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一附中:老師變成了“生服”,雲教學也要培養個性

同濟一附中:老師變成了“生服”,雲教學也要培養個性

圖說:同濟一附中在線平臺和學生在線討論 採訪對象提供(下同)

2100節視頻微課、6.8萬餘份學習任務單、28000餘條師生互動……疫情下的寒假和新學期,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師生合力開展了一場熱火朝天的雲端學習。依託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基礎,迭代線上平臺,更自主的學生學習、更個性化的教學與輔導、更親密的師生關係一一實現,這場疫情下的線上教與學正悄然改變教育方式。

同濟一附中:老師變成了“生服”,雲教學也要培養個性

在線學習最大的不同在於“怎麼學”有更大的自由。“我還會選擇一些自選題,練習過程平臺也會對常錯題反覆推送,幫助我鞏固薄弱知識點。”學生卞黃河說。

同濟一附中:老師變成了“生服”,雲教學也要培養個性

校長阮為說:“線上教學突出了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我們的老師變成了‘生服’,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數學備課組的分享會上,組長張燕老師分享了思考,“數學組採用提前發佈教學微視頻、課堂精細講解、課後答疑的‘教學三步曲’更能保證所有學生在家消化課堂內容。學生們課後還留在網絡課堂請教問題,分享的筆記清晰有條理。”

同濟一附中:老師變成了“生服”,雲教學也要培養個性

基於信息化工具,這場雲端的“教”與“學”能夠留下所有痕跡,數據讓教育過程變得清晰,教育監督得以透明,這對師生來說都是挑戰。“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陪伴、育人的教育使命不會因為停課而停止,也不會因為不同的課堂載體而改變。”校長阮為長期探究校園信息化建設,最近他也發揮“特長”帶頭“在線服務”,他的微信向學生們開放,最近他“遠程”支援了60多個學生的網絡技術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