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早上六点三十分,三月份的青岛朦胧的夜色还未完全褪去,位于青岛市中心医院门诊大楼后方的静配中心,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运作。

在这里工作的是患者平常在医院里见不到的,医生护士背后的天使们,也是整个医院早上最早开始上班的人。

护士宫献文就是其中一员,丈夫因援鄂已经离家一个多月, 谈起丈夫的援鄂工作,平日里开朗爱笑的她不禁眼泪在眼睛里打转。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她起初对于丈夫是否报名援鄂纠结了起来,“原先其实已经做了(丈夫)可能要去支援的准备,但真要去的时候还是很担心。”

大年初一晚上十一点多,丈夫王东海在家接到了支援湖北的通知,宫献文坦言,“听到通知的那一晚几乎没怎么睡。”那一通电话挂断后,夫妻二人商量了很久,最终同为医务工作者心里的责任让他们不约而同决定报名。

隔离衣、防护服……虽然现在夫妻俩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同穿“猴服”的两人每天都会通过视频电话为彼此加油鼓劲。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每天早上五点多,宫献文的一天已拉开帷幕,做饭、哄一岁的孩子起床……忙碌不停是她每个早上的常态,早上6:30或者是7:00的班,她经常会提前到一会儿。

静配中心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她所在的科室是医院的静配中心,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住院患者每天所注射的药物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核对医师医嘱、药物配置……每天早上是住院患者注射药物的“早高峰”,这也是宫献文和同事们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间段。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临床上用的药物多达百种,刚来的那一年由于工作量大和不熟悉,宫献文的双手一度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现在手上仍清晰可见,今年是她在这工作的第四个年头。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现在疫情期间,医院患者相比之前会少一些,每天大概会配置2000多袋药物,平常的时候每天至少要3000多袋。”宫献文介绍,静配中心调配的药品覆盖全院39个护理单元、45个科室、1600张病床的所有长期、临时静脉用药。住院患者看不到她们的身影,但她们每天的工作都与患者的病情息息相关。

远程搭档的“猴服”夫妻俩

静配中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医院的“另一个世界”,除了早上最早的上班时间外,装备和消毒也比别的科室更为谨慎和严格。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宫献文进入配药舱时,除了日常的隔离衣之外,还要再穿一层防护服,也就是她们口中的“猴服”。配药舱是一个负压的“封闭”空间,每天一大早,一穿上这身“猴服”,就意味着宫献文和同事们在舱内站立几个小时的药品配置工作也开始了。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与此同时,远在黄冈进行医疗援助的丈夫王东海也在穿着“猴服”忙碌着,一身“猴服”成了疫情期间夫妻二人的默契。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王东海给妻子传回一张照片,照片中穿着防护服的他一只手做着“比心”的手势,一只手举着手写的“情人节快乐”。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我们两个每天都会进行视频通话,基本上是根据他那边的时间,很多时候是抽他吃饭的空儿。”宫献文谈到丈夫时,记者初见时那个一脸明媚笑容的她,眼睛里开始有泪水打转。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可不一会儿宫献文的那股乐观劲儿又回来了,“海哥(宫献文丈夫)在一线奋斗,那里就是他的“战场”,作为家属,我就要担起家里这块儿,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家里打理好,把自己工作做好,这就是我应该在的'小战场'。”

援鄂爸爸错过女儿的第一个生日

今年3月3日是宫献文和王东海女儿的一周岁生日,原本打算推迟到丈夫回来时一起给女儿过生日的宫献文,因为不确定丈夫的援鄂任务什么时候结束,还是决定3月3日在家给女儿过第一个生日。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宝宝的手势很给劲儿,“爸爸,加油!”

一岁的女儿现在还不会表达想念,但小家伙儿也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在王东海援鄂之前,每天早上都是她专属的“叫爸爸”时间,早上一醒来就会爸爸爸爸不停叫。在宫献文的观察中,女儿现在好像和爸爸之间有了些细微的变化,一开始视频通话的时候,女儿会凑在跟前叫爸爸,现在视频通话时,女儿有点“害羞”了,“让她叫爸爸怎么也不叫”。

在王东海援鄂的这一个多月里,用宫献文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女儿长大了很多,变化了很多。王东海出发时,女儿还只能偶尔从嘴里“冒”出一声爸爸,而现在已经可以叫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多个称呼,原本还在学着走路的女儿,现在也可以自己独立走几步了。

通过女儿的日渐成长的变化,宫献文也实实在在感觉到丈夫离家的时间之久,于是这一个多月也是她拍摄手机视频最多的一个月,视频里的主角只有一个——他们的女儿,“不想让海哥错过我们女儿的每一个成长瞬间,所以就想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发给他。”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作为援鄂家属,宫献文说,其实忧虑还是有的,不过还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毕竟,还是相信他们(援鄂医务工作者)的信念更大些,“我喜欢让自己开朗乐观些,负能量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情绪,对家人和朋友同事而言,也会让他们担心。”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王东海与队友在病房

谈到疫情结束、丈夫回家,她笑着说,最想做的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和家人在一起都是有意义的。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文字:任静

摄影:孟璐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聚 焦 青 岛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图谱来了 | 青岛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好消息!疫苗最快4月下旬申报临床试验!还有这些防疫新进展!

紧急提醒!青岛购买发热、咳嗽类药品必须实名登记!

点击参与对新冠肺炎认知防护调查问卷

战“疫”,争分夺秒的“青岛时间”!

✦青岛4家医院线上发热门诊入口、使用方法!

他在黄冈,她在青岛,他们是同穿“猴服”的夫妻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