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与林黛玉,你更爱谁?为什么?

菩提非树LW


关于薛宝钗和林黛玉,我更爱谁的问题,下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与阐述。



01 从气质、相貌看

首先,从长相和外貌上看,宝钗和黛玉,都是大美女,两人各有特点。

  • 原著中对黛玉的描写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 原著中对宝钗的描写

“再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脸若银盘,眼若水杏。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任是无情也动人。”“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 不见奢华,惟觉淡雅; 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从以上一些语句看,两人的确都是大美女,但黛玉的美,美在气质,美在容貌,美在身姿,美在谈吐,美在态度,美在与众不同,美在超凡脱俗,说是貌比天仙也不为过。而宝钗呢,毫无疑问,也是个大美女,而且其中有一句“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但我们不要被这一句所误导,其实作者心目中,黛玉的地位是更高的,并不在于描写词句的多寡。

因此在气质和相貌方面,黛玉胜上一筹。


02 从人品和人格看

从人品和人格方面看,黛玉更为真实和真诚,是个真性情的女子,有自己执着追求,人格更为高尚;而宝钗则更为圆滑、世故和左右逢源,善于见风使舵。因此从人格方面来说,宝钗比黛玉是稍逊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更为欣赏黛玉。


03从性格方面看

从性格方面分析,黛玉在更为真实的同时,性格上多愁善感,容易自己折磨自己;更为孤独与清高,直来直去,不懂得曲折变通,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得伪装自己,说话更为“尖酸刻薄”,不太容易与各色人等交往,很容易得罪人。与此相反,宝钗则更为豁达开朗,且更会做人,能够与大多数人友好相处,在贾府上下基本不得罪人,人缘更好,甚至也深得下人的心,所以无论是持家,管理公司等,宝钗可能更能得心应手(见“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相关语句)。

所以这一点看,宝钗更胜一筹。


04从聪慧度方面看

从聪慧度方面看,黛玉是“心较比干多一窍”,宝钗智商也属上等。在这方面,我只能说黛玉稍胜一分。


05从身体健康度来看

黛玉是“多愁多病”、“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自小便带有一种先天性疾病,打从会饮食时便离不开药,身体弱不胜风,故此,贾府的下人们在背地里都说林黛玉是风儿一吹就倒地的“多病西施”。宝钗是“肌骨莹润”,身体健康、豁达开朗,身体方面很明显是胜过黛玉的。

所以这一点,宝钗是大大胜过黛玉的。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答案是比较明确了,我爱林黛玉更多一点。黛玉更适合成为一个爱人,尤其是在人格和灵魂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果换一个问题,如果问你愿意娶哪一个,或者哪一个更适合做老婆,可能答案就会发生变化了。


如果不是为了追求真爱,追求灵魂伴侣,有多少男人愿意,娶一个“多愁多病”身,天天哭哭啼啼,四处得罪人,且活不过几年的女孩呢?而宝钗八面玲珑,身体健康长寿,且颇有管理天赋,无论经营家庭或经营公司都有意外之喜,自然也会有不少男人选择的。



南一郎


一个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一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一个女子是“玉带林中挂”,一个是“金簪雪里埋”,一个是芙蓉,一个是牡丹。两个各有千秋,可是真的要我说更喜欢谁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我更喜欢林黛玉。黛玉是眼泪的化身,是多愁的别名,我记得在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在金钏跳井自杀后, 宝钗为了宽慰王夫人说金钏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他下去住着,在井边玩耍失了脚掉下去的。我看到这的时候宝钗纵然是为了宽慰王夫人,可是我总觉得宝钗有点过于冷血,书中并没有写黛玉怎样可是我总想着若是黛玉知道了肯定是可惜可叹的,若是在知道原因之后不是察言观色而是会理解宝玉,在三十三回和三十四回中,宝玉挨了打宝钗虽跑前跑后为宝玉,可是也是私心为他哥哥,可黛玉却是眼睛红肿的告诉宝玉:你从今以后可改了吧。我想如果我是男生拥有这样一个懂我的女人,我会觉得我此生无憾。我喜欢黛玉不仅仅是这些,我喜欢黛玉是因为黛玉在那样的社会里可以和自己的丫鬟成为姐妹,宝钗纵然没有主子的架势和她不会和他的丫鬟莺儿成为姐妹,但是黛玉和紫娟却可以。在红楼梦的后几十回中,宝黛二人互相知道彼此的心意,黛玉的所有的心思已经完全的交付于宝玉身上,甚至在临终前也是再喊着宝玉。黛玉虽然多病可在大观园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参加,起诗社,猜灯谜,群芳夜宴等等,黛玉虽然多心可是她却待每一个人都很真诚,紫娟,湘云,晴雯。都说黛玉小性可是我却喜欢这种真诚,黛玉的小性不是心计也不是小心眼,只是寄人篱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毕竟黛玉是“心较比干多一窍”。所以无论是看几遍红楼梦喜欢的始终是黛玉,那个“多愁多病的身”,那个“病弱西子胜三分”那个可以教香菱做诗,在芦雪亭即景联队可爱的黛玉。


二三事啊二三事


更爱林黛玉一些。她单纯善良、仙气、漂亮、素质高、有教养、不唯利是图、把她的下人都当做家人看待……

薛宝钗是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每做一件事情都考虑利益最大化,外表给人以贤淑温柔的感觉但从骨子里瞧不起下人,特有心机;内心深处一团火(热毒从胎带来)非得装出孤高(其实是用冷香丸压抑着)表里不一,会拉拢人心,关键时刻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Yuhuashi666


实不相瞒,我喜欢薛宝钗。

在我眼里,我觉得薛宝钗是一个非常大气美丽的女子。众所周知,林黛玉很美生得楚楚可怜,但是薛宝钗的容貌也不差,而且薛宝钗非常地清新素雅。从性格上来说,薛宝钗的性格也更加地温婉大气,这个特点从很多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史湘云要做东请客但是手头吃紧,薛宝钗不但看出了史湘云的窘迫,而且还出资帮助她。很多的女眷都很喜欢薛宝钗,去贾府的时候都会先去找薛宝钗玩,而不是找林黛玉玩。贾母就曾经说过薛宝钗是一个很识大体的女子。从进入贾府开始,林黛玉就经常嘲讽薛宝钗,但是薛宝钗却很少放在心上,她很少会计较这些不痛不痒的小事,相比之下林黛玉的很多的行为就显得非常地小家子气了,有一次史湘云说演戏的小旦长得和林妹妹有几分相似,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地意思,但是林黛玉便恼羞成怒,回到房间后开始连珠炮语地向贾宝玉倾诉。从才华上看,如果说林黛玉是天才,那么薛宝钗就是全才,她精通诗词歌赋,惜春要画大观园的时候,也是薛宝钗忙着出谋划策。

林黛玉不识人间烟火,喜欢她的人觉得她非常地有气节有思想,所以千百年来,林黛玉是很多文人雅士爱慕和追随的对象,但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还是更加地喜欢薛宝钗,喜欢她的温婉大气。


梁现实


更喜欢林黛玉,喜欢她纯正明朗、洁身自好、不歪不斜、不被不阿的为人品格,而薛宝钗的为人准则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守己,自云守拙”。宝钗的藏愚守拙,跟探春的“朴而不俗,直而不浊”一对比,便显出宝钗的装蒜、圆滑甚至虚伪,而不是谦虚。

林黛玉:

林黛玉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教育环境的原因造就了她奇高的天分,极强的自尊心,特别敏感,特别孤傲,如春花般的嫩弱特质,使她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表现为某种讽刺性甚至幼稚的攻击性。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挚友极少、知音难遇、婚姻无人做主、爱情未有保障的处境,又强化了她的以上性格特征和个性表现。但她的这种性格,是多向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

黛玉的尖刻,既有姐妹之间、姑嫂之间的喜谑,如她和湘云之间的口角之争。而这类刁钻,令人只觉其伶俐可爱。同时又有针对脾性不合、品性相左的人,才显现出的真正的孤傲和讥锋。譬如对于“阴微鄙贱”、搞“魇魔法”害人,向贾政告密挑唆的赵姨娘,“林丫头把我们娘俩儿正眼也不瞧”。这恰恰包含着她纯正明朗、洁身自好、不歪不斜、不被不阿的为人品格。而对宝钗、宝玉,则是大量的、主要的,但属于爱情纠葛。前34回中黛玉三天两头的跟宝玉呕气吵闹,跟宝钗斗心眼儿,作者描写了黛玉的大小十几次争吵斗嘴:因宝玉在宝钗处“比通灵”,“喝冷酒”而“半含酸”;为夜访怡红院叫门不开而大吵;为不放心湘云的金麒麟而最后一次吵,等等。而这些主要是宝黛爱情正处在磨合期,正所谓“情因相爱及相伤”。同时也是出于对金玉之说的戒备。这种争吵的最根本原因,还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对立与争斗!

而另一方面,这位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少女,对于意趣相投、情性相合的姐妹、诗友乃至丫头、婆子,又是那样地谦和、尊重、友好、宽厚。妙玉嘲笑她“竟是大俗人,连水都尝不出来”,她也不反唇相讥,反而尊称妙玉为“诗仙”,虚心真诚地请教她改正自己的诗作。尤其是紫鹃,她是黛玉的贴身丫头,却可以批评她跟宝玉吵架“太浮躁了些”,“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宝玉”;也可以直面建议她“趁早坐定了大事要紧”,不要“耽误了时光”。晴雯这位俏丫头在宝黛之间,实际不自觉的充当了红娘,宝玉的那两条定情手帕,就是专让晴雯递送的。而黛玉对晴雯也是格外厚待。宝玉的《芙蓉诔》中“惭违共穴之盟”一句,黛玉听了却不妒不忌,反而赞赏这祭文新奇,甚至建议把其中一句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

以上都说明黛玉并非一味地“小性儿”更多的倒是接人待物很有区别,尤其对待姐妹、诗友、丫头、婆子,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友爱和主奴之间超越等级的近代民主色彩的平等思想萌芽。

林黛玉天生叛逆,人格理想跟贾府择偶标准乃至当时世道轩轾不合。她从不规劝宝玉为官做宰、立身扬名,大胆背叛贵族阶级的政治道路和人生规范。与宝钗相反,黛玉对贾母们“接待不周,礼教粗忽”,这正概括了她与礼法井井的贾府环境格格不入的叛逆人格。

她的傲世孤高,不是对随便什么人的浅薄低头的傲气,而是对浊世及其代表人物的傲骨、高傲、孤芳自重,决不低头!

黛玉在气质上是个诗人,她的人格、理想主要从她的诗词中流出。“碾冰为土玉为盆”的白海棠,正表现着她品格的高洁。“孤高傲世偕谁隐”的秋菊,有表现着她孤傲的骨气。“疏竹虚窗时滴沥”的竹子,更表现着她宁折不阿的节操。黛玉的《葬花吟》根式其人气质的浓缩:“风刀霜剑严相逼”,岂止是王氏、贾母之类的凌逼,更是严酷现实的写照。春光寓意着她的青春,她自怜自恼,又无可奈何。但她“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宁死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人格的价值!

薛宝钗:

薛宝钗出身名门,自小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使得她颇具淑女风范,也不愧为作者所誉的“山中高士”,有才貌、有学问、有头脑,修养极高,功夫很深,处理人事的水平、技巧,超出常人。

宝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而引人深省的也正是她的“无情”。第27回宝钗在滴翠亭外展扇扑蝶,显出的是一种少女的青春情趣。但是她无意听到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她便用计嫁祸颦儿,结果小红真以为是林姑娘听了,走露了风声。宝钗眼看得逞,“心中好笑”。宝钗的“脱壳计”,动机与效果、行动与道德准则都明摆着,难道还难以判断其损人利己的本质吗?宝钗的圆滑,不是灵机一动的偶尔为之,而是有着一贯的指导思想的。

宝钗的为人准则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守己,自云守拙”。这给人留下端庄的印象,但她明明不愚不拙,还要藏着掖着做什么?宝钗的藏愚守拙,跟探春的“朴而不俗,直而不浊”一对比,便显出宝钗的装蒜、圆滑甚至虚伪,而不是谦虚。

与黛玉的大胆追求、直率表露不同的是,宝钗的爱情总是发乎情而止乎礼,决不贸然逾规越矩,分外隐蔽曲折,又是反而远着宝玉,而她爱得越深,越表现为规劝宝玉“务正”,十分满意和有意支持袭人的箴谏。宝钗对于金玉良缘是力争的,且属于暗争。宝钗是第一个觉察宝黛私情的,因此她也是第一个讥刺黛玉:“如来佛有管林姑娘的姻缘了”。她明明知道姨妈王夫人嫌黛玉对儿子多心,要补黛玉的心,她却有意当着王夫人的面,让宝玉“陪着林姑娘走一趟吧”,“快瞧瞧林妹妹去吧”,“她心里打紧不自在呢”!

并非宝钗没有爱宝玉的权利,也不是说她没有跟黛玉争夺爱情的资格,而是宝钗的心计、策略、手段不当。她摸清了宝玉的情感取向,便知趣地退出与黛玉的莺斗燕妒,把自己的金玉婚姻让其母薛姨妈去张罗了。而后宝钗的“解疑癖”、“金兰语”,薛姨妈的“慰颦儿”,看似温馨,却是骗取了黛玉的一片真心。

宝钗是一个封建家族秩序的忠实捍卫者,她很符合当时的道德准则。她性格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封建伦理纲常的模式制约出来的,窒息了她幼时纯真烂漫的天性,最终成了封建礼教和没落贵族的殉葬品。


用户不老我们不散


我还是更爱薛宝钗。她艳冠群芳,才华横溢,善解人意。


陈涤华


小时候看红楼爱极了黛玉,长大了却更欣赏宝姐姐。

顾城说过:

在对《红楼梦》的评论中,宝钗常常作为一个反面人物而存在,尤其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原著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他们认为宝钗世故,善于笼络人心。黛玉如同仙女般的存在使宝钗显得愈发的“俗”了,褒黛贬钗长时间成为了主流风向。

但是让我们回到作品本身,曹公并没有任何贬低宝钗的倾向。

薛宝钗一出场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曹雪芹把宝钗与黛玉并列十二钗榜首,而且对她有“艳冠群芳”之称,还有“可叹停机徳”,“山中高士晶莹雪”等评价。书中作者还借史湘云的话:“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体现出宝姐姐的美好人格。

脂砚斋评价宝钗“为博学所累”,“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等。

黛玉和宝琴均对柳絮作悲词,宝钗却说:“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宝钗青云平步的志向。全词句句咏物,处处有“我”,物性我情,水乳交融。可以说是一首绝好的词。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任是悲欢离合,兴衰更迭,我亦淡然处之。三人中仅有她能把悲景看得如此通透淡定。

还记得宝钗摇签抽到的签写着什么吗?“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出自罗隐的《牡丹花诗》。

在现代,“无情”似乎总是和“无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很多人说宝钗冷漠无情。

《世说新语》有记载:

妙祥法师说:“本来我们就是有情众生,因为有情他就成为众生,只有无情才能成为圣人,只有无情才能彻底地克服、去掉我们所有的知见,也就是我执和法执。黄檗禅师曾经就讲过:‘修行就要像木头一样。’这句话很重要。”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无情”,就会得到慈悲。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的只是姿态,姿态的背后是一份淡然自持。

宝钗的无情,是一种千帆过尽、看破人间千万象后的无所谓;而她的慈悲,又是这种无所谓衍生出来的宽容。正是因为她能看透一切,所以才冷静克制,也正是因为看透一切,才不爱脂粉,才谁也无爱。

脂砚斋道:“历经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蒲松龄用“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来评价婴宁,婴宁用隐于笑来保护自己,那么薛宝钗就是隐于冷,用无情来隐藏自己的真性情,用冷来保护自己,薛宝钗正是 “虽离别亦能自安”。她是真正的淡薄出世者,她看得清万世繁华都为过眼云烟,心如雪洞,万事不争,才得大彻大悟,才可万事不争,才得以洗尽脂粉,透着一种看似无情的动人之处。

如此佳人,怎么能不令人爱呢?


黛婳


更爱林黛玉,因为薛宝钗心机重城府深,而且也是谨遵守封建社会秩序,与其他人无二样。但林黛玉就不一样了,除了身子比薛宝钗弱,心地比薛宝钗善良,也博学多识,懂得诗词也敢于反对封建秩序,大家读书都是为了考取功名求个一官半职,当大家都劝宝玉去读书考功名做官时,林黛玉没有和大家一样去劝宝玉,她和宝玉一样叛逆不喜欢仕途,追求精神生活。其实选薛宝钗和林黛玉,也是在选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兔子妹影视剪辑


我还是更喜欢黛玉多一些,可以率性的做自己,古灵精怪,文艺有才情,结合诗酒茶花的才女,不能说林黛玉性格古怪。谈恋爱的女人不都像这样吗[思考]敏感多疑➕没事找事才是正常的吧,看到林黛玉生气讽刺贾宝玉的时候,我感觉真像我[嘻嘻] ​



寒塘鹤影秋窗风雨夕


林黛玉虽然是美女,但弱不禁风,多愁善感,和这样的人生活在当今的时代,她自己在社会无以为生,还经常触景生情,猜忌多疑,哭哭啼啼,谁辛苦工作一天,还要像哄小孩一样侍奉她,受她无端取闹耍脾气,所以我不喜欢她! 而薛宝釵,容貌端庄美丽,但受旧礼教熏陶很深,清規戒律多,常以教导人的口吻对别人,为人严慬,不虽和待人,过於严肃刻板,和此种人生活,难以相处,缺少情趣。

当然这两个人都是大美人,女人的美就是財富,我绝对高攀不上,她们也瞧不起我,好多人求之不得,但我赞赏她们长的美,並不爱她们的人品,更不愿朝夕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