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全国压岁钱地图引起全国热议。


去年“全国压岁钱地图”上了热搜,广东以50元垫底。

作为一位纯正的真·广东人,我很想大声问一句:谁拉高了平均值?

外省的朋友问我:“你们广东新年红包真的是5元、10元?”

“是啊。”

“这么小气,怎么给得出手?”

哎呀呀,看来有必要普及一下广东利是的“常识”。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广东利是,重在心意,不讲大小。


“利事”才是正确写法?

粤语的“红包”有几种写法,分别是“利是”、“利市”、“利事”。

我查阅一番,有引经据典说正确写法是“利市”。

“为近利,市三倍”(《周易·说卦》),至于“派利市”、“逗利市”的风俗由来已久,汉代已有“入门笑喜,与吾利市”之记载(《易林》)。

《封神演义》中,赵公明统领的四神之一便是“利市仙官”姚少司。“利市仙官”主司财运,商人、善信、求催旺财运者,往往将“利市催财符”贴在店铺或住宅的门楣上,或将符折成三角形,藏在钱包内,以求正财或偏财之运。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也有据理力争,说正确写法是“利事”。

以前没“红封包”,逢年过年,或者红事,人们把一大张红纸裁成方块,把铜钱包在红纸里面。时至今日,好多老人家还是说:“畀张‘红纸’你,快高长大,生生性性!”

第一代“红封包”出现在光绪年,印刷技术已普及,用红纸印上黄色油墨,趁油墨未干洒上金粉,看上去像印了金字。除了吉祥话语,有时也会配以简单图案。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七彩印刷的“红封包”推出,上面印帆船(寓意一帆风顺)、“福禄寿”等吉祥年画。到了六十年代,香港出现烫金字体的“红封包”,而且大公司开始印刷“红封包”送给客户,达到宣传效果。

用粤语发音,“利市”和我们平时的发音不同,但“利事”就很吻合。从用途来说,广东地区不仅新年派“利事”,红白事也给“利事”,这用“利市”是解释不通。

如今,由于“事”和“是”相通,很多人都把“利事”写成“利是”。说实在,“利是”是什么意思呢?只能说是约定俗成、将错就错了。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新年利是:利是派得多,今年搵得多

广东有“利是派得多,今年搵得多”的说法,所以派利很大方。小额利是重在祝福和心意,大家都没有负担。

广东人派利是,通常是已婚人士派给未婚人士,不论年纪。现在的范围扩大了,大人派给小孩、上司派给下属、顾客派给服务员、业主派给保安……由此可见,北方的新年红包一般比较正式,只发给亲朋好友和熟悉的孩子;而广东派利是“见者有份”,不论亲疏。

与内地出手阔绰的红包不同,广东利是很务实,大额不是没有,但大多5元、10元,一般不超过50元。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广东利是不论亲疏,见者有份。

周密《武林旧事》有段记载:元宵节放灯期间,“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吏魁以大囊贮楮券,凡遇小经纪人,必犒数十,谓之‘买市’。至有黠者,以小盘贮梨藕数片,腾身迭出于稠人之中,支请官钱数次者,亦不禁也。”

意思是: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出来拜会市民,遇到小商贩,则给10文钱,祝他们新的一年生意兴隆。有一些狡黠的市民,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装扮成小商贩的样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重复领利是,官府也不去计较。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广东派利是不计较,图的是和气生财、一本万利。“利是”象征好意头,所以“利是”本身不需要很“大封”。

另外,利是一般一派就派两个,代表夫妻双方的祝福,也是好事成双之意。当初王祖蓝派两个利是,大家就猜测他已婚了。

我们一般把新年利是存起来,等到正月十五才打开,因此元宵节也是“拆利是日”。因为元宵节代表农历新年结束,这天拆利是避免散财。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腾讯从1998年创立就有派“开工利是”的传统,万名员工大排长龙,每年都上新闻。


开工利是:有些公司堪比春运现场

广东在新年上班第一天会派“开工利是”,寓意“开门红”。

讲究的公司,开工利是不能代领的,老总亲自派利是,取个意头。

腾讯每年派开工利是都上新闻,堪比春运现场,员工平均等上三小时,乐此不疲来排队,为的是从马化腾手中领取利是。有员工凌晨两点去排队,真够拼的。

很多大公司上班第一天都上演“逗利是”、“扫楼”、“排长龙”的戏码,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大家共同感受春节氛围,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开工利是寓意开门红。


开门利是:玩新郎才是重头戏

看过港产片的都知道,广东人结婚习俗之一是给“开门利是”:新郎接新娘,到达新娘门口,姊妹不会轻易开门,会出各种难题玩新郎,伴郎团和伴娘团斗智斗勇,最后一项条件是给“开门利是”。

“开门利是”一般是姊妹平分,图的也是热闹喜庆。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结婚利是:广东绝对是清流

说完开门利是,再说结婚利是。和其他省份结婚的“份子钱”动辄上千相比,广东绝对是一股清流。

去喝喜酒,广东一般人均100元,主人家还会回礼,收礼真的是“意思意思”。

像佛山、顺德这些地方,结婚利是主人家往往只收受少额,甚至根本不收。有“折个角”的风俗:在利是封折个角,代表收到心意了,利是原位返还,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客人赏面来吃饭就是主人家的光荣,场面越热闹,主人家就越有面子。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在广东,这才是真正的“喝喜酒”,而不是可怕的“人情债”。

扯远一点,广东的礼金几乎是全国倒数,准岳父母说得最多是“礼金随意,只要对我女儿好”,他们用实际表明:金钱是买不到感情的。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利是利是,心意为重

从利是的起源可以看出,用红纸包着零钱,寓意吉祥、顺利。

在广东人眼里,利是利是,心意为重,而不是攀比的工具。

广东利是意头讲究,有场合之分,对象之分,“各处乡村各处例”。我老家有个风俗,凡是第一次来家里的客人都要给利是,因此妈妈是长期备着利是,随手可拿。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每个习俗都有其寓意。正如除夕,以前放鞭炮、贴门联是为了祛除邪气,驱逐恶兽,随着时代发展,习俗与时俱进,如今已经变成最重要的团圆日。

新年红包起源于西汉,原意“压祟”,压制鬼祟之意,长辈用红线串起铜钱,放在晚辈枕头下辟邪。“压岁钱”多是指长辈发给晚辈,是对下一辈福寿安康的祝福。

新年红包代表的是一种新年祝福与好运传递,更注重的是好彩头,若带来太多尴尬和压力,彼此算来算去多没意思啊。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小孩攀比新年红包,通过红包来判断关系亲疏;

打工族“打肿脸充胖子”,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春节变“春劫”。

收红包的“一夜致富”,派红包的“一夜返贫”,把“红包文化”变成“数钱文化”真是悲哀。

正如大家网上抢红包,抢到多少都是乐呵呵的,这才是红包的本意。


广东新年利是平均50元?喂喂喂,谁拉高了平均值?


说广东利是“不近人情”?实在是误解了“红包文化”的社会内涵。

经济发达的广东,不管是哪种利是,坚守传统:只讲“意头”,不比金钱。五元十元、一元两元,多少随意,心到即可,这正是“红包”的初心。

不以红包谋事,不以红包谋钱,大大方方派利是,大大方方收利是,皆大欢喜。

最后一句:

小小利是,大大心意;

新春将至,恭喜发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