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名妓人盡可夫?想太多,見一面都得拼財力拼才華拼運氣

除了宮廷劇以外,幾乎每部古裝劇都會出現一個地方,那就是“怡紅院”。那一個個花枝招展的姑娘,讓大家都以為青樓是個不正經的地方。其實青樓和妓院不一樣,青樓的存在是合法的,而且裡頭的姑娘都是賣藝不賣身的。

妓院那種地方,沒有門檻,大多數的姑娘都是被不靠譜的家人賣過來的。本來古代女孩就沒什麼讀書的機會,到了那種地方,就真的只能做做皮肉生意。但是青樓不一樣,肚裡沒點墨水進不去,琴棋書畫那得樣樣精通。


青樓名妓人盡可夫?想太多,見一面都得拼財力拼才華拼運氣


青樓不光對姑娘有門檻,對所謂的“恩客”也是有門檻的,普通老百姓根本進不去。青樓的消費,有必須的流程要走。哪怕不找姑娘,只坐在大堂裡頭喝喝酒,也得花不少錢。

第一次去青樓,得先“點花茶”。“點花茶”需要給多少錢,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額。最低價差不多在1000文左右,你的衣著打扮越華麗,給的“點花茶”就越高。等你坐下來,喝完第一杯酒,這個時候又要掏錢了。給誰呢?給老鴇。這個錢叫做“支酒”,沒個大幾貫錢下不來。

在青樓裡,就沒有免費的東西。叫一壺酒,點幾個小菜,哪怕點一盤瓜子,全部都得給錢。給你上菜的小廝,也是要給小費的,要不然啊,是會被人看不起的。青樓的酒菜,跟現在景點的消費是一個路線的,“貴”就一個字。


青樓名妓人盡可夫?想太多,見一面都得拼財力拼才華拼運氣


既然來了青樓,怎麼著都得叫個姑娘吧?這個時候,就開始花錢如流水了。青樓的姑娘,不是想見就能見的,得先準備禮物。姑娘如果看不上這個禮物,今兒就算是白來了。

禮物姑娘滿意了,也不代表就能見到姑娘了。這可是青樓,姑娘們才不是隨時待命的,決定見了才會梳洗打扮。女孩子化妝你懂得,從眼影到口紅,搞不好就得一個時辰。那麼在等姑娘的這段時間裡,客人可以喝喝酒聊聊天。這個呢,叫做“打茶圍”。是的沒錯,都是要給錢的。

是不是以為,等姑娘梳妝打扮好就能見人了?非也非也,“打茶圍”可不是單純的為青樓創收,那也是姑娘對客人的考驗。青樓的姑娘,不止顏值高,才華也是秒殺一眾路人,甚至比有些文人還有墨水。如果再打茶圍的時候,姑娘發現客人就是個暴發戶,大概率就是浪費了禮物,見不到人的。


青樓名妓人盡可夫?想太多,見一面都得拼財力拼才華拼運氣


真正燒錢的,從見到姑娘的那一刻開始。唐朝的時候,布匹是一種流通貨幣。客人見了姑娘,得先給小費,把上好的布匹纏到姑娘的頭上,這個叫做“纏頭”。青樓的姑娘也是分等級的,越有名的姑娘,“纏頭”的費用就越高。

京劇《玉堂春》有這麼一折戲,那會的蘇三算得上是花魁來吧,王景隆(一作王金龍)為了結識蘇三,給了見面錢300兩,然後把蘇三包下,不到一年時間,扔了36000兩,平均每天付費在100兩以上。算算這得多少錢?普通人啊,根本付不起。

就算有錢,也不代表就能見到姑娘。小課堂之前也說了,打茶圍就是一個考驗的環節,青樓的花魁可比想象的要清高很多,有才華的貼錢也會見。青樓名妓補貼考生的故事,我們也沒少聽。當年宋徽宗趙佶,等李師師等到凌晨四點。結果李師師看上了更有才華的周邦彥,派人把宋徽宗送走了。


青樓名妓人盡可夫?想太多,見一面都得拼財力拼才華拼運氣


宋朝喝一次“花酒”,少說也是萬把塊起步。遇上花魁,那就更不得了了。陳圓圓的出場費差不多就得2000,還不算其他。董小宛的丈夫冒闢疆,給董小宛的贖身價格是3000兩銀,差不多是150萬人民幣。

去個青樓,得花這麼多錢,還得滿腹詩書。果然啊,這青樓不是普通人能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