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中安時評:呵護“心”健康凝聚戰“疫”必勝的“心”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普遍受到影響,無論是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確診患者、隔離人員,還是居家戰“疫”的普通群眾,都會面臨不小的心理壓力,隨著疫情時間的延續,心理壓力會越來越大。做好心理干預和疏導,提供情緒支持,做好人文關懷,也是疫情防控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必不可少的力量。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民政部聯合印發通知,就加強對新冠肺炎感染者、被隔離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的心理援助與社會工作服務作出專門部署,前期還專門發佈了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全國各地也紛紛開設了心理熱線,採取有力的措施守護人民群眾的“心”健康,凝聚眾志成城戰疫情的“心”力量。

正確看待心理波動,增強心理免疫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在遇到重大的災害性事件時,往往會出現不安、恐懼、驚慌等負面反應,產生退縮和逃避行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會擔心自己和親人受到病毒感染,會因為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交節奏和計劃被打亂而苦惱,會因為擔憂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焦慮等,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變化,不必過於放大和擔憂這種心理變化,甚至為此而引發過度恐慌情緒,只要把心態放平和,以正確理性的態度對待心理波動,那麼心理壓力就能得到有效緩解。

分類施策精準干預,增強心理防護力。不同群體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應激反應,要積極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採取有針對性的科學措施,全力預防、減緩和控制因疫情導致的社會心理影響。要特別注重新冠肺炎感染者、被隔離人員、一線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重點關注兒童、老人、殘障人士、有原發疾病等特殊需要的群體和因公殉職者家屬、病亡者家屬,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援助工作方案,組織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等專業人員組成服務隊,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心理救助和精神病學干預等心理援助服務,增強群眾的心理防護能力。

自我調適有效解壓,增強心理抵抗力。面對心理波動,除了來自外界的援助,更多還是要靠自身增強抵抗力。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建立對疫情的科學認知,不偏聽偏信、不盲目跟風、不信謠傳謠。要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養成健康良好的衛生習慣,把注意力更多放到積極有益的事情上,多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運動,既能緩解心理壓力,也能增強身體抵抗力。要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相信黨和政府的能力,相信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及各界戰“疫”戰士的努力,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一起攜手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