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凶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玉帝配王母,八戒愛翠蘭,如來觀音組CP。”

這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唸叨的“拉郎配”,過家家的時候,也是煞費苦心,各種挑“角色”。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但,若干年後,我才知道,不但如來和觀音不是一家子,連王母娘娘也和玉帝沒啥關係!


而最毀三觀的是,王母娘娘壓根兒就不是人族,而是半人半獸的妖怪


《山海經》中記載:“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所以,人家的真實面貌是這樣。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再比如我們常聽說的九天玄女,我們印象中的玄女,都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模樣。


事實上,她的原型是《山海經》中暴戾、恐怖的“女魃”:黃帝乃下天女曰(妭)[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覆上,所居不雨。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除了神仙形象大出意料之外,神獸與我們的想象也是大相徑庭!


《山海經》裡古人記載的這些奇珍異獸,它們都有現實原型,比如:白澤就是大白狗夔是大野牛鳳凰原型是孔雀麒麟原型是長頸鹿檮杌是老虎的演變獬豸是鹿的升級版……


至於九尾狐,並沒有明確表示是有九條尾巴,很可能是九節尾巴,所以傳說中的九尾白狐,很可能是小熊貓,一種類似於浣熊的生物。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好吧,再提示一下:《功夫熊貓》中,阿寶的師父,就是小熊貓。


而天狗食月中的“天狗”,也並不是狗,而是一個長著白色貓頭的小獸,本來是御凶神獸,後來慢慢變成“天狗吞月”等不吉之兆。


神獸騶虞

上面這些神獸,一般都比較強悍,屬於人類頂禮膜拜的存在,但是有一頭神獸,人家對人類就很友好——騶虞


《山海經 海內北經》記載:“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毛詩故訓傳》也記載:“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


古代中國軍陣之中一般有倆比較特殊的旗幟:白虎旗和騶虞幡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白虎咱都知道,那是主戰的,而騶虞幡,則是主和的。打出騶虞幡,就意味著,這仗先別打了,咱聊聊吧。


到了晉代,騶虞幡成了皇家令旗,《廿二史札記》中,提出“晉制最重騶虞幡”。


在八王之亂中,楚王司馬瑋剛剛矯詔殺了司馬亮與衛瓘,躊躇滿志,滿面春風,滿以為從此就要“城頭變幻大王旗”了。


可沒成想,殿中將軍王宮手持幡前去宣佈:“楚王偽造詔書。”造反派的一幫擁躉立馬作鳥獸散,結果司馬瑋就被反殺了。


說到此,很多朋友一定在想:這麼牛掰的騶虞幡,到底長啥樣?嘿嘿,它就長這樣: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注意了,讓我們放大看: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熟悉吧?它就是我們的國寶——滾滾


事實上,人家滾滾當年的江湖地位還是很高的,因為它參與了上古聖戰——阪泉之戰!大戰的雙方分別是:皇帝和蚩尤

而滾滾,正是蚩尤的坐騎。


《山海經》中的食鐵獸是怎麼進化成熊貓的

《山海經·中山經·崍山》晉人郭弘農注:“山有九折坂,出狛,狛似熊而黑白駁,亦食銅鐵也。”《爾雅·釋獸》中也記載“熊貓似熊、小頭、黑白駁,能舔食銅鐵及竹骨。”


不管《山海經》,還是《爾雅》,滾滾都是能啃銅、鐵的神奇存在,所以才有了響噹噹、吊炸天的綽號——“食鐵獸”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今天喜歡吃竹子的滾滾,在曾經的歷史,可是吃過肉的。


據明清兩代的史料記載,當時就有一部分大熊貓吃肉,經常跑到農戶家裡,啃咬家畜,甚至還啃鐵鍋,真是名副其實的“食鐵獸”。


上世紀7、80年代,四川省內的冷箭竹林大面積枯死,餓極了的一隻雌性大熊貓就掃蕩了附近農場的35只山羊和綿羊,還有研究人員在其他熊貓糞便中發現了金絲猴的毛髮,以及麝鹿的蹄、骨頭和毛髮。


2011年和2017年,網上都出現過野生大熊貓抱著山羊或牛羚屍體啃食的新聞照片。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除了吃肉,大熊貓的戰鬥力也不可小覷。


從生理上說,滾滾是熊不是貓。據測量,真實大熊貓的咬合力僅次於北極熊;奔跑速度在山地裡,都能超過劉翔平地最高速度。


至於滾滾一百多公斤的體重,分分鐘碾壓野狼、欺負黑熊,甚至於可以無視老虎。


那麼,如此厲害的食鐵獸是怎麼進化成萌噠噠的熊貓的呢?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研究證明,滾滾的存在史長達800萬年,相比我們人類1萬年的文明史,那可長多了。但是,從200多萬年前開始,它們卻突然開始了吃竹子的生涯,而這一吃就吃到了現在。


我們都知道,基因決定了物種的一切行為,滾滾自然也不例外。


肉食基因決定了它曾經是兇猛的肉食動物,可是大約在200萬—400萬年前,滾滾突然丟失了鮮味感受器的基因,從此對肉類失去了興趣,轉而以纖維素的植物類為食物。


滾滾的這種轉變,導致了滾滾生活習性的大變革。因為高度纖維化的竹子,其所蘊含的能量,比起高蛋白的肉來說,實在是太少了,而且滾滾的腸胃對竹子的消化率也只有可憐15%左右。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故此,滾滾一天要吃幾十公斤的竹子,才有足夠的能量維持體能,此外,為了節省體能,滾滾還選擇了——吃飽就睡


所以,我們熟悉的“多吃多睡少幹活”的滾滾,就煉成了,除了吃和睡,它的日常表現就是:

內八字迷蹤步、花式樹上眠……


全世界都愛熊貓?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滾滾便作為親善大使,高光遊走於國際之間。


1972年10月,大熊貓“康康”“蘭蘭”東巡日本,也同樣引發了島國人民的山呼海嘯,連日本天皇也成了熊貓的鐵桿粉絲。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走向國際的滾滾,享受著絕對的超國民待遇,比如:


“康康”和“蘭蘭”在日本上野動物園的寢室面積達150平米,室外活動場地為120平米,當時的建造價格就

高達4000萬日元,而且夏有空調、冬有暖氣,生活條件可以說相當的豪華。


2016年,美國的亞特蘭大動物園出生的雙胞胎熊貓“雅倫”和“喜倫”,為了照顧它們的胃口,每週要在周圍的1500多個農場為它們挑選食材。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甚至,滾滾還“承擔”著改變世界格局的力量。


2014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大不列顛是否從此煙消雲散?”


而就在全世界都在凝神屏息之際,蘇格蘭人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獨立之後,愛丁堡公園的熊貓甜甜和陽光就要搬家到英格蘭了。


這下,很多蘇格蘭民眾不幹了,甚至揚言“你可奪去我們的自由,不可奪去我們的熊貓”。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最後,儘管公投獨立失敗了,但蘇格蘭人民還是很欣慰的,畢竟,熊貓保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