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面對貧困的劉姥姥,賈母只送幾件舊衣裳,為何王夫人卻豪擲100兩?

以前我唱過歌給禰聽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收穫頗豐,賈母送了好幾件衣服和珍貴藥方。王熙鳳送了八兩銀子一堆物資,王夫人更是豪擲一百兩銀子給她。有人會奇怪,賈母和王夫人的饋贈為什麼差距如此大?此事還真不是賈母小氣,背後有很多人情世故在其中,賈母給的不少,王夫人也是應該給。



劉姥姥這樣上門的窮親戚,賈母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她留劉姥姥住幾天,帶她遊覽大觀園。本意並不是濟困扶貧,更多是給王夫人面子。劉姥姥貧寒,沒有比她更好的反面教材,更能警醒賈家人,窮了就會如劉姥姥這般艱窘。

劉姥姥低三下四討好賈母上下,用小人物的底線博得賈母的開心與好感,必然令賈探春這種有遠見的賈家人自我警惕。人窮志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來不騙人。

劉姥姥走前,賈家給了她遠超預期的錢和物資。這要感謝賈母的招待。沒有討好賈母開心,劉姥姥也不可能滿載而歸。賈母看似沒有給錢,實則給劉姥姥的收穫定下基礎。她送劉姥姥的那些東西,符合看老太太的身份。


(第四十一回)鴛鴦指炕上一個包袱說道:“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服,都是往年間生日節下眾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收著也可惜,卻是一次也沒穿過的。昨日叫我拿出兩套兒送你帶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裡穿罷,別見笑。這盒子裡是你要的面果子。這包子裡是你前兒說的藥:梅花點舌丹也有,紫金錠也有,活絡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樣是一張方子包著,總包在裡頭了。這是兩個荷包,帶著頑罷。”

賈母是賈家的賈母,王夫人和王熙鳳才是當家人和管家人。賈母不給錢只與劉姥姥處感情,送禮物才有意義,她送劉姥姥的是情意。

賈母“舊衣服”都是兒孫親友送的,根本沒穿都是新衣服。劉姥姥逢年過節,走親串友可以穿。有朝一日就是死了,都是體面裝裹。古人對這種“善意”很接受,有錢她也買不著。

藥和藥方更重要。劉姥姥農家人,請醫問藥是難題,有錢也未必看得到好醫生。吃得到好藥。賈母給的藥和藥方急需而必要。關鍵時刻還能救命。


劉姥姥二次來賈家,帶來瓜果菜蔬。有人說劉姥姥知道感恩,太高看她了。她挑在秋天來賈家,又暗示將地裡最好的“尖兒”捨不得賣送給賈家,又算當天的“螃蟹賬”是“二十兩”,和她上次拿走的錢正好一樣。劉姥姥此地無銀三百兩,分明又到賈家“打秋風”,還想再要二十兩過冬。

王夫人捕捉到劉姥姥的心思,為免她年年來,加上她在大觀園被王熙鳳一頓折騰又討賈母歡心,才豪擲100兩銀子給她,並讓平兒傳話“別再投親靠友”了。言外之意,這是最後一次給錢,能不來就別來了。

劉姥姥不是賈家親戚,而是王家乾親。她來尋王夫人“打抽風”,本來不是什麼大事。更埋下後日情分。

朝扣富兒門,富兒猶未足。

雖無千金酬,嗟彼勝骨肉。

劉姥姥第一次來,王夫人不太在意,吩咐周瑞家的告訴王熙鳳別怠慢了。鳳姐兒給她二十兩銀子打發了。可劉姥姥再來,又被賈母召見了,再被王熙鳳等各種折騰出盡洋相逗賈母開心。王夫人多少有點尷尬。

劉姥姥逗賈母開心,算替子女盡孝。可作為王家親戚被如此折騰也沒面子。於情於理,王夫人拿出一百兩銀子不過分。

賈母召見劉姥姥,值這個價;劉姥姥替他們盡孝逗賈母開心,值這個價;不讓劉姥姥再來,也需要出手這個價。她堂堂榮國府當家人,更要拿出這個價格。

當然,王夫人的一百兩銀子十有八九是她自己私房錢,不是榮國府官中出。

王夫人的一百兩銀子,等於買斷劉姥姥再來。再來就是親戚,不再給錢了。劉姥姥一定不止三進榮國府,給錢就兩次,都源於王夫人這次出手一百兩。

別忘了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君箋雅侃紅樓


劉姥姥二斤榮國府,是帶了回禮的,劉姥姥第一次表現並不差,這回來也是給王家長了臉的,劉姥姥算是王夫人家親戚,第一次來就是衝著王夫人來的,這次謝也是謝王夫人和鳳姐,賈母的衣服給的是自己新認識的一個窮朋友,一個能聊的來的,積古的老人兒,所以王夫人的100兩,賈母的幾件衣服,並沒有可比性。


駱駱529



87版電視劇把王夫人給了二進榮國府的劉姥姥一百兩銀子,改成了賈母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當然是為了要顯明賈母的慈悲善心王夫人的冷漠無情。

那麼,為什麼在曹雪芹原著中賈母和王夫人的行為卻與87版電視劇似乎正好相反呢?

對於劉姥姥這樣一個早年與鳳姐口中的“我們王家”連宗的假親戚、王家在官場中的下級同事,在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打秋風”的時候,王夫人就交代當家媳婦王鳳姐酌情處理給了二十銀子。二十兩銀子是劉姥姥這樣的樁戶人家一年的花消,王夫人和王鳳姐對劉姥姥的支助已經是不薄了。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是帶著地裡新鮮蔬菜瓜果來道謝的,賈母一是自己好熱鬧、一是給王家姊妹王夫人薛姨媽和當家媳婦王鳳姐面子,這才讓劉姥姥留下來住幾天。

鳳姐深知賈母之意,和鴛鴦配合著拿劉姥姥來為賈母和大家取樂。劉姥姥也深諳此道,一味裝傻充愣的討好賈母,逗得賈府女眷們都樂翻了天。劉姥姥賣力演出之後,賈府當家人王夫人自然要為這場難得的娛樂遊戲買單。
個人理解,這一次王夫人之所以豪擲一百兩銀子打發劉姥姥,一方面是要給足賈府的臉面,當然主要是賈母的臉面。另一方面,王夫人也是不希望自家這個假親戚劉姥姥繼續丟人顯眼,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確想幫助劉姥姥一家徹底解決生計問題,不再這樣“打秋風”了。

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逗樂了整個賈府女眷,卻也刺痛了無家可歸投靠在賈府的兩個公侯小姐的自尊心。妙玉黛玉都沒有因為劉姥姥進大觀園而開心,而是極力與劉姥姥撇清關係。妙玉直想要砸了劉姥姥用過的成窯盅子才好,寶玉忙著叫人幫妙玉洗地。黛玉不但諷刺劉姥姥為起舞戲耍的“一牛”🐃,還當眾表明劉姥姥“他是那門子姥姥”,更加與劉姥姥撇清關係。

對於劉姥姥這麼一個王家人的假親戚,賈母看得起她還送些舊衣服什麼的給她,這已經是很給當家媳婦王夫人面子的事情了。


阿丹151014015


面對貧困的劉姥姥,王夫人為何那麼大方,有以下幾點原因:

王夫人是榮國府的當家人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成功“打秋風”獲得了王熙鳳二十兩銀子。當然這二十兩銀子也是經過王夫人的默許。



只因王夫人的父親和狗兒的祖上在一處做官連了宗,這才扯上一點親戚關係。不過多年未走動,鳳姐當然是不知道有這一門子親戚的。

雖說王熙鳳平日裡管家,但榮國府實際的當家人卻是王夫人,很多事王熙鳳都是要通過王夫人以後才開始執行的。

王夫人說,以前他們來了也沒空過的,如今來瞧也是他的好意,別簡慢了。鳳姐這才好好的招待了一番,打發了二十兩銀子。

劉姥姥算是王夫人的親戚

劉姥姥的女婿祖上與王夫人的父親扯上了一點親戚關係,劉姥姥第一次打秋風也是因為這一層關係。劉姥姥靠著這二十兩銀子度過了家裡的難關,來年有了好收成就想著來回報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這不多打了兩石的糧食,還有那剛摘下來瓜果蔬菜,一併給送來了。想著姑奶奶,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吃膩了,嚐嚐鮮也是好的。

劉姥姥也是個識趣的人,送完東西,想著趕回去。王熙鳳體恤她大老遠的扛了這些東西來,晚了就住一夜。偏偏老太太聽見了,正想找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說話。



劉姥姥這次受到了賈母的熱情招待,住了兩三天,日子雖不多,卻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見的都體驗了一番。

禮物見人心

臨走前,平兒給劉姥姥打點了王熙鳳給她送的東西。有青紗、白月紗、繭綢、兩匹綢子,點心,兩鬥御田梗米。各種果子和各樣乾果子,外加八兩銀子。

這八兩銀子是王熙鳳的一番心意,還有那些穿的吃的,都是平時能夠用得著的,這王熙鳳也是真心實意對待劉姥姥的。

劉姥姥向賈母告辭,賈母身體抱恙,沒法送劉姥姥,便命鴛鴦好生打發劉姥姥出去。並說了讓劉姥姥閒了再來這樣的話。

鴛鴦指炕上一個包袱說道:“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裳,都是往年間生日節下眾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收著也可惜,卻是一次也沒穿過的,昨日叫我拿出兩套來送你帶了去,或送人,或自己家裡穿罷。這盒子裡頭是你要的面果子。這包兒裡頭是你前兒說的藥,梅花點舌丹也有,紫金錠也有,活絡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樣是一張方子包著,總包在裡頭了。

賈母不喜歡穿人家做的衣裳,送給劉姥姥的都是沒有穿過的衣服。還有那些藥,都是年紀大的人能夠用得著的。



賈母對劉姥姥是兩個老人家的友誼,並且還希望她得空了再來玩。

王夫人送給劉姥姥的是實打實的銀子,總共一百兩,要知道這一百兩對一個莊稼人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然而王夫人給她一百兩是叫她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田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了。王夫人是希望用這一百兩銀子打發她,並且希望她以後不要再來了。

這劉姥姥真的沒有再來打擾,直到賈家落難,劉姥姥才出面,還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助賈家。想辦法救出了王熙鳳的女兒。


夢姿書齋


在紅樓夢當中,劉姥姥是為數不多的非賈府人員,作者對她的人物設置也是煞費苦心,如若沒有劉姥姥,巧姐是什麼後果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很難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收穫頗豐,賈母送她幾件未曾穿過的舊衣裳”,寶玉,平兒,鳳姐等人也都紛紛送禮,最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夫人竟然出手大方,直接送了100兩銀子,這有以下原因。

一、賈母顯情意

劉姥姥進大觀園,贏得賈母開心,因此在最後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禮物。但是,作為賈府的象徵賈母只送了幾件舊衣服這是為何呢?

其實,只送這麼幾件舊衣服也已經足夠彰顯情意了,首先賈母送劉姥姥的衣服是往些年過生日的時候眾人送的,賈母直接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送了這意義就非同一般了;

其次這是賈母未曾穿過的,還是絲綢做的,這對於劉姥姥這種鄉下人來說可能是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並且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不過這些衣服一來可以去變賣可以獲一筆不菲的銀子,而來可以在入土的時候穿上,走的體體面面。

除了衣服之外,賈母還贈送一些藥品,這在當時也是十分珍貴的,最為重要的是劉姥姥用做人的底線讓賈府人開心尤其是賈母,這是王夫人慷慨解囊的重要原因。

二、劉姥姥識大體

在劉姥姥一進大觀園之後讓人想不到的是竟然還會二進大觀園,不過二進大觀園與一進不同,劉姥姥這次不是空手去的,而是在秋收時節剛剛過後帶著新鮮的瓜果蔬菜前去感謝。

這也是當時的鄉下人能夠拿得出手的最好東西,深深體現了劉姥姥深諳人情世故,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並且她心裡很清楚賈府中人喜歡什麼,經過被鳳姐的一番折騰讓賈府中人樂開了花,在大戶人家之中,開心是最重要的,讓人家開心了自然什麼都會有了。

三、尷尬雙面王夫人

王夫人一次出手一百兩銀子,這背後的考量就比較多了,與賈母開心送劉姥姥衣服不同,與鳳姐送八兩銀子也不相同,首先一方面與眾人一樣,自然是劉姥姥會來事因此送其銀兩,但是這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紅樓夢原文第四十二回,平兒道:“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你的,叫你拿去,或者做個小本兒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這裡相當於直接絕了劉姥姥的後路,讓她以後別再來榮國府。

畢竟王夫人當時已經接近於賈府實際掌權者的地位,劉姥姥只是與王夫人有一些沾親帶故,而與賈府沒有,可是在賈母面前劉姥姥醜態百出,王夫人認為這在某些方面是丟她的人,所以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闊綽出手100兩白銀。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這100兩銀子日後救了巧姐的命,也算是沒有白給,這就是曹公的高妙之處了。

劉姥姥進大觀園充分展現了賈府中每個人的為人處世的之道,也給每個人深深上了一課,劉姥姥也成為了留下賈家火種的關鍵人物。


微光人文


王夫人此舉有告訴劉姥姥以後少登門的意思。王夫人給銀子的同時,讓平兒捎話:拿去或者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別再求親靠友的。

從劉姥姥的表現來看,也是知恩圖報的人,她第二次進賈府,和賈府上下打成了一片,尤其得到了賈母的賞識。按照常理,她後邊應該是常來賈府的,不為求財,至少就像平兒說的那樣,把自家產的東西帶來就可以了。

可是,自此以後,劉姥姥就再也沒有進過賈府了,直到賈府被抄,劉姥姥才為了報恩又去見了王熙鳳等人。

可見,是王夫人的那幾句話深深的傷害了這個淳樸的老太太。


一塵哥的世界


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與劉姥姥的姑爺,畢竟是自家,一咋沒有四指近。賈母老祖宗送幾件衣服,原是有分寸的。老祖宗的精明一世,能大德載賈家運勢昌盛。又怎不曉得,這些人情世故呢?有句俗語說,水不漫橋,不登鍋臺上炕。

誰家的事,當然主人要做東啦。不僅在這件事上,老祖宗對家人和下人很民主自由,其他別人的事情,老祖宗也是身先士卒。尊重其主事人本人的意願的,比如過生日,點戲普,老祖宗都是把這個權利讓給當事人的。

雖然,她在榮國府裡是最尊貴的人,但她任何事情,都以理服人。這種心底無私,尊重他人,人權選擇的人,在封建社會里,主子和奴才之間,還是很難得的。這體現了老祖宗的德高無量,當然就是快樂高興逍遙無限。是心靜無私天地寬了。

賈寶玉的母親王氏與大太太妯娌倆,不僅身份尊貴,更是心靜唸佛,不聽下人的讒言,做人做事公道。大觀園裡的主子與僕人,對劉姥姥的到來還是很欣賞的。看是劉姥姥沒有文化,其說起話來做起事來還是很在理,很有學問的。

王夫人給100兩銀子,王熙鳳給八兩銀子,既顯示了長幼有別,又留有進退餘地。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啊!道不是說王夫人這一把打發了劉姥姥,以後就別來啦!只是越富貴的,越體恤民情,多施捨錢財,不僅是尊貴人性人格的體現,更是信佛唸佛佈施窮人社會的體現。

劉姥姥畢竟懂得禮尚往來的人情世故,拿些南瓜秋天的果實,來大觀園走親戚看望大家。這樣的首戶富人家,當然不能虧待了窮人吶。劉姥姥的為人做事,很聰明很得體很恰當。如果德份夠的話,能大德載萬物,也會像老祖宗那樣理智養尊富貴。劉姥姥和老祖宗的共同點,都是那樣的幽默,快樂無比。這是人生長壽所在。

問題回答解讀,《紅樓夢》研究探索,藝術領域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關愛文化歷史藝術源泉


本來劉姥姥在《紅樓夢》中只是個微不足道的鄉村老人,但曹公妙筆生花,讓她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深受大眾喜歡,"而劉姥姥進大觀園"則成了生活中用來調侃孤陋寡聞的戲謔之言。要問道為什麼王夫人會送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這還需要對劉姥姥和王夫人的關係有所瞭解。


一、劉姥姥的概況

劉姥姥出場是在第六回,原文是這樣介紹的:“這劉姥姥乃是個積年的老寡婦,膝下又無兒女,只靠兩畝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來養活,豈不願意,遂一心一計,幫趁著女兒女婿過活起來”。

劉姥姥的女婿狗兒,祖上也做過小京官,當年與王夫人之父認識,並拜了王夫人之父,被認作侄兒,後來家業敗落就搬出了城,回去種田了。當初劉姥姥還和女兒去過王府,也見過王夫人,那時候王夫人是王府的二小姐。

在劉姥姥的記憶中“們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現在狗兒一家生活艱難,劉姥姥就想到了這門認過得親戚,畢竟多年沒登過門了,想再去登門都沒有勇氣。劉姥姥聽聞當年的二小姐已成了榮國府的二老爺的夫人,還是個吃齋唸佛,憐貧恤老的好人,就決定厚著臉皮登門試一試,看能否給點幫助。

二、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一大早劉姥姥就帶著板兒進城了,帶著孩子也是劉姥姥深思熟慮的,她擔心進不了賈府的大門,若有孩子在,多少都會有點惻隱之心,企望這樣就會有人給她指個路通報一下。然後等見到主人後,有孩子在也好說話,念在孩子的份上也會給點施捨,劉姥姥就是帶著這樣七上八下的心情才找到周瑞家的。通過周瑞家的引薦,劉姥姥見到了鳳姐,鳳姐把情況稟告了王夫人,王夫人還記得當初這情況,也明白劉姥姥應該是來打秋風的,就讓鳳姐自己斟酌處理,鳳姐見王夫人沒有過來見劉姥姥,也就明白了這樣的關係該如何處理。


鳳姐雖然也還是表現的很客氣,只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這在賈府什麼也算不得什麼,可對於劉姥姥他們來說,夠他們一家一年的吃穿用度了。所以說 ,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也是滿意而歸,用曹公的話說就是:“聽見給他二十兩,喜的又渾身發癢起來”,從中也看到窮人的心酸一幕。劉姥姥這一次沒能見到王夫人,心下也明白和王夫人沒啥交情,難得人家給了二十兩渡過難關,也不能不聲不響就算了,總要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才有了二進榮國府。

三、劉姥姥二進榮國府

鳳姐給的二十兩銀子,讓劉姥姥一家渡過難關,農田糧食、瓜果蔬菜也都豐收了,劉姥姥沒有忘記賈府的雪中送炭之恩,趕緊把剛成熟的瓜果蔬菜採摘了送來。劉姥姥是個頭腦靈活的老太太,當然不會斷了和賈府的來往。一來是真心報恩,二來也會想到,不能白來。三來鄉親相鄰看到劉姥姥一家能和賈府攀上親戚,是莫大的榮耀,都會高看他們。這次劉姥姥來榮國府,應該說是趕上了好時候,元春封貴妃,全家人開心,其餘上下人等都跟著沾光,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真應了秦可卿那句:“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場面。


所以劉姥姥也就有了和上次完全不一樣的待遇:留在賈府過幾日。這幾日對劉姥姥來說,見到了這一生都沒有見過的場面。興致很高的賈母帶她遊了大觀園,讓她吃上了山珍海味。用她的話說:“雖然住了兩三天,日子卻不多,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過的,都經驗了。”劉姥姥也用她的豐富閱歷給大家帶來很多新鮮度的話題,讓這些貴婦和小姐們有了過去曾未有過的開懷大笑,是劉姥姥讓她們暫時忘卻了禮法和規矩,展現了人性真實的一面。當然,劉姥姥傾盡全力的表現收到了豐厚的回報,裝了一車東西滿載而歸。這次劉姥姥不僅見到了王夫人,還見到了賈府至高無上的老祖宗,這次王夫人不能再讓鳳姐給二十兩銀子了。

四、劉姥姥收到的禮物

賈母給的衣服,要知道這可不是幾件舊衣服那麼簡單。賈母是何等身份,這些都是她過壽別人孝敬的,都是上品。劉姥姥要是穿上這樣的衣服,比現在的明星都耀眼,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投來羨慕的眼光。還有賈母給的藥,那就更珍貴了,賈府用的都是太醫,別說是普通人家,就是一般的官員也未必有珍貴的藥品。賈母給的藥是劉姥姥他們根本沒法買得起的救命“仙丹”,還有藥方。從這一點上,就覺得賈母是個慈祥的老人。


鳳姐也給了許多東西,絲綢、青沙、果乾、兩鬥御田粳米,平兒交代了這個米是難得的,肯定也只有主人能夠吃得上。鳳姐另外還給了八兩銀子。還有平兒、鴛鴦都送了禮物,寶玉也把妙玉不要的成窯鍾子給了劉姥姥,那可比王夫人的一百兩銀子值錢多了,不知道劉姥姥能不能把它當成貴重的看待。

至於王夫人給的一百兩銀子真是不得了,這足夠劉姥姥一家打個翻身仗了,劉姥姥是做夢也想不到的收穫。平兒給的時候是這樣交代的:“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們拿去,或者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

五、王夫人一百兩白銀的含義

王夫人交代這一百兩白銀的用處,說的倒也很誠懇,可不就是購置田地,做個小買賣嗎?這話王夫人應該說,畢竟這也不是小數目,王夫人月例銀子是二十兩,也是她半年的進賬了。她也許會擔心他們把這錢花光了,而想不到置田地,做生意。當然也會擔心他們過不好還會再來上門打秋風。

最主要的還是王夫人覺得心理上不舒服,畢竟劉姥姥是衝著她來的,是她的親戚,為了博得賈母她們的歡心,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那般舉動,還是讓王夫人面子上過不去。所以說這就是她豪擲一百兩的重要原因,少了就不夠買地做生意了。王夫人希望用這一百兩讓劉姥姥一家趕快好起來,別再上門了。

哪成想,王夫人和鳳姐是這番善舉最終倒是成全了他們自己。後來賈府敗落,劉姥姥得知巧姐落難,不惜一切代價贖回了巧姐。這正是《紅樓夢》裡唱響的一首曲子\t《留餘慶\t》,對後人也有很大的啟示!


Mr卡季奇


賈母給的衣服盡是溫馨,而王夫人的白銀卻是冷漠與拒絕。

賈母給的並非舊衣服,而是舊日的新衣服,還給了劉姥姥要“做花樣”的面果子以及相當實用的諸種藥物,應該也是價值不菲。賈母的贈品或許比王夫人的菲薄,但更有情意。那面果子是飯桌上、酒酣耳熱時賈母允諾劉姥姥的,賈母一年高老人竟也記住這點小事,並不輕漫失信於劉姥姥這樣底層老婦人,殊為可敬。

王夫人的100兩白花花的銀子卻是明明白白的拒絕。太太“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是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劉姥姥所求所靠者不過王夫人而已,這拒絕夠明白的。劉姥姥是聰明人,也很有自尊,第一次告荒求助時有一段描述,“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了臉,欲待不說,今日又所為何來,只得忍恥說道……。”這一“紅”與“忍恥”道盡了劉姥姥求助時萬千矛盾、底層人民的自尊。劉姥姥第三次再現已是賈府頹廢敗落時,其間應該相隔五六年,恐怕正是王夫人那“再別求親靠友”深深傷害了她。

王夫人對劉姥姥始終冷漠。劉姥姥分明也感覺到了,第二次臨別時她的一番感言,謝了眾人,偏沒有姑太太——王夫人。“難得老太太和姑奶奶並那些小姐們連各房裡的姑娘們都這樣憐貧惜老的照看我。”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王夫人囑告鳳姐“不可簡慢了她。”可笑的是,恰恰是她自己簡慢劉姥姥。劉姥姥印象中的姑太太“響快,會待人,不拿大”,可現實全翻了個兒。王夫人託辭“今兒不得閒”,拒見劉姥姥。第七回周瑞家向她回事,卻見她與薛姨媽在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事——這就是她的“不得閒”,她只是不想見、不屑見劉姥姥而已。

有時饋贈恰是拒絕,是冷漠,王夫人的100兩銀子雖貴重卻毫無溫度。


玄真子桑


劉姥姥家是王家的親戚,不是賈家的親戚,人家上門拜的是王夫人和王熙鳳,自然是由王夫人和王熙鳳給錢。對於賈家來說,劉姥姥只是上門走親戚的親家親戚,屬於客人,給點小錢就算盡禮數了,不見都無所謂。若不是賈母想找個年紀相仿的老太太說說話,劉姥姥連賈母的面都見不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