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的父親想找晚年老伴,該怎麼辦?

真男人(白血病患者)


晚年喪偶是人生不幸,剩下的老人心裡失衡,他接觸的範圍有限,即使心裡有高興的,難過的事都無處訴說,身邊圍著一大群兒女,心中的孤獨寂寞依然存在,兩代人的生活環境,消費觀念,聊天話題,接觸的人,文化層次等不同,,形成了代溝,老人找老伴,多數是找個陪伴自己說說話,有個頭疼腦熱的小病,兒女忙於工作,不可能天天守在身邊,這時有個端茶遞水的人,會倍感溫暖如春,在飲食上和年輕人不一樣,飯菜軟爛,飲料白開水。用老式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做為子女以孝為先,以順為本,大多數子女都想把唯一的老人盡善盡美的照顧好,百年後不後悔。如若有此心,就順老人的意思吧。想找就讓他找吧。


76小孩兒


一個女同事的母親因為車禍去世,於是65歲的父親就一個人,在去世不到三個月,父親就和女同事談再找老伴的事情,遭到了女兒的拒絕了,女同事哭著給我傾訴,“母親屍骨未寒,父親為什麼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勸解她,父親也是一個人孤單寂寞才萌生了這種想法,安慰她要理解一下父親。


不過女同事的父親談了幾個中年婦女,都被女同事和兒子媳婦攪黃了,後來他們之間的關係搞得越來越僵。但是父親的激情已經燃起,攔是攔不住了,於是兒媳婦主動把孃家的一個親戚介紹給公公,“飢不擇食”的公公當然樂不思蜀,於是就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女同事和自己的嫂子因為這件事情,就開始不相往來了。


因為女同事的父親每月有三千多塊的退休金,這個錢就成了兒媳婦和新婆婆的主要矛盾點。由於是孃家人開始還客客氣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矛盾就越來越無法調和,新婆婆要拿著老頭的工資卡,兒媳婦也想拿著,用盡三十六計之後,開始赤裸裸的撕逼。最後家裡的氣氛真是慘不忍睹。


我是焱垚


我鄰居的父親八十歲了,找了一個比他小十幾歲的老伴,鄰居父親退休工資也才二幹多,勉強夠兩個老的花的,當初我鄰居不同意,還罵老阿姨想他父親錢什麼的,說真的,如果請保姆,兩幹多塊錢一個月連付保姆一個人工資都不夠,更別說兩個人吃喝用了!

在我們左鄰右舍的規勸下,鄰居兄弟姐妹幾個終於同意了老父親找老伴,這幾年由於鄰居父親年齡逐漸大的原故,身體越來越差,總是生病住院的,而兒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不可能請的了長假照顧生病的父親(現在都是私企,私企也不允許請長假,就是請短假也會扣工資,長假也只能辭職丟工作了)。如果請一個全天候護工保姆,一月沒有四五幹(這還是五六線城市標準)還真打不住,關鍵還不稱心,也沒老伴照顧的仔細,護理的好。這個時候就額外顯示出了找老伴的好處了!

當然,如果你父親沒退休金,不能養活他自己與再找的老伴阿姨,你勢必要多養一個阿姨,增加你的負擔,古話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如果一個女的嫁漢連最起碼的口都糊不上,那她嫁人幹什麼?如果一個女的嫁漢後生活質量反爾下降了,那她還嫁人幹什麼?就是一個保姆在你們家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的,你也要付相應工資報酬吧!

話說回來,你父親老了,你是能照顧,但你能天天時時刻刻陪伴他嗎?你知道他心裡的想法與孤獨寂寞嗎?肯定不能,因為你還要生活還要工作,你們是兩代人,思想也會不一樣,想法自然也不一樣,沒辦法談心交流,這就是年齡差異的代溝!父子是不可能象老兩口那樣心與心的交流的!

縱觀以上種種,你還是讓你父親找一個老伴更妥,即滿足了父親的願望,盡了做子女的孝心,也免去了你今後許多煩惱與憂愁!


碧水藍天1986068


喪偶的老人想找老伴,應該理解。我的一個黃姓朋友,妻子48歲患病,盡心伺候了一年,還是走了。他和我說:夥計,你不知道,原來她再躺在床上,可我屋裡不管怎樣有個喘氣的人,我不難受。可現在她走了,滿屋冰涼。我轉這屋、再轉那屋,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可難受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他的話越來越理解。

老人喪偶後,兒女又大多不在身邊,既使願意接過去,老人也總有寄人籬下的感覺,總不如自已家自在。上敬老院吧,和陌生人住一屋,不習慣,想出去也不自由。除非行動不便,一般不想去。

我的看法是:65歲以下老人,願意再婚,應該支持。但老人自已頭腦要清醒,選擇時一要根據自身條件,慎重選擇,;二是與對方充分溝通,事先把各自財產釐清,給各自兒女交待清楚,以免以後產生矛盾。

我的一個同學,喪偶後多次我幫忙介紹老伴,我問:什麼條件?要有工資,最好沒子女。我問了好幾個,一個女知青戰友聽後問我:他工資多少?我說:不到三千。她笑了:人家女的說了,這點工資連自已都緊張,還想找老伴?!

老伴、老伴!人到老確需要個伴。但65歲以上我不主張再找。去日無多,何必再自尋煩惱?當然,我的夥計聽後指責: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嶧縣西門裡老李


把財產分清楚後讓再找老伴。否則那個臨時老伴把他錢花完了再把你沒錢的爹退給你,你還必須接。我媽僱過一個保姆,55歲喪夫,長相不錯。她自已講,在上家局級老幹部家做保姆,那老頭80歲,喪妻幾年了,看上她,給她每個月1萬,她每天上,下午都帶那老頭上小區麻將室開心玩好幾個小時,快一年了,連老頭子女都同意她們結婚了,這老頭突然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她不幹了,偷偷跑我媽這兒,說這老頭天天讓子女找她回去。聽到這兒,我弟趕緊找藉口結錢讓她走。


文秀260879086


那就找唄!為什麼不讓找呢?

如果是我父親,我會雙手支持他再找。我可以養他到老,但是我不可能天天陪他,和他聊天,每天給他洗衣做飯。再說,兒女代替不了老伴兒。

不讓父親找可能擔心房子,錢的問題吧。不過父親房子的名字是我哥哥的名字,所以不擔心這個。另外我父親每個月幾千工資,如果找老伴兒,我也不會做干預。有多少花多少唄,兩個人高興快樂就好,私心是把我父親照顧好就行。

老人歲數大了,平時小病小災的都需要人照顧。我們現在這個年齡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所以有人照顧父母,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平衡自己的事業和家庭。

我二姑今年74歲,二姑夫去世10多年了。本來二姑不打算找,後來三個孩子都在外地,二姑歲數大了,感覺自己太孤獨了,所以就找了老伴兒。

後來二姑生病了,出院後都是這個老伴兒照顧。二姑打電話的時候和我說,要是沒有這個老頭,她連飯都吃不上。端個茶,倒個水,做個飯。雖然做的不精細,但是至少有人給你整。

也許等我們到老了,才能理解老年人的不容易。對我來說,父母操心費心一輩子,到老了就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吧!

關注鈴鐺營!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想象的自己!


鈴鐺情感營


咋辦?當然是幫助自己的老父親如願,讓他能夠抱得美女歸,安享幸福晚年唄。


大多數子女不同意自己喪偶的老人找老伴,都是因為怕老人的退休金最後都被對方用各種方式索要,去了對方的家庭。


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那又怎麼樣,畢竟老人在這個世間最後的日子裡,不是孤單離去的。


我先生的兩個伯父就是極好的例子。


大伯父的悽慘晚年


大伯母離世後,曾擔任村支書的大伯父此後在家裡的地位便日見低下了,每次遇見大伯父的幾個女兒(大伯父一共有四個女兒),跟她們閒聊時大伯父都會成為被吐槽的對象,顯而易見,曾經在村裡叱吒風雲的大伯父越來越被子女們嫌棄。


她們嫌棄老人抽菸、咳嗽、亂吐痰。最為孝順的二女兒時常回來照顧老父親,有時候也不免會跟著家裡的老大老四一起對老父親的生活習慣進行教育。


大伯父過去在村裡是個說一不二的人物,如今卻要每天忍受女兒們的埋怨,雖然留在家裡的大女兒和小女兒的一切,都曾是他努力爭取的,但是如今,女兒們卻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


大伯母去世後還沒幾年,大伯父這個倔老頭便日漸蒼老,臉上再也看不到笑容,說話間再也沒有了當年的氣勢。


大伯父在一次清明節祭祖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雖然兒女們都盡心盡力將他送到醫院並每日都服侍和陪伴他,但她們一邊服侍一邊對父親的埋怨讓老人在醫院裡沒有能夠得到真正的休養。



不久便被查出身體腸胃有多重問題,最後終於在女兒們的嘮嘮叨叨甚至是罵罵咧咧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三伯父的幸福晚年


三伯母因肺癌離世後,三伯父很快給自己找了個老伴。


這時,三伯父的子女們都早已住到城裡的公寓裡了,繼任的三伯母當時正值拆遷,因此,這個伯母帶著她的婆婆一起住在了三伯父家。


從此,老太太天天在三伯父房前屋後種地忙活,新來的三伯母一邊繼續上班一邊操持著家裡的衛生。


婆媳倆跟我三伯父同居一個屋簷下好幾年,一直到老太太去世。


後來,偌大的三層小洋樓裡一直只有三伯父和三伯母兩人相依相伴。


現在,那個三伯母因為痛風,身體也日漸衰老,但她跟三伯父之間這十幾年的情感,肯定給三伯父帶來了晚年幸福。


三伯父肯定在她身上花了很多錢,但子女們並不計較,三伯父的女兒和兒媳經常給兩個老人買衣服,子女們其樂融融。



從子女們的角度來看,三伯父為這個三伯母是用了很多錢(三伯母再給她的兒子孫子),但如果沒有她,三伯父就必須跟子女們住在一起,他們就會增添很多麻煩,而且三伯父也肯定不會有現在的幸福感。


所以,遇到這種問題,我覺得只要老人需要,就儘量順著老人的意思。


即便老人確實眼光不行,找到的老伴過於精明自私,子女們也不要一心阻撓,可以主動給老人找一個更靠譜的老伴,讓老人不至於在孤獨中悲哀地生活若干年後離開這個世界。


這兩位老人的例子都是真實發生在我身邊的。


如果三伯父沒有找到現在的老伴,我想三伯父的晚年或許也會跟大伯父有得一比,在生活習慣和性格方面,倆兄弟並沒有太大差別。


大伯父在大伯母離世前,跟子女們一直都不住在一起。當大伯母離世後,子女們不得不負起照顧大伯父的責任。


然而,子女們並不能跟老父親友好相處,她們以為只要讓老人吃穿不愁、有病治病就是孝順了,她們根本就沒有也不可能在心理上讓老人感受到子女的孝順。



我們完全可以想見,大伯父最後的日子裡,雖然每天都有女兒女婿們來照顧他,但每天照顧他的時候又沒法好好交流,無論大伯父說什麼,她們的回應都是不以為然甚至跟他講道理,最後,大伯父只能把要說的話嚥到肚子裡,沉默地捱過生命中最後的日子。


三伯父找到老伴後,就不再跟子女們住在一起,老伴可以容忍他的一切,也基本上能夠照顧他的一切,有什麼話可以跟老伴說,他暫時不需要子女們太多的理解,因為他已經很幸福很滿足了。


所以說,面對喪偶的老父親晚年要給自己找老伴,子女們支持的話,對父親和子女們都是有好處的。


我們做子女的沒法天天陪伴父親,更沒有辦法理解從過去的歲月中走來的老人的心理,老人需要跟同齡人在一起聊天,他們孤單的內心才能得到疏導。


所以呢,只要對方的人品還過得去,就依了老父親吧,何樂而不為呢?


荒海拾書


我這輩子決對不找老伴也生不了那種氣,自從老伴去世己十二年了,那時兒子才十三歲我把孩子養大訂婚裝修房結婚買車全是我一個人辦的,任務完成了,我也退休了,說真的兒媳給我找老伴我都沒答應,現在女人沒好人,真心過日子的幾乎沒有。


手機用戶17481087802


像你的意思就是,媽媽不在了,只剩爸爸你們兒輩會照顧,爸爸不需要再找個老伴,再找就是爸爸對媽媽感情不忠或是有侮門風,說老來不正經,有傷風俗!找個外人來充數!如是這樣的想法那也太俗氣了吧!

喪偶的父親想找晚年的老伴,其實在普通生活當中也算理解,在婚姻生活當中不是每一對夫婦都是在轟轟的愛情中進行的,而是在相互照顧相互依偎或者是普普通通相互妥協下進行的,他們沒有那麼深刻的情感,只有那更不起眼的搭夥小日子。現在已老伴離世,感覺少了些陪伴,日子有點空寂。再說你們子女不可能天天管著你爸而陪著,反過來說就算你有心陪,但爺倆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也不會有共鳴啊,還不如找個同代老伴來的實際!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嘛,家事也不好管!我只能提個建議。我也曉得做子女的難處,想法各有不同嘛!說實話人活一輩子不容易,要開心一輩子更不容易,人活著的本意就是平等、自主、自由嘛!都不想過被束縛的生活,如果愛你爸爸的話,那麼你就做些讓步,放下一點自私,讓你爸爸開心地接著走完最後一段路吧!這也是對爸爸的一種愛!



用戶抖音之


我認為應該支持老年人的決定。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1:老年人需要更多陪伴。

年老人更多的時間無事可做,所以生活中大多是屬於寂寞一族的群體,對於另一半已經逝去的來說更是如此。在每天的生活中,年老人也需要更多的陪伴,有人說說話,天南地北的聊聊,這都是排除心理孤獨的方法,所以需要更多的相伴。

2:老年人需要被尊重。

現實生活中,年老人相互間的交流都是困難的,大多數人,尤其年輕人覺得老年人思想觀念過後,沒有共同語言,這就是代購的表現,所以年老人的溝通對象往往應該是年老人,在同一年齡階段,具有基本相同的價值觀,這樣彼此間的交流就會得到尊重。

3:老年人也有愛情。

年老人找老伴,相對來說更加註重於現實生活,並且相互獨立性也比較強,相對來說,不是為了找而找,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的任務而去尋找,不會為了迅速脫單而找。更多的是能夠相互有個依靠。

所以,我認為應該支持老年人的決定。祝願每個年老人都可以幸福安度晚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