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的文玩!真正來自內心的信仰!無關利益!令人敬佩

大家都瞭解文玩人撿漏的心理嗎?首先第一個就是撿漏心理,能夠用很低的價格買到價值高的文玩,這是每一個文玩人都有的一種心態。第二個就是高品心理,什麼叫高品心理呢,就是無論任何文玩,在購買的時候,總會追求完美,要買品質好的,如果是不差錢的玩家,寧願多花錢,也要買品質高 ,覺得這樣才能玩出效果,這樣在朋友面前才有面子,但是,我們還在追求品質,追求高價的時候,我們看看藏民在玩什麼,這才是文玩的最高境界呢!

我們印象中,藏民都是那種佩戴著超大塊的蜜蠟和紅珊瑚的畫面,但其實,藏民家裡雖然都會收藏著一些大塊的蜜蠟和紅珊瑚,但是也只是在節日或者大型活動的時候,才會拿出來佩戴,而平時都會用一些常見的材質製作各種所需,比如這種原生態的老卡子就是隨處可以見的金屬線製作而成,這樣的老卡子,在每日的誦經中,受到法力的加持,被藏民視為聖物,有的時候,在藏區,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呢。

藏民中也有窮人,窮人不能收藏很多天然的蜜蠟,那麼就會選擇一些替代品,那麼二代蠟就有了用武之地,這些被文玩人看不起的二代蠟,在藏民手中多年的誦經和撥動中,慢慢的有了歲月的氣息,有了醇厚的包漿,也會慢慢的玉化開片,一點都不比天然蜜蠟難看,價值也是很高的。

但是在藏區,料器可能就沒文玩圈那麼受抵制,相反的,在藏民眼中,料器不只是玻璃,可以是藏藥,可以是樹佛,也可以是犛牛骨,他們用這些料器製作成天珠,然後用來結緣給佛教徒,這些料器天珠,雖然不是真正的天珠,但隨著佩戴和把玩的時間變長,也會有一些潤透的效果。

小知識:真正的老天珠是唐代以前的天珠,是以瑪瑙為主要材質,以鑲蝕工藝為主要工藝製作而成的才是天珠,而在唐代,鑲蝕工藝的失傳,真正的天珠也隨之失傳,在文玩圈裡所謂的明清天珠,或者臺灣天珠,其實都是假天珠,而所謂的至純天珠,也是唐以前才有的,唐以後再無天珠。

六、雪巴珠

如果有去過西藏旅遊的玩家,應該遇到這樣的情景,那就是藏民會把一種看上去一眼假的玻璃珠子拿給你看,並且想要賣給你,可能許多文玩人會微微一笑,無視之,以為遇到騙子,其實在藏文化中,這種珠子,古時候叫做琉璃珠子,是藏傳七寶之一,可以辟邪的,它的名字叫做雪巴珠。

沒錯,雪巴珠其實就是一種玻璃製品,也就是琉璃珠子,並且使用的是合模壓制工藝,在珠子的中間會有一道壓模線,很粗糙,但這的確是真正的雪巴珠,是一種清朝流傳下來的工藝,並且因為中國人對於紅色的特殊情感,大多數的雪巴珠,都是紅色的,這並不是騙人,在藏區是真的存在的。

在很多文玩人的眼裡,藏民們都是會佩戴著大塊的蜜蠟,大塊的紅珊瑚,張揚無比的穿戴身上,招遙過市,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從文中所述的六種物件來看,藏民們對於手中把玩的物品的取材都是很隨意的,很常見的一些材質,在藏民的手裡,都能把玩出時間的痕跡,歲月的氣息,這才是真真正正的文玩的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