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司马迁 &《史记》

一、关于书名《史记》的探究

据说司马迁编写《史记》时,曾广泛结合当时诸子百家的著作,比如:《战国策》、《晏子春秋》、《左传》、《吕氏春秋》等。而且他还事必躬亲,亲自前往各名山大川游历走访,并融入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最终才总结成书。但是这本书刚闻世时其实并不叫《史记》。

那么司马迁编写的史书一开始叫什么呢?根据一些现代史书的描述,大致应该是这样的:一直到东汉时期,班固在写《汉书》时,还称司马迁的史书为《太史公百三十篇》,那么《史记》之说是从何而来的呢?据说后来司马迁的后代以及一些史学家在引用该书时,嫌这本书的名字过长而且麻烦,所以将这本书名简化为《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根据《汉书》的记载,司马迁的这本史学巨著几乎当初就可以确定叫作《太史公书》,而且这一法几乎延续了上千年。

为何叫作《太史公书》?"太史公"是对官职"太史令"的尊称,"公"在古代具有较高的地位。从周代、春秋时代起,负责编写史籍、掌管天文历法以及祭祀的官职叫作"太史"。到了秦汉时期,官职比起前要小,而且掌管的范围也逐渐变小,到了魏晋时期,只负责推算历法了。

司马迁 &《史记》

司马迁在西汉时继承的就是其父亲的太史官一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很有学问的,他曾撰写过很多史籍,如《论六家之要指》等。依照前人的史籍著作,他还决定写一部从古到西汉的史学巨著,只可惜并没编完便驾鹤西去。司马迁是在继承父亲遗愿的基础上,接力完成了这部史书。司马迁为了纪念父亲司马谈以及父子之间的不懈努力,一开始是用《太史公书》来为自己创作的这部史学巨著命名的。这个书名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书名中不但体现了司马迁的"自尊",其实还带着浓厚的"官修"色彩。

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介布衣,通过自己后期的不懈努力,最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室朝廷。但是在建国的过程中,他对读书人是非常不在意的,甚至还发生过把儒生的帽子当尿壶这样的荒唐事情!直到叔孙通将儒家礼仪带入汉室朝廷,才深刻改变了这种状况,汉王朝的各项管理逐渐走向正统,文官才逐渐进入了朝廷上层。然而,后来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被认定为正统思想,封建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读书人最被忌恨的一点便是"妄论朝政,私修国史"。所以,司马迁只得顺从朝廷的意思,根据前人书籍客观地编写这部史学巨著,不敢尽兴自由发挥。否则,他的史学创作不但无法继续下去,自己父子两人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甚至还会落得付之一炬的悲惨下场!

一直到了唐朝,国舅长孙无忌将司马迁所编写的史书称作《史记》,可谓一锤定音 (参见《隋书》,《隋书》是由长孙无忌、魏征等人联合编写的,此书中正式将司马迁所编的百三十篇称作《史记》。) 司马迁在千年之后,方才为自己的著作赢得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我们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司马迁等史学家所付出的千辛万苦。读史使人明智,正是司马迁们等一干史学家用他们编撰的史书,教育、影响了后世的一代又一代人。

司马迁 &《史记》

二、关于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人生。那么,是怎样的成长经历,才造就了司马迁耗其一生的这桩伟业呢?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今陕西省韩城芝川镇) 的一个小康之家。司马氏的祖先自上古时代就执掌天文、历法,担任史官,是渊源久远的书香门第:祖父司马喜,拥有“五大夫”爵位;父亲司马谈,精通天文、历史的和各家学说。司马迁10岁左右时司马谈进入仕途,成为西汉第一代太史令。自孔子著《春秋》之后,史书的撰写已经中断了400多年。作为史官,司马谈决心弥补这一空白。司马谈也深知撰写通史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他寄希望于儿子司马迁身上,从小就对司马迁悉心教育。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司马迁4、5岁时就开始读书认字,到了10岁,就能够熟练诵读古文了。

后来,司马谈离开家乡前往长安去做太史令。然而,司马谈没有把儿子带到长安,而是将他留在家乡。在古代的农耕社会里,“耕读传家”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留在家乡的耕读生活,也让少年时代的司马迁接受了独立生活的锻炼。这段生活经历让司马迁受益匪浅。他不仅强壮了身体,还体会到农耕之苦。耳濡目染农家的清贫生活,更让他从心底里同情劳动人民,为后来撰写《史记》奠定了思想、感情的基础。

19岁时,司马迁在父亲的安排下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师长安。到长安的第二年,司马谈就给儿子安排了一趟远游。古代的交通极不方便,旅行其实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司马迁不折不扣地执行了父亲的计划,实地考察了许多历史故事的发生地,了解、搜求了很多的历史资料。他从京师长安出发,跨越陕、鄂、湘、赣、苏、浙、皖、鲁、豫九省,历时近三年,行程近三万里。他一边考察风土人情,一边进行实地采访,为日后的写作储备了丰富的史料资料。回到长安后,司马迁入朝担任郎中之职。父亲病逝后,他继承父亲的遗愿,着手准备《史记》的撰写。完成《史记》后,司马迁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没人知道他死于何时,死于何事。这位给世人留下了一部伟大通史的史学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关于他个人的解不开的历史之谜。

公元310年,西晋时期的汉阳太守殷济,为司马迁建墓、树碑。在司马迁的祠院寝殿内,供奉着司马迁的塑像,司马迁像雕塑于北宋时期,宽衣博带,刚劲不屈,安详从容。

司马迁 &《史记》

三、司马迁如何能在汉武帝的眼皮子底下写出《史记》?

从秦始皇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专制集权体制开始,文化专制便与政治专制如影随形、亦步亦趋。西汉汉武帝时期,在文化专制方面与秦始皇时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在汉武帝这样一个高度专制帝王的眼皮子底下,司马迁为是如何完成《史记》这样一部巨著的呢?

要知道,写《史记》并不在司马迁的职责范围内,而只是他的个人行为。当时,太史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天文观测和历法的制定。在西汉的时候,尚没有专业的史官。司马迁虽然只是一个六百石的中下级官员,汉武帝却是知道他的。

司马迁写史书的事情,很快就被汉武帝知道了,对此汉武帝是有疑虑的。于是,汉武帝派了一个叫壶遂的人去找到司马迁问道:“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你写这些东西到底意欲何为呢?司马迁赶紧解释道:“从大汉朝建立到现在,圣明天子在朝,上天降福。皇帝不仅去泰山封禅,而且还‘改正朔,易服色’做了很多改制的工作。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甚至于远在海外的蛮夷都受到了陛下的福佑,大老远跑到长安向陛下献贡者不可胜数。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里,作为臣子竭尽所能去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尚且不能完整地表达臣民的感受。主上有美好的德行,而臣下如果不能宣扬的话,这是臣下的罪过。更何况,微臣身为太史令,也有这样的职责。假如,臣不能宣扬陛下盛德,不能记录汉兴以来功臣贤士们的业绩,这是臣的罪过。臣这是在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并不是如同孔子修《春秋》一样对当世有所讽刺。”

对于司马迁的这一番解释,汉武帝显然是接纳了的。在皇帝的默许之下,司马迁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史工作中去。然而,七年之后的李陵事件中,司马迁仗义执言,结果反被下蚕室,受了宫刑。或许,当时司马迁之所以能做到忍辱不死,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史记》尚且没有编纂完成!

司马迁虽然对汉武帝讲自己是为了歌中颂德,而不是鞭挞和讽刺。事实上,他在《史记》中对社会的美丑善恶,一概直抒胸臆、秉笔直书。司马迁当然知道自己所写的东西是肯定不会被皇帝所容的,所以他才说自己写好的东西准备“藏之深山,副在京师,传之其人”。后来,汉武帝把司马迁所修的《史记》找来看,据说汉武帝看完关于自己的记录《今上本纪》以后勃然大怒,怒而削之

历史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司马迁的最后结局,私下里猜想,很有可能是汉武帝在看到了司马迁的记载以后,将司马迁怒而处死了。不过,万幸的是《史记》并没有被销毁。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结局,大概是司马迁生前早就做好了一些预案,拷贝了N多次复本吧?!直到汉宣帝时期,《史记》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晓,逐渐流行于世。

司马迁 &《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