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叛臣王敦的性格與命運

一代叛臣王敦的性格與命運

俗話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失敗者總是在史書中被刻畫出一副亂臣賊子的醜惡嘴臉,幾無任何優點可言。

不過,像南朝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描繪的王敦可以說是逆臣中的名士,名士中的逆臣,一副可愛又可恨的形象,與《晉書》中將王敦描繪為一如既往的亂臣賊子形象大不相同。後人對王敦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那麼真實的王敦有哪些性格特點,他的性格與自身命運有何關係?我們姑且粗粗解讀一下。

一 個人簡介

王敦(266-324年)字處仲 ,小字阿黑 ,出身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東晉初期權臣,開國元勳王導堂兄。自幼由於家族顯赫,在西晉晉武帝時,被選為駙馬都尉,娶武帝之女舞陽公主為妻,史記其“儀容俊美,精通左傳,尤好清談”,後歷任西晉太子舍人、左衛將軍,中書監等。

永嘉之亂前後,輔佐司馬睿在江東樹立威信,爭取江東士族的支持。先後鎮壓江州刺史華軼反叛, 鎮壓荊湘流民起義,輔佐司馬睿於公元317年登上帝位。王敦與從弟王導在東晉初年一個主外握有重兵,一個主內操控大局,使得琅琊王氏勢力達到頂峰,皇帝司馬睿也對琅琊王氏忌憚三分,時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

不過,事極必反,由於王氏勢力的獨大,司馬睿為加強自己的皇權,繼而採取打壓疏遠王氏的政策,使一直直率又狂妄的王敦漸生不滿之心,叛亂因此而爆發,公元322年和公元324年,王敦兩次舉兵反叛。

一代叛臣王敦的性格與命運

第一次以“淸君側,誅劉隗”的名義東攻建康,使得皇帝司馬睿憂憤而死,第二次以“誅溫嶠”為名再次出擊建康,不過因病重和眾叛親離而失敗。公元324年,身死,終年五十九歲。 晉明帝平定叛亂後,開棺戮屍,將其首懸於南桁,無人敢收葬,一代亂臣賊子的政治生命就此結束。

二 性格特點

(一)狂傲,不拘一格。

與相對內斂、善於處事的王導(從弟)、王衍(從兄)不同,王敦自幼在家族中就桀驁不馴、特立獨行。鄉鄰曾經評價他說“蜂目已露,但豺聲未振耳,必當食人,亦當為人所食。”說明王敦自小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殺氣。

王敦自己也自視清高,評價自己“高朗疏率,學通《左氏》”,王敦在年老之時,經常吟詠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並“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可見,

王敦到了暮年仍然有雄心壯志,不甘於平凡。一般說來,擁有這般桀驁不馴的性格的人人際交往的能力不會太強。確實,王敦自身的光芒總是讓他在眾人眼中顯得很刺眼,顯得格格不入。

(二)耿直,不懂變通。

《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對王大將軍的描述集中在豪爽、不拘一格這方面,不過筆者認為,王大將軍更為可愛的一面是過於耿直,甚至痴愚的可愛。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盡人皆知的,王敦與公主成親不久,在公主府中如廁,竟將用來賽鼻孔的幹棗全部吃光,還把專門淨手用的水全部喝掉,讓公主的婢女忍俊不禁。

一代叛臣王敦的性格與命運

這小則故事雖然微不足道,但說明了王敦是不善於隱藏鋒芒的。這個性格弱點在日後給他造成了重大的影響。晉元帝司馬睿登基後(公元317年),出於牽制、削弱琅琊王氏的考慮,司馬睿重用了丹陽尹劉隗、尚書令刁協等親信,逐漸疏遠王導和王敦。

當時的王敦的從弟王導倒沒顯示出多麼地不滿,反而是王敦,慷慨陳詞,兩次上書,為自己和王導洗白。與王敦希望的正相反,司馬睿更加懼怕王敦,對王敦加緊防範。公元322年,王敦以“誅劉隗”的名義東進建康城,發動叛亂。而王導,從一開始,就隱忍不發,直到王敦叛亂髮生時,他每天率族中兄弟子侄二十餘人,天亮時到臺閣處等待議罪領罰。

並向司馬睿公開謝罪,實際上,王導也希望王敦清除掉劉隗等人,只不過不想用起兵叛亂這種激進的方式而已。兩兄弟對待司馬睿的態度截然不同,造成了日後兩人的命運迥異,一個名垂千古(王導),一個遺臭萬年(王敦)。

(三)薄情,殘忍自私。

王敦的薄情殘忍可以體現三個方面:一是在對待女人的態度上,石崇以生活奢華見稱,舉辦宴會時,命令美人行酒,但規定如果客人不飲光杯中的酒就要殺死美人。一次石崇請王敦和王導作客,王導勉強喝了許多,而王敦堅持不肯喝酒,石崇於是斬了三個美人,王敦仍是面不改色。

一代叛臣王敦的性格與命運

第二是在對江南士族和部下的態度上,公元324年,王敦盡殺江南士族周札諸侄,周札毫無防備,最終戰死,宗族子侄盡皆被殺。王敦不僅排斥異己,對自己的部下也薄情寡義,部將陶侃由於屢次平定江南叛亂有功,王敦害怕他的風頭超過自己,幾次想要殺掉陶侃,最終礙於周訪的勢力(陶侃的親家)才作罷。

第三,是對待王氏家族兄弟子嗣的態度上,堂弟王澄因“恃其宿名,猶凌侮敦”而被王敦殺死,王稜因為常有諫諍之辭也被王敦殺掉。

正是王敦的這種薄情寡義的性格,使得王氏家族對王敦態度日益不滿,公元323年,王敦權盛,有謀反之意,遭到了王導、王彬、王舒、等人的一致反對,其密謀之事被其堂侄王允之獲悉,王允之立即向其父王舒轉達,王舒和王導便上書司馬紹,準備對付王敦。可見,在王氏家族內部,王敦並不得人心。

三 對王敦的個人評價

歷史上的開國功臣很少能夠善始善終,原因無非就是統治者懼怕這些功臣威脅到自己的統治,進而採取打壓政策。老實的就遣散到邊遠地方或者讓其辭職,厲害的就直接殺掉,漢代劉邦誅殺韓信、英布、明代朱元璋誅殺藍玉、胡惟庸等等這些都是例子。不過也有一些大臣明白通透,比如春秋時期的范蠡、漢代的張良等,他們明白如何善始善終,明白功成名就之後就飄然遠去是最好的選擇。

一代叛臣王敦的性格與命運

但是像王敦這樣桀驁不馴,挑戰皇權的臣子也不少見。清代的年羹堯擅作威褔、結黨營私、自恃功高,後來被雍正處死。因此歷史上於是形成了這樣的慣例,臣子和皇帝一起打下江山,但是往往“可以同甘苦不可同富貴”,江山是一個人的,功臣不能染指,哪怕是沒有染指或“分一杯羹”的念頭也不行,自古的君臣關係就是這樣子,微妙而又敏感,處理不好就會勢必上演血雨腥風的劇情。

我們再說王敦,王敦與年羹堯不同,他最為日盛之時,將司馬睿氣死,凌駕於皇權之上,沒有人敢拿王大將軍怎樣。可他最終也失敗了,筆者認為他的失敗更多地是敗給了自己的性格。本來狂傲、耿直又殘忍的性格就使得王敦處處顯得格格不入,不那麼讓人討喜。

他又自恃才能過高,看不起司馬睿,因此對司馬睿的反抗當然不會遷就,他又殘忍自私,使得他在家族內部和部將中逐漸失去信任,加上封建倫理思想束縛著當時的人們,大家都對亂臣賊子抱有排斥心理,因此王敦發動叛亂以及他的最終失敗跟他的性格緊密相關,其失敗是必然的。

毋庸置疑,王敦是一位非常具備軍事才能的將領,假如他忠心輔佐司馬睿,像歷史上的許多將領一樣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話,可能也落不得千古罵名,可能會成就一世英名。

歷史將王敦釘在了亂臣賊子的恥辱柱上,我們不禁要問,王敦是否天生就是反賊呢?筆者認為當然不是。也就是說,王敦天生並不是反賊,從一開始他被選為駙馬都尉,進入西晉政治中心,到後來任太子洗馬,對抗賈南風專權,再到後來跟隨司馬睿到江東開闢天地,種種行為表明他是始終忠於司馬氏的,但是何時王敦不再效忠於司馬睿,起了叛逆之心呢?

一代叛臣王敦的性格與命運

應該是在司馬睿採取措施打壓王氏之後,如果司馬睿不採取這種政策,可能王大將軍只是仍然跋扈於東晉朝堂之上,對皇權並不覬覦。因此,一個巴掌拍不響,正是有了這樣的一對君臣,加上種種的不穩定因素,才塑造了王敦這樣一個亂世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