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首例IPO“落跑”者熊貓乳品今又來:從主板轉向創業板,2019年業績下滑明顯

華夏時報記者 徐超 杭州報道

曾在2019年的IPO申報大軍中拿到“第一名”,但又成為首家撤回申請材料的企業,位於浙江溫州的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熊貓乳品”),2020年再一次向上市發起衝擊。3月6日,熊貓乳品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更新後的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發行股票不超過3100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

2018年11月12日,熊貓乳品首次向證監會報送IPO申請文件,擬登陸上交所主板,但僅僅兩個月後就主動申請撤回材料,成為2019年首家撤單的擬上市企業。蟄伏一年時間,熊貓乳品“從頭再來”。

從2020年新的招股書披露出來的信息可見,熊貓乳品的上市之路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從主板變更到了創業板,此外,2019年前三季度利潤持續下滑,首發的募投項目的募資金額,也比上一次的申報縮水一成多。“募投資金出現減少,業績應該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某上市公司董秘兼財務總監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而針對再次衝擊上市的原因,熊貓乳品在回覆《華夏時報》記者的採訪函中表示,一方面是能夠為公司實現業務增長目標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也將大幅提高公司的生產能力。

主板不行就衝創業板

招股書披露,熊貓乳品總部位於浙江溫州蒼南。“熊貓”品牌創始於1956年,是一家迄今已有64年曆史的老字號企業,2010年獲評為“浙江老字號”,主要產品為“熊貓牌”系列調製甜煉乳、全脂甜煉乳、調製淡煉乳、全脂淡煉乳、馬蘇裡拉奶酪、兒童奶酪棒、稀奶油等。

根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統計,其拳頭產品“熊貓”牌煉乳,2018年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是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近兩年,熊貓乳品投資新建了奶油和奶酪生產線,陸續推出了稀奶油、馬蘇裡拉奶酪和兒童奶酪棒等新產品。

在資本市場,熊貓乳品早已野心勃勃。5年前,也就是2015年6月16日,熊貓乳品掛牌新三板。一年多後的2016年10月11日,熊貓乳品向浙江證監局報送上市輔導備案材料,隨後與中信建投簽訂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合作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

2018年11月12日,熊貓乳品向證監會報送IPO申請文件,2019年1月2日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審查反饋意見。

2019年1月8日,熊貓乳品董事會遂決議終止IPO申請,突然“閃退”。當時,熊貓乳品的解釋是,“基於經營發展戰略需要,經過審慎研究,公司決定調整上市計劃”。上述某上市公司董秘兼財務總監表示,證監會的反饋意見無疑是關鍵。但熊貓乳品是否對反饋問題作出了完整的答覆,目前公開渠道並沒有對此有披露,企業也沒有回應過此事。

2019年10月25日,熊貓乳品再次向A股發起衝刺,其向浙江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並且已經獲得受理。

對於撤回又再重新申報的原因,熊貓乳品在回覆《華夏時報》記者的採訪函中並沒有明確作出解釋,而是表示:“公司目前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原有產品產能擴充、新產品市場投入和銷售渠道優化都需要大量資金。本次發行及上市,一方面能夠為公司實現業務增長目標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搭建資本市場股權融資平臺,為公司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大幅提高公司的生產能力,使得公司能夠抓住行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市場機遇,煥發老字號新活力;此外,通過公眾股東的積極參與、證券監管機關的外部監管、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等多重約束作用,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將進一步得到完善,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

2019年業績下滑明顯

招股書披露,香飄飄、蒙牛乳業、達能乳業、金絲猴均為熊貓乳品的客戶。企業所處的濃縮乳製品加工,原材料奶粉主要從新西蘭恆天然進口,白砂糖主要向廣西糖網和中糧糖業採購。目前在浙江蒼南、山東濟陽、海南定安設有3個生產基地。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實現營收分別約4.09億元、5.34億元、6.02億元及4.09億元;對應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約8553.4萬元、8691.25萬元、9475.26萬元、4004.8萬元。同時,根據企業的採訪回覆,此次上市募資是為了擴大產能。但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財報數據,熊貓乳品的業績卻是在下滑。

2016-2018年,熊貓乳品營收年均複合增長率21.34%,2017年營收增幅超過30%,但2017年淨利潤僅增長1.6%。

2019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營收較2018年同期增長0.65%,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滑36.77%;扣非後淨利潤由2018年同期的5802.59萬元下降至3559.33萬元,下降幅度38.66%。

2016-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6.40%、22.85%、21.74%以及 8.80%。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熊貓乳業toB端比較多,主要提供一些半成品給大客戶,例如香飄飄。“熊貓乳品的短板非常明顯,就是體量小,抗風險能力低,產品單一,客戶單一。”

熊貓乳品在招股書中的解釋是“由於2018年以來公司陸續推出新產品,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並持續擴大銷售團隊規模,導致固定資產折舊和銷售費用明顯上升,其中,前三季度製造費用同比上升約752萬元,銷售費用同比增加約691萬元”。

另外,熊貓乳品的山東濟陽一期項目於2018年下半年投產,招股書解釋是“2019年山東新廠設備和生產工藝都處於磨合中,生產損耗較大,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不過,熊貓乳品在回覆《華夏時報》記者的採訪函中,沒有回應2019年業績下滑的原因。

募資額下降一成多

最新招股書披露,熊貓乳品擬募資約5.52億元,用於蒼南年產3萬噸濃縮乳製品生產項目、濟陽二期年產2萬噸濃縮乳製品項目以及營銷和應用中心項目3個項目。儘管募投項目未變更,但募資額相較此前的約6.21億元,縮水約11.03%。

2019首例IPO“落跑”者熊猫乳品今又来:从主板转向创业板,2019年业绩下滑明显
2019首例IPO“落跑”者熊猫乳品今又来:从主板转向创业板,2019年业绩下滑明显

熊貓乳品在招股書中展望,募投項目實施後,將進一步擴大煉乳產能,同時,公司將新增稀奶油產能5000噸、奶酪產能5000噸。

上述某上市公司董秘兼財務總監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募集資金與每股收益、發行股數直接相關,當然也和募投項目實施時的生產要素價格相關,“個人認為無任何理由(作出)調整可能性不大。”其分析認為,企業根據輔導券商測算的數據作出調整也有可能,但影響最大的因素應該是業績。

熊貓乳品在回覆本報記者的採訪函中,對募資金額減少的回應是:“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對公司主營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盈利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縱觀熊貓乳品更新的招股書,其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對前五大客戶的依賴性較高。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前五大客戶營收總額分別為1.46億元、1.94億元、1.86億元以及1.1億元,佔其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5.64%、36.29%、30.98%以及27.08%。

其中,2016-2017年,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均為熊貓乳品第一大客戶,同處浙江的上市公司香飄飄(603711.SH)2016-2017年是其第二大客戶,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更是晉升為其第一大客戶。

2016-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向香飄飄的銷售金額佔其濃縮乳製品銷售收入的14.54%、16.23%、16.45%和9.12%,香飄飄成為其煉乳產品主要的直銷客戶之一。

“像整個香飄飄都已經佔了他(熊貓乳品)整體百分之七八的銷量,說明企業抗風險能力、客戶開拓能力不強。”朱丹蓬認為,資本端熊貓乳品這樣的模式應該不會太“感冒”。“因為整體來說,企業風險不可控,也沒有核心競爭力。”

熊貓乳品在回覆本報記者的採訪中表示,公司的煉乳產品獲得了國內眾多知名食品生產企業的認可,與香飄飄、蒙牛乳業、達能乳業、金絲猴等公司建立並保持了良好的業務關係。未來,公司將加快營銷渠道建設,主要包括拓展煉乳產品直銷客戶和細化經銷商網絡佈局,公司還將重點開發電子商務營銷手段,全面拓展濃縮乳製品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