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成绩不好,远程实习对申请学校有帮助吗?

最近一位英国本科院校2:2成绩毕业,统计学专业的同学私信询问:

"远程实习对留学申请有帮助吗?我想申请的英国研究生都希望有实习经历的申请人。所以在纠结远程的作用和含金量。

我因为绩点不高,在纠结要不要找个实习提升申请竞争力,但以我的条件在英国或者国内找出名的企业实习有点困难,所以想咨询你们的四大远程实习。"

最近小编在后台私信收到了上面这样的提问。相信很多开始准备留学的同学同样会关注到这样的问题,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解答一下实习对留学申请是否有帮助吗这个话题。

实习经历对于研究生申请有多大帮助?


我们常常模糊觉得实习会对申请有所助益,但是帮助多大,是否值得投入大笔的金钱和时间?这个问题值得仔细思考。

对于研究生申请而言,招录委员会考虑的重要因素如下:

授课型硕士和MBA - 看重实习经历,毕竟入学就面临着就业。

研究型硕士和PhD - 看重科研经历,因为不发够论文无法毕业。

所以就读授课型硕士时

同等条件同等成绩 < 同等条件同等成绩有实习经历 < 同等条件同等成绩有名企实习经历

PTA实习(远程实习)


以下小编转述一名远程实习学员的亲身经历的片段,来让大家对远程实习有更具体地认知

PTA实习_陈同学:

不同于线下面对面的实习,在接触PTA这种远程实习之前, 我实在不知道需要get的点在哪里。

打开文件,我便留下了不学无术的眼泪。

公转书?新三板?董监高?主办券商?

一通搜索引擎运用,半个小时过去,我知道这几个词的意思了。可这170页的公转书我看到什么时候?

好在我看过“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于是,静下心沉住气,思索:我看公转书是要学到什么?

公转书的作用、内容结构、书写方式,以及券商在公转书中发挥的作用。

第二天,我提交了我的第一份问题反馈

于是我把对话置顶,手机非睡眠不离手,等待老师的知识输出。

120个小时后,我收到了老师的消息...

这之后,我便知道了,老师有空的时间是每周五(布置任务)然后便消失。原因:其他时间在出差...

如此往复,除了中途个别周六周日得空指导我一下,终于在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用他一贯冷静的处理问题方式,为我来了一次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式的大型疑难解答。

可能因为行业性质的缘故,老师仅用30分钟就把我整理出来长达2页word问题反馈以及财务计算指标的诸多疑问高效清晰地解决了

甚至又花了近1小时为我以后的行业发展分享了过来人的宝贵经验。

我收回因为之前等不到他回复而给他的任何负面评价。

PTA虽然不是实地实习,但之前是我低估了工作强度。对于小白来说,收获还是不小的。


工作的强度从带教老师回复我的时间就可以看出:偶尔周末得空,其余时间出差。毕竟挂牌,增发股票需要用到的文件资料都需要到委托企业实地获得。

工作内容据老师的分享,流程内所要编写的文件向来都不是难点,虽然对于我来说光看懂这些文件就需要好几天

。难点在于,在增发股票时找到愿意投钱的金主爸爸。

所以除了智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体力和沟通能力。


这里所说的数据当然是企业的公转书、半年报、年报里涉及到的财务信息,各种财务报表啦。

对于我财务报表似乎就是

好在不是专门的会计,不需要把细枝末节的东西搞清楚,只要了解三张报表的大头和大额变动即可。

不过对于数据,有一个大的认知是不能模糊的:

数据只是是表象,要了解数据背后所隐含的深意。

学习能力

我问过导师 "即使工作强度这么大,这个行业还是有这么多人撞破脑袋都想进来,那么有什么能力是一定要掌握的呢?"

学习能力,

快速学习的能力,

自学且快速学习的能力。

其实,学习这件事情并不仅限于学生时代,工作中的自学能让自己感受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节奏。可是工作后留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并不很多,能自愿提供指导的人基本等于没有。


因此,现实使然,快速学习和自学的能力成为一直向前冲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软实力

正如增发股票的关键是融资,自学效果的提升是有良师指导,所谓的软实力——沟通能力,不可或缺。

与人打交道是获取资源高效的方式,锻炼的途径也无非与人多接触。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其困难的。毕竟所谓的与人打交道,是不区分交流对象的。

交朋友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和人打交道却需要来者不拒,甚至还要自己贴上去。

这种轻功是需要长时间修炼的。


掌握最新英国留学动态,获取最新的留学咨询,同时还有更多名企内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