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二期要來了!業內預計最快三月底投資(附受益股)

據中證報消息,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大基金二期三月底應該可以開始實質投資。對此,接近華芯投資(國家大基金管理人)的人士稱,“正在努力按這個目標推進。”


大基金二期於2019年10月22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2041.5億元。目前,國家大基金二期尚未有落地項目。


機構分析認為,二期基金將對包括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清洗設備等領域已有佈局的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將會幫助龍頭企業鞏固自身地位,繼續擴大市場。


大基金一期投資18家上市公司


大基金一期在2014年9月成立之初由財政部牽頭,國開金融、亦莊國投、華芯投資、上海武嶽峰、中國移動、上海國盛、中國電子、中國電科等8家企業發起,其中國家財政360億、國開金融320億、亦莊國投100億,其餘420億向社會資本募集。同年12月,武漢經發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電子、大唐電信、武嶽峰資本、賽伯樂投資等7家參與增資,共募集股本987億;此外,2015Q1再次發行優先股400億元,最終一期資金總規模達到1387億元,較計劃的1200億超募15.6%。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家大基金一期已直接投資了75家企業,其中,直接投資的A股上市公司共18家,直接投資非上市芯片領域潛力企業31家;另外還直接持股了26家投資機構。


從目前大基金一期投資的情況來看,一期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領域合計投入金額 57.7 億元,佔大基金一期投資總額的 4.2%。而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2018 年半導體設備銷售額 645.3 億美元,半導體材料銷售額 519.4 億美元,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合計佔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比重超過 20%。大基金一期在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領域的投入相對較少。


大基金二期要來了!業內預計最快三月底投資(附受益股)

大基金二期將在三方面重點佈局


在此前的半導體集成電路零部件峰會上,國家大基金透露了未來大基金投資的三方面重點佈局:


第一,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升成線能力。首期基金主要完成產業佈局,二期基金將對在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和清洗設備等領域已佈局的企業保持高強度的持續支持,推動龍頭企業做大最強,形成系列化、成套化裝備產品。加快開展光刻機、化學機械研磨設備等核心設備以及關鍵零部件的投資佈局,保障產業鏈安全。


第二,產業聚集,抱團發展,組團出海。推動建立專屬的集成電路裝備產業園區,吸引裝備零部件企業集中投資設立研發中心或產業化基地,實現產業資源和人才的聚集,加強上下游聯繫交流,提升研發和產業化配套能力,形成產業聚集的合力。積極推動國內外資源整合、重組,壯大骨幹企業。


第三,續推進國產裝備材料的下游應用。充分發揮基金在全產業鏈佈局的優勢,持續推進裝備與集成電路製造、封測企業的協同,加強基金所投企業間的上下游結合,加速裝備從驗證到“批量採購”的過程,為本土裝備材料企業爭取更多的市場機會。


國泰君安預計,首先,二期基金將對包括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清洗設備等領域已有佈局的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將會幫助龍頭企業鞏固自身地位,繼續擴大市場。此外,提升企業成線能力可以幫助擴大設備產品佈局。


第二,產業資源和產業鏈的整合可以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幫助國產設備提供工藝認證條件並且打造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最終實現國產替代進口。


國泰君安建議關注:【中微半導體】國產刻蝕機龍頭;【晶盛機電】國內晶體硅生長設備龍頭企業,在長晶爐方面已有成果;【北方華創】產品線最全(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等)的半導體設備公司;【長川科技】檢測設備從封測環節切入到晶圓製造環節;【精測電子】國家大基金增資子公司,從面板檢測進軍半導體檢測領域;其餘關注【華興源創】國產半導體測試設備龍頭);【至純科技】(國內高純工藝龍頭,清洗設備可期)。


申港證券認為,在二期的投資項目上,半導體設備及半導體材料領域將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均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受日韓貿易戰事件影響,國人更加認識到半導體材料的重要性。目前國內關鍵設備及材料主要依賴進口,推動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發展勢在必行。


申港證券建議關注國內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龍頭公司,如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晶瑞股份、安集科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