貼的“符咒”,改換成了對仗工整的“吉祥話語”,張貼於大門的左右門楣上,討一個好彩頭。

對聯多用充滿智慧的格言、警句,再以對偶的形式,輔以押韻的聲調,讀來朗朗上口,讓人覺得回味無窮;因此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愛。歷朝歷代的才子、佳人們,時常通過“作對子”,來向大眾展現自己的才華,用以達到“交際”與“揚名”的目的。因此,留下了不少佳話。而關於才子、才女們的“對聯故事”,一直是中國民間傳奇中一個重要的門類。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書生對出下聯讓才女紅了臉

其中宋朝的蘇軾、蘇小妹;明朝的唐伯虎、解縉;清代的王爾烈等等大才子、大才女,在民間都留下過“名聯佳話”。這些人共同​的特點都是:才高八斗、文名遠揚。基本除了蘇家兄妹之外,另外幾人都是早慧的“神童”。其中“蘇小妹”是一個虛擬人物,有人假託大文豪蘇軾之名,以她為主角,把她和當時的大才子秦觀(秦少游)扯到一起,寫下了許多涉及風月的“名聯佳話”。

其實,這種故事往往是民間落魄文人的杜撰。雖然有一部分名聯雅對,但大部分意趣不高。人們只是藉著這種形式,來聊一聊平民百姓喜聞樂見的愛情話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