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買著上一代的蘋果手機卻嘲諷他人花5000多買國產手機,對此你怎麼看?

凱文Z看世界


的確有部分用戶對智能手機的理解還停留在四五年前,iPhone 4到iPhone 6的這幾年之間,蘋果手機的確在市場上佔統治地位,那個時候如果有人花5000塊錢買國產手機,恐怕會被認為是瘋了。

不過現如今,國產手機的進步突飛猛進,不僅在硬件性能上追近了同期的蘋果手機,而且在拍照、外觀設計、充電續航等方面實現了領先。比如華為Mate 20 Pro的拍照效果就是公認的比最新的iPhone XS Max高一個檔次。OPPO Find X的無劉海全面屏設計,以及50W的超級快充,都是比iPhone手機做得更好。這些國產手機即使賣到5000元價位,也並不算貴。

反觀蘋果,這幾年一直都是“擠牙膏”式的升級。即使最新的iPhone XS Max也在外觀造型上毫無新意,拍照效果的進步也不明顯,依舊標配“祖傳”的5V1A慢充。雖然A12處理器的性能足夠強悍,但是對於不怎麼玩遊戲的用戶來說,這款手機的體驗可能還不如2000塊錢的國產手機。尤其是蘋果為了節省成本,將高通基帶芯片改成了英特爾的,導致三款新iPhone在網絡信號方面表現糟糕,完全不能和同期的國產手機相比。

而上一代的iPhone X則更加糟糕,由於蘋果A11處理器的體積較大,該機不得不使用雙層主板的設計,但10nm工藝製程的發熱量又比較高。這就直接導致在長時間玩遊戲的時候,iPhone X容易出現發熱降頻的現象,遊戲體驗反而不如更便宜的iPhone 8 Plus。

不可否認,蘋果手機仍然有很多值得國產手機學習的地方,比如它的屏幕顯示效果就非常出色,沒有一款國產手機能與其相比。但這也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礎之上。iPhone X的屏幕成本高達1500元人民幣,相當於一款中端國產手機。如果國產旗艦手機也用這樣的屏幕,價格恐怕就不止5000塊錢了。

所以用著上一代蘋果手機,還嘲諷買5000塊錢國產手機的人,無疑是井底之蛙,他們看不到現在國產手機的優點,一味的只認為“蘋果手機就是最好的手機”。對於這樣的人也不要想去說服他,只要你自己認為5000塊的國產手機買得值就行了。


貓眼看數碼


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同事買著上一代的蘋果手機卻嘲諷他人花5000多買國產手機,對此你怎麼看?

首先他的思維還是在3年的時間,蘋果手機的流暢性固然是很好,但是相對來說我們會發現,安卓系統現在已經和志強相比好了很多,而蘋果手機,依然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在不停的更換處理器,現在國產手機5000元以上的也只有華為mate20pro系列了,這個其實很好辦,mate20pro上面有一個無線反向充電的功能,你可以把他的手機放上去給充充電,這樣其實秀一把讓他知道國產手機的厲害。這是最直接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關於華為mate20pro

mate20pro系列這款手機是目前功能最全面的手機,前置鏡頭2400萬像素,後置鏡頭這個不用多講,拍照最好的手機,這個毋庸置疑,電池容量為4200mAh,支持無線充電,40W快充,半個小時可以充電至73%,你可以知道這是一塊4200mAh的電池,無線反向充電,只要是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可以直接放到mate20pro上面進行充電。

3D結構光解鎖和屏下指紋解鎖,支持NFC,紅外遙控,雙頻GPS,雙立體聲揚聲器,IP68級防水防塵,以及支持256G內存拓展。


總結

蘋果手機縱然是流暢,但是如果現在你還以此為傲的話,我們可以讓他活在自己的信仰裡面,因為目前來說的話,無可救藥,在他的世界裡面,蘋果是無敵的,可是他不知道華為手機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蘋果手機,其實可以看出來華為手機的進步,再者就是華為手機的拍照,目前是業界最好的,而且華為手機的功能和定位顯然是更符合我們使用的。


所以總體來說的話,蘋果雖然很好,但是現在滿大街都是蘋果手機,你如果還是以此為傲的話,我只能說太膚淺。


回答完畢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更有愛,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和學習,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正在看問題的你

科技數碼隨時答


感謝您的閱讀!

嘲諷?這可能不是手機問題吧,這是人的問題。現在使用iPhone手機的優越性已經越來越低了,我們之前使用iPhone確實身份的象徵,因為一倍iPhone手機的價格可能是四五千元,在2010年的時候,這已經是有錢人才能負擔的起的開銷了。所以,那時候有少年賣腎買iPhone的新聞。以前坐公交你看到手裡拿著iPhone的人都會羨慕,現在坐公交,你看著被人拿著華為mate 20pro的用戶你會羨慕。

我們就拿iPhone X和華為mate 20 pro作對比,在拍照(徠卡三攝)、解鎖方式(屏下指紋和3D結構光多種解鎖體驗)、續航(4000mah的電池、40W快充、反向充電等等),IP68防水等等。

如今的iPhone手機的優勢還是系統方面的優勢,而這個優勢也逐漸在被國產手機慢慢的改變。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我們發現購買國產手機,特別是華為手機的人,他們的身價都比較高,月收入都在5000到2萬之間。

而使用蘋果手機的人,他們的身價比較低,月工資在3000元以下,雖然說這份報告不能作為一種依據。但是從某種角度來看,也說明了當下購買iPhone手機的消費者的現狀。



如果題主遇到這個問題,可以將此報告給你的同事看,沒準就不嘲笑你了。


LeoGo科技


其實跟這沒關係,跟崇洋媚外也沒關係。

關鍵的原因在於,人總是需要點支撐活著的。因為人生真的很累。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到處可見這樣的歧視,不管是地域的,還是出身的,品味的,學歷的,還有就是民族的,國家的,所有的這一切,都可能構成歧視,構成各種各樣的“黑”。

而使用上一代的蘋果手機鄙視5000多的國產手機,也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

比如,最歧視外地人的北京人,一定是衚衕裡最不起眼的拿著低保過日子的,做小買賣的。這並不是他/她的人格就有多卑劣,而是他需要一個支柱活著。比收入,他比不過;比地位,他比不過;比人脈,他比不過;比未來,他看不到未來。人生處處都是不如意,當你所有的支撐都倒塌了的時候,你也就該去死了。可他不想死,他就得尋找支撐,這個支撐當然就是他的北京土著的身份。同樣的,最歧視外地人的上海人,一定是最底層的那些上海人,或者由一個層級掉到更低層級的上海人。他們會把自己的不幸歸結於外地人,因為只有這樣的抱怨,才能讓他們脆弱的心理獲得某種支撐。

但我們不必對這些人來個反向的憐憫,來個反向的歧視,因為你我也一樣,你我需要的柺杖,也許更多。

比如學歷低的,面對著一個光鮮亮麗的女人,他會鄙視地吐一口痰,或者低頭低低的罵上一句,或者是“婊子”,或者是更惡毒的字眼,這一切的背後,只因為他也需要一個支撐,這個支撐可以化解他內心的恐懼,化解他對自己的憤怒,讓他不至於被自己的無能所吞噬。

或者,你可以叫它精神勝利法,或者叫做“阿Q精神”。

缺錢的,會鄙視有錢的,那錢不乾淨;有錢的,會鄙視有權的,不學無術,貪婪無恥;有權的,會羨慕鄙視有錢的,“看我不弄死你”;鄉下的鄙視可憐的城裡人,抱著麥子喊韭菜;城裡的會鄙視鄉里來的暴發戶,“土裡土氣”,“土包子”;大城市的會鄙視小城市來的,沒見過世面;小地方的會鄙視大城市的,“裝什麼裝”,裝*。

而這個買蘋果上一代的,無非也是你我之中的一員罷了。

人總是需要一些支撐的,真的,人生要是沒了這些支撐,可能天下就只有棺材鋪的生意可做了。

其實,佛言,“眾生皆苦”。真真切切,眾生皆苦。如果不能真正放下,把時間的萬事萬物,視作“夢幻泡影”,又如何能夠證得菩提?

但放下一切,以物怡情,以情怡情,又談何容易。內心的痛苦,其實是真正的痛苦,投射到外界的歧視,其實就是你我內心的痛苦、無助罷了。

你我凡人,做不到觀音大士的“五蘊皆空”,搞搞這些小動作,也就情有可原了。


江上一峰青


不要試圖叫醒裝睡的人。

從2005年開始使用智能設備(PDA)以來,各個階段的不同系統基本上嚐了個遍,我應該有發言權。

初期的安卓確實不行,卡頓死機是通病,蘋果雖然比安卓好,也不是不會死機,發展到現在都是一個進化的過程,優勝劣汰,直到現在主流操作系統是ios和安卓兩家為大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拋開預裝的第三方應用,眼下從純粹的系統而言,兩者的流暢度是差不多的,造成差異的是增加第三方應用之後,系統變得臃腫,由於蘋果閉源的原則,導致所有app都需規範化,執行效率比安卓更高,所以才有蘋果比安卓流暢的說法。

但安卓通過硬件堆砌的方式,也能做到不相上下。這就是旗艦機。

剛說了,蘋果的應用是比較規範的,安卓的應用則是良莠不齊。

如果整天亂裝應用,裝了刪,刪了裝,久而久之,安卓一定會卡的,這個不用辯解,因為殘留的垃圾文件太多了,而蘋果刪除應用是很少會有殘留的。

但也因為這個特性,安卓功能性強大得多,我微信傳個文件給老婆,她用果X,愣是找不到保存到哪兒、應該從哪兒打開重新編輯,而我很容易從局域網在家裡的電腦或NAS找到需要的文件。

以我個人使用來看,用安卓絕對比蘋果方便。

就流暢性而言,我全部常用第三方應用72個,裝好之後基本不變,目前這臺用了14個月,流暢度沒有什麼變化,沒有新旗艦吸引我的話,還能繼續使用。我弟弟用的是比我這部前一代的旗艦,至今也沒有換機的需要,而我之前換下來的那臺我爸也還在使用,流暢順手,算起來已服役3年整。

現在還覺得蘋果流暢的,大概只有2種人了:要麼是沒用過安卓旗艦隻迷信蘋果的;要麼是手機小白。

對於不懂手機的朋友讓我推薦手機,我都是說去買蘋果吧。因為手機小白特喜歡亂裝些花裡胡哨的應用,或者安卓手機會被某些流氓應用強行再安裝其它應用,後臺多了問題也就多了。推薦蘋果,他們玩不出什麼花樣來。你們見過用蘋果用到換機都沒設apple id的嗎?我見過。

全家就我老婆一直用蘋果,她覺得好看,而且姐妹都用蘋果,她就跟著選擇蘋果。

就用個蘋果還能開啟嘲諷模式?這人的內心絕對脆弱,只能靠這部手機掙臉了,理TA你就輸了。


oO月球Oo


用上一代的蘋果手機沒問題,但是,嘲諷別人用國產手機就有問題了。

依小樂看,這種人就是死要面子,覺得自己用蘋果手機了不起。因為在許多人看來,蘋果手機代表著多金、身份、地位,所以,才出現了有人賣腎買蘋果的行為。

曾經有人跟小樂說過,他們公司基本上10個人當中就有9個人用蘋果手機,因為收入不高,所以基本都是買二手的。許多人買不起最新版本的iPhoneXS Max ,他們會選擇買二手的上幾代的iPhone手機,價格一般不會超過5K,早先前幾代的iPhone現在一兩千就能買到。

真的沒必要嘲笑別人用國產機,說不定別人用的國產機比你的蘋果手機還貴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觀,請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是尊重你自己。


卡斐樂Cafele


這樣的人就是傻帽!

好多人自以為是的很,非常固執,從骨子裡面就會認為蘋果好。這些人實際上就是天生媚骨,總是認為國外的東西好,總是認為國外的東西質量好,根本就不會學習新東西,也不會關注世界的變化,只是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這個傻帽買著上一代的蘋果手機,也不少花錢,但是卻嘲諷他人花5000多買國產手機,這樣的人確實是不太懂手機,而且也確實是想顯擺自己,好不容易攢了這麼多錢,就趕緊時尚一把,買一個蘋果手機讓自己顯擺顯擺。這樣人確實是有點傻帽。

現在從手機發展趨勢來看,基本上兩年換一臺手機,甚至好多人一年就換一臺手機。因此,根本就沒有必要花那麼多錢去買特別貴的手機。當然了,如果你能夠賺大錢也無所謂的。對於普通人來說,1000塊的手機就很好了,2000塊的手機就非常漂亮了。

從現在手機的性能和外觀來看,現在手機的性能和外觀說實話,旗艦機和普通機之間差距真的不是很大了。手機性能只要是不打遊戲,實際上旗艦款和普通款之間的性能差距根本沒有價格差距那麼大的。因此,現在的手機無論你買哪一款都是夠用的,只是看你心裡怎麼想的了。

現在買上一代的蘋果,實際上是買過時貨。這樣過時的產品去買才是真的傻,看來是讓蘋果忽悠成了鐵粉了。現在國產手機設計強大,外觀也很強大,性能也是非常強勁,而且價格也不太高。不買國產手機,去買這些過時蘋果才是真的傻。還嘲笑別人,也是醉了,這樣的傻帽也不用多說了。

綜上所述,現在國產手機性價比是非常好的,而且國產手機性能也越來越強悍,手機外觀設計也越來越漂亮了,而且拍照性能更是非常漂亮。因此現在買國產手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現在蘋果新款是太貴了。買上一代的過時蘋果產品就有點傻帽了。


睿思天下


有人說買外國貨和國產貨跟愛不愛國沒有關係,我非常反對這種說法,我認為很有關係,比喻說韓國的東西就一定比其它國家的東西質量好嗎?不一定吧,但是韓國人大部分都是首選自己國家的品牌。再比喻說你爹沒有別人爹帥,沒有別人爹有錢,如果你是真的愛他你會到處去說他嗎?支持國貨提升本國經濟當然是一種愛國的表現,如果都去買外國貨了那中國不就完了,手機質量的好壞也許是有一點差距,但決不是像有些人說的差距那麼大,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那點差距是微不足道的,很多人都是心裡作用,不願意相信國產罷了,有很多說國產手機這不好那不好其實他根本就沒用過現在的國產手機,他們腦子還停留在十年前他用過的國產手機上,蘋果手機那麼好怎麼還是有很多人吐槽,國產手機那麼差怎麼在國外買得還那麼好,難道那些外國人比你們這些瞧不起國產手機的腦殘還傻嗎?!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價格便宜,華為在歐美可不比蘋果賣得便宜。所以我還是希望大家在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是多多支持一下國貨,那些被洗腦的腦殘你們不支持國產就算了,但希望你們不要老是出來黑國產貨!我不是說所有買外國貨的就是不愛國,但在特定的條件下與愛不愛國還是有很大關係的,否則美國為什麼不讓華為進美國市場?!


谷豐HJF


為什麼嘲諷別人?

就這個事情,當然是同事的優越感不小心吐露而已,還能有什麼。

網絡噴子那麼多,就不多說安卓陣營和蘋果陣營的矛盾了。

上一代的蘋果為什麼還值5000呢!說明蘋果保值啊,性能不差,夠用,而被小米耍猴起來的國產粉們,認為ios的配置差了安卓一個天,物有所值,雖然越賣越貴。

還是那句話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個人認為,不喜歡折騰就用蘋果機,少些學習成本

喜歡折騰就買越獄機,給老人家【50以上】用就買蘋果機,絕對沒錯。

安卓的高端機,就是充值信仰。


南帝郎


iOS和Android各自都有優勢,Apple把iOS優化的很好,就軟硬件配合的使用感受來說,目前iOS整體上還是比Android強的,系統流暢度,觸摸靈敏度,屏幕顯示效果,對硬件的苛求,獨立音頻芯片,對攝像頭的優化。

Android的優勢在於開放,在系統內對文件進行操作,包括音樂視頻文檔的拷貝刪除等,哪根線往電腦上一插,就跟個U盤一個,數據隨便導入導出,就這一點是比iOS方便的地方。

這兩個系統的用戶最好不要互相PK,用就好好用,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