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法聯軍一兩萬士兵可以一次次吊打滿清數十萬軍隊?

北雁依雲888


一、武器落後

二、軍隊久無戰事,且軍官貪汙腐敗

三、吸食鴉片導致士兵體質下降


狼牙76913


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為例。

清朝方面參戰兵力為2.5-3萬,英法聯軍則只有8000餘兵力。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驚人的傷亡情況。

此戰過後,清軍損失超過1200人,而英法聯軍僅戰死5人,受傷47人。

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以清軍的慘敗而告終。

是清軍的士兵畏戰嗎?

保爾·瓦蘭在《徵華記》記載說:“中國人和以勇氣鎮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

是統帥能力不夠嗎?八里橋戰役的清軍統帥為僧格林沁,被譽為最後的蒙古悍將。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清軍的慘敗呢?

裝備的落後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就已經和英國軍隊交過手了,當時雙方的武器裝備就差距巨大。

然而在八里橋戰役中,清軍裝備的劣勢還是顯露無疑。

彼時的英法聯軍已經鳥槍換炮。

他們換裝了發射米涅彈的前裝火帽擊發線膛槍,英軍甚至用上了研發不久的阿姆斯特朗豎楔式炮閂,螺桿頂緊後裝線膛炮,武器可謂是更新換代。

而清朝八旗兵則是以冷熱兵器為主的步兵混合軍隊,綠營更是人手一把大砍刀,引以為傲的蒙古騎兵,更是將弓箭作為常規武器。

戰役一開始,戰馬紛紛被炮火驚得橫衝直撞。

這樣的硬碰硬,誰頂得住?

軍隊素質的差異

八里橋戰役之前,清軍的對手主要是太平軍,捻軍等農民起義軍隊,雖然此時的八旗兵已經退化嚴重,但加上蒙古騎兵和淮軍、湘軍的幫助,清軍並沒有吃很大的虧,這也導致清軍繼續不思進取。

而戰役前的英法聯軍則剛經歷了歐洲慘烈的拿破崙戰爭和與沙皇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

都是久經錘鍊的軍隊,清軍還是老樣子,英法聯軍卻已經逐漸形成了現代化軍隊。

即使是面對勇猛靈活的滿蒙騎兵,英法聯軍中的英國騎兵和錫克騎兵也不落下風,甚至在白刃戰中也佔盡優勢。

戰術思想落後

武器落後,軍隊素養也不行,那就靠戰術唄。

不行,清軍非得和英法聯軍來硬碰硬。

明明已經在天津大沽口失利,清軍還是選擇與英法聯軍進行大規模野戰。

激戰中,清軍也主要以正面衝鋒為主,偶爾有騎兵衝破了英法聯軍的防線,也會立即被猛烈的炮火所壓制。

滿蒙騎兵的靈活性完全無法施展,清軍的優勢幾乎僅剩下勇猛無畏了。

顯然,屬於冷兵器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在英法聯軍以炮兵為核心的火力網下,清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八里橋戰役後,戰敗的僧格林沁被咸豐美譽“忠勇性成,赤心報國”。

而指揮戰鬥的法國將領孟託班,回國後被封為“八里橋伯爵”,還一躍成為了議員。

實際上,在這次跨時代的交鋒後,清廷雖然沒有處罰戰敗的僧格林沁,但同樣意識到了革新之必要,洋務派開始逐漸獲得清廷的支持。


歷史小屋


1.清軍武器落後——火槍與弓箭

火槍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滑膛槍,另一類線膛槍。在 19 世紀中葉之前的槍支都屬於滑膛槍,由於槍管內沒有刻膛線,其射程近、準確率差。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使用的槍支就屬於滑膛槍,有效射程約 200 米,射速一分鐘三發 ;清軍使用的抬槍、鳥槍(火繩槍)也屬於滑膛槍一種,發射頻率為 2 分鐘 3 發,有效射程僅 120 米左右 ,但八旗兵裝備鳥槍數僅佔三分之一弱。

此時,清軍使用最多的武器仍是弓箭,有效射程僅為 100 米左右 ,射速雖比英軍步槍要快,但威力比鳥槍還要小。而且,由於軍備鬆弛、缺乏軍事訓練,清軍騎射水平已大不如前,許多士兵連滿弓都拉不開,甚至只能射 50 米左右 。可見,清軍蒙古騎兵在與近代化裝備的英法軍隊作戰時無異於被屠殺。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已經換上了線膛槍,英軍裝備的是恩菲爾德步槍,法軍使用的是米涅步槍,命中率有大幅度提高,有效射程能達到近300 米,最遠射程達 800 餘米。

2.火炮威力懸殊

清軍火炮屬於前裝滑膛炮,射程近,命中率低,基本停留在 17 世紀火炮水平上,射程和射速均不如英法聯軍。並且,清軍大炮使用泥模澆鑄,管壁裡面充滿氣孔,由於怕發射時管壁受熱膨脹炸膛,不得不把管壁製造的過厚,導致口徑很小但是重量超重,出現了幾千斤甚至上萬斤的巨炮,無法在戰鬥中靈活調整炮位,準確率也低。清軍炮兵的射擊能力也在下降,整個戰鬥,清軍炮兵沒有一發炮彈命中聯軍,發射的炮彈都打到樹頂上去了。

在第一次大沽之戰中,清軍大炮每隔五分鐘以上才能有規則地打出炮彈,而英法聯軍火炮遠距離瞄準後一分鐘一發,近距離情況下一分鐘可達 3 發左右 。聯軍在距離大沽炮臺 730 米處開炮,許多炮彈可達到炮臺後面三餘裡的大沽村 ,可見聯軍大炮一般射程能達到2000多米。

3.戰術錯誤

英法聯軍當時已經在陸上戰鬥中採取先進的散兵戰術,而清軍則墨守成規,忽視陸地縱深設防,不懂散兵戰術,所以一敗再敗。如在張家灣、八里橋之戰中,由於清軍缺乏大規模近代野戰的訓練和經驗,加之騎兵使用不當,雖擁有數量的優勢和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也未能取勝。


碩風雜談


[炸彈][炸彈]其實軍事就是碾壓,沒有這麼多道理。強大的自信和對金錢的渴望,對促使英法聯軍能有超強戰鬥力的驚人體現。[炸彈][炸彈]

[V5]卜卜山會戰。法軍3000人進攻擁有15000人,佔據著山地堡壘的中國軍隊。白刃衝鋒擊潰中國軍隊,法軍傷亡84人,中方傷亡3000。

[V5]鎮南關大捷。法軍1000人昏了頭進攻擁有20000人,佔據著山地堡壘的中國軍隊。法軍在山谷被包圍著打,依靠白刃戰殺出重圍,中國軍隊乘勝追殺,殺傷法軍280人,自身陣亡1600人,加上傷者總數可能超過5000。

八里橋會戰。因為靠近京師,中國軍隊基本精英盡出,50000人對英法聯軍8000人。被擊敗。傷亡3000人,英法聯軍傷亡52人。孟加拉槍騎對蒙古騎兵的評價是:很難抓到,但一旦抓到,很容易對付。

[刀]幾個例子,可以發現:

1.中國軍隊佔據人數的絕對優勢。

2.歐洲軍隊要打破中國軍隊的人數優勢,靠的不是先進武器,而是白刃戰。

3.卜卜山沖垮中國軍隊的是阿爾及利亞士兵。八里橋擊潰蒙古騎兵的是孟加拉槍騎。和中國一樣的亞非落後地方出來的。他們僅僅是受過西方軍事訓練。

4.所以得出結論,近代軍隊的組織和訓練遠遠超過古代軍隊。西方軍隊對中國軍隊的碾壓不是靠人種,不是靠武器,靠的是組織能力和訓練強度。





鈿車寶馬


1840年6月,中英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戰爭的直接導火線是1839年清帝國欽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聖旨於廣東東莞收繳鴉片。這場戰爭以清軍的失敗告終,最終簽訂了眾多不平等條約,喪失領土主權、貿易主權,流失大量的錢財,可謂損失慘重。

但奇怪的是,包括八旗軍、綠營軍在內,戰前清王朝一直保持80萬常備軍,東南沿海諸省為清朝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清朝重點佈防地區,其廣東駐軍7萬,福建6萬,浙江4萬,江蘇5萬。雖然清軍人數居多,但是這些軍隊是既不注重將領的培養,又忽視部隊的訓練,清軍的訓練往往敷衍應付,類似於演戲,對於實戰毫無裨益。

在戰爭中先後投入戰爭的有10萬人左右。英軍剛開始有7000多人參戰,即便是到後來最多的時候也不過2萬人。從數字上看,清軍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在具體戰役中,這種兵力上的優勢卻沒有顯現出來,英軍利用堅船利炮的優勢牢牢掌握著進攻的主權。

1839年11月4日,在坦普爾向英國海軍提交的《致海軍部書》中就說,據對中國有豐富知識的人說,有這樣的海軍力就能完成,即雙層甲板的主力艦兩艘,巡洋艦三艘,其中至少有一艦是大型的;輪船兩艘或三艘。可見,清軍的“不堪一擊”也是盡人皆知的。

為了防禦英軍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從盛京到廣東的7個省,幾十個海口都設了防,分到每個重鎮,駐守的部隊就在4000人左右,最多也只有1萬人。按照這樣分散的兵力,在每處都很難集合兵力優勢抗擊英軍入侵,這種情況下,清軍多數都處於劣勢。

1840年10月10日,英軍攻佔寧波,道光皇帝調集四川建昌、松潘兩鎮精兵2000人前往浙江,等部隊歷經2000公里趕赴前線,英軍已在寧波休整半年。

再來看看清軍的將領們,也能看出一些問題。

清軍先後以林則徐、琦善、楊芳、奕山、伊里布、顏伯燾、奕經、牛鑑、耆英為主要將領,看上去陣勢很大的清軍將領所做的舉動卻是異常可笑。

琦善,滿洲正黃旗人,1840年9月28日-12月4日期間,奉旨接替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原先主剿的琦善在白河口見英軍“船堅炮利”,下令撤退炮臺守軍,並派人主動向英軍求和。

楊芳是戰爭中另一位“知名”的清軍將領。鴉片戰爭爆發,楊芳跟著參贊大臣奕山遠赴廣東對敵,期間面對英軍的堅船利炮,他竟然想出了用陰門陣對抗英國軍艦,一度成為笑柄。戰敗以後又畏敵主和。

什麼是陰門陣?陰門陣,又稱婚人厭炮,是中國人迷信可用婦女陰部、月經、尿糞、衣褲等陰穢物來使槍炮、法術失靈的厭勝之術,並認為能以陰陽之法化解的是用男人陽具、陰毛等陽汙物的陽門陣。

有這樣的將領,真是天大的笑話!

另外,讓人哭笑不得的還有奕山、奕經兩位將領。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道光皇帝將琦善革職,任命奕山為靖逆將軍。奕山是道光皇帝的侄子,他以“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防民甚於防寇”,另一方面在福建招募未經訓練的士兵,又日夜飲酒作樂,後奕山向英軍發起夜襲,結果一敗塗地,廣州城外炮臺盡失。第二天,奕山派人舉旗投降,與英軍簽訂《廣州和約》。

奕經也是道光皇帝的侄子,也是乾隆帝的曾孫。鴉片戰爭中,奕經被任命為揚威將軍,到杭州督管抗擊英國入侵。奕經無能,曾拖延戰事兩個月,臨陣只會到關帝廟求籤。結果清軍在定海、鎮海及寧波府一潰千里。

鴉片戰爭中另一清軍將士鄧廷楨,戰爭爆發後鄧在福建加強海防,曾擊退來犯的英軍,鄧廷楨本人表面上附和林則徐虎門銷煙,鄧廷楨的兒子卻是廣州最大的鴉片商人之一。


齊建波


英法聯軍VS清軍完全就是現代化熱武器部隊吊打古代冷兵器部隊,結局毫無懸念,清朝慘敗。

這場戰爭應該是發生在1857-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雙方參戰兵力為:清朝20萬,英法聯軍中英國1.1萬,法國0.67萬。英法聯軍僅僅付出了405人的傷亡就攻佔了清帝國的首都,打的咸豐皇帝外逃。

首先,英法聯軍戰勝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武器裝備上遠遠領先於清朝。

清朝依舊延續了古代戰爭的傳統,部隊仍然是以大刀、長矛為主,騎兵也還是普遍採用弓箭為主,就這樣的冷兵器去對戰英法聯軍的燧發槍和火炮,無異於時找死。在還未接近英法聯軍的時候就已經死的差不多了。

其次,清朝部隊心理以及心理素質不堪一擊。

清朝在當了幾百年的天朝上國,對周邊任何一個小國都瞧不起,自此就養成了一種天上地下為我大清獨尊的氣勢。但是在於英法聯軍的戰鬥中完全打破了清軍心理的防線,幾乎是一戰既潰,完全喪失了抵抗的心理。



最後,滿清八旗完全就是一個個的酒囊飯袋。

在滿清入主中原後,滿清軍事貴族在對待漢人上面幾乎是極度謹慎,而且軍隊完全是掌握在滿清貴族手裡的,這一現狀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滿清政府才真正的意識到滿清八旗不足以期待。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慈禧通過政變掌權了,雖然慈禧這是個全部都是缺點的女人,我認為他只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她掌權後大肆提拔漢族官員,給予官族官員掌兵的機會,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就是在這個時期脫穎而出,大力支持洋務運動,為腐朽的晚清注入了一絲活力,也為沒落的滿清強勢續命了幾十年。

英法聯軍與清朝軍隊的碰撞,代表著古代冷兵器與現代熱武器的碰撞,最終輝煌了數千年的冷兵器終於要落下帷幕了。


這個歷史很正


1860年,英法聯軍以不足萬人的軍隊,攻破北京城,火燒圓明園,給中華民族歷史上留下了最恥辱的一頁。偌大的滿清王朝,居然被幾千人攻破都城,讓人不得不深刻反思。1850年,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爆發,這個被稱為史上最偉大的農民運動,延續14年,席捲半個中國,軍隊發展到幾十萬,卻最終被剿滅,讓人唏噓不已。

同一個時代,不同的結局,為何英法可以用區區幾千人攻破滿清的都城,而人數幾十萬的太平軍卻最終被剿滅?下面我們就來對比一下。

第一、領導者不同。太平天國領導者是農民,思想決定眼界,眼界決定格局,這一點決定了這場運動很難成功,不是不能成功,是很難。而英法聯軍背後是強大的英國和法國,這個不用說,一對比高下立判。

第二、領導機構不同。太平天國起義之初就為失敗埋下了禍根,太平軍打下永安之後就大封功臣,一口氣封了五個王。說到底永安城不過是個彈丸之地,革命尚未成功就大封功臣,是為大忌。這次封王引起了像林鳳祥,秦日綱等一大批優秀將領的不滿,導致領導機構上下不和,還引發血案。而英法聯軍雖是聯軍卻領導有方,目標明確,上下一心,士氣很高。

第三、進軍路線不同。太平天國在廣西起義,從漢路一直往前打,打到南京,最後要打到北京。戰線很長,中途遇到的抵抗很多,不易成功。而反觀英法聯軍,利用海軍直接打下天津,很快就逼近北京城,遇到的抵抗相對較少。

第四、進軍目標不同。太平軍佔據南京後,驕奢淫逸,沒有戰略眼光,一會兒北伐,一會兒南征,亂打一通。如果太平軍目標明確,孤注一擲直逼北京城,未必不能打下北京,滅亡清朝。而英法聯軍的目標很明確,一開始就盯著北京打,從大沽口,進天津,直逼北京,作戰意圖明顯,決絕。

第五、武器方面差距大。太平天國作為農民軍,武器落後,基本以冷兵器為主,還有些落後的火炮。而英法聯軍的裝備則是經過歐洲工業革命之後最新式的武器,包括滑膛槍,新式火炮等,這個差距,就跟現在的航空母艦和漁船的差距差不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法進入北京的最後一仗“八里橋之戰”,英法聯軍以傷亡12人的代價,重創清軍僧格林沁的6萬大軍,擊斃清軍一萬多人。你想一想,這個差距有多大,簡直無法想象。

歸納起來,清軍與英法聯軍的對決是兩個時代的對決,是冷兵器時代與熱兵器時代的碰撞。是落後與先進的對決,英法在經過工業革命和拿破崙的洗禮之後,走上世界的巔峰,這場戰鬥是沒有懸念的。在英法聯軍面前,滿清的騎兵就猶如待宰的羔羊一般,所以以八千人,攻破北京城也不足為奇。

太平天國運動則還屬於原始的農民運動,即使人再多,最終也不免走上滅亡的道路。


說歷史的小白


在滿清末期,清朝已是內憂外患,軍事上更是千瘡百孔。

英法聯軍可以一次次的吊打清軍,有幾以下幾點原因:

一、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清朝閉關鎖國兩百多年,國力廢弛,軍中暮氣日盛。清軍不論是由滿人組成的八旗,還是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和散佈在全國各地的兵勇,都缺乏足夠的戰鬥力和士氣。在戰鬥經驗、作戰方式、軍事素養相較於英法聯軍也有很大差距。只會盲目衝鋒。可以說清軍就不知道應當如何與英法聯軍作戰。

二、兵力分散且無法迅速調動

清軍當時約有幾十萬人的軍隊,但是清政府為了防止國內可能萌生的反對勢力,尤其是為了監督漢人,將兵力以100到200人為一個單,分散在全國各地,沒有進行重點的集中。加上在那個時期,通訊十分不便,傳遞命令情報速度緩慢,以至於無法迅速調動軍隊。真正面對英法聯軍的兵力沒有像樣的組織和調動。李鴻章在訪問德國會見俾斯麥的時候,曾向俾斯麥詢問如何提升軍隊的戰鬥力。李鴻章說,我們有的是人,但是缺乏相應的訓練和卓越的指揮家,我們要聘請普魯士的優秀軍官訓練我們的軍隊。 俾斯麥對李鴻章說,軍隊不在於人數的多少,而是要看在遇到戰事時是否能將軍隊迅速的集中並且從一地快速的調到另一地。

三、武器裝備的落後

清軍在那個時候多數是以步兵和騎兵為主,更多的還是靠冷兵器作戰,大多數士兵裝備還都是刀劍長矛,遠攻武器以弓箭為主,只有少數士兵配備了老式的火繩槍。而英法聯軍卻全面裝備著當時西方最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從射程上,清軍的火槍射程在150米左右,滑膛槍,精度低,而且上彈到發射需要進行點火,消耗時間長,基本每十秒才能發射一次;英法聯軍使用的是燧發槍,射程可以達到300至400米,其中有不少屬線膛槍,精度高,裝彈容易發射間隔時間更短。而在火炮上,威力和射程也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在,著名的八里橋一戰中,當時僧格林沁在這一帶部署了約3萬清軍,其中包括1.7萬精銳的蒙古騎兵,而英法聯軍兵力只有8000人左右。雖然在人數上佔據著絕對優勢,但在武器上卻吃了大虧。在其中的一次戰鬥中,清軍3000騎兵,繞到英法聯軍後側準備發起衝鋒,但是聯軍裝備了在當時最先進的槍支和火炮。最後3000名騎兵僅存七人回到了軍營。最後,英法聯軍取得了八里橋一戰的勝利,清軍半天便傷亡1萬多人,而英法聯軍只死九人。這是武器裝備上的碾壓。

四、清政府腐敗懦弱

當時的清政府,一心只想求和,慈禧曾說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懦弱無能的話,當時英國來到中國的一位記者也曾這樣在報紙上評價中國:這是一個富有的,不願戰爭卻願意付錢的帝國。從這些便可以看出清政府當時對外是多麼的懦弱。

五、中國封建制度已到盡頭

在當時中國的社會制度,思想,意識形態已落後於世界,而在當時資本主義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並且,在當時成為了世界潮流。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制度,成為世界主流已成為必然趨勢。


全球兵器庫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受盡欺辱的血淚史。

歷史證明落後就要捱打。所以中華民族要自強不息。

一,力量對比。當時英法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化程度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正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拓展殖民地。船堅炮利,不可一世。而滿清政府正處於封建社會的沒落時期。政治腐敗,軍隊腐朽,國庫空虛。閉關鎖國對世界一無所知,卻仍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

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勢力,只想著保住自己的權利。置國家民族安危於不顧,只要享樂。面對外族侵略不能同仇敵愾,只能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副奴才嘴臉。

三,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可憐的滿清征服不被人吊打才怪呢!


趙慧卿5764980061293


清軍入關的時候,滿族後金的八旗軍也就4萬多人,加上從蒙古那裡調來的軍隊、漢軍八旗等等,總共也才20萬左右。

而那時候,大明王朝有近兩億人!

清軍不也照樣征服了中原,統一了中國?

這和人數不完全相關。中國自古就有“兵不在多而在精 將不在勇而在謀”的說法。

當然,清軍是孤兒寡母入關來(孝莊皇太后帶著小皇帝順治孤兒寡母入主中原),孤兒寡母又出關走(皇太后隆裕帶著退位的小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