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鶯飛草長,國家博物館“在線雲遊”指南

收!鶯飛草長,國家博物館“在線雲遊”指南

收!鶯飛草長,國家博物館“在線雲遊”指南

當明媚的陽光灑進窗子,屋裡的綠植開始甦醒,窗外的鳥兒也叫得歡快。雖然還要繼續“宅”,但,莫怠情,像花花草草一樣,用力生長吧。是不是開始懷念在博物館看展的時光,與那些千古文物近在咫尺,聆聽它們的故事,感受它們的情懷,似乎我們已經穿越時光,來到它們的年代,譜寫一場或驚心動魄或平淡溫暖的歷程。如今,國家博物館推出雲看展,讓我們與這些珍貴的展覽僅一屏之隔。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鎮館之寶:商子龍鼎

夢迴紅樓 隻立千古

“《紅樓夢》隻立千古,餘皆無足齒數。”梁啟超對《紅樓夢》的評價足可見它文學史上的地位。國博此次的展出,將館藏清人繪《大觀園圖》真跡首次公開展出,長達 3.6米的畫卷以蘅蕪苑、凸碧山莊、蓼鳳軒、凹晶館、牡丹亭五處不同形式的建築為中心,近百人在亭臺樓閣中嬉戲玩樂,表現出清代貴族家庭的豪華氣勢和閒雅生活。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國博館藏清代

《大觀園圖》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國博館藏清代《怡紅夜宴圖》

此次展覽佈局頗有“紅樓”特色,紅色為基礎色調,古樸淡雅,閒庭信步間,木製小軒窗、雕樑拱橋、近水亭臺、華麗的服裝、精緻的十二釵瓷人兒......。展廳內涵蓋文物、文獻、藝術品近 600 件套,單件展品 2000 餘件。其中,清代《紅樓夢》神遊太虛圖冊、《大觀園圖》、《怡紅夜宴圖》等珍貴文物一起亮相,不同朝代、不同時期、不同語言的《紅樓夢》版本、續本及譯本也是首次公開露面。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此外,與《紅樓夢》有關的藝術創作、生活用品,其中不乏珍貴的名家手稿、報紙、照片、書畫等,還有非常珍貴的乾隆己卯年間由怡親王府傳抄的《己卯版紅樓夢》,第一次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合璧展出,極其難得。

現場還對曹雪芹西山故居書房進行了場景復原,呈現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場景,同時展出了很多和曹家有關的文物,其中一件治隆唐宋碑拓片,是由康熙皇帝親自書寫治隆唐宋四個大字,交與江蘇巡撫宋犖和當時的織造郎中曹寅,並且囑咐曹寅進行刊刻摹勒上石的。

孔子文化 高山景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位孔夫子,極其敬重。孔子生活在距今 2500 多年前人類社會創造性思維意識集體迸發的文明“軸心時代”,他和同時代的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巨匠並稱為偉大的精神導師,引導人們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世界。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孔子像

在此次展覽中,將孔子的形象藝術化是對孔子進行認識和理解與情感構建的最為直觀的手段之一。本次展覽以“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孔子題材藝術作品”四個單元,集中展示不同時期與孔子相關的 240餘件(套),共700餘件珍貴文物、珍稀古籍以及藝術品,其中既有歷代多種版本的《聖蹟圖》、《孔子 顏回 曾參三聖圖軸》、商周十供等孔廟禮器,也有東漢《熹平石經》殘石、西漢《儀禮》簡、“潞國世傳”黑漆灑朱綠中和琴、唐代榮啟奇問孔子葵花鏡、歷代御製孔廟碑拓片、光緒鎏金銅欹器等文物精品,還有各種語言版本的《論語》,以及 41 位當代藝術名家創作的孔子題材藝術作品。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三字經》清刻本

這是國博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與傳承演變歷程的首次嘗試,也是為觀眾深入瞭解儒家學說對中華文明形成並延續發展幾千年而從未中斷、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所發揮重要作用而奉獻的一場文化盛宴。

屹立東方 致敬英雄

戰爭年代有戰爭年代的英雄,和平年代有和平年代的英雄,讓我們以一組國博 2019 年8 月 9 日開幕的“屹立東方 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向逆行的天使致敬。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董希文 《開國大典》1953 年

此次展覽展出了《開國大典》《北平解放》《狼牙山五壯士》等經典畫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紅燈籠……一系列經典作品和珍貴文物,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艱苦奮戰的革命歷程,能帶大家重溫新中國誕生的偉大時刻。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石魯 《轉戰陝北》1959 年

展廳中有按照時間順序展出的 13 幅繪畫作品,從《井岡山會師》到《轉戰陝北》,從《北平解放》到《百萬雄師下江南》……反映了革命史上一系列重要歷史事件。葉淺予創作的《北平解放》是為數不多的國畫作品之一,畫面中洋溢著鮮豔的紅色,漫天祥雲飛舞,城樓和街道上滿是歡樂的人群,傳神地表現出喜慶熱烈的氣氛和人們發自內心的喜悅。而王朝聞的“劉胡蘭”、司徒傑的“白求恩全身像”、許章衡的“紅軍和彝族兄弟”、潘鶴的“翻身農民”……“這些都是美術史上經典的作品。”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誠說,“老一輩藝術家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了這些雕塑,對人物的刻畫生動真實、富有感情。今天我們看這些作品,依然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這次展覽從國家博物館館藏中精心挑選了部分優秀油畫、國畫和雕塑作品,力圖全景式地向觀眾展示中國革命從星火燎原到開國大典的艱難曲折和苦難輝煌,引導觀眾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說。

TIPS

收!莺飞草长,国家博物馆“在线云游”指南

1. 登錄國博官方微博、微信公號及官網等平臺即可參與“雲看展”;

2. 虛擬展廳不僅有觀展旅程,360 度觀展,點擊展品下方按鈕還可以看到高清圖片和詳細介紹;

3. 通過官方微博參與“看圖識文字”等互動活動;

4. 切記不要用眼過度,適當調節,注意休息。

李淼編輯韓哈哈 陳雨晴(實習)圖片提供 國家博物館

下載“北京頭條”APP

孫松林:以“5G速度”書寫信息時代

石倚潔:放歌路上堅持的人

劉剛:先鋒志願者 抓鐵要留痕

吳樾 :德武相依 情義深藏

康輝:平凡人 不凡路

「 2020年2月20日-2月27日 萬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