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摩托车厂家品牌那么多,为什么目前只有黄龙600一款四缸车呢?

观山千重


贝纳利BN600级BJ600,也就是早期的钱江黄龙600,这款车于2012年上市至今,已经八年时间,仍然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一款四缸车,很多人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而黄龙600上市至今,虽然已经经历了两次改款,却依然没有大的改变,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双ECU,整个容拉个皮接着卖,原因就是这款车独霸了国内唯一一款四缸车的特殊地位。

第一代黄龙600。

第二代黄龙600。

第三代黄龙600,去年下半年上市。

黄龙600的发动机是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贝纳利研发的一款四缸机器,尚未完全研发成功就正逢当时贝纳利调整战略方向,主攻三缸机器,这款发动机就被搁置起来,后来钱江在2005年整体收购了意大利贝纳利,这款机器才重见天日。当时的设计还是化油器供油系统,没有专门针对的电喷供油系统,钱江将这款发动机拿来以后,匹配了两个ECU来分别管理四个气缸,这也是为何还是有很多人喷这款机器是“伪四缸”的理由。

为啥没像主流四缸车型那样匹配单ECU?因为那个时候钱江没有自己的电喷系统(现在也没有),也不会匹配,找日系品牌的电喷系统匹配吧?基本不对国内本土品牌供应,他们施行的是技术封锁的政策,知道你弄不出来。找博世,找德尔福吧,理论上是可以,但是要价高得不能接受,况且,在摩托车四缸发动机的电喷系统领域,这两家的技术还真不如日系,想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笨办法——两个ECU。

很多人问——国内摩托车工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国产品牌摩托车总是没什么长进,瞧瞧近邻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能研发四缸机,到今天国产车还做不到,神舟都上天了,山东号也下水了,就整不出一款四缸发动机的摩托车?这差距得有多大?

其实这是两个概念,首先军工和航天行业是举国体制,一切最优秀的人才,最尖端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最充裕的资金等等资源都向他倾斜,而摩托车属于民用工业制造领域,摩托车厂家是企业,在资源整合能力上不能与举国体制的方式相比。

其次,尖端军工和航天领域,与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不是一个概念,一艘辽宁号或者一艘神州飞船,相当于定制的概念,这个不是大规模工业生产,与摩托车生产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更讲究准确和标准化。

最后,汽车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国家对其倾斜了大量资源,政策上也是积极扶持,而摩托车行业有什么?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这种趋势越发明显,摩托车越来越边缘化,别提你摩托车行业了,就是你骑个摩托车都会把你妖魔化,仿佛你只要骑摩托车就是对家人和自己的不负责任。为了围堵摩托车,浙江某五线城市甚至发动学生上街宣传摩托车的负面因素。

这种极其不利于摩托车行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下,摩托车行业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干摩托车制造行业的能有心思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不过作为一个摩托车自媒体行业的从业者,骠骑府与其他同行一样,还是有一个共识:如果说二十年前咱们还确实做不出一款四缸摩托车发动机,那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工业化,如今国产品牌之中并非没有能够研发四缸摩托车发动机的佼佼者,之所以市面上仅有贝纳利TNT600一款四缸车,并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更多的是市场方面的考虑。

摩托车与汽车在发动机技术上是同源,没有难以跨越的技术沟壑,你知道当初春风2012年推出650NK这款国内最大排量的NK街车时,就是由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商提供的配套件吗?当时春风以川崎ER6N为仿制蓝本,发动机也是逆向模仿ER6N的那款水冷并列双缸发动机,国内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排量发动机的零部件供应,春风不得已找到了汽车配套商,这才解决了问题。那个时候能解决,现在过了八年,难道还不能解决配套的问题?

早在2018年的时候在珠海举行的国际航展上,宗申旗下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就展出了一款军用无人机的发动机C145,这就是一款水平对置四缸活塞发动机。

实际排量为1417ml,采用了水冷的冷却方式,还配备了涡轮增压,最大功率为106.6kW,净重80kg,军用无人机的使用环境应该是比摩托车使用环境更恶劣吧?高寒缺氧低气压,可靠性应该是可以信赖的。

其实根据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介绍——宗申是一个工业基础雄厚的集团,做航发只不过是将以前做重庆小面的营业方向扩展为兰州牛肉面,东西都是现成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都有,没有太大的难度,而且对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宗申航发显然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对于宗申来说,不过是将以前在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拓展到空中飞的,只是使用环境稍微特殊一点,针对这些特殊性做一些改进,基本就可以匹配。

这段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有没有需要的问题,如果有需要,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国内不是没有四缸发动机的技术储备,尤其是那些一线品牌,例如宗申,隆鑫等等国内一线品牌,因此骠骑府对于国内是否有能力研发四缸发动机持肯定的态度,当然,能做得出来四缸发动机不代表就一定能做得够好,可能在发动机的运行品质、动力输出大小、耐久性、体积重量等等方面不如日系或者欧洲进口品牌的四缸车,但是不代表造不出来一款能用的四缸发动机。有和没有与一般和优秀是两个概念,不要弄混了,对于国内有些企业来说,已经不存在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压制他们推出四缸发动机热情的是市场的原因。

上图是本田CB650R的直列水冷四缸发动机,体积小巧紧凑,动力输出线型平顺,做工精湛,看了这个再看贝纳利600的发动机,你就会觉得,这两款发动机真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你要说傻大笨粗也不算夸张。

但是你要知道,贝纳利600的这款发动机可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在内燃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20多年的时间差距足以形成技术代差。在运行品质,动力输出大小(本田CB650R动力有阉割),可靠性耐久性,震动,包括油耗上,本田的CB650R明显占有优势。不过,就像上面说的,有和没有与一般和优秀是两个概念,不要弄混了,

四缸车声浪销魂,很多车友都迷恋这销魂的声浪,但是实际上买的时候就不一定了,这就是情怀和市场的区别,市场不能讲情怀,情怀注定是小众的,而市场讲究的是盈利,没挣到钱,企业就不可能发展,甚至生存都有问题,如果国内某品牌整出了一辆四缸车,有多少销量,只怕这个厂家比车友会有更清醒的认识吧?如果能靠卖双缸车就能挣到钱,为何要花费大量资金去整个没多少人捧场的四缸机?这就是国内目前除了贝纳利600之后还暂时没有另一款四缸车的主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今后也只有贝纳利600这款四缸车呢?也不是。

2020年的1月1日,奔达官微上发表了一张信息量极大的官宣图片,如此爆炸性的消息因为奔达品牌的影响力小,如同石沉大海,关注者寥寥。

看图中右侧的车型,清晰可见的四根排气管明白无误的宣示了直列四缸机的动力系统,水冷直列四缸发动机,750cc排量,动力参数不详。从整车外形轮廓也可以分辨出这是一款巡航车,骠骑府个人感觉有点像杜卡迪的大魔鬼XDIAVEL S。

这款车的消息对于骠骑府来说没有新鲜感,因为早在去年10月份,骠骑府就应邀奔达厂商的邀请,实地评测奔达星罗400这款车,与厂商技术人员有过交流。

上面三张图片就是骠骑府到杭州测试星罗400的实拍图片,小短腿加厂商提供的LOW逼头盔,原谅一下。

与厂商交流的过程当中得知,2020年会推出一款四缸车型,但是不建议现在宣扬出去,因为说实话,国内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确实是一塌糊涂,因此回来之后,骠骑府只是简单的提及了奔达2020年会有重磅车型推出。

奔达选择了四缸车作为突破口,用意很明显——大家都不做,我来做就有机会!

一个经典营销段子里面是这样说的:鞋厂派两个市场调查人员去非洲某地调查市场,回来以后,其中一个垂头丧气,理由是那里没人有穿鞋的习惯——所以没人会买鞋穿;而另外一个精神振奋,理由也是同样的,但是看法不同——那里还没有人穿鞋,所以市场巨大。

做四缸车,对于奔达来说,就是一个赌注巨大的赌博,但是奔达还是赌了,理由骠骑府分析,还是处于弯道超车的需要,大家都没做四缸,我做了,我就能在技术积累,品牌影响力上与那些一线品牌同等地位,就如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举倾国之力加大政策扶持一样,大家都是新手,我可能还有机会,反观在传统内燃机车型上,可能追赶是徒劳的,因为你在进步别人也没闲着,这可能就是奔达豪赌四缸车的主因。

当然,这款车究竟怎样,谁也不好说,我们能看到的只是PPT而已,不指望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是可靠性耐久性要有保证,不漏油漏水,这就是一款能用的机器。

奔达当然也自知自己在技术上达不到国外先进水平,所以,很明智的将这款发动机配置在一款巡航车上面,道理很简单,巡航车对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体积和重量没有那么严苛的要求,而NK街车和仿赛就要求高多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骠骑府也觉得自己有点话痨了,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骠骑府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您一个问题,也包括未来的摩友,您手里拿着5万预算,您是会选择黄龙600?还是去选择大贸原装进口的川崎 Ninja400?一个四缸,一个双缸,很多人上来肯定会想弄个四缸玩玩,但是冷静下来,真正自己掏钱的时候,多数人都买了川崎400,不是四缸的川崎400,排量比黄龙小,还没有优惠,但是得等着排队提车,四缸排量又大的黄龙优惠卖不出去,您说气人不?


这就表明了一个问题,不是国产摩托车不造,造了也没市场,最关键的问题,他们也造不出来,受限于技术短板的重要因素,造出一个四缸且保证性能,我想现在还没有哪个国产厂家能做到,技术根本达不到,尤其是发动机材料,模具,还有最要命的一点就是电喷系统,至今做不了,人家电喷已经更换好几代了;国产汽车的进步有目共睹,国产摩托车就算了,不是贬低国产摩托车制造业,目前的水平,和日本这种摩托工业强国相比,也就达到人家70年代的水平。


Honda在1969年,CB750问世,成为了世界大型摩托车的元祖,它世界上首个搭载四缸发动机、且搭载碟刹的摩托车,80年代铃木的GSX750就有了,还有雅马哈川崎,关键是那个年代的这些老车,现在在日本还经常看到,还有很多在使用,国产车能做到吗?显然不能。


归根到底,国产车受限于技术原因,造不出来拿的出手的四缸,造出来也没有市场,自己研发新款成本太高,包含ECU、电喷、等核心技术,都得设计的合理才行,还有后期的调校;既然市面上有了黄龙这一款所谓四缸机,并且定价已经接近成熟,限制了其他厂商后期研发新款的利润,本着不挣钱的项目不投资的理论,很少有厂商喜欢去做。




我觉得现在别讨论四缸的问题,当下国产摩托企业最该做的,就是先把质量提升再说吧,技术好多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不少网友发现质量反而下降了,粗制滥造的现象更多,一些不到2年的国产摩托车,各种小毛病就出来了,为什么二手车摩托车市场上会有那么多国产车,骑着好好的有人愿意卖吗?


Ease清风



专业解析摩托车故障,精准推荐所需车型。大家好,我是 骑士分享 欢迎您的关注!

国内为什么只有黄龙600一款四缸摩托车?

国产摩托车品牌确实不少,有技术实力的厂家也比较多,但目前为止上市的车型中确实只有黄龙600一款四缸摩托车。

国产摩托车的排量从原来比较常见的125/250cc到后来的400/500cc,再到前不久曝光的700/850cc,一次次在提升着但始终就没有一款四缸动力总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其实主要还是技术,成本以及市场的原因。


1.技术,国产摩托车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技术的储备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还很弱小,以自身的技术水平来说完全还没有能力制造四缸动力总成。

不是骑士分享小瞧我们的国产品牌,只要对它们有所了解的摩友就可以发现,所谓的国产明星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模仿的痕迹,而大排量动力总成也都有外援的帮助,所以它们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

而四缸动力总成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要面对的技术难题会有很多,比如发动机的轻量化控制,实际的性能表现,以及耐用性,运转品质都是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当然有车友可能会说,只要想造完全可以请外援,确实如此黄龙600不就是这么来的吗?但它就要面对下面两个问题。



2.成本,四缸动力总成的成本远远要高于双缸,先别说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的算一笔账,四缸机需要四个活塞,四个缸体,四副活塞环,以及配套的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供油系统,这都是需要真金白银的。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深究的话还有前期的研发成本。

研发所投入的巨额资金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它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技术和时间成本,而这些成本就需要在量产车上毫无保留的收回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就会引出下一个问题。




3.市场,国内对于大排量车型的需求其实还比较疲软,我们卖的最好的摩托车依然还是一些小排量通路车,虽然摩友们对于四缸机的呼声比较高,但真正能够买得起的毕竟是少数,因为这是一个吃饱和吃好的问题,在摩托车这个领域我们才刚刚走出吃饱的范畴,如果想吃的好一点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国产四缸摩托车的前景并不乐观,而对于厂家而言如果前期巨额的投入,没办法短时间内收回来就会赔钱,因此就不会下血本去研发一款市场前景并不是很乐观的四缸机。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到,国产摩托车只有黄龙600一款四缸机的现象既正常也合理,因为在市场比较疲软,又没有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国产大佬们是不会轻易去尝试,制造一款叫好不叫座的产品。所以只有在市场异常火爆的前提下,国产四缸摩托车才会大批量出现,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还没有到这一步,反而双缸大排量车型会更容易成功。


骑士分享


现在不要奢望国产四缸摩托车了,只要国产摩托车把好质量关,把双缸机做好,就很满足了。譬如KTM的双缸跟单缸机,都做的非常出色,做工也非常好,同样得到了国内摩友的认可。这才是当前国产摩托车最现实也是做迫切的工作。[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低配版吃瓜群众


目前,国内受禁摩政策影响,国内比较大摩托车厂商对生产四缸大排量的摩托车并不积极,另外,设计一款四缸大排量摩托车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从设计成到投放市场也要经过很多次环境,路况的实车实验,从而还要不断的改进,调试,定型才能最终大批量生产。

投放市场后还要拿出大量资金用来做广告和宣传。

最最重要的是,新款车能不能带来可观的效益,这才是厂家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摩托车厂家都比较慎重,不过,国内这些年的摩托车文化也慢慢向国外看齐,随着禁摩政策的改变和市场的需求增大,不久的将来将会是国产四缸大排量摩托车的发展黄金时段。




修车张哥


一是政策问题,到处禁止摩托车上路。另一个就大排量的发动机也不太成熟。别着急,以后该有生产的了。


布朗好棒


不切实,两缸够用,四缸何用?开飞机?


人生随缘709


杂牌车不要买。


湘江老顽童


钱江是收购现成的贝纳利,四缸机平台是现成的,拿来生产就行了,不用开发,所以他一上来就能卖个4万,别的车企没这套平台,要上的话,前期开发是个不小的投入,摊到车的售价里,估计十有八九得黄了。

不过别着急,早晚有百花齐放的一天,可能咱们年轻时已经赶不上了,但咱们可以做好这承上启下的一代中国骑士,顺便说一下,我就是黄龙600车主[害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