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平安福不斷創新保險責任

《2019中國保險行業智能風控白皮書》表明,從2018年開始,AI科技與保險行業日漸融合,保險行業由此進入到“智能風控階段”。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應用,做到了智能預警和多維核驗,也將在保險行業風控效率提升、風控流程簡化、風險隱患降低等方面掀起一場新革命。

科技賦予保險新概念

平安福以金融科技為依靠,在不斷提升服務響應的速度和質量。早在2016年公司就已在移動端推出了30分鐘快速理賠的“閃賠”服務。因為“閃賠”依託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從而大大縮短審核週期。

對投保人來說,一旦發生意外,賠付大量資金是其次,更需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獲得資金,這才能解決“燃眉之急”。平安福的不少用戶,剛提交完理賠材料,即刻便收到了理賠款項,AI科技賦能效率可見一斑。數據表明:從2016年“閃賠“問世,已辦理超200萬件理賠案件,理賠款累計達到40億。

除此之外,2013年橫空出世的平安福,解決保險市場存在的產品同質化問題,併成為國內保險史上首次以公司名稱命名的一款保險,然後不斷更新升級,成為重疾險市場佔有比重位於前列的產品。升級後的平安福2019Ⅱ保障範圍更加寬廣,保障責任包含100種重疾和50種輕症。而且平安福2019Ⅱ也繼續在為客戶提供運動漲保障額度、輕症漲保障額度、惡性腫瘤二三次賠付等創新責任,為客戶的未來保駕護航。下面我們將一 一解釋平安福的創新責任。

平安福不斷創新保險責任

傳統保險採取的是“事後理賠”的形式,但平安集團創造性地提出了 “事前防護”的理念。就拿平安健康險與平安人壽聯合推出的“平安RUN健康管理計劃”來說,RUN計劃為客戶訂立了長短結合、由易到難的周月年三重運動目標,只要完成相應運動目標就可獲得相應獎勵。而且在投保的兩年內,客戶只要運動量達標就可提升保險金額度,重疾、身故保障額度,這最高能增加10%。

平安福的多次賠付條款,極大地保障了客戶後續的醫療服務。不幸患癌症的客戶中可能有10%的客戶還將遭遇復發與癌細胞轉移的痛苦,而且患病客戶將難以具有購買重疾險的資格。但平安福中,在滿足保單條件下,它將還為客戶提供惡性腫瘤第2次、3次賠付。

針對輕症,平安福可賠付3次,每次享有獨立保額的20%,並且於重疾賠付完全分離開來。如果客戶發生輕疾賠付,在維持終身保障不變的條件下,未來還可免除保險期內的剩餘保費。這體現了,平安福堅守“保險姓保”的原則,竭盡全力讓客戶無後顧之憂。

而且它作為一款全方位的保障型產品,產品設計之初開始,平安福就主推保障和服務。升級後的平安2019Ⅱ更是因其優質的產品和貼心的服務成為行業典範,為其它企業的產品轉型升級提供了示範作用。

當今世界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平安在時代的大潮中,會堅守初心,以客戶需求推動產品創新、以科技進步提升服務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為實體經濟提供優質的保險動能,致力讓保險行業迴歸保障本源,促進保險業更高更好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