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后会成为巨贪?

秋天的红叶882


对于一个人的品行进行判断,不是出于这个人曾经做过什么,而是这个人一直做过什么样的事情。这两位无疑在以前都是倍受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人物,但在后来还是陷入到了有关利益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慢慢的变成为了这场漩涡中的牺牲者,成为了这场漩涡中的祭品。

他们二人无一例外的是,在当初的时候都是人们赞叹的角色,不论是一首关乎天下粮食的诗,还是在小时候艰苦学习的心,都是值得人们去尊敬和佩服的,但二人在进入到了仕途后,却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从一个心境质朴的君子,慢慢变成了一个又一个贪赃敛财、结党成瘾的伪君子。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而是属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物欲的正常需求。

人们大都是追逐物质的

在古代的时候,这些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这样的愿望,这个愿望便是能够有朝一日,成为朝廷中的官员,成为吃皇粮的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如果一个家庭中出现了一个官员,那是一件祖上冒青烟的事情,再加上政府对于商人的不待见,对于官和农的大力扶植,所以在这二者间,很多读书人便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前者。

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成为官员,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上的收获,还有物质上的收获。在以前,政府对于官员们贪赃的事情,大都是不以为然的,因为统治者心里清楚,想要这些人好好的为自己做事,不给他们一些好处是不可能,所以政府会一直处于一种默许的状态下,这就像清朝某著名贪官的理论:“想要官员能够好好的作为,十斤的粮,得让他们拿走一半”这无疑是对古代官场黑暗的真实写照。

同流合污

在古代的政府中,虽然有一些清流占据着朝廷的一席之地,但这样的人大都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发展,所以真正的权力是被那些“泥石流”所把持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古代一个即将进入官场的新人,这时在你刚刚将脚伸向大廷的时候,“清流”和“泥石流”这两个集团拉住了你,分别让你跟着他们,正在你踌躇不定的时候,你一定会去考虑这两个集体,或是集团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就二者的对比来说,“泥石流”集团能够带给你的利益可能是最大的,所以你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去选择“泥石流”集团。

所以,如果就连身为读者的你都选择了,你明知不好却利益丰厚的“泥石流”,那这两位心中具有远大志向,想要在朝中大作一番的有志之人,则一定会抓住能够帮助自己升迁的势力,也就是我们在本文中所称呼的“泥石流”集团。在进入了这个集团后,大家要知道,不论这二位在之前多么的“清流”,多么的正直、多么的痛恨贪污行为,可他们一旦进入了这个派系,就要遵守他们的规则,并快速的融入他们,所以在后来,在经历了“泥石流”派系的彻底洗脑后,他们也会将自己当初的志向遗忘的一干二净,也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争夺自己利益的斗争中,这便是为什么人们会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原因,并不是说他们生来就黑,而是因为他们既然进入了这个“团体”,就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一份子,虽然这不是强迫,但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

所以,这二人在后来之所以会从一介“清流”成为“泥石流”,那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他们的志向转变了,他们想要有朝一日手握大权,他们想要有朝一日呼风唤雨。


木剑温不胜


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俗人,没有多少境界。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没有期望孩子将来有多大的出息。

仅仅觉得能有一份工作,混个饭吃,不必很操心,也不用担多大的风险,不必付出很多的辛苦,可能碌碌一生,但只要平平稳稳,快快乐乐,也就行啦。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孩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就此说几句吧。

孩子小时候,我时常带着他到处溜达,也经常到我办公室玩耍。

我只告诉孩子一点,如果认真学习,将来就会在大楼里上班,既轻松又舒服。(其实未必)

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替别人盖大楼,自己还不能住。(其实搬砖也未必不好)

是人家盖楼你去住哪?还是你去盖楼人家住?你自己看着办。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生存是第一需要。

诗人李绅写下了《悯农》,未必就说明他的境界多么高。

进入了中学课本,就把这首诗跟作者的境界联系在一起,过度地解读。

相当然的认为,描写农民工作的辛苦,就是同情农民的遭遇。

特别是又取了一个高大上的题目,就以为作者多么高尚,多么有境界。

其实,或许作者本意仅仅就是认为种地很辛苦啊,将来说啥也不能干这活。

君不见,现在许多自媒体作者,为视频而视频,专门设计一些东西发出来,都清楚是咋回事。只是手法不太高明罢啦。

再如一些演员,扮演的角色很感动人。但离开了戏,也就不那么讨人喜欢啦。

也有一些名人,在高堂上夸夸其谈,像圣人一样,走下讲坛也是一个俗人。

李绅恐怕也是如此吧。

同样的道理,匡衡清楚得很,靠爹爹不行,靠娘娘不行,不刻苦读书就没有出路。

凿壁偷光,只能说明不安于现状,学习刻苦,以此想改变命运,并不能说明其理想境界多么的高。

目标很远大,那是为了摆脱贫穷,去追求荣华富贵。

但不一定就是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

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要求或评价一些历史人物。

我想弱弱的问一句,你自己能做到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般人做不了圣人,到不了那么高的境界,这很正常。

但起码做一个无害于社会的人,尽自己的能力混个饭吃,也就行啦。

在这个基础之上,尽量做得好一些,那就相当不错啦。

但作为中小学的教材,理该更加认真谨慎,选择一些更好的作品来教育孩子。

否则,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豹眼看历史


题目的说法并不准确,李绅和匡衡确实不是完美的好人,也确曾晚节不保,人生存在一些污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应该危言耸听,说他们成为所谓“巨贪”。

先说悲天悯农的李绅

李绅是唐朝诗人,跟唐朝的很多诗人相似,他既是诗人,也是官员。

李绅出生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李敬玄曾在唐高宗年间做到中书令,担任宰相,但传到父亲李晤这一代,就混的比较惨了,李晤的最高官职不过是县令。

更惨的是,李绅幼年丧父,他是由母亲一个人带大的,因此没有娇生惯养的经历,并未沾染官宦子弟的习气。跟那些高官权贵子弟不同,李绅早年时生活在基层,深知民间疾苦,他曾目睹农民终日辛苦劳作而不得温饱,却为他人作嫁衣裳,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地主,却可以不需劳动,坐享其成,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李绅对农民抱有油然而生的同情心。

在这种情绪影响下,李绅有感而发,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二首。

其一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如此悲天悯人又充满现实讽刺的作品,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如果不是对农民抱有强烈的同情心,绝不可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李绅的性格比较刚直,看不惯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再加上卷入牛李党争,李绅的前期职业生涯并不顺利,后期才峰回路转,顺舟顺水,晚年曾任节度使,官拜宰相,位极人臣。

不过,李绅不是完人,他也有缺陷甚至污点,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不是贪污,而是因为他晚年一意孤行而一手炮制的冤案——“吴湘案”。

吴湘是当时扬州江都县的县尉,品级不高,却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而当时李绅任淮南节度使,扬州是他的辖区,嫉恶如仇的李绅听说对吴湘的举报后十分恼火,未经认真调查就力排众议,把吴湘逮捕下狱,直接判处死刑,甚至不给吴湘辩白的机会。

按照唐律规定,死刑要上报朝廷复核,有关部门在复核时发现此案或有冤情,吴湘的罪行完全属实,至少罪不至死,但李绅却坚持认定吴湘是死罪,最后强行把吴湘送上断头台。

若干年后,“吴湘案”被官方平反,认定为冤案,而一首炮制这桩冤案、已经死去多年的李绅也未能逃过追责,惨遭“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再说凿壁偷光的匡衡

说起凿壁偷光的匡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跟怜悯农民的李绅相似,西汉的匡衡既是饱学之士,也是高级官员,不过他不是什么官宦世家,而是出生在农民世家,家境贫寒,读不起书,所以才帮人做工,赚点钱财买书学习,但家里点不起油灯,只好“凿壁借光”,借助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凿壁偷光”一直被作为励志故事来鼓舞孩子勤学苦读,这个故事本身没什么问题,故事主角匡衡也确实靠着勤学苦读,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后来学而优则仕,进入仕途。

匡衡是一个颇为正直的官员,虽然在政坛上没有做出什么突出贡献,但他学问精深,为人正直,洁身自好,很受尊重,也受到汉元帝的宠信,所以得以在晚年官至宰相,光耀门楣,并被封为乐安侯,达到了人生巅峰。

可匡衡很快就从巅峰滑落,因为贪心二字。

汉朝时的侯爵都是有封地的,匡衡的侯国食封土地是三十一万亩,在当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大地主大土豪了,可已经临近退休的匡衡不知哪根筋不对,偷偷利用地图的错误,擅自把自己的地盘扩大了许多,把周边的四万多亩土地也都据为己有了。

这个时候,宠信匡衡的汉元帝已死,没人袒护他了,昔日的政敌开始趁机攻击匡衡,弹劾他“专地盗土”,汉成帝趁机发飙,把匡衡免为庶人,封地全部被收回。

几年后,落寞的匡衡病死于家乡,境遇不可不谓凄惨。

无论悲天悯农的李绅,还是凿壁偷光的匡衡,总体而言都算一名合格的官员,并非题目所说的“巨贪”,他们的共同污点在于“晚节不保”,一个一意孤行,炮制冤案,一个利欲熏心,贪占土地,只是一念之差,并非彻底变坏。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相信大多数人都很熟悉,浅显易懂的诗句道尽了广大农民的辛苦,警示每一个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因为这首诗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认为诗人是一个节俭之人,一个爱护百姓的好官员。

但是就像从小凿壁偷光的匡衡最终成为了贪官那样,青年时期悯农的李绅到了他飞黄腾达之后也变成了一个穷奢极欲之人。

李绅的《悯农》有两首,还有一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悯农》来看,此时的李绅无疑是一个生活非常简朴的清官。

随着李绅一步步的高升,飞黄腾达的李绅逐渐忘了最初那个淳朴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这点从当时与之同朝为官的刘禹锡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刘禹锡除了成名作《陋室铭》之外,最出名的作品当属《赠李司空妓》。

这首《赠李司空妓》是当时刘禹锡出任苏州刺史的时候,受邀参加时任扬州节度使李绅安排的宴会。当他看到了李绅家中私妓成群,其中一名歌妓更是色艺双绝,不禁发出"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怪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佳肴美酒,歌姬美色,轻歌曼舞,李司空早已习以为常,养尊处优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其中第三句"司空见怪浑闲事"便是成语"司空见惯"的出处。

除了刘禹锡所描述的这一"司空见惯"的场景之外,李绅还有一个非常奢侈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相传李绅特别喜欢吃鸡舌头,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在淮南节度使任上之时,李绅对百姓疾苦极为漠视,史载:"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狡吏奸豪都"潜行叠迹",普通百姓更是"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能够让老百姓们畏惧,而纷纷渡江淮而逃难,在同一时期里,除了李绅估计也没其他人了。李绅的为官为人,最终也引发了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的对其不耻。最终李绅也落得一个"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李绅的转变,除了升官之外,与当时的官场也不无关系。李绅参政的那会,整个官场都在"牛李党争"的笼罩之下。李绅本人也应"时代的号召",热衷于拉帮结派,在"牛李党争"当中攀结权势,攫取权力。

在这党争当中,李绅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昔日那个体察民情的李绅已然不在,也没有了昔日对底层百姓的那种感情。取而代之的是以高压手段欺凌下级官吏和百姓,最终才使得老百姓对他"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

除了主观上思想的改变,李绅之所以走向了老百姓的对立面,与当时的社会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不无关系。

当时的李绅每顿食用300多条鸡舌头,在官场上绝对是一个劲爆的消息。只要刺史们一向朝廷上报,李绅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但是却无人敢去举报。

即便是对李绅为人极其不耻的刘禹锡,作为当时的苏州刺史,他本就有责任去弹劾李绅。但是当刘禹锡应邀参加李绅的豪宴,看到了李绅豪宴的上奢华之时,也只是发出了"断尽苏州刺史肠"的感慨,也不曾上奏弹劾。

刘禹锡之所以没有弹劾李绅,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身可能畏惧李绅的权势,另一方面李绅在收买人心方面也确实有一手。在宴席上,李绅看到刘禹锡迷恋于歌姬杜韦娘,当场非常大方的将杜韦娘送给了刘禹锡。收到好处的刘禹锡自然不会为难李绅,而刘禹锡不过是当时官场上的一个缩影,很多李绅的上级官员都收到了李绅的好处,自然而然也不会为难李绅。

李绅最终落得一个被剥夺了官爵,子孙也不得从政的结局,但是这样的结局也是在他本人去世后被朝廷秋后算账,对于李绅奢靡的生活没有一丝的影响。

本文为头条独家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煮酒君 。


煮酒君


这两个人很难说前后差别很大,尤其是匡衡凿壁偷光的行为,固然可见其读书用功,但也缺乏基本的道德。一个孩子想读书,直接到隔壁家“借光”学习,正常情况下,隔壁不但不会拒绝,而且还会大加赞赏。但你直接把公墙凿穿了 !请问这算什么行为?我们现在无从得知邻居的反应。但从情理上推测,无非两种可能:要不邻居太好说话,看在即是小孩子,又是读书上进的份上,不予追究;要不邻居找上门来而匡衡耍无赖,邻居只能惹不起躲得起。所以这样没品的读书人,一旦当官,不贪才怪呢!

李绅做了高官之后一顿一碗鸡舌的奢侈的确与他的《悯农》诗有着极大的反差。但古人只要一写诗,就会把自己摆在正人君子的位置上,要做到诗言志,要做到思想正确,要让主题充满正能量。所以我觉得不能排除李绅一边悯农,一边奢侈或渴望奢侈的可能性。即便李绅年轻时的确心中充满正能量,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生态中,变得贪婪奢侈才是常态,守正不变才是异端。




今晚的康桥2019


要想对一个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很容易因为某件事对一个人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比如看了《悯农》这首诗,会觉得作者李绅是个同情和关心农民百姓的人;知道匡衡凿壁偷光地学习,会觉得他勤奋好学、积极进取。

有时候片面的认识是正确的,有时候则不然。因为不够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或者背景,从而出现了“断章取义”。

所以想了解李绅和匡衡为什么会成为巨贪,需要知道更多的人物背景。

写《悯农》的李绅

首先《悯农》这首特别好的诗是李绅写的,把农民的艰辛写得非常形象。可惜除此之外,李绅没有更多的著名作品流传于世。

因为他的正职不是诗人,而是官员。原来他还是个官二代,祖父曾官至宰相,父亲官至县令。

但是李绅早年丧父,跟随母亲生活,颇为颠沛流离。从官宦世家到落魄谋生,估计饱尝了人情冷暖,目睹了农民的朝不保夕的艰辛生活。

所以《悯农》也是他的有感而发。

后来通过不懈努力,李绅考取了进士,之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早期他应该是正直为官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逐渐染上了官架子十足、花天酒地、不为民着想甚至鱼肉百姓等陋习。

他还参与党派之争,造成冤假错案。死后被削官,且其后代不得当官。

凿壁偷光的匡衡

因为白天要做工,晚上才有时间看书,但是家里穷,没有烛光,想到了在墙上凿一个洞,让邻居的光照到自己屋子里来,这样就可以看书了。

“凿壁偷光”的故事,除了体现匡衡的勤奋好学,还觉得他挺聪明的。

古代都是靠科举才有出路,匡衡也凭借自身的努力走上了仕途之路。

后来元帝封他为安乐候,封地是三十一万亩,据说匡衡利用郡图出错,非法扩张了四万多亩。

匡衡因此被变为庶民,回乡后没几年,病死。

为什么事实与认知有反差

人其实很复杂,随着际遇的变化,人自身也会变化,而我们也要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人。

李绅写《悯农》时的情感是真的,后来他在官场沉浮,具有官僚之风可能也是真的。

匡衡发迹之前的凿壁偷光,确实是他努力与奋斗的见证。那个时代应该有很多人寒窗苦读,为了考取功名。后来他侵占土地的事,也有可能,毕竟一念之差就可以酿成苦果。

没有去考证李绅和匡衡算不算是“巨贪”,但是不管他们后来变成什么样,可能无需过多惊讶,毕竟曾经我们熟知的只是他们的一生当中的一小个片段,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全貌。况且是非对错,他们已承受了结果。

这也说明,一生能够保持正直、善良、无愧于心,真的太难了。


陈述影录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了《人民的名义》里的处长赵德汉

当侯亮平来到他的别墅,用满冰箱的人民币质问他时,赵德汉彻底崩溃。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是穷怕了啊!”是啊,穷怕了,这也是为什么赵德汉贪污的原因,不能像自己的父亲和爷爷那么穷!我想匡衡也是这么想的吧。


小时候学《凿壁借光》时,小学老师都让我们向这种好学的精神学习,但是为什么到最后会变成这种地步呢?

匡衡世代都是贫农,但是他十分的努力学习,现在人说的越努力越幸运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匡衡参加考试数次不中,就当他要放弃时,贵人出现了,当时的太子看中了匡衡的才华,拜他为老师。哪曾想,数月之后太子成为了皇帝也就是汉元帝。

这可不得了,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匡衡作为皇帝的老师地位也是升上了天,面对皇帝的信任和极高的地位,匡衡忘记了在那间小屋子里学到的圣人之言,孔孟之礼,在他眼里只剩下了纸醉金迷,幼年的贫困生活让此时获得权利的他更加疯狂。他开始疯狂的敛财,财物,珠宝,绫罗绸缎,土地来者不拒。

最后屡次目中无人的匡衡被罢官,回到了幼年的那间小破房子,在那里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发生的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


至于李绅写《悯农》,无非是偶然看见老农劳作诗兴大发,卖弄一下文采罢了。

创作不易,您的关注的是我最大的动力


七七谈历史


在我们小时候,提到励志的故事,总会有人跟我们说“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凿壁偷光”一起的,还有“囊萤映雪”,用来鼓励我们:条件不论多么艰苦,都要坚持学习。小学语文课本里,还收录了李绅的《悯农》:尤其是那句“粒粒皆辛苦”,被无数代人传唱,同时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要暴殄天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悯农》的作者李绅曾在唐武宗一朝官居宰相。在此之前,李绅曾担任地方官,并且,在地方上横收暴征,祸害一方。很多百姓在其压迫之下卖儿卖女,而李绅则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凿壁偷光”的当事人匡衡,曾在汉元帝一朝担任丞相,并被汉元帝册封为侯爵,但是,匡衡晚年曾经因为贪墨朝廷土地,而被汉朝朝廷剥夺爵位,打回原形。

只是,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过悲天悯人之心的李绅会成为一方祸害?出身贫寒的匡衡会成为一代巨贪?

个人认为:

人性问题

这世间,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比如众所周知的“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故事,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认为弱势群体,或者说贫穷和善良息息相关。但是,“贫穷起盗心”更贴切人性。在古代,弱势群体出身的张献忠,在拥有兵权以后,到处行杀戮之事,将屠刀砍向了原本和自己一样的穷苦人;在当代,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大概率出自弱势群体——比如夺命保姆莫焕晶。还有将仇家灭门的张扣扣,都是此类代表。

很多看起来的老实人,其实并不是真的老实,而是欺软怕硬而已。所谓的“老实”,其实是在压力下被迫的“服软”而已,这些人一旦有了作恶的条件,会比别的恶人恶很多。

同样,李绅在不得志的时候,所具备的悲悯之心,不代表其本性善良,或许,那时候的他,只不过是没有作恶机会和条件而已。而当李绅成为地方高官后,自己成为强者,就要开始其“凌弱”的行为了。

心理学问题

匡衡出身贫穷,因为读书,有了阶层突破的机会。汉帝国上层社会所拥有的资源,让匡衡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想想贫穷时候的自己,匡衡的内心,会逐步扭曲起来——富贵的诱惑,对以往贫穷生活的补偿,以及对未来返贫的恐惧,让匡衡对财富,有了超乎常人的欲望。

于是,匡衡开始敛财,哪怕这些财富,匡衡一生都花不完,他还是会这样做——实际上,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匡衡的贪婪,倒不如说是匡衡因为成长环境的局限,导致了匡衡对财富有了强迫症,于是,匡衡开始贪墨朝廷的土地。


藤树先生


这个可以参考《人民的名义》里的那个科长和祁同伟。他们都是穷怕了、苦够了的人,因为穷怕了,苦够了,所以逮到机会就不断地大肆敛财,不择手段,毫无底线。这是一种很明显的补偿心理。就好比有点人自身矮穷挫,他就会想找个白富美,一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二来满足向别人炫耀的虚荣心,三用以向人证明自己虽然不如别人,但却能娶到比别人的老婆更好的人,用以证明自己有本事。

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好多男人一旦有钱之后就出轨。

虽说如此,但是穷怕了,苦够了的人除了有这种反差很大的补偿行为,还有一种人就是更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有些人受过苦,总想让别人也受一边,甚至希望别人千倍万倍地受,以使自己心理平衡。而有的人因为自己受过苦,知道那种滋味不好受,所以就想方设法不让别人受苦,更加珍惜拥有的,悲天悯人,到处布施,有大爱之心。


筠朵儿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在古代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就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所以当时书生读书是有很大的动力的,和现代这种多元化时代不同,在当时读书是唯一通向成功的道路,所以不读书或者是没有机会读书就等同于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无论是李绅还是匡衡,他们从小都立志要读书当官,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至于他们后来为什么会走上贪官这条路,也是因为受到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规律,但是如果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各种坎坷经历后,依然可以保持一颗良善之心的人才是真的难能可贵。只不过可惜的是,当初写下悯农和凿壁偷光的匡衡都没能坚守这样的心性,他们在成长的岁月中因为吃过太多苦,受到了太多的排挤,反而改变了自己的初衷,而是选择做一个可以在官场上生存下去的贪官,所以这样的变化很可惜,但似乎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只不过因为他们二人之前的事迹太过突出,所以才会让人们感到讶异。但是讶异的可能只是我们,他们也许早就忘了曾经的所作所为了,所以现在老师在教导孩子读书时只敢提到匡衡小时候的经历,谁敢提他日后长大后的变化呢。

匡衡从小因为家中贫寒,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读书,不仅如此他还需要外出打工来养家,当时小小年纪的匡衡只想要看书学习,所以在给别人当童工的时候,他不要工钱,只希望可以将书借给他。晚上匡衡家中一片漆黑根本就没法看书,所以他就只能通过凿壁偷光的方式来看书学习,这样的精神自然是很感人的,后来真的有人被匡衡感动,还给他提供了免费读书的机会,只不过因为匡衡接连在科考中失利,所以后来只能当一个小官。本来他一生应该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了,但是皇帝因为听说了匡衡小时候的事迹,所以就开始重用他,从此匡衡的人生开了挂。

匡衡当时虽然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他早已忘记了当官的初衷,也已经失去了儿时的纯朴天性,剩下的只有唯利是图,他当时的愿望只是希望在官场上左右逢源,还要大捞一笔,只不过后来他也因此被贬为庶人,可以说匡衡的一生是极具讽刺性的,也是当时官场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