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把自己的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道德经里有句话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多了,就有可能得罪人,从而招致祸端,还不如保持沉默,所以古语也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之说。

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把自己的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一个人保持沉默恬静,既是对自己的韬光养晦,也是让自己减少麻烦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喋喋不休的人,在无意中就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别人表面上不表现出来,但是内心的愤怒却是真实的,所以一个稳重的人,是不会对人话不休的。

那么,为什么大多聪明的人,他们已很成功了,但是也很低调,把自己的人生调成静音模式呢?那是因为这样做有这两点好处:

第一, 人穷的时候,学会当哑巴,更能机会发展自己

一个人在贫穷的时候,亲朋好友会很看不起你,就是你自己的女人,也是瞧不起你的,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在乎面子,要放下身段,尽量少说话,多做事,暗中发展自己,你才有翻盘机会。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周游列国间游说自己的观点,没有一个君主愿意相信他,最后他落魄回家,嫂子见他回来了,也不给他做饭吃,连招呼都不打一个,这个时候可以看出他有多落魄,可是几年过去了,他被封了六国的宰相,回到家中时,家里的亲人匍匐在地上,不敢看他。苏秦问跪在地上嫂子:当年你不给我做饭,现在却这么尊重我,是为哪般?

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把自己的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嫂子说:因为你现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苏秦仰天长叹道: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在世,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意思是:唉,一个人贫穷了,父母也不把自己当儿子,但是当一个人有了富贵权势后,亲戚都会畏惧,人生在世,权势地位富贵,怎么可以忽视不顾呢?

所以说,人在贫穷的时候,说话是没有分量的,别人也会看不起他,如果你说话多了,就会惹来别人的厌烦,让自己无趣,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做一个沉稳的人,把自己调成静音模式,这样对别人也好,对自己也好,相安无事。

第二, 如果你成功了,就要学会低调做人

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意思是说一个谦虚的人,别人是会喜欢他的,因为大家跟他在一起很舒服,也都愿意跟他交流,而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别人是会讨厌他的,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大家只会逢迎媚笑,并不会真的跟他交心的,这样就会为以后的失败埋下种子。

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把自己的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月满则亏,一个太过骄傲自满的人,表面上风风光光,实则大家打心眼里厌恶这个人。地产大佬潘石屹说过:一个人知识多点,少点,技能强点,弱点,都无所谓,可是有一个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那就是骄傲。像他这样的人,经历了太多的成功失败,深知取得现在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戒骄戒躁,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说,一个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把自己的生活调成静音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默默的努力,不需要兑现自己的承兑,当自己失败了,大不了重来一次,没有多少心理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