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吉林省最大口罩生產基地落地僅用30天,日產達7萬隻

由阿里雲創新中心長春基地與摩拉西斯(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百萬級口罩產能基地在長春淨月高新區落成。

該基地總投資4000萬元,是吉林省產能最大的口罩生產基地。

硬核!吉林省最大口罩生產基地落地僅用30天,日產達7萬隻

基地3000平方米的無菌車間裡一派繁忙的景象。“全副武裝”的工人,將兩條醫用無紡布和一條符合醫用標準的熔噴布掛在口罩打片機料架上,經過調試後機器自動生產出口罩片。

隨後,工人將口罩片轉到打耳帶機器上進行“點帶”,很快一隻只成品口罩生產出來了。

一臺機器需要3至6人操作,而這樣的一條生產線,一天可生產近7萬隻口罩。

硬核!吉林省最大口罩生產基地落地僅用30天,日產達7萬隻

在這個百萬級口罩產能基地裡,15條這樣的生產線每天滿負荷運轉,生產出的口罩被源源不斷地運轉到淨月高新區防疫一線、復產復工的企業中,極大緩解了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壓力。

硬核!吉林省最大口罩生產基地落地僅用30天,日產達7萬隻

9天建廠、21天擴產擴能,百萬級口罩生產基地落地僅用了30天。“如此‘硬核’操作,是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

春節期間,阿里雲創新中心長春基地負責人姜鏹回老家江蘇南通,當得知長春口罩緊缺後,他開始四處購置生產設備。

2月5日姜鏹回到了長春,跟他一同抵達的還有一套口罩設備、一大卡車原材料、3名高級技師。

設備、原料材、技術都有了,只有儘快建廠才能投入生產。得知消息後,淨月高新區工信局當起“月老”,促成阿里雲創新中心長春基地與擁有十萬級無菌廠房、生產資質、員工配套等條件的摩拉西斯(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牽手”,共建口罩生產基地。

基地於2月12日正式生產,克服了人手不足、技師短缺等一系列困難,不斷擴產擴能。

硬核!吉林省最大口罩生產基地落地僅用30天,日產達7萬隻

預計到本月底,將增加到20條生產線,產能實現再提升。疫情發生以來,基地已陸續為淨月高新區社會各界提供800餘萬隻口罩。

硬核!吉林省最大口罩生產基地落地僅用30天,日產達7萬隻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