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仗义执言无人识,一朝《史记》天下知

提起西汉,我们会想到很多名留青史的人:汉高祖刘邦、“汉初三杰”张良韩信

萧何汉武帝刘彻飞将军李广大司马卫青霍去病等等等等。而太史公司马迁,没有君主睥睨天下的骄傲,没有谋士决胜千里的计谋,也没有将军杀伐果决的豪气,以至于我们经常会忘记,原来在西汉群星闪耀的历史中,还有这么一颗璀璨的星辰。


司马迁:仗义执言无人识,一朝《史记》天下知

太史公司马迁画像


司马迁很幸运,大环境上,他出生在“文景之治”的尾巴上,国库殷实、百姓富足,也不用忍受战乱的苦难;小环境上,司马氏一族是世家,司马迁的祖上出过很多人才,比如秦国名将司马错,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朝中官员,出任掌管天文和历法的太史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下,司马迁不用担心生活问题,可以把精力完全投入在学习中。在他十岁时,就能自行阅读《左传》、《国语》、《尚书》等先秦古籍,这些阅读经历,为他以后著书打下了渊博的知识基础。


读过万卷书之后,还要行万里路。二十岁的司马迁,已经不满足于纸上的文字,经过长时间的计划和准备,他决定到外面去看看,用双脚丈量大地。二十岁从长安出发,再次回到这片土地时,已经是二十三岁。会稽山、洞庭湖等自然景观,齐鲁之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等人文景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回到长安之后,司马迁在董仲舒孔安国(孔子第十二代孙)门下学习。董仲舒的思想孔安国的史学,对日后司马迁编纂《史记》的影响非同小可。


司马迁:仗义执言无人识,一朝《史记》天下知

《史记》


公元前123年,因为父亲司马谈的缘故,司马迁开始担任汉武帝的侍卫官。从此,他就一直陪在汉武帝身边,一陪就是二十四年


时间来到公元前99年,被卫青和霍去病打得几乎销声匿迹的匈奴,又开始在边境叫板。汉武帝也不是好惹的,自然不会惯着这群人,可他看了一眼朝中武将,发现已经没有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猛人了。出于私心,汉武帝拨给李广利三万士兵,让他出征讨伐匈奴。


为什么说汉武帝是出于私心呢?李广利这个人其实没什么本事,带兵打仗的水平可能和

赵括差不多,说不定还没赵括兵法背得熟。他能入汉武帝的法眼,无非是自己有个妹妹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有个弟弟李延年是汉武帝的宠臣


汉武帝真的是无将可用吗?还真不是。李陵飞将军李广的长孙,虽然有可能比不上自己的爷爷,但是比起李广利,那是不知道要强多少倍的。


既然有如此人才,汉武帝为何要用李广利呢?这就是汉武帝的私心所在。如果李广利得胜归来,那就是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来加官进爵、封侯封王都是个由头;如果李广利打不过,也没事,只要人能回来,汉武帝还是能奖他抗击匈奴有功;退一万步讲,李广利战死沙场了,汉武帝可以给他追个烈士什么的,造福后代。可以说,这一战,只要李广利去了,有百利无一害。


武将好像有个通病:看见比自己不如的人都上战场了,自己却要在家等通知,都会有点牙痒痒。李陵也是这样,外加他本来就看不上李广利,这下更是不平衡了。于是,他主动请缨,向汉武帝要五千人马,直击匈奴。


无巧不成书,李陵这五千人马,在浚稽山(今阿尔泰山中段)遇到了匈奴主力部队,被三万敌军团团围住。话说李陵这都牵制住匈奴主力了,李广利那边应该很快就会得胜,然后支援吧。可李广利还真没让我们失望,他几乎全军覆没自己还逃回去了,鬼知道打败他的,是什么玩意儿。


再看李陵这边。虽然被敌军包围,可李将军并不畏惧,带领手下利用地理优势击溃敌军万人有余。苦战数日之后,实在无力回天,才被迫投降


司马迁:仗义执言无人识,一朝《史记》天下知

穷途无援的李陵画像


李陵投降的消息传回朝堂的时候,瞬间炸开了锅,满朝文武都在声讨李陵,这贪生怕死之徒,枉为名将之后,简直是给他爷爷抹黑,要杀他全家,才能雪耻。就很奇怪,这些人选择性的看不见李将军的殊死搏杀,只看到了他向匈奴投降,像极了当今的键盘侠。


这时候,只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李陵说话,他就是陪伴了汉武帝二十四年的司马迁。司马迁说:李陵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他一心报国,主动请缨,以少敌多,现在投降不过是权宜之计,将来定会将功赎罪。


汉武帝听后大怒,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的罪名判处司马迁死刑。其实汉武帝愤怒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认为司马迁是在借李陵之功诋毁李广利,进而批评自己用人不当;二是汉武帝翻阅过司马迁编纂的《史记》,认为司马迁有意抹黑自己。我个人觉得第二个原因才是司马迁获刑的主要原因,汉武帝就是想借这个事,整一下司马迁或者直接弄死司马迁,让他不要再继续编纂《史记》。二十四年的陪伴,说死刑就死刑了,真是伴君如伴虎。


当时的死刑,其实有

三种实现方式。一是直接砍头,这个不谈;二是罚款,“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可司马迁就是个侍卫官,不是什么肥差,加上他又不贪又不腐,哪来的这么多钱,这种事找别人借吧,也没人敢借,说不定借了钱,被汉武帝知道了,一并砍了;三是“死罪欲腐者,许之”,就是如果愿意被阉割的话,死刑就可以不追究了。


要是在其他文人志士的身上,如果拿不出来钱,肯定会选择死刑,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个东西比命还重要,那就是“名节”。遭受腐刑,那是有辱先人的,而死了一了百了,还能青史留名。


司马迁也曾挣扎过,可是他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死,父亲的遗愿,《史记》尚未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还没有结束。于是,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留下了那句千古流传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仗义执言无人识,一朝《史记》天下知

《报任安书》


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国号为元,大赦天下,司马迁得以重见天日。可能是汉武帝念及往日恩情,司马迁出狱后被提拔为

中书令。或许,在别人看来,司马迁这是“尊宠任职”,可是,此时的司马迁,对这些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他心里清楚,自己拖着这残缺之躯,踉跄着走出监狱,目的是什么。


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完成。这部被鲁迅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从开始编纂,到全书完成,历经十六年,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耗费了司马迁毕身心血。


可即使是这样,今天的我们,连司马迁去世时间都不清楚,王国维曾经进行考证,得到的结论是“

绝不可考……然视为与汉武帝相始终,当无大误。


司马迁:仗义执言无人识,一朝《史记》天下知

太史公司马迁墓


我记得电影《斗牛》的最后一个画面好像是这样的:牛二(黄渤饰)佝偻着坐在山洞前面的大石头上,面前的土地,被水流割裂得千沟万壑,天边群山上的积雪,在落日的余光下熠熠生辉,口齿不清的牛二,兀自念叨了一句“一切都会过去的”。整个画面色彩明亮,甚至有些刺眼,可传达出来的感情,只有苍凉。


是的,一切都会过去,不管是苦难还是辉煌。不过有很多人,倒在了苦难的路上,没有等到一切都过去的那一天。不知道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腐刑之时,是不是也会在心里默念:一切都会过去。


如果你也喜欢历史,可以关注我,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注:文中图片均出自于全历史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