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作者 | 噸噸媽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近,牧民全家遷徙為女兒找網上課的新聞上了熱搜。

牧民希都古日一家,世代生活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為了女兒上網課,在草場上開啟了一場大遷徙。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可找來找去,網速還是不給力,只好收拾起蒙古包,帶女兒回到新巴爾虎右旗的房子裡學習。

網友們紛紛笑稱,本以為這是個心酸的故事,沒想到最後卻是個讓我酸的故事:家有9800畝草場,市裡還有房,沒想到家裡地方太大也能成為困擾。

其實,自從疫情以來,為了孩子上網課,拼了命的家長真不少。

甘肅肅北,牧民父親帶著兒子,騎著駱駝找信號。發現信號好的地方,就停下來待在那裡學習。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湖北荊門,因為疫情滯留在老家的寧女士,每晚6點不到,就要帶上桌子和小充電燈,陪伴上初中的女兒爬上山頂找信號,經常熬到夜裡11點。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湖北宜昌,初一女生鄧舞悠洋的爺爺找遍大山,用竹竿和油布在山上信號穩定的地方搭了一間網課帳篷,孫女坐在棚裡讀書,而爺爺就在棚外默默守護。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前有媽媽山頂找信號,後有牧民全家遷徙,無論是窮是富,家長們都為孩子上課操碎了心。

有人表示,不能理解,疫情之下本來已經人心惶惶,卻還要用網課來折騰老師,折騰學生,折騰家長,有必要嗎?

沒做過父母的人,或許很難理解這種心情。

很多父母,沒有文化,卻拼盡全力為孩子創造學習條件,認真得近乎虔誠地對待孩子的每一堂課,不是因為焦慮,而是明白一個道理:

沒有什麼比教育,對孩子更重要。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教育,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

常常有家長曬出教育賬單,供孩子讀書三年,花掉一套房子的首付。

可即便如此,很多父母還是願意砸錢養娃。

一個男同事,生娃以前,是個特別愛玩的人,每天和朋友吃喝玩樂,可自從有了孩子,就開始玩命工作,週末還總往辦公室跑。

同事們都嘲笑他,是不是因為嫌娃煩,出來躲清閒?

後來才知道,是為了給娃上學攢錢,多幹了不少活兒。每次聊起養娃燒錢,他都說,娃的教育可不能省。

確實如此,沒有比教育回報率更高的投資。

去年,李國平和李國安兄弟倆刷爆朋友圈。

這兩個超級學霸,家境貧寒,一家四口擠在父親單位的一間30平米的宿舍裡,一住就是16年。但父母在兄弟倆的教育上從不吝惜:報輔導班、買書、增加伙食營養,只要孩子學習需要,父母都會全力以赴。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網上也曾經曝出一個類似的新聞,山西有一對夫妻,在60平米的出租屋房裡生活了20年,培養出三個學霸,小兒子剛剛考上清華。

父親說,錢都拿來做孩子的教育費用,所以買不起房。在他心裡,始終認為,教育比任何事都重要。

《愛、金錢和孩子》書裡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上的收入差距在大量國家開始拉大,教育的回報變得越來越大,於是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

過去,工人和教授的收入差距不大,所以父母普遍不太管孩子的教育問題。但如今,學習幾乎是普通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父母對教育的尊重,其實是在為孩子的未來鋪路。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裡,作者塔拉描述了自己兒時的生活,她從來沒有上過學,從小就在父親的廢料場幹活兒,直到17歲,受到哥哥的鼓勵,才決定讀書,通過自學考上了楊百翰大學。

讀書讓她認識了一個更大的世界,通過不斷深造,她陸續取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和歷史學博士學位,2019年,因為這本書,她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那個住在垃圾山上的小女孩,從此擺脫了命運的桎梏,找到了人生新的可能。

我們經常說,經歷過人生的苦,才不希望孩子受苦。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那些拼命為孩子創造條件的父母,不過是吃了太多生活的苦,所以才明白: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我的大學室友,出生在山東一個很偏遠的村子。初次見面,給我們帶的禮物是一袋子粘著土的花生。

沉沉的兩大袋子,她說是從火車站背來的。

大學四年,她拼命學習,做兼職家教,靠獎學金撐著學費和生活費。

畢業以後,進了一家律所,去年和老公在北京買了房。

每年過年,她都會跟我感嘆,自己雖然沒有成為人上人,但和老家那些沒上過學的同齡人相比,她的命運真的不同了。

不用在大山裡靠著幾畝薄田度日,也不會年紀輕輕臉上滿是風霜。

我們不能選擇人生的起點,但人生的終點卻是可以改變的。

有人說不讀書也能月入過萬,但這份收入背後隱藏的危機很多人卻看不到。有些人全年無休,透支體力,用健康換生活。還有些人,掙著所謂的快錢,消耗運氣,卻活在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的迷茫裡。

其實, 我們付出一切,要孩子拼命讀書,無非是希望他們有抵禦風險的能力,有更多的人生選擇,以及面對一切的勇氣。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教育收穫的見識,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因為成績不太好,高中畢業就留在了家裡的小店幫忙,生意很好,後來也買了房,買了車。

有一天,他卻突然跑來問我,該給孩子看什麼書,我們聊了很久。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遺憾地說,自己最後悔的就是沒有繼續上學。

因為沒上過學,所以給不了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就算日子過得並不寒酸,但總能在細微之間,感受到知識帶來的差距。

牧民騎駱駝帶兒子上網課:如果成功有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有人曾經問三毛:「讀了那麼多書,到底有什麼用?」

三毛說:「讀過的書,哪怕不記得了,卻依然存在著,在談吐中,在氣質裡,在胸襟的無涯,在精神的深遠。」

教育的意義,遠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取得好成績而已,它更多的是一種認知上的改變,它意味著用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和經歷。

如果你問我,讀書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我會說,是見識。

有見識的孩子,未必比其他人更富有,但他一定更快樂。

因為見過人生更多的可能,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得失而沮喪。

一些人,對成功有著狹隘的認知,以為成功只與金錢有關,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狹隘,讓孩子過上真正想要的人生。

這樣的人生,不只包括財富,還有清醒的頭腦、情感的滿足和從容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