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耿子騰

原本機油乳化並不是車輛常見的問題,但這兩年卻頻頻見諸報道。尤其是近期,機油乳化再次成了車主們關注的熱點。

聽說不少新車出現了機油乳化的現象,有些甚至是剛開了十幾公里的新車,這引起了車主們的注意。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什麼是機油乳化?

機油乳化並不常見,甚至很多車主都不知道機油乳化是怎麼一回事。一旦車輛出現機油乳化的現象,機油肯定是不能用了,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繼續使用,輕則對發動機的潤滑性造成影響,重則損傷發動機。因此,不論是車主還是廠家對此都尤為重視。

對此,有廠家也做出過解釋:“在低溫天氣環境下,發動機工作產生的水蒸汽與機油蒸汽遇冷凝結,在發動機機油加註口、缸蓋罩處形成白色泡沫。尤其在冬季冷啟動、短時間行駛停車後,更容易出現。”車主需要注意:如果機油尺上已經顯示出現乳化現象,則必須停止使用。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按照國家標準GB11120-89規定,機油中是不允許有水分存在的,機油乳化肯定不能算正常現象。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出現機油乳化,說明發動機裡有水,這跟機油的好壞和發動機的使用環境有關,但是跟發動機本身沒有太大問題。出現機油乳化並不能說發動機就有問題。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的現象多出現於冬季低溫的用車環境。而一般情形下,空氣中的水汽與機油蒸汽相結合所產生的乳化,大多是機體密封、油氣分離系統等存在的問題所導致;除此之外,零部件故障,比如水路損壞、散熱器損壞、缸墊損壞等,以及不合理的用車習慣也會造成機油乳化;還有就是發動機的類型差異,比如直噴的發動機往往就比電噴的發動機出現機油乳化的概率大。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為什麼機油乳化在冬季時最容易出現?

在低溫環境下,尤其是北方冬季時的超低溫環境,燃油霧化效果奇差,為了保證霧化,系統就會採取加濃噴射的方式。比如常溫下怠速,每循環噴射燃油10毫克,可以保證完全霧化;而在低溫條件下每10毫克汽油,可能只有兩毫克汽油霧化,系統為了確保10毫克的汽油可以霧化,就會採取加濃五倍噴射的方式,50毫克的汽油,可以提供出10毫克汽油參與燃燒,那剩餘的40毫克汽油霧化程度很差,就更容易被低溫重新給液態化;汽油的掛壁能力本來就差,所以有縫隙就會向下流動,自然而然地順著缸壁、活塞環之間的縫隙,也就流入到曲軸箱之中了。

這就不得不提及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機油的流動性與密封能力。之所以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跟機油的流動性和密封能力變差有很大關係。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發動機活塞環、缸壁之間的縫隙對於工況正常的發動機而言,是被機油所密封的,機油的密封能力可以極大程度地避免燃燒室內氣體竄入到曲軸箱內。只不過在低溫條件下,機油的流動性變差、黏度增加,所以,機油到達缸壁、活塞環之間並完成密封的過程就被延長了。在未實現密封之前,液態燃油、部分水分(燃燒後冷凝水)就會順暢地滲入曲軸箱之內,機油的流動性越差,低溫下實現密封的週期就越長,就越容易讓液態燃油、水分流入曲軸箱。所以在冬季時,結合實際的低溫,選擇合適的機油標號來確保流動性很重要。

出現機油乳化該怎麼辦?

發現機油乳化,肯定要及時換掉的。但是除了更換機油,還要提前更換三通和清洗發動機。先洗外部,空濾室、廢氣管、發動機、化油器、排氣接頭也要檢查,在洗發動機內部時,有條件的打開右邊蓋,清潔發動機機油池,沒有條件的可以用煤油裝進發動機然後啟動再熄火, 再啟動再熄火,燃燒的時間不能超過30秒 ,再換新的煤油 ,然後再重複換煤油。由於煤油的清潔能力強可以去掉水 ,一般多換幾次煤油後排出,再裝上機油多更換幾次就能解決。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如何防止機油乳化?

實際上,燃油或者水汽進入曲軸箱內在冬季是很難避免的,只要控制好比例及時排出去也無傷大雅。正常情況下,機油是容許混入5%以內的雜質,只要不超過這個百分比機油就不會迅速變質。

此外,因為有曲軸箱通風系統的存在,可以把竄入曲軸箱的汽油蒸氣排出去。而低溫下滲入曲軸箱內的是液態汽油,也不必擔心,當水溫升高到80℃左右時,混入機油中的液態汽油就會重新氣化並排出,當機油溫度超過100℃時,水分也會氣化並排出。

因此,只要提前熱車,車輛正常行駛一段時間後,等水溫和油溫上來就能把滲入曲軸箱內的汽油和水汽排出。最怕就是冬季經常短途行駛,車還沒開熱就熄火了。這樣長久下去,曲軸箱內的水汽就很難有效排出,日積月累導致機油增多出現乳化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