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为什么不趁蒙古人西征北捣铁木真老巢而是全力南下攻宋?

楼外斜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捋一下时间轴:

蒙古帝国的西征,历史上一共有三次。第一次西征发生在公元1219年—1224年,是成吉思汗为讨伐中亚强国花剌子模而发动的一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发生在公元1235年—1242年,是窝阔台汗发起的对伏尔加河以西诸国的征服战争;第三次西征则发生在公元1252年一1260年,是蒙哥汗发起的攻打波斯的战争。

而金国被宋蒙联军灭国,是在公元1234年。那年,南宋派大将孟珙率军2万北上,与蒙古军合攻金国最后的城池——蔡州。经过三个多月惨烈的围城战,宋蒙联军最终攻破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自缢而殉国,金末帝完颜承麟继位不足两时辰,便在巷战中被乱军所杀,金国灭亡。换句话说,金国压根没机会看到后两次蒙古西征。因此,与金国有交集的,其实就只有第一次蒙古西征。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金国在蒙古第一次西征时,不趁机北上,反而全力南下攻宋呢?

其实,以当时金国的情况,想要“趁蒙古人西征北捣铁木真老巢”,就跟“国足要打入世界杯”一样,可是难如登天。而更悲剧的是,别说趁机跑去打成吉思汗的老巢了,就是在此期间能别再丢城失地,金国都做不到!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在野狐岭之战中,以十万蒙古军大败金军四十五万主力大军。经此一战,金国元气大伤,国力一蹶不振,在北方战线上节节败退。此后,蒙古大军则是长驱直入,一次次把金军按在地上来回摩擦,金国黄河以北的领土几乎全部沦陷。

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之前,金国朝廷为了躲避蒙古铁骑的兵锋,把都城南迁到了汴梁,还搞了个“九公封建”,对当时黄河以北的九个地主武装首领进行了册封。如此一来,金国就相当完全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全部领土。

更要命的是,即便在蒙古第一次西征期间,蒙古对金国的打击也并没有停止过。而金国在蒙古军队的打击,自然也是不断的丢城失地。虽然,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跑去中亚打花剌子模去了,但他在东线伐金战线上留下了一员大将,这便是“蒙古四杰”之一的名将木华黎。

在成吉思汗西征期间,木华黎当然也没闲着,他先是率军扫荡了山西,接连攻下了岢州、岚州、石州、隰州、绛州等城。之后,他又率军渡过黄河,继续南下伐金,在黄陵冈(今河南兰考东)一战中,以弱势兵力大败号称二十万之众的金军,继而又攻占卫州、单州等城.......

由此可见,即便成吉思汗西征调走了蒙军主力,但金国照样不是留守东线的木华黎对手。在木华黎的一再打击下,金国手头上所剩无几的领土还在不断的丢失。

面对这种局面,金国才会想到要南下攻宋,从南宋手上夺取领土和人力物力,以便达到“以南补北”的战略目标,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和资源。因为,在当时的金国看来,自己虽然打不过蒙古铁骑,但对付战五渣的南宋军队,那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只可惜,南宋并不像金国想象中那么好欺负,在南宋军民的英勇反击下,金军节节败退,反而损失更大。而且,还因此导致宋金彻底翻脸,南宋选择倒向蒙古,联蒙灭金,这无疑加速了金国的败亡......



这些历史要读


我是津城,我来回答。

金国为什么不趁蒙古人西征北击铁木真老巢,而是全力南下攻宋?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欺软怕硬”!



其一,金朝被蒙古人打怕了,而且实力不济

蒙古人在铁木真带领下,结束了草原上的战乱,赢得蒙古统一后,开始了他们的复仇行动:兴兵伐金。

近百年没有大的战事的金朝逐渐堕落,皇帝昏庸,佞臣充满朝野。

在此情况下,金朝在蒙古人的进攻下节节败退,野狐岭大战更是精锐尽丧,金朝统治者为了躲避蒙古人凌厉的攻势,向南迁都到黄河以南的汴京。

可以说,此时的金朝已经被蒙古人打怕了,失去了曾经的锐气。

而随后蒙古人的继续进攻,金朝失去东北发祥地,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也很快丢失,金朝彻底伤筋动骨。

局促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金朝,已经没有能力组织大量兵力对抗蒙古人,更别说主动出击蒙古。



其二,蒙古人西征,并未减弱对金的进攻

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带领下发动对花剌子模的第一次西征,这对于东方的金朝来说本是件好事,但是蒙古人西征后并没有停止对金朝的打击。

成吉思汗册封手下大将木华黎为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赐九斿白纛,代成吉思汗施行恩威,全权负责对金朝的持续打击。

木华黎是谁?他可以成吉思汗的四杰之一,沉毅多智、雄勇善战。

在铁木真西征后,木华黎继续对金朝进行打击,先后征服了金朝的大片土地。

所以,金朝别说趁机向北进攻铁木真老巢了,就连自己仅剩的国土都难以保全。



其三,金朝认为南宋好欺负,从南宋弥补损失

金朝在蒙古人的打击下,丢失大片土地和人口,元气大伤。

金朝统治者认为,我打不过蒙古人,难道还打不过你南宋吗?

既然丢失了大片土地和人口于北方,那么完全可以从南宋弥补。

于是,当蒙古人稍微放松对金的进攻后,金朝开始全力攻宋。



金朝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宋朝可不是当年靖康之时的宋朝,自己更不是当年灭辽亡北宋时的女真铁骑。

金朝也不好好想想,如果自己还这么厉害,还会被蒙古人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吗?

金朝倾尽国力进攻南宋,不但没有从南宋获得土地和人口,自己反而损兵折将,而且失去了联宋抗蒙的可能。

本可以借蒙古暂缓进攻的间隙休养生息的金朝,结果因为伐宋失去了恢复实力的最佳时机。



结语

金朝没有趁蒙古人西征北击蒙古收复失地,除了自身实力不够外,还有“欺软怕硬”的心态。

留给金朝的时间本来就不多,结果金朝的失策,注定了金的灭亡。

知历史,明兴替,懂得失,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创,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关注,更多历史精彩,敬请期待。


津城沐雨


有句话叫做“国运不再,其势难兴”,又有句话叫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两句话正好套用在金国身上!

金国之所以能够兴盛,并于公元1125年彻底灭亡辽国,后又于公元1127年灭掉了北宋王朝。都是因为在金国崛起之初,能够高度凝聚其全体意志,有效调动了金国的人力与物力,从而在短期内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与破坏力!

而这种短期内形成的超强爆发力,就好像是“超新星爆发”一般,虽然可以光辉灿烂于一时,但却无法长久维持。因此,在金国消灭辽国,并占领了北宋故土之后,因为其上层统治阶级逐渐沉迷于奢侈享乐,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事物的反面——盛极而衰!

而这种因日渐腐朽而导致的衰落趋势,一旦产生之后,就很难得到遏制和扭转!于是曾经叱咤一时的金国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到了金国统治的后期,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似实而虚了。

如果不是北方草原上应运而生,又崛起了一股新兴力量,那么金国的虚弱还不会轻易暴露出来!然而蒙古人的战斗力与爆发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这在北亚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因此当外强中干的金国,同势不可挡的蒙古铁骑发生铁与火的硑撞时,失败的当然只能是虚弱的金国人了!由于金国实在无力再与蒙古人战斗下去,所以只得于公元1211年向成吉思汗乞和!

于是,当蒙古大军于公元1219年大举西佂时,被打怕了的金国人又怎么敢乘机袭击蒙古本部呢?更何况,成吉思汗也不可能大意到毫无戒备之心,他虽然率军西佂,但却依然没有放松对金国的压制!依然派遣了大将木华黎,负责经略太行山以南的地区,而其主要目标就是金国。

而金国统治者却偏偏毫无自知之明,居然会异想天开地做起了“北失南得”之梦!想要攻入长江以南,消灭掉实力可弱的南宋王朝,然后凭借长江之险,将金国的统治苟延下去!

这就好比武士比拼武艺一样,蒙古是第一高手,金国自以为是第二高手,而南宋王朝的武力值垫底。金国认为:虽然我斗不过蒙古人,可是欺负南宋王朝总可以吧?这上百年以来,南宋王朝总是屈服于我国,并且每年都要奉献金银财宝,以乞求一时之和平!这样没有骨气的软蛋,哪配占据江南的花花世界呢?打他!

这就是金国统治者为了苟延残喘,在既无心也无胆对抗成吉思汗的情况下,妄想佂服南宋占领江南。借助江南有利的地理条件,以便躲避蒙古铁骑的碾压,所以才会对南宋发起攻击的原因!

然而,金国统治者的如意算盘落空了——金国不仅没能实现灭南宋、取江南的梦想,反而迫使南宋与蒙古结盟。最后,在蒙宋双方的联合打击下,嚣张了百余年的金国终于灰飞烟灭!


北疆同心侃历史


金国为什么不趁蒙古人西征北捣鼓铁木真老巢?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提问者真的认为蒙元第一名将木华黎是摆设吗?

铁木真西征,木华黎南下

成吉思汗十二年(公元1216年),铁木真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全权指挥蒙古大军的对金作战。同年,木华黎率部大举南下,一直打到了山东!次年,木华黎又率军大举进攻山西,金国大片国土沦丧……直到去世,木华黎一直主导着蒙古大军的对金作战。

铁木真西征发生于何时?成吉思汗十五年(公元1219年),铁木真发动了对花剌子模的战争,正式拉开了蒙古大军的西征铁幕!史称“蒙古第一次西征”。六年之后,铁木真西征凯旋,抢来了大片国土。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铁木真将西征抢来的土地分给了三个年长的嫡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从而奠定了后来“四大汗国”的基础。

看到这里不知道诸位看出什么门道没有?铁木真虽然是“武夫”,却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匹夫。在发动第一次西征之前,他就已经意识到了金国在自己大后方可能存在的威胁。铁木真并没有选择防守,而是选择了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木华黎率军大举南下、攻城略地,打得金国人满地找牙、大片国土沦丧……别说是进攻铁木真的老巢了,金国能保住自己的老巢就该烧高香、谢天谢地了!铁木真西征期间,木华黎一直坐镇“南大门”并不断发起对金国的进攻,金国自故尚且不暇,哪里还有能力偷袭铁木真的老巢?

铁木真无所谓“老巢”

直到现在,蒙古牧民都有“家建在马背上”的说法。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铁木真根本无所谓“老巢”。或者说,铁木真在哪里,哪里就是铁木真的老巢!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本就居无定所,而且居住地相对分散,全部家当用几匹马、几辆大车也就可以全部“搬家”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木华黎没有南下、也没有坐镇“南大门”,金国人进攻蒙古高原,该进攻哪里?一旦边境有风吹草动、发生战事,蒙古人随时可以将家当绑到马背上,短期内便可以完成战略大转移!金国军队去哪里偷袭蒙古人?恐怕只能是跟在蒙古人屁股后面吃尘土了……

实力对比悬殊

从木华黎对金国的作战成果也能看得出,金国军队早已不是阿骨打、吴乞买时期的女真铁骑了……面对木华黎的进攻,金国军队几乎不堪一击,一年多的时间,木华黎近乎打下了山东、山西两省!当然,彼时还没有省的概念,行省这个东西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才发明的。由此可见,金国的军队与蒙古铁骑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即便木华黎没有坐镇“南大门”、金国人真的进入了蒙古高原,他们能不能打得过铁木真留在老营的蒙古铁骑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再就是后勤补给,女真人虽然早年间也是马背上的民族。只可惜,在建立金王朝之后,女真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野性,逐渐汉化,也逐渐接受了中原王朝攻城、守城的战争逻辑,金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在极速下降、包括骑兵!带着军队去蒙古腹地偷袭,后勤补给就是金国人很难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蒙古人可以靠马牛羊肉过日子,但早已习惯中原人大米馒头的金国军队不行。面对茫茫大草原和居无定所的蒙古人,金国的辎重部队根本做不到带着后勤补给四处追击蒙古人……因此,所谓金国偷袭蒙古高原,从根子上就行不通。

除此之外,铁木真西征是主动进攻而不是遭受侵略之后的被迫防守。换言之,一旦大后方遭到偷袭,铁木真的西征大军随时可以调转枪口、回援大后方!如此一来,金国人面对的可就不是木华黎一人了,而是铁木真的整个蒙古大军。一个木华黎尚且打得金国人屁滚尿流,更何况是整个蒙古大军?到时候,别说是偷袭没有捞着便宜,金国灭国的脚步恐怕就要更近了……

至于金国为何全力南下攻宋,这是金国末期最失败的一项政策!直接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金宣宗的政策转变

金宣宗完颜珣原本只是权臣胡沙虎诛杀皇帝完颜永济(卫绍王)后拥立的傀儡皇帝,但这家伙玩弄权术还是相当了得的。周旋于胡沙虎、术虎高琪之间,先是利用术虎高琪除去了胡沙虎,后来又诛杀了术虎高琪!但是,在政治上、尤其在对外政策上,金宣宗失误频出,最终葬送了金王朝!

在蒙古大军大举南下之时,金宣宗首先想到的不是抵抗、而是逃跑,把都城从中都(今北京)迁到了南京(今开封),继而又与蒙古议和并断绝了与蒙古关系恶劣的西夏的关系。为了弥补与蒙古战争、议和所造成的巨大财政赤字,金宣宗又想到了自认为“软弱可欺”的宋王朝,南下大举侵宋!金宣宗此举直接将金国置于了腹背受敌的险恶境地……

蒙宋联手灭金

金宣宗大举侵宋,直接把宋王朝逼向了自己的对立面。不久之后,蒙宋之间便达成了协议——联手灭金!虽然宋军对蒙古铁骑非但没帮上什么忙,甚至还帮了倒忙,但对于蒙古人而言,他们根本不需要宋王朝帮忙,只要不添乱就行!真要打出经验和士气来,将来反而不好对付……试想,如果金宣宗能够放下身段与西夏、宋王朝修好,利用共同利益需要、联手抗蒙。虽说未必能够转败为胜,但蒙古人短期内想要灭金,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金宣宗最终葬送了金王朝!金宣宗死后没多久,铁木真的蒙古铁骑便彻底灭掉了金王朝!

综上所述,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看,在铁木真西征期间,金国都没有能力去深入蒙古腹地、偷袭铁木真的所谓“老巢”,首先木华黎就是金国人根本无法逾越的天堑!至于金国大举南下侵宋,完全是金宣宗的政策失误,此举直接为早已千疮百孔的金王朝敲响了丧钟……金宣宗去世之后不久,蒙宋便联手灭掉了金王朝。


农民工歪说历史


金国好歹也是灭亡北宋的王朝,一度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王朝。可是在面对蒙古铁骑的时候,金国却展现出了自己懦弱的一面。

当成吉思汗铁木真带着蒙古大军西征的时候,金人不仅没有选择偷袭铁木真的老巢,反倒是选择南迁,最终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从而在蒙古和南宋的夹击下,宣告灭亡。那么当年金国为什么没有选择偷袭蒙古大军的老巢呢?

01蒙古大军是游牧民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巢。

蒙古帝国的所有财产,其实都是跟着自己走的。他们的,蒙古包需要随身带着随时居住,他们的孩子需要在战场上历练,唯一留在根据地的,可能只有女人幼儿和老人。

当成吉思汗的大军选择西征的时候,其实留在本地的兵马人口并不多。金国想要攻打蒙古大军的老巢,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二年春正月丁卯朔,以边事未息,诏免朝贺。辛未,大元兵徇彰德府,知府事黄掴九住死之。宋人攻秦州,统军使石抹仲温击却之。癸未,有司奏,请权止今年禘享朝献原庙及皇太后册礼,从之。乙酉,征处士王澮,不至。大元兵徇益都府。命有司复议本朝德运。乙未,大元兵徇怀州,沁南军节度使宋扆死之。二月丙申朔。壬子,大元乙里只紥八来。丙辰,罢按察司。壬戌,大元乙只复来。---《金史》

可问题是,他们打下了蒙古的老巢又能怎样?他们能获得多少战利品呢?一旦蒙古大军杀回来,那金人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攻打蒙古地区,只有与之正面军队相较量,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收益,因为他们的军队就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1. 可是打得过吗?完全打不过,金国在南迁之前,已经和蒙古大军打了好几仗,没有哪次获胜的。尤其是金宣宗继位以后,蒙古大军分三路进攻金国,河北郡县几乎全部被金国人给占领了,只剩下了11座城池。
  2. 战斗力的悬殊,使得金宣宗认为自己不能跟蒙古大将硬拼。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得以延续,他只能选择和蒙古人握手言和,当然是一种耻辱性的求和。
  3. 成吉思汗在收到一定好处费和地盘以后,这才答应退兵。此后金国便开始计划了南迁的政策,金宣宗是第一个想到往南方逃的金国皇帝。

等到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就算木华黎不对金国下手,金国也不会想到去偷袭成吉思汗的老巢,毕竟蒙古大军的老巢,远没有南宋的资源多。

02金国战斗力日渐降低,完全不是木华黎的对手。

成吉思汗西征以后,你以为蒙古大军就彻底走光了吗?当然不是。成吉思汗临走前,将木华黎封为了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等职务,专注于攻打金国。

这就好像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金国长期与宋人接触,早就被汉化了。所以战斗力一天不如一天,也习惯从游牧民族转变成了农耕民族,以城池作为行政单位。

  1. 可是蒙古人不一样,打赢了他们就进城抢掠,再象征性地派一点点人马驻守该城池。打输了就跑路,反正他们是拖家带口上路的。不过输的情况十分少见。
  2. 当时金宣宗决定南迁的消息,被成吉思汗获悉以后,他立刻命令木华黎对金国发起进攻。1215年,木华黎带领大军占领东京,也就是现在的辽宁辽阳,又攻占了北京,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宁城县。
  3. 金国决定与木华黎决一死战,所以派遣大将奥屯囊带领20万大军与蒙古决战,结果被木华黎斩首8万多人。此后木华黎大军一路畅通无阻,几乎没有败绩。

由此可见,金国此刻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至少在蒙古人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为此他们只能转移目标。

既然打不过蒙古,难道他们还打不过昔日的老对手南宋吗?金宣宗认为,他们完全可以欺负一下南宋,以此获得更多地盘,弥补他们在北方的损失。

庚寅,奉卫绍王公主归于大元太祖皇帝,是为公主皇后。辛卯,诏许诸人纳粟买官。京师戒严。壬辰,大元兵下岚州,镇西军节使乌古论仲温死之。夏四月乙未朔,以知大兴府事胥鼎为尚书右丞。戊戌,奉迁昭圣皇后柩于新寺。时山东、河北诸郡失守,惟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徐、邳、海数城仅存而已,河东州县亦多残毁。---《金史》

为此金宣宗下了一步好棋,中都被蒙古大军攻陷以后,他知道自己无法对河北、山东地区进行直接统治了,所以他顺手封了九个地方武装为公爵,让他们在本地发展力量,作为金国在北方对抗蒙古大军的屏障。

由此可见,金国本身已经没用到了,将地盘拱手让出去的地步,他们又怎么可能有实力,跟强大的蒙古帝国相抗衡呢?

03南方是物阜民丰之地,金国希望攫取这里的资源供自己发展。

打不过蒙古,难道金国还打不过南宋吗?这是金宣宗心里盘算的事情。他们早就对南方物阜民丰的生活垂涎三尺,这一次迁都,只不过是实现了自己昔日的梦想罢了。

夏四月丁未朔,以宋岁币不至,命乌古论庆寿、完颜赛不等经略南边。戊申,孟州经略司万户宋子玉率所部叛,斩关而出,经略使从坦等追败之。庚戌,花帽军作乱于滕州,诏山东行省讨之。南阳五朵山盗发,众至千余人,节度副使移剌羊哥出讨,遇之方城,招之不从,乃进击之,杀其众殆尽。---《金史》

金宣宗南下以后,将国都建立在汴梁,也就是昔日北宋的都城。这一举动,使得金国正儿八经地成为了中原王朝,虽然是耻辱性地南迁,却决定了金国在历史上的地位。

  1. 当时恰逢宋宁宗时期,金人南迁引起了南宋的强烈不满。每年大把岁币供应给他们,他们还不知足,居然将手再次伸向了南方。
  2. 此刻南宋已经看出了金国的颓败之势,所以打算利用金国和蒙古的矛盾,联合蒙古一起对付金国。于是宋宁宗停掉了给金国的岁币。
  3. 金宣宗当然不能答应,自己被蒙古人欺负了,南下居然还要被南宋这个小弟弟欺负,这绝对不行。所以在术虎高琪的建议下,金宣宗发动了南下攻宋的战争,以此挽回自己在北方损失的土地。

期初战争是十分顺利的,金国大军连续攻克了光山、罗山等城池,斩杀了两万宋军。可是夺取的城池他们守不住,多次被宋人再次攻陷。久而久之,金国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这个时候西北的西夏,居然也趁火打劫,对金国发起进攻。此外金国内部也是发生了契丹人叛乱,到处都是敌人,金国自此一蹶不振。

总结:金人南下,其实是一招臭棋。

南下的金宣宗,虽然可以暂时躲避蒙古人的铁骑,可是他没有想过,将中都让给蒙古,是严重削弱统治地位的一种体现。

金宣宗认为南下攻宋可以弥补这一损失,其实他没想到自己早就已经众叛亲离。在攻宋时遇到了各种困难,与南宋打得难解难分,再也无法恢复往西全盛的局面。

蒙古的战斗力的确很强悍,但是逃跑绝对是下下策。如果金宣宗能够坚守中都,以必死之心守住金国的北大门,或许金国在上下一心的团结之下,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江湖小晓生


蒙古主力西征,成吉思汗留给木华黎两万蒙古骑兵继续进攻金国,木华黎率领两万蒙古骑兵横扫河北、山东等地,攻克90余座城池,木华黎改变们蒙古人攻城不守的策略,对占领区内的汉人采取怀柔政策,招募的大量汉人士兵加入蒙古军队,兵力扩充到十几万人,此时的金国应对策略有很大问题,在与蒙古作战同时还派兵进攻南宋,又与西夏打得五花灿烂。


大话壶


接受了汉文化的游牧民族,还有悍战性吗?想想晩清的八旗子弟!契丹的辽,女真的金,蒙古的元,滿人的清,哪个逃过此宿命?只有我们大汉子民,虽然经常亡国,被奴役,但拥有伟大的精神胜利法,至今仍在文学作品,影视艺术中,出生入死,強敌灰飞烟灭。可谓战果赫赫,名将如云!


山骡


打不过!

这样说吧!蒙古这户人家兄弟十个,而且个个都是职业武术家,随便出来两个就是打遍乡镇无敌手了!金家祖上也是职业武术家,但早早发家至富后,后人就不太用心练习了,金家这代人兄弟们虽然也不少,但除了有三二个花挙秀腿的样子货算个业余武术爱好者,其他的纯粹的职业农民了!蒙古人家有六七个出远门打隔壁县里的不服者了!可留下的几个也不是谁能得罪的,保护费一样要交,敢不满一样灭你。明白了吧!真心打不过。


天门观雪


蒙古打下来又有什么用 不适合屯兵 随便执个帐篷就能办公 如果打下宋朝 就有稳固的后方基地 用宋朝的财力 供养女真人的战力


看天与海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掠夺和长期统治,蒙古就是缺乏资源才对外侵略扩张,所以,金国的目标必然是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eaf73121f1b444e8170b886e3fb4ee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