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陈独秀家的火车站

有人说到了“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如果以大加小曰伐的话,那为何南伐和东伐西伐之类的都很少呢?

其实,这还涉及到了中国一个特有的文化,那就是所谓的天子坐北朝南之说。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隐藏的含义就是中国的北方才是正统和归宿。如果占据了北方或者以北方为中心,首先政权的合法性有了,那往其他三个方向都是代表天子出去征讨,是代表正统的。

但如果你大本营是在南方,那往北一是为了收复故土,二则就是解决政权合法性。所以我们看到诸葛亮北伐,朱元璋北伐,常凯申北伐,都是这个隐含的意思在背后。


老秦来煮历史百味

所谓“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这是啥意思呢?通俗来讲,就是说古代战争分为讨,伐,征,攻四种形式。

征是中央的、正统的战争;伐是战争的大小之战,说白了是以大欺小;讨看言字旁,是正义的讨伐,一般在讨之前都有一番正义言辞滔滔不绝;攻就不必说了,就是主动发动战争的意思。

秦朝征百越

那么中国古代进行征讨时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而“北”却是用“北伐”?

成吉思汗西征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一种原因就是中国一般单兵作战都是南弱北强。我们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骑兵优势,常在边境掠劫骚扰,由于其骑兵的强悍,对民众的威胁非常大。所以秦汉两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筑长城,北拒胡虏与墙外,除了偶尔出了几个名将打出去几年外,大部分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由于边境威胁大、只能短暂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种先声讨后出击的模式,也就是讨伐。以至于后面就习惯地称之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开发,或者开发程度过低,多毒瘴之地,导致那里单兵作战能力不强。所以南部边界的攻战往往是以高对低、上对下的姿态进行征服。

朱元璋北伐

另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权政府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结果。政府出了昏君佞臣,不满的地方臣子对其声讨而征伐,比如唐初讨伐武则天。由于政府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讨伐你。

北伐战争


红色收藏家姜小平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因为这是胡说八道,征、伐有很强的政治意味,跟方向无关。

打仗有攻/伐/征/讨

简要来说征就是“使对方臣服”;伐就是“使对方灭亡”


我看有很多朋友做如下引用

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大意说是伐是以大欺小,征是上级对付下级。

仅仅说到了表面,离本质还有一步。


三国时期

曹魏:北征乌桓,南伐蜀

蜀汉:北伐曹魏,南征蛮

经过这个对比大家看到其中的相似了吗?

曹魏对于乌桓和蜀汉对于南蛮,只是要求臣服,并不是要往死里打,然而曹魏和蜀汉则是水火不容就是相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

这是从鲁国的观点来看,齐国要灭了自己,原因是是在姜小白和姜纠争夺国君位置的时候,鲁国支持了姜纠。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

意思就是敲锣打鼓的杀死你就是伐,偷偷摸摸的干掉你,就是偷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这是齐桓公攻打楚国时候的说法,原因是楚国不向周天子上贡,我们来这里就是征收这些东西!


既然是要对方死亡(伐)或臣服(征),就必要正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要正名,就要讨,所以讨伐,征讨。讨字一出就伴随着对你的侮辱和理论打击,论证我伐或则征的,伟光正!


所谓攻,就是两个人打架,么有任何一方能给自己营造理论上的合法性!这个词,基本不会出现在一方攻打另一方的言辞中!所谓王者有征无战!


伐,杀也。——《广雅》

徵,召也。——《尔雅》徵通征


所以要明白这些字的意思,还需要结合它其他的意思来看!


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等等一系列和方位联系起来的说法,只不过是说明在不断打仗罢了!


以上

目西


目西

第一,从战争性质看,“伐”指正义之战,是指顺应民心(古人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道’”)的战争,比如三国时孙权杀了关羽夺回荆州,第二年刘备举全国70万大军攻打吴国,叫伐吴。比如,明太祖派大将徐和北伐灭元收拾残元势力等等。“侵”指扩充领土,非正义性,侵犯他人领土。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比如凶奴、金、辽等,动辄对南方汉族中原地区发动战争,叫南侵。“征”带褒义,最初用于天子攻诸侯,攻无道者。比如东周列国时期,礼崩乐坏,常有诸侯小国不听天子号令,周天子时常委托某诸侯国代自己去征讨教训不听话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典故就是这么来的,秦国就干过这么个急先锋打手的活。

第二,从战争自身的特点看,“征”和“伐”时常连用,也带有褒义,“征伐以讨其不然”,是公开的、大张旗鼓的军事行动。生怕国人不知道,明人不做暗事,我要收拾揍你了,你准备好了没?好象打擂台赛。比如唐高宗时,征伐高丽,薛仁贵东征,后来薛丁山征西等等。“侵”与“袭”则是不宣而战的秘密军事行动,袭比侵更富有隐藏性和突然性,比如偷袭突袭,袭是小现模战争,与战争性质无关,属于战役战术,兵不厌诈,猝不及防,孙膑当年以卧薪偿胆的越国王攻打吴国,釆取的就是偷袭闪电战,虚晃一枪,当吴王差夫发现时,越军已至姑苏城下了。“攻”是攻打,多指具体攻打某个地区或城市,比如《曹刿论战》一文就写如何具体攻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比如,两军对垒某山地,甲方主攻乙方防守等等。


回答是否令你满意?


圆梦人A

这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上古的天文学理念;二是由此而衍生的统治学理念。

先说前者,《周易》有两则记述证实了这一点:

《周易·说卦》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第一则中明确说明了作为统治者的“圣人”是必须“南面听天下”,又提到“向明而治”。

第二则解释了这个“明向”为什么是南方:“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这里的意思很明显是指天文学上的现象。

由于我国处于地球的北部,因此按照地球与太阳的公转关系,日出到日落,北方的阳光总是比南方的充足,这就是《说卦》里的“向明”之意指,也就是坐北朝南——向着光明的一面。

既体现统治力,又体现了那时候的人文信仰。

众所周知,我国的史前历史,大多数和“火”有关,如最早的氏族燧人氏、与黄帝并称华夏元祖的炎帝、比炎黄更早的伏羲、神农都和太阳或火焰有关。

这显然是因为农耕文明对春夏季节,也就是阳光普照的时节之仰赖而导致的。

太阳是天、太阳也是“火”,火能带来熟食、阳光能带来丰收(非干旱),在那个文明萌芽的时代,这些无疑是神圣的。

后来,就演变成了“天人信仰”,也就变成了统治的学问。


無風即風

中国发动战争说辞的讲究,征、讨、伐、攻。


一、征,并不如题主所言,东征、西征、南征,征,是有其特定含义的,①“征,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见《孟子》【译文】(征的意思,上级惩治下级,平等的两国交战不能称“征”);如,唐太宗亲征辽东。②“征,召也”见《尔雅》【译文】(征的意思,政府召集),如,“长子西征”(1235年~1242年),大蒙古汗国第二次西征,兵锋今哈萨克斯坦和南俄罗斯。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速不台为主将,哲别为副将,诸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召集各支宗室长子统率军队,及万户以下各级那颜(千户)长子率军从征,所以史称为“长子西征”或“诸子西征”。


二、讨,会意用法,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讨,治也。”见《说文》【译文】(讨的意思,是依法治理。)如,“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见《左氏春秋》【译文】(公元前714年,宋殇公不尊重周天子,从来不朝觐周天子,郑庄公以周天子辅佐大臣身份,以周天子的名义要求诸侯处治宋国宋殇公)


三、伐,会意。从人,从戈。即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伐,杀也。”见《广雅》【译文】(伐的意思,就是杀掉。);“伐,击也。”见《说文》【译文】(伐的意思,就是主动进攻。);如,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如,国民革命军讨伐北洋大总统袁世凯,北伐。



四、攻,形声。从攴(pū),从工声。“工”意为“土木工程作业”。“攴”指“搞”、“执行”。“攻,击也。”《说文》【译文】(攻的意思,就是主动打击。)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见贾谊《过秦论》秦王朝由打天下改为守天下,形势不同啦,却不施行仁义政策,(故灭亡了)。


湿婆之林伽大王

征,本意是出征,征伐。 征 是国家发动战争,作为正义的,正统的战争。对内的战争,对有叛乱的地方发动的战争。

伐也是代表战争的词语,对外的战争。 伐 表示讨伐,表示战争的大小。成语“口诛笔伐”略带点侵略的意思。



为什么是北伐?中国古代除了最近的明清两朝的首都在北京之外,大部分的首都,权利中心都在黄河流域甚至在南方地区,比如古长安,南京,甚至达到东南沿海一代。受这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国家对内的战争是东征,西征,南征。 而北方地区的内蒙,东北属于少数藩属国,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聚集地。对外的战争我们要去讨伐这些民族。所以是北伐。

民国时期的北伐战争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北伐战争是国民政府发动的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

可见我们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祖先的智慧全部融入了文字里边。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南极看电影

中国古代的征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只是规模不同,发出征讨者的地位不同,历史上影响不同罢了。也就是说,古代征讨,不仅有“南征”“东征”“西征”,也有“北征”,只不过提问者不知道而已。

汉班彪有《北征》赋,记录的北征的事,三国时期曹操发动了北征乌桓的战役,唐代诗人杜甫有《北征》诗,明朝的杨荣根据朱棣的“北征”著有《北征记》,明朝袁彬根据英宗的“北征”撰有《北征事迹》。

“征”与“讨”“伐”“战”等字,使用中并没有特别限制。“东征西讨”也可以说成“西征东讨”,“南征北战”也可以说成“北征南战”,只是开始那么说,后来跟着说,习惯了而已。


陈广逵

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奉辞伐罪曰征。——《书·允征》


挟天子以征四方。——《资治通鉴》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从这些例子可见,所谓征一般是宗主攻打藩属,中央攻打地方,有一种“纠正”的含义。而伐则没有这一含义,就单纯的是击杀之意,和侵也比较接近。之所以会有题目的疑问,主要是因为我们历史上的地缘因素,大部分历史时期里,中央政权都坐镇于黄河流域,东南达大海,疆域之内都是管辖之内的领域,因此对这两个地方用兵就是征讨,故多见东征、南征。西部瀚漠中诸小国以及东北朝鲜半岛多是藩属,故对这两者用兵也是征讨,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唯独北方草原从商周以来就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地盘,几乎从来没有置于汉族政权统辖之下,因此不能称其为征讨,只能称其为讨伐,故北伐匈奴之说。


北伐最常见的语境其实是在汉族政权被迫南迁时,北方故地被外族占领,有志之士有心夺回故地,此时向北用兵,即是对外用兵,所以用伐,不用征。

北征不是没有,世说新语有谢万北征,杜甫有诗《北征》。一般的,出兵的一方用征没什么大问题,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用伐就要慎重,因为就等于承认了对方的独立性,或者至少是认为对方不是受王法恩泽的人。而被打的一方希望用伐,用征会表示自己承认自己的被动地位,或者自己确实有错。


历史论古今


这就要讲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了,间接体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征与伐的具体区别和所用范围的差异。及什么时候用这两者中的一者能够准确表达其隐含意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该字有远征、召集、征求、现象、出兵讨伐等多种意思。而伐字有含义:①砍:伐树、砍伐。②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③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两者都有进攻对方军队的意思,但两者中却有细微的差别,就如进行北伐的军队一般都是军气正盛的队伍,往北进攻也是以大打小,以强打弱。并且北方平原辽阔,无地势要险之地可以据守,失败了只能节节败退而无处可以抵御来犯之敌。


而东南西征就不一样了,这两者往往是势力相平的军队或者队伍,就算其中有某一方失败了,它也有相当大的机会可以逃脱敌手,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

比如当时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五个多世纪,而文献中明确以华夏居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配合四方的记述,大概出现于战国。

因此把对当时占据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的战争称为“伐”,其目的也是为了也是为了保持一种政治上的优越感。


所以当时的东征、西征(西讨)也都是取得合法统治象征的中原政权对地区割据政权的一种带有政治优越感的说法而已。

另外《孟子·尽心下》说:“君好仁,天下无故焉。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征而西夷怨。奚为后我!”

所以东南西作战称为征,往北去就被称为伐。不知不觉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