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下 Psychology Industry Snapshot


《心理行業速遞》| 2020.2下 Psychology Industry Snapshot

Psychology Industry Snapshot
2020年2月下半刊

焦點話題

心理資本


美國著名學者Luthans於2004年提出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並延伸到人力資源管理領域。

所謂心理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它是借用一個商業名詞寓意人的心理狀況。

心理資本是當代管理科學中的最新理論,它超越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具有開創性、前瞻性,標誌著資本新時代的到來。根據國外研究發現,一箇中型企業,心理資本提升2%,每年能給企業帶來1千多萬美元的受益,可見較少投資便可獲得巨大回報。


信心


Stajkovic和Luthans(1998)將自信定義為“個人對他或她調動成功完成特定任務所需的動力,認知資源和行動方針的能力的信念”。從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大量理論和研究開始,人們已經證明,信心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資本能力,與工作相關的績效有著密切的關係。


希望


儘管希望理論上沒有信心那麼豐富,但希望仍可以為積極的心理資本做出重要貢獻。Snyder等人(1991)用在日常語言中將其定義為“一種積極的激勵狀態,它基於成功地(a)代理(目標能量)和(b)途徑(計劃實現目標)的交互推導意義。”表面的希望看起來與其他積極能力非常相似,但大量的理論和測量分析證明了其概念上的獨立性和判別有效性。

樂觀


由於塞利格曼的理論和研究,樂觀情緒與整體積極心理學的聯繫可能比其他結構更為緊密。就像希望、樂觀是一個常用的術語,但塞利格曼(2002),應用歸因理論,通過人們對好的和壞的事件的解釋歸納出了兩個關鍵方面:持久性和普遍性。具體而言,樂觀主義者將不良事件解釋為只是暫時的,而悲觀主義者則將不良事件解釋為是永久的。相反的是針對好的事件,其樂觀使得永久屬性,而悲觀主義者則暫時歸屬真正的。持久性與時間有關,而普遍性與空間有關。對於不良事件,樂觀者作出具體的歸屬,而悲觀者使普遍歸因。


彈性


儘管積極心理學的主要來源是兒童的心理病理學,彈性在組織行為和HRM研究中卻很少受到關注。然而,在當今動盪的商業環境中,在逆境中“彈性”的能力尤其重要。最初,人們認為韌性在人們中非常罕見,但是,Masten(2001)說,有證據表明,它可以是“來自普通的、規範的人力資源的日常能力”,並且“對於提高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豐富的理論和來自臨床和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它也像它的三個狀態一樣,為積極的心理資本做出貢獻。


要聞速覽

可視化:橙果團體心理情緒測評與潛能評估SaaS系統

橙全心理 2020-03-06

橙全心理推出企業僱員心理資本可視化解決方案——《橙果團體心理測評與潛力評估SaaS系統》,是一款企業員工招聘、個性化激勵、狀態掃描和潛能評估等開發的全週期評估和預測工具,充分為實現僱員心理資本可視化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調查:精神科醫生的倦怠率低於醫生總體水平

Medscape 2020-02-20

《2020年生活方式、幸福感和倦怠報告》,在尋找工作倖福感方面,精神科醫生比大多數專業的醫生做得更好。根據Medscape的調查,大約32%的精神科醫生報告說他們對工作很滿意,儘管他們遠遠落後於對工作最滿意的皮膚科醫生。就辦公室之外的幸福方面,精神科醫生位居第二,51%的人表示自己很幸福。


研究:穿戴式腦部刺激可以安全改善中風後的運動功能

國際中風會議 2020-02-20

根據美國中風協會的2020年國際中風會議上發表的初步最新科學報告,一種無創,可穿戴的磁腦刺激裝置可以改善中風患者的運動功能。研究通過功能性MRI測試,在六個運動功能臨床量表中有五個顯示出數字改善。該標尺測量步態速度,抓地力,捏力和手臂的其他運動功能。治療效果持續了三個月的隨訪。

研究:童年創傷與網絡遊戲障礙的關係

腦科學君 2020-03-03

研究選取中國湖南省922名新生,利用R3.6.1結構方程模型(SEM)分析了童年創傷對大學生網絡遊戲行為的影響。研究表明,童年創傷對大學生青少年的互聯網遊戲行為具有重大影響。焦慮和抑鬱都極大地介導了兒童期創傷與網絡遊戲之間的關係,並增強了其負面影響。

行業動態


公益 :校園心理賦能直播課

橙全心理 2020-03-06

心理學習,觸手可及!為更大範圍內惠及各個學校學員群體,橙全心理以其理論和實踐經驗均很豐富的專業師資隊伍,開發搭建線上智庫直播錄播音視頻平臺【橙全學院】,打造多角度心方向專屬定製,帶領校園心理賦能直播課,身心合一,向健康出發,為開展“朋輩諮詢”校園公益行系列講座提供了堅實的內容基礎。朋輩諮詢系列橙全公益校園行,直播第一站將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定製,主題為“心理支持,抗壓下的人際交往”。


學術:知名心理學家13篇論文撤稿

科研圈 2020-02-24

兩份期刊宣佈撤稿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Hans Eysenck,1916-1997)的 12 篇論文,還提出他有 61 篇論文存在疑問。他曾經執教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對他與一名德國學者合作進行的研究進行了調查,認為數據並不可靠,目前 11 家相關期刊中有 3 家對此作出了反應。


科技:用AI工具輔助精神心理疾病診療

36氪 2020-02-19

萬靈盤古是一家以AI篩診工具為基礎搭建精神心理疾病診療閉環的AI醫療企業。它自主研發了“萬靈雲”系統,能針對精神心理疾病進行預診篩查,醫生能根據預診結果有針對性的問診,同時其系統還將給出預後情況、治療方案、用藥建議等。此外,公司還開拓 了2B業務,即向企業的僱員們提供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對標美國Spring Health)。

高校:部分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緣何遇冷

中國青年報 2020-02-27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內各大高校陸續開通了網絡心理諮詢或免費心理援助熱線,為產生焦慮或替代性創傷等問題的學生提供幫助。但記者採訪時發現,疫情中有些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卻“不太信任”學校的心理熱線,認為諮詢了也沒什麼效果,導致一些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熱線遇冷。

專業貼士


巴納姆效應:看起來懂你的人不一定真的懂你

人們往往會把那些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認為是對自己的準確描述,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巴納姆效應”。

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心理分析讓被試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段分析描述得跟自己完全一樣,並且幾乎沒有人意識到其他人也同樣認為這段分析描述的就是他們自己。

下面一段話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是一個非常體貼的人,總是及時地幫助別人。但是也有一些時候,你會發現你有一點點自私……

有時候你太忠於自己的感受以至於會暴露過多的自己。

你善於思考,並且對任何事情,在改變想法之前都希望看到證據。

如果你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會非常小心,直到你看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才會充滿信心地行動……

你知道怎樣做一個好朋友,你懂得訓練自己,所以在別人看來你都在掌控之中,但其實有些時候你是缺乏安全感的。你希望在人際關係中比現在更受歡迎,更加自如。

你面對世界表現得很有智慧,這種智慧來源於艱難的體驗而非書本學習。

“巴納姆效應”是一個典型的不願面對自己的例子,面對籠統模糊的性格描述,我們選擇相信,而面對尖銳刻薄的性格描述我們往往習慣於迴避。

要認識自己,首先必須要面對自己。

那些看起來非常瞭解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懂你的人,

那些批評你的人也不一定是你的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