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流沙河曾兩次給金庸挑小毛病:就事論事,並不含任何惡意

金庸就像一個“黑洞”。把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任何人靠近他,就會化為烏有,根本沒法比。——黃易

當年流沙河曾兩次給金庸挑小毛病:就事論事,並不含任何惡意

一、文壇的不同見解

無論是在娛樂圈,還是在文壇當中,總是常常發生一些唇槍舌戰。有的人常常相互誇讚與認可,有的人又善意地指出別人的缺點與不足,但有的人卻常常嫉妒別人的成績而對別人的缺點加以惡毒的言語攻擊……

在中國的近現代歷史上,文人們相互批評對方的文章也是常有的事情,魯迅與餘秋雨的筆戰也曾經吸引著整個文壇的注意。雖然這樣的筆戰之間或許存在著詆譭對方的惡意,但換一個角度來說這其實也是一種相互借鑑學習的方式,這也為我們的文化多樣性注入了活力與動力。但在中國的現代文壇,有著這樣一位作家:他曾經兩次給金庸挑毛病,就事論事,不包含任何故意挑毛病的惡意。

當年流沙河曾兩次給金庸挑小毛病:就事論事,並不含任何惡意


這位敢於大膽提出金庸不足的作家叫做流沙河,想必提起流沙河這個名字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西遊記》當中沙和尚的老家,但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流沙河卻並不是那個流沙河,而是當代一個作家與詩人。或許大家對他比較陌生,但他卻在中國現當代的小說、詩歌、散文等多個領域有著突出的成就,算得上是著作等身。

二、金庸的武俠傳奇

大家對於金庸的名字自然是十分熟悉的,在這個近現代的武俠小說領域裡面,金庸堪稱頂尖級的人物。金庸的武俠小說影響著一代人的青春,諸如《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這樣的經典作品不僅僅被翻拍成了經典的電視劇,更為後世的武俠小說形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庸創造出來的獨特江湖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我們不難在金庸的小說中發現一種不屈服於命運、敢於鬥爭的精神。從

金庸在故事當中跌宕起伏的情節以及有情有義的人物形象塑造當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熱血灑脫的武林,更是一種積極樂觀、敢於追求的人生態度。雖然在金庸創作初期,武俠小說並沒有受到學術界的認可,甚至還被主流小說排擠想外,但金庸卻始終堅持著他的武俠寫作,最終在他的努力之下終於用武俠小說開闢了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天地。

當年流沙河曾兩次給金庸挑小毛病:就事論事,並不含任何惡意


三、不一樣的流沙河

縱觀中國文壇,金庸算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而與金庸想必,流沙河則是一個無名之輩。大家不用想也知道流沙河這個名字是個筆名,這個名字並非來源於《西遊記》當中的流沙河,而是取自《尚書·禹貢》當中的“東至於海,西至於流沙。”具有廣博的意思,想必也是因為作者心中對於自己的一種期許與約定。

雖然流沙河不如金庸那樣出名,但他四歲開始便學習詩書文墨,在文化創作上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成績。身處四川的流沙河與香港的金庸在物理距離上相差甚遠,那他們是怎樣產生聯繫的呢?為什麼流沙河又要出於實事求是給金庸調毛病呢?

其實雖然兩人相隔甚遠,但金庸的名聲也算是家喻戶曉,遠在四川的流沙河早就聽說了金庸的名字,對他自然感到些許敬佩。其實流沙河能給金庸挑毛病還與金庸的早年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雖然金庸後來成為了鼎鼎有名的大作家,但他早年時並沒有受到良好而完整的教育。

四、為金庸挑錯

由於戰爭的影響,金庸不得不中斷了他求學的道路,而他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最初也只是艱難維持生計。教育道路的中端,這從一定程度上使得金庸的專業知識受到了限制,不是科班出身的他也因此不受到學術界的認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金庸在晚年時期毅然決定出國進修。就這樣,早年的金庸在文學創作當中出現專業能力的不足也是正常的事情。

就在一次金庸探訪浙江的時候,為其中的一所圖書館題字寫聯:“嘉德育英九十載;興學培才二萬人。”這樣的事情很快就被媒體報道,就是因為這樣,遠在四川的流沙河也得以有幸目睹他傾慕已九的金庸先生的文采。

當年流沙河曾兩次給金庸挑小毛病:就事論事,並不含任何惡意


對於中國古代文學深有研究的流沙河很快就發現了金庸所寫對聯當中存在的不足,於是他很快就發表了一篇文章公開指出金庸的缺點。流沙河指出金庸的短短是對聯當中就有五個字平仄是錯誤的,這樣的平仄錯誤在創作當中無疑是十分低級的錯誤了,而且流沙河還提出了對此的修改意見。其實這不同於別的作家的惡意批判,而是一種善意恭謙的善意提醒。

五、金庸再錯

另外一次流沙河批評金庸的時候也是因為他犯的低級錯誤,流沙河也很直接地指出了他的錯誤。原來金庸在一次給名家講述歷史的時候,犯了“先有姜字,後有羌字”的常識錯誤。雖然說人有失手馬有失蹄,但在文壇當中名氣噹噹響的金庸屢次犯下這樣的錯誤自然也是不合常理的,這明顯有違他極高的地位。

於是在流沙河再次發現金庸的錯誤之後,他又立即在報紙上公開發表文章《又挑金庸》,並以此來指出金庸的不足

。流沙河屢次對於金庸的批評無疑引發了世人的廣泛議論,人們對此保持著各自不同的觀點,有的人對流沙河保持懷疑與反對,也有的人對他的觀點與看法贊同……

當年流沙河曾兩次給金庸挑小毛病:就事論事,並不含任何惡意


但無論怎樣,人們對流沙河多次給金庸挑錯的原因感到疑惑,對此流沙河也坦然回答了世人的疑問:“我的兩篇短文都非常客氣,沒有一個字是損毀金庸先生的,都是就事論事,不含任何惡意

。”當我們仔細思考之後,我們也不難發現其實在流沙河的文章當中的確沒有任何貶低批判金庸的言語,反而是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來為他提出意見,這算得上是一種公允謙卑的態度了。

其實無論是這文壇上,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是需要流沙河這樣客觀公允的人來給我們指出不足的。這種實事求是,不包含任何貶低與批判的態度為我們指出錯誤,這對於我們更好的發展自然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