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上映於1986年,是由詹姆斯·伊沃裡執導,海倫娜·伯翰·卡特、丹尼爾·戴·劉易斯、瑪吉·史密斯等主演的經典文學電影,改編自20世紀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同名代表作。該片1986年上映之後,大受好評,

曾獲得1987年英國學院獎最佳影片及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直至今日都有著很高的藝術文化價值,被稱為英國“文學遺產電影”。

故事發生於19世紀末的英國,上流社會出生的大家閨秀露西與表姐夏洛特結伴前往意大利佛羅倫薩度假,在酒店邂逅平民階層出生的青年喬治,雙雙墜入愛河。但礙於傳統禮教與門第觀念,露西拒絕了喬治的示愛,並在回國後與“紳士”塞西爾訂婚。與喬治在英國重逢後,經歷自我成長和反思的露西,終於意識到內心的真情,也看透了未婚夫塞西爾的虛偽與刻板。最終她衝破階層隔閡與世俗束縛,勇敢追求愛情與幸福,有情人終成眷屬。

白富美愛上了窮小子,為了愛情不惜與封建世俗抗爭,這樣的劇情有點老套,乍一看似乎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但我認為,這部影片的魅力在於,導演並沒有把精力花費在講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上,而是通過女主角露西從保守矜持的淑女,到為愛爭取的自由女性這個蛻變的過程,來展現封建禁錮下的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實現自我意識覺醒的。這篇文章,我將從環境的影響、人性的碰撞以及自我的反思這三個階段來解析露西女性意識覺醒的過程與現實意義。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環境的影響:自由清新的意大利與沉悶守舊的英國形成鮮明對比,讓露西壓抑在體裡的自我意識開始復甦

①自由的風氣,撼動了露西曾經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露西出生於19世紀的英國,這是一個封建守舊,階級觀念深重的典型男權社會,自小接受的教育是,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的價值和生活意義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為家庭奉獻一切。尤其作為上流社會社會的淑女,對於平民階級的歧視和誤解是很深的,認為他們天生下流,舉止粗魯,沒有教化等等。

這些思想觀念與露西內在的自我意識是互相牴觸的,因此她才會迫不及待地渴望找到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感受意大利與英國截然不同的自由風氣。在遇到艾默生老先生提出換房間時,她雖然也和表姐夏洛蒂一樣拒絕了,但卻認為他們是好心人,並非粗魯。在看到廣場上那個男人被殺死的畫面,露西暈了過去,但在清醒後卻對喬治說,“意大利人還真是既熱情又暴力啊”,她已經徹底這種自由奔放的風氣所感染了。

可以說,佛羅倫薩就像一扇窗戶,露西通過這扇窗戶,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看到了清新的、充滿生活真實感的風景,她內心曾經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開始動搖,一直被壓抑的自我意識開始復甦。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②藝術的薰陶,萌發了露西作為獨立個體的全新體驗

在前往佛羅倫薩之前,露西唯一可以進行情感宣洩的渠道就是音樂。她的鋼琴技藝高超,能夠在彈奏樂曲的同時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走入一個與壓抑和束縛的真實世界孑然不同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她的思想和靈魂是自由奔放的,無拘無束的。但演奏結束,她又要回到原本的那個世界中。

在來到佛羅倫薩後,意大利文藝復興留下的藝術瑰寶強烈地震撼了露西的心靈。在欣賞那些繪畫、雕塑和建築時,露西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活著,不是誰的附屬品,不需要聽從誰的話,只需要跟隨內心的感受,去享受這些藝術瑰寶帶來的魅惑。

意大利的藝術之旅,就像一絲火苗,點燃了她原本內心深處隱藏著的藝術的火種,為她照亮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她曾經在音樂演奏中所感受到的那種自由與舒暢更加清晰立體,呼之欲出。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人性的碰撞:熱情真誠的喬治父子與身邊陳腐守舊的其他人形成鮮明對比,讓露西開始逐漸承認真實的內心

①陳腐守舊的表姐夏洛蒂,以關心為名的控制

露西的表姐夏洛蒂是個典型的思想僵化的老處女。

她在一開始與露西前往佛羅倫薩時,就表現出了她陳腐守舊又神經質的一面。先是喋喋不休地抱怨房間安排的不好,在艾默生父親好心提出換房間後,又帶著厭惡的表情一口回絕,並認為對方舉止粗魯。在喬治第一次親吻露西時,也是她出面阻止,在口口聲聲要求露西為了名節不要對任何人說後,一轉頭自己就把這事告訴了同行的女士。

夏洛蒂一直在充當露西的“監護人”角色,打著關心露西的旗號,實際則拿著陳腐僵化的傳統教條監視和限制著露西的一言一行。在剛開始時,露西對夏洛蒂基本言聽計從,只會略微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隨著露西自我意識的逐漸覺醒,她對夏洛蒂越來越反感。在喬治第二次強吻她後,面對夏洛蒂去和喬治談談的建議,露西直接生硬地拒絕,並表示要親自處理,這代表著露西已經意識到夏洛蒂對自己的道德控制,開始有意識地反抗。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②熱情智慧的艾默爾老先生,覺醒路上的點燈人

對比表姐夏洛蒂強行以“監護人”自居的表現,喬治的父親,老艾默生先生雖然與露西非親非故,但卻在露西幾次迷茫無措時,提供了自己熱心而又充滿智慧的建議,充當了露西自我意識覺醒之路上的點燈人。

先是在佛羅倫薩酒館初遇時熱心地提出交換房間,讓露西感受到了與以前身邊所接觸到的虛偽做作的所有人完全不同的熱情與開朗。接著在露西獨自一人遊覽意大利時偶遇,語氣幽默地為她解說教堂裡的壁畫和雕塑,與旁邊一本正經的牧師形成了鮮明對比。他還指出自小被精心教養的大家閨秀露西,其實只是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的“可憐女孩”,讓露西在震驚的同時,第一次開始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內心。

在露西無法面對自己大膽退婚所引來的世俗蜚語以及對喬治的真實情感,想要跑到希臘逃避一切時,又是艾默生老先生立馬洞穿心靈地指出露西“欺騙了所有人,包括她自己”,

讓露西終於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大膽追求真愛。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③虛偽刻板的未婚夫塞西爾,以愛為名的佔有

露西的未婚夫塞西爾,是個典型的英國“紳士”,他外表溫文儒雅,家境殷實,是個公認的理想丈夫,但內裡確實一個十足的男權主義者

。他自命不凡,裝腔作勢,充滿了作為貴族的優越感,像一座“哥特式雕塑”。

他對露西的“愛”,實際上只是一種佔有。他把她當成是一件擺出去展示時,足以讓他自豪的藝術品。他不需要她有思想和感情,只需要有美貌,嫻靜單純就可以了。就像喬治所說的,他根本沒有用心去了解女人,他不僅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看不見風景的房間”裡,還要把露西也封閉起來,變成他想要的樣子。

然而這對於自我意識已然慢慢覺醒的露西而言,自然是無法忍受的,她一針見血地指出西塞爾並不愛自己,只是把她當成收藏品。當露西大聲地說出,“我不想要當收藏品,我想要做我自己”時,真實的露西誕生了,連西塞爾都為之震驚,說出“今晚的你很不同,有種特別的力量在驅使著你。”那就是自我意識的力量!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④真誠質樸的喬治,觸及心靈的愛人

與未婚夫西塞爾相比,喬治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男人。他出生卑微,無錢無勢,看上去不善言辭,甚至行為有些粗魯怪異,但他有著一顆真誠質樸的心。他對父親的感情深厚,對美麗的風景充滿激情,對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露西的弟弟弗雷迪)熱情友愛,對生活的意義則充滿無窮無盡的探索精神。

他從不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佛羅倫薩的初遇,讓他對露西一見鍾情,毫不掩飾自己的感受,並不顧階級差異和世俗禮教,情不自禁地吻了露西。英國的重逢,讓他更加確定對露西的愛,因此大膽地向已經訂婚的露西表達愛意,坦誠地說出西索爾愛的只是可以當成展覽品的露西,而自己愛的則是有思想有生命的真實的露西,並且“能夠發現自己真正愛的人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正是這些話,觸動了露西的心靈,她開始明白,即使她否認和拒絕了喬治,但在內心深處,她是真正愛他的。

因為只有和喬治在一起時,她才是一個鮮活的,有思想有生命的,平等而且獨立的女人。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自我的反思:露西自我意識的覺醒,除外部環境與他人的影響,也離不開時時刻刻的自我反思,這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鑑的

在意大利自由與藝術的環境薰陶下,露西內心壓抑已久的自我意識開始萌動。在艾默生父子的影響下,露西開始逐漸接受內心真實的自己。但必須要提的是,在這前兩種影響過程中,

露西一直都沒有停止對自我的反思,雖然這種反思和成長的過程是曲折和艱辛的,但露西自始至終都未曾放棄,並最終涅槃重生,完成了自我意識的徹底覺醒。

露西這種無時無刻自我反思的優秀品質,對於我們新時代的女性,也是非常有學習和借鑑意義的:

①對傳統觀念不盲從,有自己的思考和突破

出生在英國封建上層家庭的露西,自幼就被灌輸了“女性的價值就是對家庭奉獻”、“下層階級的平民一定舉止粗魯不受教化”之類的傳統觀念,也一直都被這些傳統觀念所束縛和壓抑。但在接觸到意大利的自由風氣,受到艾默生父子等人的感化後,她開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願意接受這樣的傳統觀念,一輩子做一個沒有思想和生命的花瓶。在這個過程中,露西開始逐漸意識到自己與周圍所熟識之人的不同,她意識到自己並不認同這些原本根深蒂固的陳腐觀念,她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價值觀,這是她踏出自我意識覺醒的第一步。

在21世紀的今天,雖然“相夫教子”、“賢良淑德”“男主外女主內”等傳統美德,早已不滿足女性對於自身的期許,但處在婚育年齡的女性,仍舊在對職場和家庭的權衡上左右為難。

然而內心獨立意識強大的女性,並不會為了家庭而放棄自身的成長和事業的發展。她們有的或許會暫別工作,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就只會在家帶娃煮飯做家務,她們仍舊會積極為自己爭取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我認識的很多媽媽,都是在孕育期間也不忘提升自己,很多甚至開創了自己全新的事業,使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層樓。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②關注外在的形象氣質,也關注內在的修養和提升

露西的外在形象和氣質非常優越,她美貌動人,舉止優雅,這也是西塞爾為她所著迷的原因,因為她笑起來“就像達芬奇畫中的人物”,並且非常喜歡在眾人面前讓她展示自己高超的琴藝,就好像“展示一件私有的藝術品”。然而如果只是外在的美,只能讓露西淪為一個花瓶。喬治對露西的一見鍾情,則除了她外在的美,他還看到了她內心對於自由和生命價值的渴望與追求,這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心理共鳴。

在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日益進步的今天,網絡購物、線上教育越來越普及和方便,女人們也越來越肯為自己花錢。根據天貓的消費大數據顯示,近一年購買12只包包以上的女性用戶數量則超過35萬,,而5支以上口紅的女性用戶數量超過300萬。這說明女人們對於自己外在儀容的投入日趨增長。

但與此同時,根據千聊的一項針對知識付費的訂單數據顯示,每10個知識付費訂單中,有7個是女性用戶。前段時間火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付費自習室,放眼望去,也近7成是女性的身影。

由此可見,現代女性在對外在儀容愈加註重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內在的修養和提升,這是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重要表現,對於促進女性實現個人成長和自我價值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③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找準自己的定位

人類的先哲帕拉塞薩斯曾說:

“一無所知的人兒也就一無所愛,什麼都不做的人兒也就什麼都不懂。懂得事理的人兒也懂得愛、觀察和發現……對事物本質瞭解得越多,也就越鍾愛……”

當露西對自己“一無所知”時,自然也“一無所愛”,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不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知道自己到底愛誰。因此她開始時對別人言聽計從,循規蹈矩,按照傳統觀念的指引與“門當戶對”的塞西爾訂婚。但隨著她越來越清晰地對自己進行定位,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尊嚴,有個性,與眾不同的女人。這時的她,當然不會滿足於充當塞西爾的花瓶,而是希望有一場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個性發展的自由戀愛,因此她才會毅然退婚,去勇敢追求自己內心更有價值的愛與生活。

認識自己,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對於自我發展而言,只有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夠從始至終望一個方向努力下去,少走彎路節省時間,也大大減少了很多在前進道路中的迷茫以及挫折。

對於情感而言,要愛人,先自愛,只有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明白自己的內心需求,不仰視也不俯視,尋覓到一位地位平等,互相尊重,彼此心意相通的伴侶。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老套愛情故事背後女性覺醒的別樣風景


總結一下:

這部清新明快的古典電影,給我們提供了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透過這個房間,我們看到了19世紀的歐洲如詩如畫的優美風景,看見了以艾默生父子等人為代表的歐洲人民真誠質樸的寬廣胸懷。更重要的是,我們看見了露西波瀾壯闊的內心風景,見證了她勇敢堅定地實現自我意識覺醒的全過程。

作為新時代女性,只有不斷實現自我意識覺醒,時刻關注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才能具有更強大的內心,在實現自我,成就自我,和追求自我的同時,把這種積極的心態和意識傳遞給身邊的人。


你好,我是龍貓醬,長居南方的北方女漢子,有文藝心的理工女,中年少女二寶媽,喜歡以書看世界,以筆錄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