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與員工溝通的關鍵4

疫情下與員工溝通的關鍵4


心:同心協力

從心開始,既是溝通的一個基本要求,往往也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溝通境界。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我們一定已經聽慣了“共克時艱”的說法。這句話的背後,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需要我們思考:為什麼要共克時艱,而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呢?對於國人來說,因為我們血肉相連,某種程度上又都面臨著病毒的威脅,齊心禦敵不難理解。然而,對於企業中的員工來說,這一點卻未必總是成立。如何讓原本只有工作關係的領導和員工能夠同心協力、共渡難關,這自然也需要直擊心靈的溝通。

當然,直擊心靈不是鼓勵領導者去給員工們灌雞湯,而是要強調對於身份的塑造和管理,即努力去回應“我們是誰”這一問題。在人際互動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著身份問題的考慮,也即要去思考“我是誰”這個看上去有些哲學意味的問題。在領導的眼中,下屬員工可能是“僱員”,可能是“勞動力”,可能是“合作伙伴”,也可能是“一家人”。這些不同身份之間或許沒有高下之分,但不同的身份界定一定會讓對方有著不同的感受。

疫情背景下,員工更需要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裡找到內心的歸屬,很多人也會重新去思考工作和職場對於自己的意義。此時的領導者,如果還想員工們真能夠與自己共進退、克時艱,便更需要找到雙方身份的同一。換言之,領導者得讓員工覺得,此時你我之間不僅是上下級,更加是一起經歷艱難挑戰的“我們”。以往針對領導者演講表達的研究業已表明,用“我們”而非“我”能夠帶來員工更多的認同與忠誠。患難時刻,更加真心的溝通才能夠凝聚員工與領導者一起勠力同心,也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積極的追隨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