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大學生流失嚴重,怎麼看?

小童看世界親子版


國企大學生嚴重,歸根結底是國企的問題?還是大學生的問題?還是整個職場新人的問題呢?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

我的親身經歷。

我在大學畢業那年也進了國企,那年國企擴招,同一批和我進入同一家國企的大學生有300多人,學歷都不差,50%以上211/985院校。一年後,流失掉差不多25%。兩年後,流失掉差不多50%(我也在其中)。再後來,每年不斷流失,當然也有留下發展的不錯的。所以關於國企大學生流失嚴重這個問題,我自己有切身體會,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國企人浮於事

這個是我的個人感受。人浮於事,同樣一件事情,如果放在民營企業。可能配置10個人,3個月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放在國企裡面,就得配置20個人花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當然最重的結果可能大家完成的都大差不差,但從效率上講,國企真心效率低。

人浮於事,導致國企招進來的很多大學生,發現自己做著很多非常基礎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凡有一些自我追求的大學生,很快就會選擇離開了。

國企體制僵化思維相對保守

國企因為整個體制的原因,思維基本上比較保守。這就導致在很多用人的問題上,會沿用論資排輩以年齡工齡論英雄的方式。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更加有朝氣更加有拼勁,如果做出了成績,但卻不能得到職位或者薪水上的提升,自然也會選擇離開。

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當然國企裡面的一些人是管理幹部,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畢竟這個問題根深蒂固,不是誰一個人,或者人事部人力資源部就可以解決的。

大學生就業選擇沒有做好規劃

除了國企單方面的原因,選擇進入國企的大學生,其實也需要面對這個問題。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進入國企呢?因為薪水高嗎?因為福利好嗎?還是因為覺得是一份鐵飯碗?更加穩定?是因為跟自己的專業相符嗎?是因為跟自己的職業規劃一致嗎?想必很多問題都不是。

現在大學生在畢業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出於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很多學生都會選擇相對穩定的國企。但是進去之後才發現,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最後忍無可忍,再進去一到兩年或者兩三年的時候,選擇離開。這也是導致國企招聘了很多大學生,但是大學生的離職率卻非常高的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關於國企大學生流失嚴重我自己的一切看法。既然問題已經找到了原因,那是否我們能一起找到一些可以解決這個現象的方法呢?關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加入一起討論。


職場陪你


本人曾經在國企工作多年,對此瞭解一二。據我在國企人力資源部門工作的同學講,現在國企根本留不住大學生,每年進十個走七八個,流失率高的令人咂舌!

我是2008年代離開的國企,那時,國企員工流失率自己很高了。2005-2010年間,我曾經工作過的企業,研發、工藝、質量、生產、設備、安環、財務、銷售等部門都有大量人員離職,其中不乏骨幹員工。我們科室六個人,走了四個。我離職以後,補充了的幾個新人,兩三年以後也都選擇了辭職。

曾經人人羨慕的國企,為什麼留不住人了呢?據我分析,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一,待遇偏低。實事求是的說,國企普通員工的待遇在同行業是偏低的。國企工資高的只是有領導職務的人,比如中層以上幹部。普通職員薪資比較低,剛畢業的大學生,起薪僅僅2600元左右。而且,國企職員薪資增長比較慢,企業如果不普遍調薪,你再有能力,乾的再好,薪資也是原地不動。不像私企,只要你能幹出業績,老闆就會給你升職加薪。

二,職業發展。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如果沒有點背景的話,在國企晉升是比較困難的。國企晉升通道比較狹窄,我在國企的時候,晉升只有升職一條通道。後來,雖然設計了雙通道晉升機制,比如不能走職務晉升,可以選擇技術通道。但是,技術通道和職務通道還是有區別的,技術通道雖然解決了待遇問題,但是其他福利跟領導還是有明顯差別。

三,壓力日增。國企現在競爭壓力也比較大,企業內部也在不斷地深化管理。業績指標,績效考核,減員瘦身,也讓普通員工感覺到了沉重的工作壓力。而且,現在的國企,加班也是家常便飯,雖然有點加班費,但是寥寥無幾。每月拿著三幾千元的工資,卻跟私企月薪萬元員工一樣無休無止的加班,付出與酬勞不成正比,於是很多人就選擇了辭職。

1.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更多職場和管理知識,閱讀本號文章。


管理那點事


國企大學生流失,有公司方面的原因,也有職員的原因,這個話題有些太寬泛了。

先說說我曾經項目的真實案列吧,

當年我們公司(中字頭國企分公司)招了40來個大學新生,我在那個項目分來了5個新大學生。

1、待遇不公平

一個搶工期的小項目,新來的大學生也是一腔熱血,都衝在最前面,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最後項目發獎金,新生拿項目辦公室文員的一半。要知道在工程施工項目部,辦公室文員是最低一級別。覺得付出的東西,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一氣之下,一個大學生牽頭給新生放了幾天假,領導可能也覺得這次做的有點不妥,後來就當做什麼事情沒有發生。在其他福利上面,新生也是遭到了壓縮。

2、待遇差

公司給新生說國企規定,第一年是新生,只能拿最低工資,每個月到手不到1000塊錢,雖然當時消費水平不高,吃住公司全包,但是這個薪水,還真不如一個縣城裡面看門的。到了第一年結束,等到新生轉正,工程類的大學生不到1800,一年2W的薪水,呵呵。

3、工作太沒有技術含量

當時項目部的工程都比較小,說穿了就是一些重複的工作,大學生嘛才畢業,又有些自傲,覺得大材小用。於是經過一年轉正後的第二個月,其中一個大學生沒有任何先兆,某天直接從項目駐地回到公司,請公司項目部的人吃了個散夥飯,然後就把公司炒了。

巧的是,就是那天,在那個大學生從駐地回來的路上,項目正在起草讓他升職項目實習總工的文件,實習三個月沒問題就轉正。也就是說,基本上他畢業一年半就可以做到項目總工,還是挺可惜的。

後來項目部剩下的4個大學生,也在幾年間陸續離開了公司。

那都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不過這些年在公司也看了不少,

總結一下大學生流失大體來看主要有下面一些因素。

公司方面

1、收入水平低,國企受到各種國家政策的限制,通常薪水只有私企薪水的40%-60%。

2、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當然這裡不是說第一條的薪水,而是在職務晉升上面,你完成90%的工作,最後業績是另外一個同事的劇情,在國企裡面每天不知道發生多少次。

3、人際關係複雜,當然任何企業都有裙帶關係,只是因為大部分國企都成立的很早,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關係網的錯綜複雜程度比私企更甚,對於新到的大學生並不友好。當然本身就在關係網內的大學生,會如魚得水,自然也不會流失,也就不在此題討論的範圍之內。

大學生方面

1、早些時候的大學生,有一種持才自傲的心理,在遇到覺得不得志的時候,會很容易選擇退出。

2、後來的大學生,可能持才自傲的心理不是那麼多,但是有更自我的意識(這裡不是貶義),在工作中,老一輩管理層的為工作奉獻的理念和大學生新理念的衝突,也是因素之一。

3、大學生的理想主義,很多大學生工作幾年後,還是不能適應社會的潛規則,誤以為是國企造成的,選擇逃離,其實跳槽後到了其他企業也逃不過。

4、經濟背景的寬裕,比如可以獲得父母的支持,還沒有家庭的牽絆等等,對一份工作的忠誠度不像上一輩人那麼高,跳槽現在只是普通的職場行為。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中國社會福利繼續進步到一定程度,這個問題就不是討論從國企大學生流失的問題,更多的人員會流失。

5、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後,在薪水方面的取捨,大家畢竟都是人,不是神仙,還是要吃喝拉撒,錢雖然俗,但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


最後,我個人是這樣看待國企和私企,

國企給你低的薪水,但是他承擔了培養你的成本和風險;

私企給你高的薪水,但是大部分不付出培養成本;

總的來說都是公平的,各取所需。

任何職業的工作能力都是在工作中培養出來的,但是初期尤其重要,國企對你的職業初期成長有絕對的優勢。當然等你能力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再來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況選擇是否從國企流失。


PS:記得一條任何時候不要衝動。


奇異夜談錄


本人在2個國企幹過,過來說下經歷吧。

1.17年畢業時,簽了一個水利行業的央企,不得不說,央企對新員工的培訓力度挺大的,我們當時在宜昌電院培訓了一週多,然後西安交大培訓了一週多,7月底培訓結束。中間公司全程提供住宿和飯食。宜昌是住學校宿舍,西安住的公司安排的快捷賓館,吃的是交大的餐廳,公司給的飯票。就這樣,培訓結束時公司安排了新員工的各個分配單位,有些人在國內,有些人外派出國。答主這邊呢就是分在了巴國,也是第一次出國,當時心裡既激動又困惑,不知道到哪裡要經歷什麼。但是類,中間有個事很不爽啊,因為專業特殊,和一些同事先留在總部實習,其他人就是等項目部通知再出國,就這樣,在總部呆了兩個月,然而和那些在家休息的同事拿的工資是一樣的。當時有點❤塞塞。

到巴國以後,下飛機—組織有接人—軍隊派車保護,一流淌下來。然後就是漫長的9個小時的車程,終於到了項目駐地。途中我們還單純的以為,看到大河,高山就快到了,結果依然開了4個小時,哈哈哈哈哈。

接下來就是重點啊,工作。建築項目部很特殊,是劃了一塊地,然後建房,住宿區,辦公區基本就是幾十米的距離,所以意味著你除了工作就是休息,而我們部門,設備物資部,作為保障一個上百億的項目的部門,每天的事情更是繁多,而人員只有十來個,又分了好幾個部門,所以工作量有些大,不過也還好。部門領導經常會和你談話,年輕人,要多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晚上多加加班,好,我們聽了,項目部早晨7點半上班,晚九點多,十點半走,行了吧,不算太早了吧,然而,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而且在項目部屬於集中休假,剛開始是一星期七天全在上班,這誰扛得住啊,後來過年時總部工會主席來了後,有人反映,才變成了每週日可以休息半天,筆芯,感恩。所以,第一點,時間長,任務重,平均13小時。第二,山區,海拔1000—2000米中間,在那待著剛開始還沒感覺,後來坐車出去,感覺身體變差了,原來坐車從來沒暈過,後來沾車就暈,難受😖。還有就是每天頭都是暈暈的,漲漲的。第三,工資比其他公司低,八千出頭,覺得和想象中不一樣,呆夠10個月回國休假就離職了。但是不得不說總部福利不錯,自有餐廳,健身房什麼的應有盡有。

第二個是倉儲類企業,中儲運。因為學的是物流管理,所以回國後找的是物流類企業,當時看有招聘業務員就來了,後來定崗為理貨員,😂😒看著別人裝卸貨,記下數量,給別人發發貨。公司庫區有鐵路專用,自有倉庫,這是一個優勢。在這裡也學到了原來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但是,聽老前輩說在這裡可能要一直待著,上一個升職的在崗位呆了8年才上去,聽到這心哇涼涼的,我可沒有那麼長的時間去等,平臺是大,可是時間也很重要啊。歲月不饒人啊




御劍廣陵江462


首先這個題目不準確,應該是國企一線員工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在省會及以上城市的國企流失率並不高,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的央企,依然是擠破頭想進來。有人說,國企一線,已經成為民企私企的培訓基地,大學生呆一兩年,絕望後就跳槽去了民企,成為成熟人才。具體情況有這麼幾個原因:

前年秋招,我們公司找了100人,報到時來了50個,工作一年來走了30個,目前還剩餘20個。這20個人主要是關係戶,或者是已經抽調到機關工作的。在基層一線的大部分都跑了。其實,追蹤了多年大學生流失情況,總體上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排斥論資排輩的文化。這是第一位的,薪酬不是第一位的。國企有濃重的論資排輩文化,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國企管理人員只進不出、只上不下,年輕的大學生幹得再好,也沒有職位啊,只能排隊。民企私企外企,相對來說,人才流動性大,職位空缺機會多,工作幾年,變現突出,就能提拔到中層職位了。在國企沒有十年八年,門兒都沒有。因為提拔機制早就規定好了,比如,正二副三。提拔到上一級副職,要在下一級正職崗位幹滿三年。如果提拔到中層,有的至少需要十年。

第二,一線員工收入偏低。國企執行的是工資總額制度,上級給你核定人員和工資總額,收支兩條線,幹得好壞,都是這些工資總額,沒有錢給你加薪。工資總額一定,國企傾向於各級機關,所以,一線的崗位最辛苦,但工資最低。比如,有的企業,總部機關的工資是一線的幾倍,理由是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同樣是大學生,分配到一線,才幾千元,而且增幅極其緩慢,要漲工資唯一的出路就是到總部機關去或者提拔高職位。大學生幹了幾年,沒有機會進機關,沒有機會提拔,拿著幾千元工資,看著民企私企的同學提職加薪,忍不住的就辭職了。

第三,等級機制,讓文化比較壓抑。現在的許多民企私企,都開始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比如,一些互聯網企業,管理層與員工之間互叫網名,相處相對比較輕鬆。國企金字塔型的管理結構,層級之間猶如鴻溝,文化氣氛都比較壓抑。一旦讓領導不喜歡了,一旦得罪了幾個人,一旦被同事孤立,就很難混出頭了。民企私企,由於流動性比較強,員工可以流動,國企之間是很難流動的,一旦在一個單位打上了不良標籤,很可能被影響一輩子,想躲都躲不了。有些年輕人年輕氣盛,剛畢業時,誰還不得罪幾個人,如果在單位被打壓久了,他只能選擇辭職。

總之,國企就像圍城,城裡的想出來。城外的想進去。每年秋招,國企特別是央企,依然是排在就業意願第一位的。但也存在兩極分化,985以上的名校生,一般不願意去國企。普通院校的學生還在擠破頭想去國企,這不一定是本人意願,很可能是家長意願,認為國企穩定性好、隱形福利好、有地位感、相對比較輕鬆壓力小。所以,想圖保險穩定的學生,依然大批量湧入。至於辭職的人,大多數都是有點小本事的學生。僅此而已。


職場火鍋


確實,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大學生擠破頭想進入國企,但進去後,離職的卻不少。我一表妹當初過五關斬六將,進了一家國企,結果不到一年就辭職了。家裡人雖不理解,卻也無可奈何,只好隨她去。

國企大學生流失嚴重,有多方面的原因。與國企的性質有關,也和現大學生的特質有關。

一、從國企來看

國企穩定,雖不至於說一層不變,但也是比較僵化的。與年輕人求發展,圖新鮮的性質不合。

再者,穩定,就意味著不輕易裁員。聽過不少人吐槽,單位的老員工不幹事,但事情卻不會變少。這些重擔常堆在新人頭上。更何況,幹多幹少工資差別不大。

這樣一來,新人拿著差不多的工資,卻每天加班加點,壓力重大。這種壓力得不到排解,只能辭職,換個環境。

另外,國企雖有發展,卻看中資歷更勝能力。年輕人想要升職加薪,常是一眼望不到頭。還不得不遵循他們許多老舊的做派。

二、大學生本身

有這麼一句話:寶劍尚未佩妥,轉身已是江湖。對大學畢業生而言,算是比較貼切的。

初出社會,自以為天寬地闊,想要大幹一場,卻發現與自己的理想生活相背離。於是草率離職。這看起來是理想與現實的鴻溝,其實是大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偏差。

也不僅是國企,現大學生的離職率遠遠高於10年前。

再加上,不斷提倡的經濟自由給初入社會的大學生造成了巨大壓力。從奶茶自由、水果自由到買車買房自由,消費越來越高。而國企的收入顯然撐不起年輕人這種想要迫切轉變的“野心”。

壓力越大,越焦慮。與國企溫水煮青蛙的氛圍也是格格不入的。

三、更加自由的社會環境

與父輩他們不同,如今的社會環境更加自由,也造就更加多元化的選擇。並非要鐵飯碗,金飯碗才是大學生的體面選擇。就業渠道、就業方式的多樣化,也讓人並不那麼看重一份工作。

畢竟,工作那麼多,不滿意可以再找。離開了國企,還有很多選擇,也可以有廣大的作為。

像很多大學生選擇的開網店,做自媒體,工作更加自由,發展如何也把握在自己手裡。

國企大學生流失嚴重,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國企等企業管理體制上的不足,大學生的焦慮、不夠踏實等。但也說明一些可喜的變化。對於當今的大學生來說,工作不僅僅是為賺錢,更為實現自我。對於企業來說,為他們提供這一份沃土,定能收穫不錯的果實。

以上就是我對這一問題的理解。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國企學無用,清閒混平生,雖說資穩定,買樓定不行,但有一技能,他鄉也成名,黃河水清清,鄭州意濃濃,創業汗水中,歡喜初成功,又結姻緣情,逍遙度今生


一簾幽夢一安永連


大家好,我就是國企大學生。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的感觸頗深。

我是大學畢業後選擇參軍入伍,退伍後憑藉安置卡直接落戶到了我們當地某一企業,國企。

工資三千,年終獎不到一萬。一年到頭下來所有福利加起來五萬不到。入行一年不到我就結婚然後老婆生小孩。說實在的,五萬一年,在一個省的省會生活得很艱難,自己都不敢生病,小孩一年的開銷都是兩三萬。

多少次萌生過辭職的念頭,因為現在企業都有一個通病,尤其對於我們這種夕陽行業,那就是你幹了一輩子可能都是基層員工,還不如人家一個直系親屬的空降兵直接踩你頭上。沒錢而且不是公平的競爭環境看不到升職的空間,一眼看到死。。。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企業留不住大學生的原因吧。

但轉眼一想,第一,沒有更好的去處,家裡不是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第二,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沒有一技之長辭職上哪不都得從新開始?

因此,我現在是利用上班空餘時間看看書,考考證,看能不能突破自己,哪怕有天企業倒閉或者自己跳槽也有個更好的去處。

在這裡還是奉勸那些在國企工作在一線的員工,沒有一個更好的去處或盼頭,千萬要按兵不動,因為出去容易,一張辭職報告的事,但是,要再次進來就非常困難了。


車站遊子


我在國企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也是眾多流失的國企大學生之一,對這個問題說說我的看法。

國企大學生流失嚴重其實有失偏頗,真正的壟斷國企,收入很高,有較好的發展空間,人才流失並不是很嚴重。真正嚴重的是一些較小的待遇不好的還有就是偏遠地區的國企。

我畢業後進入全球前十名的一個著名央企,我們那一批進廠的大學生一共有十五個,有電氣、儀表、工藝和機械專業的。現在十五年過去了,還剩下多少人,只有一個了。那個人家就是本市的,老婆孩子都在身邊,自己錢也夠花了,家庭關係網全在這裡,年歲也不小了就懶得動了。

國企大學生流失嚴重,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首先是待遇。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求人難上難。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出門在外打工,最吸引我們的就是待遇。可惜的是,一些國企做的不是很好。

記得我剛剛上班的時候,一個月工資加獎金差不多1700多。那時候市區一平米房子也就一千元左右,一般打工仔月薪也就七八百元,我們在市裡也算是高收入了,出去都是腰板筆直,揚眉吐氣,找媳婦都很好找。
後來沒幾年,房子價格漲上去了,物價漲上去了,社會上的工資也漲上去了,我們工資漲了點,變成了三千多。房子呢,一平米七八千甚至上萬,兩三個月買一平米房子,忽然發現當房奴也是一種幸福。

2、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現在的民企,遠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待遇那是大大的好。現在社會競爭轉為人才的爭奪戰,好多的民企、外企為了吸納優秀人才,開除比國企高几倍的工資,還解決家屬就業問題。這樣一些人尤其是大學生就無法冷靜了,紛紛加入民企的懷抱。

我剛剛上班的時候,我們的公司平均工資兩千多吧,當時我們的師傅有人辭職去惠州和珠海,去的是外企,工資多少啊,一萬元。把我們羨慕的不行不行的,沒辦法,自己實力不行啊。所以好的待遇對人的吸引力確實非常大。

3、發展是硬道理。

國企發展有兩大因素:一是人脈,二是資歷,水平高低靠邊站。首先看你有沒有人,和領導關係怎麼樣吧,還有就是喜歡論資排輩,你是哪年進廠的,我是哪年的。這樣的體制導致很多的大學生即使能力很突出,也很難得到快速晉升。

人員發展過快和過慢都容易導致人才流失。發展過快,會造成社會和個人對自己能力的預估過高,其實你只是平臺或人脈關係出眾,未必是真本事。年紀輕輕,事業蒸蒸日上,自己也是洋洋得意非常容易出去。

混得不好,職位長時間原地踏步,和自己的同學朋友一對比,感覺對不起自己,虧得慌。有機會也就出去了,我就是這樣的。

4、還有一點是浮躁。

現在的大學生,雖不再是天之驕子,但是也有著文人的傲氣甚至自負,自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剛剛會一點東西,尾巴就翹起來了,甚至是目空一切,看不起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師傅。還有的是丫鬟的身子小姐的脾氣,一遇到領導的批評,一氣之下就走人,這樣的也很多。

60後沒法走,70後趕不走,80後罵了走,90後隨時走。

國企應對人員流失,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對策:

1、改善待遇留住人才。

提高待遇對大學生來說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國有企業可以為大學生建立個性化的薪酬福利制度,比如給大學生提供福利性住房,解決家屬就業和孩子上學問題,為大學生提供交通補貼、飯補、過節費等一系列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大學生員工的食住行和家庭等基本生活條件。沒有了這些後顧之憂,員工當然會更賣力更專心地為企業服務。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在缺乏科學有效激勵的情況下,人的潛能只能發揮出20%~30%,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讓員工把另外70%~80%的潛能也發揮出來。因此,企業可以創新物質激勵,引導目標激勵,加大尊重激勵,踐行民主激勵,有意識地讓員工參與管理,實現自我的價值。

2、和諧環境培養人才。

企業一定要大力弘揚良好的企業文化,確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打破“任人唯親”、“論資排輩”的思想禁錮,注重人才培養,尤其是高學歷和年輕人的培養,給大學生員工提供提升的空間,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對企業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注入真情發揮人才。

企業要尊重人才,廣泛聽取大學生員工的意見,建立感情留人的談話制度。同時還要注重大學生員工的需求和期望,對他們進行規範化管理,通過工作分析來對他們進行崗位匹配,合理地設計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只有大學生員工看到他在工作的這條路上走下去是有前景、有意義的,他才不會萌生他念。

總結:國有企業要結合自身情況,採取多方面的措施來留住大學生員工。要明白當代大學生是極具個性化的一代,我們只有清楚瞭解了他們的需求和動機,及時地幫助他們,為他們營造實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自然就能留住人才,國有企業才能更健康地向前發展。


職場老馬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是一個偽命題,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是從畢業校招進入國企到現在馬上第七個年頭了!我們國企是屬於比較累,收入比較低的(相比較各種大型國企),不過每年的離職率並不誇張!

去年,單位離職人數為600左右,領導特別重視,還提了一波工資,咋看之下,600人都頂得上一個中型單位了,可我們是1萬人以上的國企,所以說,按比例算並不多!

我們單位人事處從來沒愁過人員流失,因為每年的校招都會有大量的畢業生補充進來!由於不是銷售性單位而是民生行業,所以單位人員很龐大,走的人對單位影響不大!

現在來說說在國企什麼樣的人離職,除了極少數犯了事被單位開除了的,更多的是個人原因離職,例如家裡或自己找到了更好的下家,這是絕大多數!還有的是女的結婚了家裡很有錢,也有有真本事自己去闖一片天地的,這也是極少數!就我的瞭解,離職的人家裡大多情況不錯,有關係去更好的地方!畢竟國企裡工資雖然不高,有錢人是真不少!

國企的福利是大多數私企不可比擬的,當然不能和某些大型明星私企比較,最高標準的五險一金,固定年休,以及35歲後的穩定和低風險,讓很多大學生都不敢輕易的離開,尤其是二本或以下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進來國企是多麼的複雜或者運氣好,只有極少數知道自己要啥的聰明人,敢離開!想一下,985的畢業生到底佔了全國的多少!

不要被個別例子迷惑,反正我看來,國企的大學生流失並不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